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发展的综合化、国际化和电子化趋势,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目前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和银行之间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利用商业银行广泛的营销网络、良好的信誉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以及代理收取保费业务,银行保险已经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第三大营销主渠道。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

【学习目的】

本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新金融时代和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环境及策略。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发展的综合化、国际化和电子化趋势,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以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演进,一方面,在20世纪后半期,全球进入了一个新的金融时代,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产业链被分解和重组,出现了许多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面临目前的经济形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展面临着新的思考。

第一节 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国际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以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为双重特征的新时代,随着生产和市场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经济架构中最活跃的要素,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体制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银行业正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托、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集团化、虚拟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放弃原来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向银行、证券、保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化金融方向发展。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经营发展模式。

(一)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的金融机构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业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1999年美国《格拉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综合经营的转变,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

(1)综合化经营是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而资产、负债在收益与风险上的不匹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依赖资本市场进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功能的日趋衰落和资本市场核心地位的逐步确立也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平台。美国的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指出,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彼此之间的合作、融合和沟通,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各自更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将是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经营是增强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200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取得国民待遇,中资银行原有市场准入方面的优势不再存在,外资银行可凭借其服务理念、金融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优势,从多方面挤压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这些外资银行大多是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经营集团,而中资银行将会因分业经营的体制限制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必将会对整个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必须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综合化经营发展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是目前所亟须的。

(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供了支撑平台。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网络的拓展已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通信与金融数据处理成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在逐步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为从分业到综合化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综合化经营是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客户资源的竞争,其经营水平的优劣侧重于体现在服务的便利、高效和准确等方面。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个人对金融机构的功能需求开始向投资理财转变,企业也开始要求银行提供一揽子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客户对金融商品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将迫使国内商业银行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注意收集客户信息并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调整和创新服务项目,设计出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并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获得长期利益,以此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而这一切只有在商业银行改变旧有的经营模式,实行综合化经营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业务的综合化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模式

1.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也可称为业务交叉经营模式,是目前商业银行参与综合化经营运用最为广泛的模式,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在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公司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按照著名管理学家奈格尔的提法,战略联盟模式主要包括股权合作型和协议合作型两类。前者是指战略投资者长期持有对方股份,或联盟各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或合作项目;后者是指依靠长期销售协议等特殊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合作关系。

目前战略联盟最主要的形式是银证合作,主要包括股票质押贷款、代理资金转账结算和清算业务、代理账户管理(如银证通等)、股民保证金托管等业务。目前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和银行之间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利用商业银行广泛的营销网络、良好的信誉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以及代理收取保费业务,银行保险已经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第三大营销主渠道。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基金托管与代理基金销售等业务,与信托公司开展代理信托计划资金收付、信托计划担保、信托资产托管等业务。

2.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此模式指银行通过独资或者与其他公司合资成立子公司,通过子公司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银行的这类子公司既包括银行在国内成立的子公司,也包括银行在国外成立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使用这种模式最成功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等于1995年合资成立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另外,中国银行也在中国香港地区成立了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资成立了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3.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其特点是母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以及各种实业公司。典型代表是中国中信集团和中国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创立于1979年,经营内容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实业、房地产、旅游以及贸易等行业,金融业是其主要业务。2002年12月5日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金融业自实行分业经营以来,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可以跨金融业务领域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加快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措施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其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加快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必须要营造一个使综合化经营模式能够良好运作的制度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细分为外部和内部制度建设两个方面。

1.外部制度建设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综合经营创造良好的法律基础。良好的法律制度是金融业稳步健康运行的基础,要加快金融法律体系建设,在考虑未来综合经营、防范风险、与国际金融法律法规接轨等因素下,不断提高已有法律的立法质量,弥补某些领域的法律空白,同时要注重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避免压制金融创新。

(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监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从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实践来看,综合经营的稳步推行需要进行统一监管。因此,必须将综合经营环境下统一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未来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及时根据新的发展情况,转变金融监管模式,消除各自为政的弊端,确保统一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逐步实现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接轨。

(3)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二者内部传导机制。为了适应综合经营发展趋势,必须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两个市场之间的内部传导机制,这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货币市场方面,要继续扩大同业拆借市场参与主体,保持拆借规模较快增长,同时改革现有结算方式,大力推广使用资信良好的企业或银行签发的商业票据;在资本市场方面,要根据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适时扩大其规模和容量,逐步平稳解决股本上市流通问题。

2.内部制度建设

(1)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监管水平的提高,只是为综合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才是发展综合化经营的内在途径。因此,在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经营的转变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在金融产品、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利益协调等领域进行改革,切实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2)完善创新体系。从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实现完全的综合经营之前都有一个很长的金融创新过程。在目前保持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下,要对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完善的金融创新体系,包括工具的创新、机构的创新和市场的创新等。在战略方向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符合既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在具体筛选上,要符合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机会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并为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金融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是商业银行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当前分业经营制度下的银行员工,由于业务范围的限制,还适应不了综合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养一批精通银行运作模式、能够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发展趋势、能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敏锐反应的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另一方面,构建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要建立与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不断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员工潜能,确保为银行综合化经营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二、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有两个越来越明显的特点:与日俱增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贸易本身也加快了资本的流动,金融服务于经济,同样也服务于贸易和资本的流动,以金融为先导的跨国经济输出和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主流趋势,金融的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银行跨国经营成为必然。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含义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通过在国外开设的分支机构或建立代理关系,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相关的金融服务,进行银行业务的跨国经营。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同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在国外开展的业务活动和在本国内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银行业跨国经营现象越来越普遍。

纵览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及其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包括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由于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同样,银行业务国际化的深化发展,也有赖于银行机构国际化的推动和促进。因此,要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原则上应同时重视这两方面国际化的深化发展、并行推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必须是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对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来说,一些在国外没有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小银行通过参与贸易融资、国际借贷和其他与外汇业务相关的国际业务活动,也可认为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一种特例,属于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范畴。

