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与流动性

政策与流动性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中国这样大起大落的新兴市场,如果不考虑政策和流动性的因素,投资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所以说,政策是否奏效,还要看改变流动性的路径是否奏效。而在2008年底,经济虽然还是极度恶化,很多机构投资者还在看空,但是大霄先生已经坚定唱多,也是因为再度成功把握了政策和流动性的关系。

投资外因:政策与流动性

价值投资者喜欢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忽略外因。但是在中国这样大起大落的新兴市场,如果不考虑政策和流动性的因素,投资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虽然,人人都知道股市是政策市,但是能从政策变化中灵活把握到投资机会的却不多。例如,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一,大盘以暴涨近8%来迎接利好,很多人认为股市走势从此将被逆转,但是大霄先生当时却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印花税降低只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却没有改变股改后大小非变现带来的股市流动性困局。

笔者研读大霄先生的文章,从中得出很受启发的两个投资思路:第一,要将要将政策和流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判断大势;第二,关注社保基金等国家队的动向。

经历过“5·19”和“5·30”的股民,都会明白政策的威力,但是实践也证明,政策往往只是在短期内发挥效果,但对市场中长期的走势影响有限,而且政策也有误判和失灵的时候。回顾2007年的牛市,“5·30”是管理层用有形之手摧毁了垃圾股的泡沫,而从10月份之后,管理层希望通过无形之手来遏制蓝筹股的泡沫。包括停止新基金的发行、加快QDII的发行,甚至直接对基金的投资行为进行窗口指导,但效果起初并不是特别明显。

在2008年,从恢复新基金发行到减少印花税到规范大小非减持,可以看到,政策的导向希望股市稳定,但是并没有奏效,也没有改变市场单边下跌的态势。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解构下,股价是有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估值来决定的,一般的,股市的政策对于业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是通过改变流动性或者人们对流动性的预期,进而改变股市的估值,从而改变股价。所以说,政策是否奏效,还要看改变流动性的路径是否奏效。

整个2008年,大霄先生之所以可以成功看空,正是因为他把握好了其中的关键。他认为,股改中大小非支付了对价之后,三年后他们开始享受股份可以变现的价值,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被打破了,而降低印花税和局部限制大小非减持,都难以逆转这一方向;同时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在下降趋势当中,所以股市走熊成为必然。

而在2008年底,经济虽然还是极度恶化,很多机构投资者还在看空,但是大霄先生已经坚定唱多,也是因为再度成功把握了政策和流动性的关系。

他有一句名言:“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发不出股票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国家需要的时候,投资的胜算一定很高,这也许是我和其他研究者考虑问题出发点不一样的地方。以我19年从业经验判断,跟着国家队走,从来没有错过。”所谓的国家队,正是社保基金,在大霄先生的言论中,也常常提到社保基金的动向。关注社保,不因为是国人的“养老钱”,更是因为它也是长期投资者,和他的投资理念相近。

而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确再度发生了变化,巴菲特、李嘉诚等长期投资者开始入场;大小非从减持逐步转为回购和增持;社保基金也开始再度入场。虽然筑底的过程有所起伏,但最终事实证明了大霄先生的远见。

笔者的同学,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文招也是,也是善于从GDP、M1、M2等数据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研判走势,从而在牛熊和熊牛转折阶段,成功地把握了大趋势。

经历了2009年,相信股民会更意识到流动性的威力。上市公司的盈利并没有真正改善,是政策和资金激发了这轮牛市行情。各种利好政策的累积效应构筑了行情的基础(政府通过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力度展示决心),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超预期的信贷规模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构成了行情的推动力。实体经济不好,民营企业家“休养生息”,而超低利率带来的低廉资金价格,导致资金涌向了资产类商品,从而推动了股市和楼市的复苏。而股市从2009年8月起的调整,一大因素也是因为中央政府对于信贷政策的微调。

对于市场的未来走势,大霄先生还是坚定地看多。相比他的观点,笔者相对谨慎一些,但是大的方向没有变化,也非常认同他“底部购入的优质筹码要坚定持有的观点”。

对于未来的展望,笔者的看法有三:第一,全球资金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的大方向不会逆转;第二,产能过剩导致的低通胀,低利率环境将长期维系;第三,经济转型期,结构化牛市的特点将更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