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经营积累足够利润应对风险

企业经营积累足够利润应对风险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公司理财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定要体现这一要求。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的增值性,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追求企业价值的增值,并尽可能使其最大。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尚未统一。因此,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一)财务管理目标及其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公司理财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有以下特征:

1.取决于出资人的需求。

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管理目标的确定应站在出资人的立场,考虑他们的需要。投资者把资金投放于某一企业,从根本上说,就是希望经营者能使其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定要体现这一要求。

2.应反映资金运动的规律。

财务管理是资金及其流转的管理。其目标的确定应反映资金运动的规律。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的增值性,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追求企业价值的增值,并尽可能使其最大。

3.是组织和协调财务活动的基础。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一切财务活动都要围绕财务目标展开,财务活动的控制以目标为准绳,财务活动的效果以目标实现程度来评价。

4.具有层次性。

财务管理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企业全部财务活动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具体目标是某一项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如筹资目标、投资目标、分配目标等。这里主要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

(二)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尚未统一。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企业行为的理论基础。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它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同时,利润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与职工的利益也息息相关。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理财目标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利润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以此为目标进行财务决策,会优先选择高投入的项目,不利于高效率的项目。此目标也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比较。

(2)利润最大化,是指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最大,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也就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甲、乙两个项目,投资额、计算期、整个计算期的利润总额都相同。甲项目前期利润高,后期利润低;乙项目前期利润低,后期利润高。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就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要承担风险的大小。不同项目或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案的风险性差异很大。不考虑风险,会使财务决策优先选择高风险的项目。因为,一般而言,风险高的项目收益也高,而一旦不利的情况出现,企业将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4)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为了在一定时期获得最大利润,可能采取限制研究和开发支出、削减例行保证支出、减少职工培训和福利支出等措施。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但会使企业失去长期发展的后劲,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用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该目标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第一个缺点,因为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都是相对值指标。以此为公司理财目标,使得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具有了可比性。但是,该指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企业价值最大化或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是其出售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市价代表了企业价值,个别股东的财富是其拥有的股份转让时获得的现金。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西方财务管理公认的公司理财目标。这也是本书采纳的观点。

以股份公司为例,股份公司的企业价值可以用其股票市值来反映。在公司发行的股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价值主要取决于每股市价。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企业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不仅与企业未来的利润水平、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净利润等有关,还与取得盈余的时间以及风险大小有关。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都会影响股价,如企业选择了比较差的投资项目,或是采取了不恰当的股利政策,股价就会下降。相反,好的决策就会使股价上升。好的决策一定是能增加股东财富的决策。进行这样的决策,不仅要考虑企业当前的获利水平,而且更要注重企业未来的长期获利能力,要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有效地克服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但该目标也存在以下问题:

(1)股票上市企业,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人为炒作或操纵对股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即期市场上的股价不一定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只有长期趋势才能做到这一点。

(2)非股票上市企业,企业价值确定比较困难。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一般要通过专门的评估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这也导致企业价值确定的困难。

二、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股东财富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每股价格的高低。因此,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公司股价受外部环境和管理决策两方面的影响。这里假设公司外部环境不变,仅从公司管理当局的可控因素看,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又是由企业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定的。因此,这五个因素影响企业价值。财务管理正是通过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决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其目标的。

(一)投资报酬率

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投资报酬率是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投资报酬率越高,股价越高;投资报酬率越低,股价越低。这里的投资报酬率是指资本利润率或是每股盈余。企业通过投资决策或筹资决策可以改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例如,某企业有普通股4000万股,2005年净利润4000万元,每股盈余1元,股价是20元。2006年公司拟增发新股1000万股,预计可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价应该有所提高。因为,企业通过增发新股,扩大经营规模,每股盈余由原来的1元上升到1.2元。因此,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企业应通过各种财务决策,努力提高投资报酬率,这样有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风险