(二)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内容

商业银行国际化有五种表现形式,即银行的全球化是通过管理、机构、业务、人才、股东的国际化表现出来的。

1.管理的国际化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趋势,国际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管理提出了大量新的要求,管理的国际化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的开始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必然会对每一个管理要素提出新的要求,必然在整个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创新。随着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密切与外资银行在同业产品、国际业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全面提升管理国际化的水平,方能真正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上取得实际成效。管理的国际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要求我们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逐步达到国际规范,还需要我们在管理范围、管理技术工具以及管理团队的结构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2.机构的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的金融业掀起了一次自由化的浪潮,世界各大银行争相在国外开设分支行或代表处,形成一个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各实体间通过股权或其他形式紧密相连的银行服务体系。目前,跨国银行在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系和货币体系方面相互交叉融合,已形成了一个吸引和辐射全球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机构是金融业务延伸和拓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机构国际化的形式有多种,如设立海外分行、代表处、附属行、国际银行业设施等。对实力雄厚、海外分支机构多,国际化经验丰富的可一步到位,直接采取以独资的代表处和分行为主要方式,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金融公司为补充方式的机构发展战略;而海外分支机构不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的其他商业银行,则应分步到位,即先采取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银行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到独资的组织方式。

3.业务的国际化

业务的国际化指银行的业务由单纯的国内转向国际,国际业务占到总业务比重的一定规模,其海外资产和营业收入成为该银行体系总资产和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IMF统计,美国跨国银行在国际上的存款和贷款量占其总存贷量的一半以上,国际利润也超过了总利润的一半。对商业银行来说,业务的国际化不仅包括提高国际业务量和国际利润的占比,还应包括业务结构顺应全球客户市场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根据国际经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批发业务呈逐渐萎缩趋势,而零售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增长点。目前,一些国际性综合性银行的零售业务对银行的利润贡献率高达60%~70%。因此,业务结构由批发主导转向批发与零售并重的转变也应作为业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4.人才的国际化

在多个国家经营,面对多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商业银行在人才方面也需要国际化。国际化程度较深的跨国银行,其人才队伍的组成,往往类似一支“多国部队”。例如走进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各色人种比比皆是,特别是中国人,有的部门竟然有四五个之多,这一方面反映出该银行国际化程度之深,同时也表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近年来日益重视开发中国市场。现阶段,商业银行人才的国际化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引进一批国外金融人才,迅速提高国内商业银行金融经营管理水平。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需要大胆解放思想,对于一些尖端人才,可以直接引入到银行高层管理团队之中。二是要自己培养一大批懂外语、懂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熟悉现代金融运行规律的业务人才。在培训等工作安排方面,需要在国际化人才培训方面进行更大的、带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投入。

5.股东的国际化

股东的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来说,其意义不仅在于拓宽了资本补充的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股东的国际化,可以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按照“股权换技术”的思路,借此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并以此作为全球化市场和客户的营销突破口。

(三)商业银行实行国际化经营的途径

由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所组成的银行国际化经营,是当代商业银行发展无以回避的必然选择,正持续、不断地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商业银行实际国际化经营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1.新建投资

跨国银行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理行、分行等机构组织形式。在新银行中,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全部股权参与,即设立独资银行;也可以部分股权参与,即设立合资银行。新建投资所具有的优势有:

(1)新建投资使银行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新建投资在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的选择上受外界的干扰较少,能使跨国银行在较大的程度上把握投资的风险。而跨国并购则不同,要受被并购银行自身条件的限制。

(2)新建投资的成功率更高。经验数据表明,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创建子公司的成功率要大大高于通过并购方式而设立子公司的成功率,银行也同样。因为投资新建的银行是母行的附属机构,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国际化银行与目标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国际化银行很难对目标银行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其难以找到合适的价位;而且被并购银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不适合收购方,收购方在对此加以改造时,可能遭到习惯于原有管理体制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抵制。

2.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国银行为获取对另一国某银行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收购该银行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的市场行为。包括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跨国并购的渠道包括发起并购的银行直接向国外目标银行投资,也包括通过在外国的子公司、分行进行并购活动。跨国并购所具有的优势有:

(1)跨国并购可以使银行迅速进入并占领东道国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通过并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原有客户和市场基础,快速适应东道国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而新建投资只能依靠自己开辟市场,而且对东道国银行监管法制及政策的把握能力也有限,所以不利于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2)跨国并购可以突破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一方面,现在许多国家、地区对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采取严格的审查和限制措施,对新开设的外资银行分行的业务范围也有很多限制。通过并购,可以规避政策障碍,绕开这些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某些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伦敦的金融机构已经趋于饱和,外国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并购是最好的选择。

(3)跨国并购可以实现竞争优势的转移。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时,单纯的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的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这时,通过并购与目标机构融合,可以实现转移竞争优势的目的。而且这种转移可能是双向的,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当银行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市场时,这种竞争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其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2)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开展业务,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3)组织完善策略。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借鉴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使银行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股权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相互换股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和取得自身规模的扩大。对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4)业务创新策略。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下,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业务的创新中,需要引进大量人才、技术和产品,对产品和业务的筛选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能赚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中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跟踪移民和跟踪贸易,率先发展自己熟悉的业务,并控制运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趋势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创新浪潮推动下,西方商业银行出现全面改革。它们长期实施的是以提高盈利为宗旨的服务竞争机制,随着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增大,银行现代化改革出现重大变化,即国际金融业的电子化势在必行。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概述

电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或渠道,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只要通过电脑、电话、手机、ATM、POS等电子终端,就可以方便地获得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网上购物、外汇买卖、国债、基金、保险、股票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讲,电子银行家族成员包括自助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自助银行以ATM、CRS、DCD及POS机为主,体现在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和操作机器设备进行自我服务。这种服务方式1972年3月起源于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顾客已经可以在自助银行的各种终端设备上,享受到几乎与柜台业务完全一样的一整套银行服务。

家庭银行可大体分为电话银行、视频终端家庭银行等形式,目前以电话银行为主。家庭银行服务使得客户在家里便能办理各种业务,其服务大都具有灵活方便、反应快捷等优点,因而吸引了大量顾客,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益。

企业银行服务,使得银行的企业客户可以利用位于企业办公室的计算机、电话等处理终端,通过专用网络连接到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操作设备发出各种指令。但从未来趋势看,PC银行将被互联网银行取代。

网上银行以互联网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逐渐普及,以互联网为服务发送渠道,用户通过访问银行网站,就可获得各种银行产品与服务。1995年10 月18日,世界上第一个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出现之后,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手机银行以手机为基础,也称移动银行。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用以手机为主的各种移动设备,使客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近年来,中国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提供了手机银行服务。

