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路向西行进的法显

一路向西行进的法显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地物产丰饶,人民信仰大乘佛法,法显等人因而受到优厚的礼遇。411年,法显搭乘载有200余人的商船泛海东行归国,遇风漂泊9天至耶婆提国,在这里住了5个月。如关于于阗、葱岭至北印度一带的地理描述,法显在《佛国记》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帕米尔高原及印度河上游地区的地理形势、河流、物产等情况。法显的这次旅行和带回的地理见闻,丰富了当时我国对中亚南亚地区的地理认识。
一路向西行进的法显_地理的隐私听不听

东晋时期曾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就是晋僧法显。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艰苦卓绝的旅行家、地理考察家、翻译家、著作家。在我国佛教史、留学史和旅行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那时在399年,60多岁高龄的法显,约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由长安出发,取道河西走廊,行到张掖。适逢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慇勤挽留,竭诚护持供养他,因而在此结夏安居。

在张掖期间,一行人又加入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人,彼此结伴,向西前进至敦煌。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一出敦煌,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幸而当时有太守李浩供给横渡沙漠的资粮,法显等人于是与智严、宝云等分别随使先行。

沙漠之中,气候酷热,多恶风,沿途所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目所极,茫然一片,只凭偶尔见到的枯骨为标志。

在杳无人烟的沙漠中横渡,实为艰难困苦,一行人走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到达于阗国。此地物产丰饶,人民信仰大乘佛法,法显等人因而受到优厚的礼遇。

不久,慧景、道整随着慧达先出发前往竭叉国,法显等人则滞留在于阗国3个月,主要是为了观看从4月1日至14日的行像盛会。结束后,僧绍独自一人随胡僧到罽宾,法显等人则经子合国,南行入葱岭,到达麾国过夏。

其后,法显等人再翻山越岭,经过了25天,到达与印度接境的竭叉国,与慧景等人会合,并参加国王所举行的5年大施会。

402年,法显等人向北印度前进,越过葱岭。途中地势惊险,又经年飘雪,当地人称为“雪山”。

到北印度境内的阮历国后,一行人又沿着葱岭向西南行,山路崎岖,千仞石壁,万丈绝崖。法显等人战战兢兢地攀过了700多座简陋艰险的梯道,踏踩绳桥,越印度河,到达乌苌国,在此宿营安居。

然后南下,历宿呵多国、犍陀卫国、竺刹尸罗国,到弗楼沙国。其间,僧景、宝云随慧达回国,慧应在此病故。法显独自前往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和,并在这里度过寒冷的冬天。

405年,法显再回到巴连弗邑,广为搜求经律。当时的北印度诸国皆用口传,并无经本可抄写,因此法显再到中印度,在城邑的摩诃僧伽蓝取得《摩诃僧只律》。此外,他又得到《萨婆多部钞律》7000偈、《杂阿毗昙心论》6000偈、《綖经》2500偈、《方等般泥洹经》5000偈及《摩诃僧只阿毗昙论》。

法显在印度停留期间,也用心学习梵文与梵语,抄得经律等,达成他入印度求律的目的与愿望。

同行的道整远来印度的本意虽然是求得戒律,但目睹僧团的法则及众僧的威仪严正,深受感动,因而决心留住于此。法显则坚持要把戒律流通到汉土为目的,只好独自一人回国。

法显沿着恒河东下,经瞻波国,于408年到达东印度的印多摩利帝国,停留两年之后,法显前往狮子国。在狮子国停留两年,得到《弥沙塞律》及《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藏》等梵本各一部。

411年,法显搭乘载有200余人的商船泛海东行归国,遇风漂泊9天至耶婆提国,在这里住了5个月。

412年,法显再搭乘贸易商船,航向广州,又遇暴风,经80余天,才到达长广郡界的崂山。法显登陆后,青州太守李嶷遣使迎请法显到郡城,热忱款待,法显在这个地方住了一冬一夏。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经是60岁左右的耳顺之年,一路西行,经6年到达印度中部,停留6六年,归程经狮子国等地,又经历3年才回到青州,前后已经过了15年,游历30国。

413年,法显到京都建康,在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从事翻译,前后译出《摩诃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藏经》《杂阿毘昙心论》等,共计百万余言。

法显凭借自己15年的旅途见闻和思考,在归国后写成了《佛国记》一书。这本书书以其优美简洁的文字记述了中亚和印度等地的地理、风俗人情、历史、佛教等情况。其中有许多关于当时域外地理的新认识、新记录。

如关于于阗、葱岭至北印度一带的地理描述,法显在《佛国记》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帕米尔高原及印度河上游地区的地理形势、河流、物产等情况。

法显在《佛国记》中准确描述了锡兰岛与周围的岛屿分布,以及岛上的气候特点、景观状况和农业生产习俗,给人以清晰的热带国家印象。

关于印度河流域的地形大势,法显也有认识和记述,他写道:“新头河,两岸皆平地。”又说:“自新头河至南天竺印度南部,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大山川。”

法显的这次旅行和带回的地理见闻,丰富了当时我国对中亚南亚地区的地理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