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现实情况

中国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现实情况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初,面对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超低的资本充足率,美林银行等外资投资银行发出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光大银行也将因此成为首家获得国家注资的中小股份制银行。政府注资也是中国商业银行能够顺利公开上市的一个重要前提。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票据是中国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极其有效手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运用了这种工具。

三、中国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现实情况

21世纪初,面对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超低的资本充足率,美林银行等外资投资银行发出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四大行中的工行、建行、中行相继在香港和上海股市上市,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市值稳步增长,截至2007年8月8日,工商银行的市值已超越花旗排名全球银行第一,仅低于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和微软,排名全球第四。这个过程有如凤凰涅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巨额坏账的剥离和政府注资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中国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盈利能力太差,资本的自我补充能力太弱,因此,当遇到有巨额的不良资产需要抵补性处理时,它自身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用政府资金或中央银行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而给予的货币支持来解决。

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来看,经过财务重组和政府注资后,它们的资本实力都大大增强,不但资本充足率已达标,而且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大大提高,甚至已超过10%,只有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相对较低,但是到200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已完成了一次定向增发,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回归国内A股,均使其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这种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也大大地提升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形象,使中国商业银行在外部评级(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时得到较好的评价,在英国《银行家》杂志的2007年世界1 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取得较好的名次,如工行排名第7位、中行排名第9位。

从表5-1中可以看到,中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过程中,政府注资(如建行和中行各225亿美元,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共向工行投入300亿美元作为股本金,财政部、汇金公司和社保基金分别向交通银行注资50亿元、30亿元和100亿元)是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没有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注资,必须由股东注资,如中信银行在股改上市过程中,中信集团就曾多次注入资金。但光大银行的重组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据媒体报道,汇金公司对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人民币一事已正式敲定,光大银行有望于2008年上市。光大银行也将因此成为首家获得国家注资的中小股份制银行。[1]

表5-1     国内部分上市银行2006年底资本构成情况[2]

单位:%

img19

正是因为政府(包括授权部门)的注资,使中国商业银行能够顺利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前面已分析到,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仅是补充资本的问题,还涉及双方的合作等诸多因素,因此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如股价的确定、业务的合作、董事会成员的确定等。从表5-2可以看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股价相对较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价格相对较高。

政府注资也是中国商业银行能够顺利公开上市的一个重要前提。2003年为了保证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改制顺利进行,国家向两家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5年4月,国家又向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公开上市是中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除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以外,其他的全国性银行均在我国香港或内地公开上市了,筹集了大量的资本金,如工行、建行、中行、交行、中信、兴业等,较早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招商、华夏、民生等银行,则通过增发新股(包括定向增发)来筹集资本金。公开上市如果以溢价发行股票的话,则可以获得较高的资本公积。

表5-2  截至2006年11月国内部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交易情况[3]

img20

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票据是中国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极其有效手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运用了这种工具。但是具体分析,各银行比较倾向于使用长期次级债工具,混合资本票据、可转换债券工具运用不多见,如混合资本票据只有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使用过,可转换债券只有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使用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