(二)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

商业银行电子化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1)“3A”式服务。全天候电子银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运行,对其使用可以不分昼夜,摆脱了传统银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银行的使用同样可以不受全球时区的限制。在任意地方只要拥有合适的工具,客户所处的地域就无关紧要,随时随地都能获得银行的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访问自己的开户银行。客户不仅可以通过银行柜台才能办理银行业务,而且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TM、电话等多种方式享受各种银行产品和服务。

(2)以人为本的服务。电子银行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尤其体现在网上银行。它不仅可以同传统银行一样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推出一些人性化的新产品和服务,这些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个人情况单独设计。

(3)综合性的服务。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除了全面了解自己的账户信息,还可以了解银行提供的相关信息,如证券信息、保险信息等。随着银行业分业经营界限的逐渐打破,这种综合性服务功能将越来越强大,银行客户通过电子银行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不再是梦想。

(4)高度程序化的服务。与传统银行提供的面对面客户服务相比,电子银行能应对的业务复杂程度显然有限。一般而言,电子银行常常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高效处理的优势,低成本地提供程序化的、可以自动完成的常规业务,如信息查询、转账服务、修改密码等。而高附加值的、非程序化的企业客户服务往往需要在网下通过客户经理开展。

(三)商业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内容

电子化银行业务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是针对金融行业这种特定行业的相关服务而设计建设的,客户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电话、传真、计算机通信等)与服务网络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身份确认后,即可享受系统所提供的相应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及有限定范围的账户操作服务,如获取金融行业政策、法规、业务办理通知信息,查询新业务开办方法,客户账户往来查询,查对用户相关社会服务行业收费账单,用户进行限定范围的账户转账和指定收费单位的简单付费,以及其他某些相关行业特别业务操作等。也有人把它称之为银行服务呼叫中心。

今天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在通信领域,电话已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所有这一切都已为建立最完美的金融增值服务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商业银行向全能型发展。在银行高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商业银行率先向全能化发展。对客户而言,全能银行有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的优点,使客户能自由选择最适合其需要的信用工具,特别是小客户,节约了他们与多家机构打交道的成本。这有利于银行吸引更多的客户,实施网络式管理。美国花旗银行发挥总体优势,不断将其在日本市场外的金融创新产品,介绍给日本客户,稳住了日本市场。目前,金融工程日益为西方商业银行重视。金融工程所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独家顾客”方案。也就是说,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此银行。这是固定客户制,是客户与特定银行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波浪式地发展客户网络,同时也可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2.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并高度繁荣的今天,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服务正在满足社会各界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使本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盟,利用对方的金融专家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迅猛增加,传统的通信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数据需要及时、可靠地在各银行间传递,而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这种方式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迅捷、准确的计算机网络为客户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每一笔业务的延续时间不超过30秒,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实现了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宗旨。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EDI迅速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和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正是EDI这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沟通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正日益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宣布,所有的商户首选交易方式为EDI,不采用EDI的商户将不予或推迟办理,ED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日后国际化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3.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

西方商业银行管理改革的主导是“以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人是经营管理的主体,行为科学研究已在西方国家形成潮流,使世界企业管理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在商业银行界突出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银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有了高素质的银行管理者,才有高数量的客户群。

对商业银行来说,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银行创建内部网不仅发展了内部通信,加强了上下级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样做起码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文件流:即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页夹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置入一个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电子通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例如,瑞典最大的Sparbanken银行正处于急剧动荡的合并时期,它开发的内部网,名为Channel One,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子邮件、论坛(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银行规则与其他组织信息数据库以及工作流系统。很显然,内部网改进了银行内部的通信。Sparbanken银行内部网/互联网解决方案经理Lustig认为,通过改进员工访问信息的条件,将会改进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迄今为止,我们将30%~35%的时间用于直接客户服务,其余的时间则用于处理业务部门的任务。”他说:“现在,我们必须改变上述做法,将执行两种任务的时间比改为80∶20,即80%的时间用于开展有效的用户服务,用于处理业务部门日常事务的时间仅占20%。”

(四)开展电子化银行业务的对策

随着电子化手段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作为20世纪的新兴事物,在21世纪将产生革命性的结果。据美国商务部报告,电子商务正在以每100天1倍的速度增长;国际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大的互联网系统。与网络繁荣相适应并支撑网络繁荣的,是金融电子化及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应实施相应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战略转型。要在营销网络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2)加强领导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商业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加强客户服务手段、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市场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分销渠道和新的效益增长空间。

(3)优化系统结构,完善产品功能。商业银行要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电子新科技,积极培育推出新产品,有效疏通营销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最佳效益。

(4)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宣传口径。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产品宣传中,应以网上银行为宣传重心,采取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多渠道的交叉宣传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产品的集中宣传等手段,形成本行电子银行产品广告系列,不断扩大本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本行的品牌产品。

(5)健全营销机制,构建立体营销格局。建立专业营销队伍,丰富营销手段。以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等方式,构成立体营销格局;以不断充实的营销手段,使电子银行产品深入人心。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首先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唤醒睡眠客户,激活盲点客户,努力减少客户流失。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员工培训。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要靠一支高素质、高科技的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商业银行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就要提前开始着手对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要更加贴近于市场实战,要纠正过去台上台下的教学方式,采用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成功案例讨论、讲解互动的方式授课,并突出培训效果。同时,还要准备电子银行手册、电子银行演示程序、相关幻灯片介绍、申办手续文档,存放在内部网FTP服务器文件夹内或共享,方便深入学习,强化教育培训效果,真正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金融创新

基于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忧虑,多数机构对未来全球经济运行持悲观态度。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

目前金融领域应收账款的证券化导致了信用卡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分离,抵押贷款证券化则推动了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的诞生,此外还有专业化的投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它们凭借专业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并挤压着传统银行的生存空间,这些特征都显示着一个新金融朝代的到来。

(一)新金融时代

20世纪全球金融演变的历史轨迹是,传统银行业务的衰落和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其中,证券市场强大的国家在继续扩大它的优势;而原来银行主导金融系统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法国,则在放松以往对证券市场的严格管制,加速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原来泾渭分明的两种金融发展道路其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系统日渐向证券市场趋同。跨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随着一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其资本市场相对银行业的规模、效率都将逐步提高。

