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就是要化解国与国之间金融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策磋商。缺乏国际金融政策的协调或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失败,或者协调政策不能有效地执行,则难以形成预期的政策效果。

14.2 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14.2.1 国际经济协调概述

国际经济协调,全称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指在国际分工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为了解决涉及彼此间的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世界经济以较正常的秩序运行,由各国政府出面,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针对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协商和调整,或对国际活动采取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国际经济协调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在于各国政府通过一定方式寻求各国经济利益的共同点,以相互依赖关系和经济传递机制为纽带,实现各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各国内外经济平衡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均衡。

14.2.2 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协调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上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必然引起各国之间的支付、兑换、储备资产供应及国际收支调节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客观条件。国际经济协调是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必然引起矛盾和经济摩擦,世界各国为了缓和这些矛盾和摩擦,普遍采取了国际协调手段。从本质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是稳定和平衡国际经济的机制,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国际经济传递机制,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动荡和失衡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结构体系的演化导致的。任何一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会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对别国的经济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一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实施经济行为时,不得不考虑他国的反应以及可能会采取的措施,并对此做出反应,然后选择相对较优的决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关,各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经济政策自然也会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各国经济政策的互相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以及汇率的变化来传递的。因此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目标,还须考虑其国际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学者和专家对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问题越来越关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国际协调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浮动汇率制比较受推崇的今天,世界上主要国家之间进行政策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安排,各国央行可以控制本国货币的供给并选择自己想要的通货膨胀率。但是浮动汇率制也使一国的金融政策对国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产生溢出效应。金融政策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国国内货币政策在作用于国内经济变量的同时,也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反过来,国外的货币政策会波及国内,使国内金融政策的效果产生扭曲,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就是要化解国与国之间金融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策磋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业务日益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使一国金融政策的溢出效应更为突出。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大了对汇率干预的程度,因此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构成了威胁。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放松了对资本流动的控制,这促进了全球金融事业的发展。然而,浮动汇率的多变性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更大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造成了伤害。缺乏国际金融政策的协调或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失败,或者协调政策不能有效地执行,则难以形成预期的政策效果。因此,一项金融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依赖于国内的经济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其贸易伙伴国的相关经济政策,只有进行国际协调才可以使政策效应更好地发挥。

专栏14-2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将它们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起来为BRICs。

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高盛证券公司。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高盛估计,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并于2028年超越德国。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届时,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将只剩下美国与日本。

资料来源:中广网

14.2.3 国际经济协调的框架

1.国际经济协调的框架

从历史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有三种框架:一是在多边协议框架下的机构性协调,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协调能源政策为目的的国际能源机构;二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区协调,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现在的欧洲联盟;三是在领导人会晤机制下的定期协调,如每年一次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以及每年两次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依据政策协调的程度,国际经济协调可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信息交换。各国政府相互交流本国为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而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范围、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政策工具种类、政策搭配原则等信息,但仍在独立、分散的基础上进行本国的决策。

二是合作确定中介目标。两国国内一些变量的变动会通过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而形成一国对另一国的溢出效应,因此各国有必要对这些中介目标进行合作协调。

三是危机管理。即针对世界经济中突发的、后果特别严重的事件,各国进行共同的政策协调以缓解、渡过危机,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

四是部分协调。即不同国家就国内经济的某一部分目标或工具进行的协调。

五是全面协调。即将不同国家的所有政策目标、工具都纳入协调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政策协调的收益。

2.国际经济协调的基本形式

从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各种全球性与区域性的多边论坛,以及国际多边机构,都是国际政策协调的平台和场所,但其所能发挥的协调效力却各不相同,往往存在这样的悖论——参与的国家愈多,愈能体现代表性,但却愈难实现协调。如联合国是世界各国的代表,但通常是众口难调,议而不决,难以形成有执行力的决策。相对而言,七国集团的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却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归功于七国集团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源于其经济和社会背景较为相似,容易达成一致。

协调可以是就某个特定的政策组合达成的临时协议,也可以是就政策规则和方针达成长期协议,这两者分别称为规则性协调和随机性协调。

(1)规则性协调

规则性协调是指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包括原则、协定、条款及其他指导性条文等来指导各国采取政策措施,从而达到国际协调的一种协调方式。规则性协调方式具有如下的优点:

①规则清晰、明了,有利于协调各方理解、参考与执行。

②在较长时期内可保证政策协调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规则性协调可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使私人部门能够有效地对资源配置做出决策。

③在规则性协调中,主要协调方还可参与制定这些规则,在此过程中可以反映本国的情况,体现本国在金融监管协调上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这些规则一般都是由全球性金融组织或其成员共同制定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能够受到更多的重视。

④规则性协调是向决策人施加限制的有效机制,因为如果决策者不受限制,他们会利用政策工具去实现本国的政策目标。

⑤规则性协调可防止具有破坏性的微调。

(2)随机性协调

随机性协调是根据事情发展的状况和其特殊的情况进行协调。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种趋势,即规则性协调逐渐被随机性协调所替代。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不管是1978年的波恩会议还是后来的广场协定和卢浮宫协定都采取了随机性协调的形式,这种趋势的形成与随机性协调这种形式自身的特点有关。相对于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一次性峰会协议更容易合并非对称性,所以也更容易为各国所接受。随机性协调方式具有如下的优点:

①与规则性协调相比,随机性协调更为灵活和现实。规则性协调在理论上有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不顺利。如金本位制下现金自动流动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常被政府对黄金流动的管制抵消。

②随机性协调是随机应变的,但是规则性协调只有当违背规则的惩罚足够大时,才能保证各国在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较好地按规则进行。

③规则性协调减少了微调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因环境变化而不能及时调整的风险。在国际金融环境变化极大的今天,随机协调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动。

3.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些国家提出了双边或多边的协调方式。这些协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货币政策协调、财政政策协调和汇率政策协调。

(1)货币政策协调

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包括有关国家利率的协调和货币量增长的协调。利率的协调主要针对利率调整方向和各国利率调整的幅度;货币量增长的协调是指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在确定了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之后就不必干预经济的增长过程。

(2)财政政策协调

在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之间,不仅要协调它们的货币政策,还要协调它们的财政政策,因此成功的货币政策协调常常伴随着财政政策的协调。各国之间只有同时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国经济政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3)汇率政策协调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仅要照顾本国的内部平衡,还要照顾外部平衡。一国在干预经济以维持自身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时,不仅可以采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还可以通过汇率政策加以调整。但是,这种政策在使用上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在各国将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作为经济干预的最佳目标时,它们之间不仅要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要协调汇率政策。

实际上,各国在进行协调时首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而是汇率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的最高阶段是统一各国的货币,即用一种货币代替各国自行使用的本国货币。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特别是各国经济波动的程度有差异,这一点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

14.2.4 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因此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战后,在吸取战前经济斗争及经济混乱教训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建立统一的国际经济秩序及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得以迅速发展,其所涉及的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调整供给方面的国际协调明显加强。

专栏14-3 24国集团

24国集团(Group of Twenty Four,G24)是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内协调其立场和政策、解决发展中国家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债务问题与资金转移等重大问题而成立的政府间组织,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利益和经济状况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过程中能够得以考虑。

24国集团的部长级会议,由各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的理事或副理事参加。会议设一位主席和两位副主席。部长级会议一般在基金组织的临时委员会和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发展委员会会议前夕举行(即每年召集两次会议),以协调立场,部长级会议召开前均先举行副手会议。24国集团本身不设秘书处,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秘书处服务。

24国集团是由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24个发展中国家于1972年2月组成的。该集团是77国集团的派生组织。其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巴西、秘鲁、菲律宾、哥伦比亚、加纳、加蓬、科特迪瓦、黎巴嫩、墨西哥、塞尔维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叙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危地马拉、印度、伊朗和刚果(金)。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6344.htm

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协调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协调国际事务的常设机构,而经济领域中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则成为通过参与国之间协调而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利益协调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这三大世界经济组织的出现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

(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战争不仅造成了对世界物质财富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经济国际化或全球化进程的逆转,因此战后经济的重建任务不仅包括各国国内经济的重建,也包括国际经济秩序的修复。在当时,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仍然以商品交易为主要渠道,世界贸易的恢复面临两个障碍:一是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二是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因此,当时的国际经济协调领域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1946年3月正式成立的IMF则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各国汇率制度安排和调整的国际协调组织。1946年开始办理业务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主要任务是对成员国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与投资,以满足它们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后来,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贸总协定正是关于降低关税壁垒、商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共同准则、调整各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多边协定。

(2)由于战后国际经济协调是由美国主导、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发起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代表了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战后的国际经济协调即三大世界经济组织更多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其中,美国的利益在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协调和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中体现为美元在IMF的中心地位及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占据的支配地位上。

从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建立的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到,这些组织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国际经济协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后来国际经济协调形式的发展。

2.国际经济协调新发展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协调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框架下运行的,尽管这一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但与战前的国际制度安排相比较,它毕竟是多个国家共同协商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制度。因此,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这段时期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国际经济协调及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这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三大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宗旨,因而能保证世界经济在这一协调体系下的正常运行;三大经济组织的协调范围针对性明确,可以在具体的领域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三大经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国际协调的规则,通过这些规则,成员可在世界范围内更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国际收支方面出现的暂时的或非根本性的不平衡,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加强了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了信息障碍所造成的世界市场的失衡。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作用下降、地位也面临新的挑战的年代。就国际金融领域而言,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货币市场出现后,国际资本流动已逐步从贸易领域游离出来进入金融领域,而当初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考虑作为资本的国际货币的职能。1973年美国向全世界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作为这一体系的协调机构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能力自然会随着这一体系的崩溃而有所下降。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经济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的相对下降,改变了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监督协议实施的角色,这使得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出现了监督权力的真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新的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使得战后以美国为核心、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协调模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总之,在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新环境中,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模式难以维系往日的辉煌,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专栏14-4 广场协议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 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于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1979—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 000亿美元。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为20%。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这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这被日本国内称为“失去的十年”。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94553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