在投资报酬率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风险越小,股价越高。人们在投资时,对风险总是要求有与之相应的额外报酬。如果某股票风险很大,而其预计收益却一般或较低,那么投资者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较低。因此,财务决策时一定要考虑风险因素,它会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是决定企业投资报酬率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被企业采纳的投资项目,都会增加企业的盈余。任何项目也都有一定的风险。当企业实施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风险一般会有所改变,企业股价也会相应变化。因此,企业投资一个项目,不仅要考察该项目的收益及风险水平,还要考察该项目对整个企业的报酬率及风险的影响,以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四)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也会影响资本报酬率和企业风险。当借款的利息率低于企业资金利润率时,企业增加借款,提高负债比例,通过财务杠杆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权益利润率和每股盈余;当借款的利息率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时,企业增加借款,财务杠杆也会反向起作用,使企业的权益利润率和每股盈余下降。企业资本结构不同,风险也不同。企业负债比例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因此,资本结构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企业筹资决策时,一定要注意资本结构的优化

(五)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主要是指公司获得的当期净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对外投资。股东既希望分红,又希望每股盈余在未来不断增长,两者有矛盾。前者是当前利益,后者是长远利益。加大保留盈余,可能提高未来的报酬率,但再投资风险比分红要大。因此,股利决策也会影响公司报酬率和风险。

三、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协调

企业的资金是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的。企业的所有者将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经营管理。因为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所有者的目标,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也不是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必须协调这三方面的冲突,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所有者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目标与委托人并不一致。经营者目标是获得最多的工资、奖金,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较少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避免风险等。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弃股东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道德风险。他们不为提高股价而冒险,股价上涨的好处将归于股东,一旦失败他们的“身价”将下跌;他们不做什么错事,只是不十分卖力,以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这样做,不构成法律和行政责任问题,只是道德问题,所有者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

二是逆向选择。经营者借口工作需要乱花股东的钱,如装修豪华的办公室、买高档的汽车、奢侈的出差旅行等。

为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监督。

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条件是双方的信息不一致。经营者掌握的信息要远远多于股东。协调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使股东获得更多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发现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时,就减少他们的报酬,甚至解雇他们。

所有者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机构。例如,成立监事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以及聘请注册会计师定期审计企业财务报告等。但是因为监督是有成本的,受合理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对经营者的全部行为都进行监督。监督只能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不能通过监督解决全部问题。

2.激励。

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管理绩效挂钩,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行为。例如,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股票价格提高,就给经营者现金或股票奖励,奖励的股票也可称为绩效股;还可以实行股票期权奖励方式,允许经营者以某一价格在未来某一时期购入本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行使期权时股票市价与约定购买价格的差额就是经营者的收益。经营者为了将来获得更大的股票涨价的好处,就必然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为。

3.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

当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经营不力,企业股价下降得很低时,企业有可能被收购或兼并,企业经理一般也会失去职位,甚至要退出职业经理人队伍。因此,经营者为避免企业被接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股票价格。当然,这一措施不是哪一个企业股东可以采取的措施,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市场自身具备的一种功能。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时,双方就资金用途、还款方式以及利率等都作了约定。债权人在借出资金前,根据企业的资信、财务状况以及所借资金的用途等,对投资风险已做了估计并在利率中考虑了风险报酬。债权人的目标是到期足额收回本息。但是,借贷合同一旦签署,资金到了企业手里,债权人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资金的控制权,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债权人利益。其常用方式是:

第一,所有者不经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将资金用于风险更高的项目。如果高风险项目获得了成功,债权人仍获得合同约定的固定利息,额外的利润就会被所有者独享;如果高风险项目不幸失败,公司无力偿债,债权人与所有者共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对债权人来说,项目成功的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项目失败发生的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造成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称。

第二,所有者不征得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是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公司在发行新债券或是举借新债后,其负债比例加大,财务风险加大。其旧债券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

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例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的数额。

(2)在借款合同中明确债务人违约债权人可以采取的措施。例如,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或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的数额超过了合同约定的数额,债权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拒绝进一步合作等。

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还应履行其社会责任,协调与本企业职工、社会公众的利益。例如,不生产伪劣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职工的福利和健康,注意保护环境等。为了更好地协调所有者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公众利益的法律,例如公司法、反暴利法、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和有关产品质量的法规等。企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还应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商业道德的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