正在推进的货币市场、公司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和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都推动着金融系统步入一个与传统银行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旧金融时代迥异的新时代。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新金融时代形成了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准

从投资角度看,企业价值是未来预期能够产生的资本现金流(或者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由企业的成长空间、成长能力和成长效率决定。当前账面价值高、销售额大和利润高,并不等于企业价值高。联想电脑2006年营业额约为1080亿元,利润约15亿元,按2007年12月21日收盘价计算,股票市值为623.43亿元;而2007年12月26日上市的金风科技,2006年营业额仅15.3亿元,净利润仅3.2亿元,但根据2007年12月26日收盘价计算,股票市值达到655亿元。

在新金融时代,投资价值评价的标准为:行业概念并不重要,关键是企业成长空间和盈利增长能力;资产规模大不等于企业投资价值高;利润率低的企业不等于投资价值低;投资回收不是基于近期利润分红,而是未来变现价值。

2.新金融时代提供了投资价值变现的流动交易机制和企业融资的新基准

新金融时代由证券市场主导,提供了资产预期收益变现机制,使不同资产、不同期限和不同风险的预期收益都可以在一个时点上贴现交易。

在证券市场机制下,投资机会的长期收益并不需要最初投资者逐年收取,而是转化为大量投资者的短期交易,通过短跑接力形成长期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交易者都感觉不到长期的限制。

以往商业资本畏惧投资巨大、收益期长的项目,除非有政策扶持,否则这些项目很难获得银行足够长期的贷款支持;但现在这些项目可以轻松进行融资,甚至成为商业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此外,新金融时代,企业可以基于未来预期资本现金流的贴现价值融资,而不再以账面价值作为融资基准,反映企业成长空间、成长能力和成长效率的企业投资价值,往往是账面价值的数倍。这与传统银行主导下,以账面价值抵押融资的途径完全不同了。

3.新金融时代加快行业并购重组和整合的速度

在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下,形成大量企业长期并存、普遍困境的格局,需要长期的惨烈竞争与淘汰的过程,才能杀出“五霸七雄”。同时企业价值由账面净资产价值决定,企业在经营日益困难,利润率显著下降的情形下,仍然顽强经营,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证券市场提供了行业竞争态势和企业价值信号,增加了融资能力和收购支付手段(换股),加快了企业并购重组和行业整合步伐。优势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不断转化为递增的资本市场价值,外部股权或债务融资能力日益增强。优势企业可利用金融地位俯视整个产业发展机会而不仅仅是内部研究开发能力,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优势企业还可以利用高市值换股收购、战略联盟,保持或扩展竞争优势,实现业务发展、增长机会开发和企业价值持续递增的良性循环;主导行业整合,成为主导产业的强大企业。

4.新金融时代给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直接融投资的机会

新金融时代,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社会资本的时空配置效率和风险交易更有效也更快捷,不同形式的证券化产品会出现,衍生产品将得到极大发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居民对金融资产组合的需求增强,资金开始从银行系统流出。证券市场和投资基金继续发展,不同风险和收益水平的金融投资工具以及投资基金不断增加,使不同风险偏好和资本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不同风格的共同基金、私募基金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投资于证券市场或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企业证券。此外,证券市场的公开评价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使投资者对投资组合的控制更加自主和直接;证券市场高度流动的交易机制,也使投资者的组合、转换和退出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新的价值评判标准、新的融资基准以及新兴的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都使得那些更具成长性的企业开始直接从货币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从而降低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

在这两种趋势的作用下,新金融时代形成了一种特殊趋势,即传统银行的脱媒危机。

(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The Financial Crisis)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导致公司市值迅速蒸发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为了削减成本,该公司已经裁减了一半员工。2007年7月10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降低对总价值约52亿美元的399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同日,标准普尔公司也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权威评级机构的“降级”声明,彻底戳穿了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泡沫。次级抵押债券的大规模降级使得投资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陡然升温,同时也令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愈加黯淡。

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总体来看,整个危机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次贷危机阶段(2006年底至2007年6月)

美国次贷市场发生地震。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美国房地产价格涨速在2005年见顶后开始回落。至2007年第三季度,房价拐点正式出现,房价环比增幅由正转负。房地产价格的增速放缓甚至出现逆转,使次级贷款者通过抵押房屋再融资来缓解偿付压力的方式不再有效。这样,就使得大量贷款者无力还款,次级按揭贷款的逾期率不断上升,次贷危机随之爆发,其突出标志是2007年4月2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此后,一直到2007年7月中旬,经营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机构纷纷出现问题。

2.债券市场危机阶段(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

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危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遭受次贷危机的冲击,局部的信贷危机扩展到债券市场,引发了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危机,资金逐渐从发达国家股市撤离,各国中央银行开始注资干预金融市场。它的标志是2007年7月19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所投资的由次级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组合出现巨额亏损,濒临清盘的境地。消息一出,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并蔓延至整个债券市场,反映次级房贷状况的ABX衍生金融商品指数跌至历史低点。

在这一阶段,为遏制危机的蔓延,美国政府救市政策密集出台。2007年12月6日,在美国政府的全力协调下,美国抵押贷款机构同意将部分次级抵押贷款所享受的优惠利率冻结五年不变;2007年12月1日,美联储降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2007年12 月12日,美联储创立定期资金招标机制,向市场提供流动性;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低基准利率75个基点;2008年1月30日,美联储再度降息50个基点;2008年1月24日,美国白宫和国会就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达成一致,2008年2月该方案快速获得两院通过;2008年3月1日,美联储宣布创立定期证券拆借机制(TSLF),对投资银行补充流动性。然而,这一切努力并未打消市场的忧虑。

3.金融危机的高潮阶段(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

信贷危机与债券危机演变成为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08 年3月贝尔斯登宣布破产并被摩根大通以极低价格收购。当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深知,贝尔斯登的倒闭将会引起华尔街乃至整个世界金融业的混乱。所以,美联储迫不及待地介入了摩根大通与贝尔斯登的收购谈判。最终,它们不仅为贝尔斯登的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提供了300亿美元的担保,还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的几分钟内降低了面向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利率。美国政府的“有形之手”在这次营救贝尔斯登的大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尔斯登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摩根大通,避免了更大范围的恐慌。对此,华尔街也曾给予一片喝彩。可是,金融机构实际上已处于火山口上苟延残喘,它们不曾想到,更大的爆发还在后头。

