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内的有关数据相互比较,得出它们的比率,以说明财务报告所列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来判断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好坏。比率分析法是用相关项目的比率作为指标,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克服了绝对值给人们带来的误区。当企业的实际财务指标达不到目标标准时,应进一步分析原因,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透彻地观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不断揭示生产经营及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查明原因,纠正偏差,堵塞漏洞,总结经验,促进发展。同时,财务分析又是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帮助。

财务分析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会计人员根据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有关账项所做的系统归纳与表达,用以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的书面报告。财务报告所记载的主要是各种数据,在这些数据的背后都包含着企业全面、系统的情况。财务报告的各项数据可以提供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和经济负担的情况;反映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以及现金收支的情况;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经营成果和净收益的情况;揭示企业会计政策和理财方式的各项信息。总之,财务报告揭示了企业的各项本质特征。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有时往往不是直接的,所以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功能就是对财务报告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使它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财务分析除了对财务报告分析外,还要求掌握财务报告以外的情况,要把搜集财务报告以外的各种情况和信息作为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对财务报告进行的分析,其作用有时只是对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供一些依据,为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一些初步线索,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深层次问题,仅靠分析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很难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要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中的深层次问题,还必须对财务报告以外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和阅读者很多,不同的人在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其目的是各不相同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在分析和阅读报告时都各有其侧重。但是,归纳起来,财务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评价企业经营的成绩

作为投资者,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选准投资方向;作为债权人,要做出是否提供贷款或赊销的决定;作为经营者,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这些都是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阅读分析,了解企业在过去的经营期内净利润是多少,投资报酬率的高低,销售量的大小,现金及营运资金流量的多少等等,并将这些数据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检验企业的成败得失,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的资产结构状况、资本结构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企业财务报告上的数据,主要是反映各类资产的数量、各种权益的情况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多少。这些数据能概括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但是如果不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就不能理解这些数据的内在含义,也就不能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好是坏做出明确的结论。财务分析的职能就是揭示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明确各项数据的经济含义,从而正确地评价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

(三)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析财务报告的目的,不光是要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是针对未来的目标制定方案,并选择合理方案的过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得越准确,则经营决策成功的机会越大,通过财务报告分析,把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个因素的作用弄清楚,明确影响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重点和要点,使经营者趋利避害,促使有关因素形成最佳组合,从而保证未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成功。

三、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率分析法

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内的有关数据相互比较,得出它们的比率,以说明财务报告所列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来判断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好坏。比率分析法是用相关项目的比率作为指标,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克服了绝对值给人们带来的误区。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采用这一方法时,对比率指标的使用应该注意对比口径应一致和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

1.相关比率。相关比率是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包括反映变现能力的比率、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和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

2.结构比率。结构比率是会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与各项目总和的比率。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其变化趋势。存货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等都属于这类比率。

3.动态比率。动态比率是会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某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又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可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某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速度。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会计报表的比较和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的比率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绝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

比率比较也是比较分析法中的重要方法,比率比较常用的指标评价标准通常有如下几种:

1.公认标准。它是对各类企业不同时期都适用的指标评价标准。典型的公认标准是2∶1的流动比率和1∶1的速动比率,利用这些标准能揭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的一般状况。

2.行业标准。它是反映某行业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在比较分析时,既可以用本企业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指标对比,也可以用本企业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还可以用本企业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公认标准指标对比。通过同行业标准指标比较,有利于揭示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存在的差距。

3.目标标准。它是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当企业的实际财务指标达不到目标标准时,应进一步分析原因,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4.历史标准。它是反映本企业历史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在财务分析中,运用历史标准的具体方法有期末与期初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对比和本期与历史最好水平对比三种。在财务分析中采用历史标准,有利于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及存在的差距。

(三)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主要指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比前述两种方法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和盈利水平。

为了保证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步骤。一般的做法是:①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和对象,搜集有关经济信息和情况;②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提出分析方案;③对分析对象进行分解、剖析,抓住主要矛盾,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做出评价;④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