2008年9月15日,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提出破产申请保护。次贷危机爆发前,雷曼兄弟公司已经成为华尔街打包发行房贷债券最多的银行,自己也积累了850亿美元的房贷资产。随着房价下跌,它们手中滞留了大量卖不出去的次贷资产。到2008年第一季度,雷曼兄弟公司的减计资产高达100亿美元。到了第三季度,雷曼兄弟公司巨亏39亿美元,焦头烂额的高管们被迫开始寻找买家。

短短的半年时间,华尔街史上最辉煌的五大投资银行已去其三,超过半壁江山轰然倒塌。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意味着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纯投资银行”成为历史,也标志着美国传统投资银行已告终结。

4.金融危机的蔓延阶段(2008年9月至今)

由全球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演变。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或申请破产,或廉价被购,或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AIC被接管,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终如脱缰野马,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具体表现为:

(1)全球股市遭遇重挫。从2008年初至9月中旬,美国三大股指跌幅达20%左右,欧洲三大股指跌幅达25%左右,亚洲主要股指跌幅甚至超过33%。仅2008年10月6日至10日“黑色一周”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就重挫逾18%,纳斯达克指数大跌15.3%,欧洲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0%,恒生与日经指数分别跌去16%和24%。俄罗斯、墨西哥以及亚洲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均因股市跌幅过大而一度停止交易。中国股市的跌幅也远远超过了美国。据估计,全球股票市值于短短一周内蒸发6万亿美元。

(2)不少国家面临严重金融危机。2008年9月底,金融风暴渡过大西洋,迅速席卷欧洲。2008年10月6日,北欧小国冰岛总理称冰岛面临国家破产风险。俄罗斯在2008年8月和9月共有330亿美元资金撤离,其股市剧烈波动,跌幅超过了中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金融风暴对东欧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令国际社会担忧该地区将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匈牙利和乌克兰先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援助请求,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则面临国家银行体系崩溃的威胁。

(3)全球政府联手救市。2008年9月28日,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宣布出资12亿欧元挽救因流动资金短缺而股价大跌的欧洲金融巨头富通集团;9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国有化;9月30日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向濒临破产的德克夏银行注资64亿欧元;德国最大房贷银行获得三国政府提供的贷款保证。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前新金融时代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商业银行业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贷款不良率上升、房贷和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上升、贷款增长减缓、利差缩小、股市持续低迷导致中间业务增长放缓等。这些挑战不仅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增加了压力,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加大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和盈利能力的压力。总体上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金融时代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传统上的优势在于,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可以将独立、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利用专业化知识进行管理,具有规模经济,能够减少存贷款风险,节约交易成本(类似于共同基金)。

证券市场提供的金融创新空间、流动性和收益性,加上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在更专业化的领域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业链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企业和投资者可以直接交易,从而动摇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与替代,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脱媒化威胁。

1.金融服务机构业务地位变化

银行系统时代,主要是商业银行等储蓄类机构,动用大量的人力和分支机构,集聚社会资金和分配资本,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利差。但在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时代,一方面,产生了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公司等融资服务机构,证券交易经纪机构,以及共同基金等证券投资服务机构,形成了以交易佣金为主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催生了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直接投资机构,形成了获取股权变现收益的盈利模式。

新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各类金融机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存款机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重则上升。

2.商业银行长短期资金来源和贷款业务相对地位下降

第一,在新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短期储蓄和短期贷款业务面临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强有力的竞争。货币市场基金等交易型中介投资机构力量加强,使投资者可通过购买货币市场基金,间接投资企业直接发行的债券和商业票据。

第二,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面对非金融企业,不能随意分割,通常不能流动,因此具有期限风险和流动风险。而货币市场基金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投资规模是可以调整的,并且具有流动性。

第三,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和交易不通过分支机构,经营成本低于商业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经营成本为总资产的0.5%,而典型的零售银行通过分支机构服务,经营成本为总资产的4%~5%。结果,支票存款额相对于货币市场基金呈下降趋势。

3.贷款融资方式面临结构性融资方式的挑战

证券、保险、融资租赁、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基于现金流和更高收益的储蓄工具、固定收益投资产品和金融解决方案,使银行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极大的盈利压力。传统的银行信贷只能通过资产抵押或者担保来控制风险,但新兴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提供固定收益类型的结构化融资解决方案,它们更关注基于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期限结构的闭合交易结构设计(结构化融资),从而能够更合理地分配和控制现金流风险。

例如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利用物权法和租赁的税务、会计规则,关注资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设计了比商业银行更有效的风险控制交易结构,提供比商业银行门槛更低、安全性和收益更高的债务融资解决方案。信托投资公司则针对特定资产融资,实施风险隔离机制设计产品,如烂尾楼资金信托项目,从而可以根据产品的收益性向特定投资者出售。此外,创新型的信用增级方式中引入了优先/次级结构方式,即按照项目受偿先后顺序的不同,使优先受益权人的本息得到优先保障。UPS近年来则开发了存货融资业务,凭借其对客户资产的特殊控制向传统银行的存货融资、信用证业务发起挑战。

4.对商业银行产业链和业务结构的影响

在以投资价值为核心的证券化环境下,各产业链必然发生分解和重组。

随着金融系统证券化程度的增强、管制的放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整个产业面临冲击和替代威胁的同时,其本身的产业链也会像其他非金融产业一样,需要重新分解和重组。尤其是不少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同样要接受新的投资价值标准评价,需要基于竞争环境和证券市场评价来动态调整和优化其业务结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以提升企业价值。

在新金融时代,以投资价值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帮助,金融创新和风险分配的效率显著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服务的运作方式、盈利模式、效率和成本结构。

(二)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不仅直接导致资产减值和利润、资本损失,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需求减少会进一步产生倒灌作用对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尽管有几家银行倒闭,但其规模都较小,而由于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介入没有导致恐慌的蔓延。与杠杆率过高的投资银行相比,商业银行由于有资本充足率管理,加之有如各类存款的稳定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在应对坏账损失和流动性压力方面还有一定的空间,商业银行对抗危机的能力稍强。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的过程中,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严峻的考验,其具体表现为:首先,从银行表内业务来讲,贷款违约率的提高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不断增加,并导致对银行资本的不断侵蚀;其次,表外业务方面,商业银行也积累了太多风险;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积极参与者,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暴露不容低估;最后,由于亏损和资本短缺,一些上市银行的股票市值大幅下降,一些小银行面临破产倒闭或被收购。

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至今还无法有全面的权威统计数据。这次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国际银行业格局可能面临重新调整。据IMF估计,由这次金融危机所引起的金融业损失将达到14万亿美,其中超过一半的损失将由银行业承受,其余部分则落在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身上。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2009年4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业整体亏损262亿美元,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但部分大银行出现巨额亏损,导致银行业整体亏损。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之际,欧洲和日本银行业以并购方式加快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银行业原有的海外市场,也成为本国银行业和欧洲、日本银行业争夺的目标,金融危机将使得银行业国际格局重新调整。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欧美商业银行将在资本市场筹资以维持其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对新兴市场的扩展步伐,新兴市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会有所降低。

(2)银行业的国有化对将来商业银行的运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金融危机中,为避免更多的金融机构倒闭,阻止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欧美国家纷纷向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规模大的银行进行注资并收购部分股权。美国政府从7000亿美元的第一期金融救援方案中拨出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花旗的股份。而作为帮助花旗的条件,花旗集团将向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出售一定数量的优先股。英国政府也对苏格兰皇家银行、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赖斯银行投资共计640亿美元,同时英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管理重组后持有的股权,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国有化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将重新定位。

(3)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面临调整。在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下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或银行控股公司,业务风险无法隔离,在金融危机中不得不进行资产剥离和业务分割。次贷危机的爆发推动了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战略转型的步伐,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剥离非核心业务,包括出售或缩减房地产投资业务,减少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投入等。如花旗集团在2008年4月宣布剥离Citi Capital和Diners Club的资产,使得花旗能够将非主营部门的资本转移到更具有成长性和利润性的领域。苏格兰皇家银行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不断剥离货车租赁、保险等非核心业务。这些国际金融业巨头剥离非核心资产,回归核心业务的趋势必然给正在多元化经营的一些商业银行以启迪和影响。

(4)投资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使得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2008年9月21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宣布转型为商业银行,不仅能够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获得申请美联储紧急贷款的永久权利。投资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回归意味着华尔街利用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制造金融泡沫的机制将不复存在,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将回归到更加平稳的轨道上来,而相对稳健谨慎的投资模式将占据主流。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新环境下,金融市场的竞争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那种靠改善服务态度,打价格战等简单手段进行市场竞争的方式已经落伍。只有通过学习国际先进金融产品技术和手段,进而结合本地客户实际,开展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观点衍生而来。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按照这个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具体地讲,创新包括五种情形:①新产品的出现;②新工艺的应用;③新资源的开发;④新市场的开拓;⑤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也称为组织创新。

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国学者对此所给的定义是: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四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层面

金融创新定义虽然大多源于熊彼特经济创新的概念,但各个定义的内涵差异较大,总括起来对金融创新的理解无外乎有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

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金融创新有如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还包括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并且包括现代银行业产生以来有关银行业务,银行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和如此广的研究空间使得金融创新研究可望而不可即。

2.中观层面

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生产方法、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使系统效率有所提高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可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中观层次的金融创新概念不仅把研究的时间限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而且研究对象也有明确的内涵,因此,大多数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均采用此概念。

3.微观层面

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用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以及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风险的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转移创新型,它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增加流动创新型,它包括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能力和可转换性的新金融工具,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股权创造创新型,它包括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如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

(三)金融创新的举措

金融创新不是简单推出一个新产品和一项新技术,而应针对该项创新,进行充分的成本收益分析、风险分析、市场和客户维度分析,并据以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价、设置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拟定切实可行的市场推广方案。具体举措如下:

(1)金融产品的创新。包括以融资客户和投资客户为导向的证券化金融产品设计和结构化金融产品设计,实现从贷款银行向证券化银行的转型。

(2)组织结构的创新。调整现有总分行模式下的纵向层级结构,不是将信贷资产分置于每个分支行内,而是整合全行的贷款客户,按照收益风险特征分解转换为不同收益与风险、不同证券化程度的多样化的投资工具;中小企业贷款组合为一个投资工具;优质房地产贷款组合为一个投资工具;优质商业地产贷款组合为REIT类投资工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组合为MBS类投资工具;甚至融资租赁等租金收益也可以证券化。然后,再将上述金融产品出售给证券市场、私募投资者,或者作为理财产品出售给一般投资人。

(3)业务范围的创新。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也需要创新,如参与到企业兼并收购、财务顾问等非融资活动中。

(4)成长道路的创新。从传统的内部发展转向自建与收购相结合的新扩张模式。综合性商业银行可以把握套利机会,收购或者参股国内外优质的专业化金融机构来延伸产品线和产业链;而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以通过上市及上市后的换股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

一、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扩大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逆转下行,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但随着外需急剧萎缩,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中小企业倒闭现象严重,资产价格下跌惨重,宏观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严峻的经济运行形势,宏观调控政策也相应由“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后又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也出台总计20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国内外对这些举措给予了好评,社会各界也充满了期盼,但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宣告终结的背景下,世界银行认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即使将拟实施的庞大的财政刺激方案的影响考虑在内,中国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内需潜力巨大、国民储蓄率高、银行体系稳健、外汇储备充沛、调控经验日渐丰富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继续恶化,中央政府能进一步加快制度变革、扩大内需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那么,中国有望有效控制本轮周期下行的幅度和时间,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基本型走势,经济有望回升。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一)投资规模平稳增长,政府投资将发挥重大作用

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是中国当前的政策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依靠消费的扩大,更依靠投资需求的增长。消费需求增长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所以经济增长将继续依赖投资需求的扩大。从投资主体看,近年企业投资有减缓的可能。原因在于:一方面,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随着总需求增幅放缓,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移成本上升压力的空间有限。企业营利能力下降,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这将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的增长。民间投资大大萎缩。经验表明,在政府投资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很强的挤出效应。相对而言,政府投资的作用将大大凸显,在抵御经济下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1月,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各省市政府相继出台的投资总额近2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其经济拉动效应将在2009年显现。

(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提升,但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减慢的压力较大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宣告中国长期采取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终结,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必须由依靠外需转变为依靠内需,把一个主要为外部市场服务的经济体转变为主要为内部市场服务的经济体。所以,扩大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中国拥有13亿人口,市场消费潜力很大。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不彻底,一般居民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特别是,股市的财富效应减弱,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减缓;企业经营困难的增加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居民收入增长受到影响;经济下行的不确定性,也将从多方面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由于政府可能采取多种举措来刺激消费,消费对经济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一是政府可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整税收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建设,保持居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为刺激消费奠定基础。二是政府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地产、汽车行业的衰退。随着房地产、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保护措施的实施,这些消费热点将被巩固,消费有可能扩大。三是政府将通过完善法律和严格执法的方式,努力完善国内消费环境,消费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状况将得到改善,这将有利于消费的扩大。

(三)出口增长速度可能继续降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为零

出口方面,由于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直接或间接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60%,所以,随着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的需求不断衰退,近年中国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慢。当然,我们对出口也不应过分悲观。因为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仍具有需求刚性,特别是中低档日用消费品在质量、价格和性能等方面仍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创造良好的信贷支持,部分出口仍能保持一定增速。另外,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正在改变,双向波动将明显增强。从进口方面来看,受国内经济减速以及贸易出口减少所导致的原材料进口大为减少的影响,近年中国进口增速也将逐步回落。

(四)价格涨幅的持续回落将导致通货紧缩渐行渐近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CPI、PPI上涨明显减弱,近期回落速度急剧加快,甚至出现了环比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CPI自2008年5月开始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持续回落,从4月的8.5%回落到12月的1.2%;PPI涨幅从2008年9月开始同比连续3个月回落,从2008年9月的9.1%降为12月的-1.1%,涨幅创近32个月的新低。由此,通货紧缩再现的可能性加大。其实,通货紧缩有好坏之分,对其不必过分担忧。“好”的通货紧缩源于正面的供给冲击,“坏”的通货紧缩则源于负面的需求冲击。由供给冲击导致的通货紧缩将会带来成本的节约,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密集型行业。但是,为了防止由“好”的通货紧缩向“坏”的通货紧缩转变,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预防措施。

(五)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足,但信贷增长谨慎乐观

适应宏观环境和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并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得银行体系内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不确定性趋势的增强,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一个可预见的后果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将更加审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难以向实体经济传导。客观地讲,尽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信贷机会,但在经济下行和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将更加审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将更加难以得到满足,一些地方政府发起的项目,银行也会选择回避。

二、宏观经济运行对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局部的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世界银行业遭到了百年不遇的重创。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银行业不同,中国银行业在此次全球危机中尽管未能独善其身,但受到的直接冲击是比较小的。其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金融监管一直比较严格,迄今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监管体制。二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在大部分银行的资产结构中,海外资产比重较小,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有限。三是中国居民和国家的负债率都很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因此,中国的银行业能够有幸避免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直接冲击。在雷曼事件爆发之时,中国七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仅为7.2164亿美元。另据统计,中国银行业涉及次贷的金额总共不超过100亿美元,不及美国次贷总规模的1%。从2008年全球银行业的情况看,尽管第四季度中国银行业的业绩有所下滑,但全年仍然取得了不俗成绩。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水平、风险管理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和提高。而且,许多指标在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这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次爆发于发达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使中国银行业受到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其受到的间接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这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给出口主导型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尽管中国银行业的内部素质条件较好,但由于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中国银行业在经营风险和战略转型等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运行给银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复苏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现实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正在经受着考验。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向好,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给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的动力尚待加强,所以,中国银行业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当前经济运行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层面的,也有负面的。就积极层面的影响而言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1)良好的经济表现,有力地支持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都在不断提升。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相对欧美经济体的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经受住了考验,总体实力迅速增强,商业银行市值的国际排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进入国际大银行序列的中资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中国有45家银行入选。截至2009年6月末,有4家商业银行进入全球十大银行市值排行榜。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占据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3家国有大型银行的合计市值占全球十大银行市值的47.26%。尤其是,中国工商银行以2624亿美元的市值占据第一把交椅,其市值规模相当于15.7个花旗银行。但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综合化经营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即中国银行业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源于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而是依赖于中国经济在危机时期的良好表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使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而且也使得商业银行的营利能力和财务表现远远好于国际同业,由此,凸显了中国银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国际地位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2)利率市场化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创新。近些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应对本次全球危机,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下调贷款利率五次,其中一年期基准利率从高点7.47%下调为5.31%;存款利率累计下调四次,其中一年期基准利率从高点4.14%下调为2.25%。利率的市场化导致了息差不断收窄,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和营业收入的提高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添加了动力。一是利率的市场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这对商业银行深化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二是面对利率的市场化,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都增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要求,从而对商业银行提出了避险产品的需求;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为规避风险,商业银行不得不主动进行金融创新。由于不同的客户价值取向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所需求的金融产品也不同,所以,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范围、空间大大拓宽,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力也在不断增强。此次危机以来,商业银行除了在传统业务领域不断努力创新以外,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3)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务的超常规增长。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导引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持续增长,2009年1~5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9%。鉴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所以,固定资产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信贷。2009年上半年中国货币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流动性维持宽松态势。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改善经济预期,支持实体经济走出低谷,为商业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外,信贷的快速投放,有利于部分弥补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将不良贷款的暴露时间相对后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4)商业银行的营利能力将会持续改善。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实施“以量补价”的经营策略提供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因息差缩减给财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持续的信贷增长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可能增加通货膨胀的市场预期。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商业银行不是坏事。首先,在通货膨胀预期下,企业需要的生产和流动资金增加,借贷意愿增强,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实质性的企业贷款规模,提高净利息收入。产品价格回升将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得以改善,盈利能力提高,还款能力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回收和资产质量的提高,减少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核销,减少对净利润的侵蚀。其次,通货膨胀预期出现以后,管理层对流动性的逐步收紧将使资金的收益率逐步提高。这一方面会使社会的借贷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流动性收紧将使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数量收紧,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扩大利差,增加净利息收入和净利润。最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会引起中央银行采用加息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不对称加息往往会使商业银行利差提高,增加净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即使是对称加息,如果在此阶段商业银行出现存款活期化倾向,则利差依然有提升空间。总而言之,通货膨胀预期将使商业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逐步修复,贷款规模扩大,谈判能力增强,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从而获益。

(二)宏观经济运行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尽管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经济运行的基础尚不稳固,尤其是信贷的超常增长也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以下两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是银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隐患;二是银行业的经营战略转型将被延迟。

(1)未来两三年银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隐患。银行业是一个接受风险、转移风险和缓释风险的行业,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个事实:若短期内贷款增速超过一定临界值,那么,必定会导致未来信贷风险的扩大。这一点,中外银行概莫能外。从中国银行业的情况看,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呈现持续增长之势,平均增长速度接近30%。一般认为,如果银行贷款增长速度超过25%,那么,就会超过商业银行审贷的工作负荷,一些风险较大项目贷款就会获批,从而信贷风险就会增大。也就是说,信贷高增长必然会衍生出银行高风险。当然,近期信贷高增长所可能导致的高风险,不仅仅源于“高增长引致高风险”这一经验规律,而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近期信贷投放具有“高速增长、高度集中”的特点,贷款过分向基础设施领域的集中将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进而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②由于大部分银行贷款是通过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许多项目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其中蕴涵的风险较高。③宏观经济复苏迟缓,将可能加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积累。④商业银行在面临较高信用风险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⑤信贷的高增长快速侵蚀银行资本金,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管理风险。⑥商业银行在超常规发放贷款的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操作风险。

(2)宏观经济复苏的迟缓,将延迟中国银行业经营战略转型的进程。2005年以来,基于对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和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中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提出并实施了经营转型战略。转型的重心一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新型对公业务,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变;二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努力实现客户结构的优化;三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收入结构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国内银行业在经营战略转型方面遭遇困境,无论是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还是收入结构,都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向传统回归。半年多来,许多商业银行工作的重心是积极发展批发银行业务,重点是抓大客户,利差收入再次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主体。相对而言,零售银行业务、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下降,银行经营转型战略开始有所搁浅。

三、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策略

面对前所未有的内外经济环境和诸多经营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因势而变,积极把握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策略,直面挑战,确保各项业务稳定发展和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

(一)金融体制自由化

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一系列较为宽松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促进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机构设置的自由化,提高监管的灵活性。其中以西方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最为显著。商业银行体制自由化作为一种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市场自由化。主要是放宽有关税收限制或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金在国内及在各国间自由流动。二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自由化。主要体现为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和一系列金融新业务的产生,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资产形式、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支付转账媒介。

(二)金融服务网络化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面对网络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网络经济时代的银行家应该具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思维,必须彻底改变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战略导向,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务。面对资本性和技术性“脱媒”的压力,银行业必须重新构造业务体系,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业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在经营方式上,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路。一方面,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必不可少,而擅长于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的网络银行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化新服务手段维护原有客户资源,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点。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和“产品驱动”,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须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争取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共享资源,提升效率。网上金融门户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类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之间存在直接连接。其建立和经营是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间关系从冲突到协同的过程,对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具有特别的意义。

(三)金融服务人性化

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银行的发展,银行业务摆脱了客户与柜台人员面对面的业务办理方式,而代之以电子屏幕和银行产品营销网络。有人据此认为金融服务将越来越趋向于非人性化。实际上,金融服务将更加人性化。一是对客户的人性化服务。客户将不再面对银行营业机构的员工整体,而是直接面对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银行的客户经理,一人进厂,全面服务;也可能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财务顾问,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顾问服务;也可能是职业投资经理,为企业提供投资代理、委托服务。这是因为,市场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使一般企业和投资者专业知识、投资规模、时间和精力不足,网络银行与人性化服务并不排斥,相反在技术上可以相互促进,使其与客户的沟通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通过人性化服务,促进与客户的相互了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使这些客户与银行形成长期依赖。目前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项目经理将是未来银行服务人性化的雏形。二是金融产品的人性化。随着社会资金、资源由国家、政府、企业向个人主体转移,金融产品将更多向个人倾斜,个人金融产品将异军突起,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特色产品将大量涌现,金融产品个性化、多元化、居民化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竞争焦点。

(四)银行机构集中化

银行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科技手段的运用导致经营管理手段的加强,21世纪的银行业将发生银行机构集中化的革命。一是银行机构日益大型化。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各银行为增强竞争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必然向大型化、规模化扩展,以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的新需求,提高技术创新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为股东带来更丰厚的利润,银行机构将日益通过兼并、重组、扩张等实现规模化和集中化。二是银行机构向国际化集中。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深入,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将为银行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银行服务将向全功能转化,以国际大银行为中心的兼并、重组将使银行机构向国际化集中。银行机构规模化、集中化的途径有三:一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20世纪以来,银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对全球银行业的规模格局、竞争格局、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二是通过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来实现,实现优势互补,规模发展;三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与兼容,实现市场的共同开发。

(五)银行业务全能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业限制的逐步取消,商业银行业务的全能化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形成“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级市场”,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专业化模式向“综合经营、综合管理”的全能化模式发展。

(六)金融竞争多元化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除了传统的银行同业竞争、国内竞争、服务质量和价格竞争以外,还面临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银行业与非银行业、国内金融与国外金融、网上金融与一般金融等的多元化竞争,银行活动跨越了国界、行业,日益多元化。其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不仅是信用风险,还扩大到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通货紧缩风险、汇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政治风险等,经营管理风险日益复杂化。

重要概念: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综合化 国际化 电子化

思考题:

1.新金融时代有什么特征?

2.简述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

3.分析金融创新的层面。

4.加快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举措有哪些?

5.简述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内容。

6.简述开展电子化银行业务的对策。

7.简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对银行业的影响。

8.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郑晓玲,俞雪华.金融机构新思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葛兆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思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马蔚华.辩证看待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J],上海证券报,2009(2)

4.王志峰.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9(2)

5.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8(6)

6.李翰阳.从全球金融危机看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