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原上站着放哨的动物

草原上站着放哨的动物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就是现今地球上的恐龙,在恐龙灭绝后的6400万年里,人类繁荣昌盛起来,他们无所不在,甚至剥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动物极有可能是杂食性啮齿动物,比如老鼠。它们体长约30厘米,专门捕食海洋中浮游生物,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成群游进浮游生物密度较大的海域,大量捕食。在几千只鼠鲨离去后,这片海域几乎再也见不到浮游生物的踪影了。它们能以迅猛的动作袭击和捕食鼠鲨。
五千万年后的生物_多彩世界万花筒

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的相当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鱼类进化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又进化为爬行类动物,生物的活动范围从水中扩展到干燥的陆地。还有一些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飞鸟。由于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一些看起来弱小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成为自然界的霸主。曾在地球上横行了2亿年之久的恐龙,由于今天仍未完全弄清的原因突然灭绝,于是为当初在恐龙脚边战战兢兢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兴起提供了机会。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就是现今地球上的恐龙,在恐龙灭绝后的6400万年里,人类繁荣昌盛起来,他们无所不在,甚至剥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不妨设想,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类由于环境污染和某些原因归于灭绝,那么到那时候肯定会有另外的一些动物脱颖而出,占据人类留下的空间。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动物极有可能是杂食性啮齿动物,比如老鼠。这一景像也许会发生在5000万年之后,科学家们为我们描绘了那时的动物是什么模样,怎样生活。那时,人类已经从大地上绝迹,地球上沙漠遍布,5000万年前森林密布的景像已不存在。这种情况持续了50万年,除了河流、海湖附近外,几乎再也见不到肥沃的土地。这是一个难于生存的环境,但是在人类灭绝之后,鼠类动物中那些适于在高温、干燥环境中生活的部分品种,开始出现在荒漠之上,并迅速繁殖起来。这些鼠类的祖先当年曾广泛分布于从热带到寒带的广阔地区,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在人类主宰地球时期四处躲藏的袋鼠,现在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它们需要的水分是从植物种子中摄取的,需水极少,它们几乎没水也能生存。对它们来说,沙漠是理想的栖息地。我们不妨称这时的袋鼠为“漠鼠”。漠鼠是夜行性动物,身体像树叶一样扁平,它用后背朝向太阳,以防身体发热。再过了若干年,又出现了一种后背皮肤像银色反光板、后脚长得出奇的漠鼠。但是遗憾的是,它们最终没有发展起来。

又过了漫长岁月,沙漠中又开始出现了植物,草原也开始出现了。在雨量充沛的地区还长出了森林。在又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后,地球上又出现了草原、冻土地带、热带雨林和寒温带森林。

海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动物。海洋是与沙漠完全不同的环境,漠鼠的后代比在草原和森林都更早地在海洋中安了家,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进化道路。漠鼠曾在荒漠上繁衍一时,现在它们的子孙又称霸了海洋,变成了形形色色的海兽。其中数量多的我们称之为“鼠鲨”,因为外观像5000多万年前的鲨鱼,但却长着一条像老鼠那样的尾巴。它们体长约30厘米,专门捕食海洋中浮游生物,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由于它们是漠鼠的后代,所以它们几乎用不着饮水,浮游生物体内的水分对它们就足够了。它们的四肢已经退化,长着一根镰刀状的背鳍和一对腹鳍,在那条差不多与身体一般长的尾巴后面,长着一段弯月般的尾鳍,体形十分独特。它们在海水中能迅速游动,一次呼吸能连续潜水4小时。它们游动时张着嘴,鼠须演变成的捕食器能十分有效地把浮游生物送入口中。它们成群游进浮游生物密度较大的海域,大量捕食。不过它们先是把食物存在像大口袋一样的腮囊里,完成捕食后再把食物送人胃中消化。在几千只鼠鲨离去后,这片海域几乎再也见不到浮游生物的踪影了。

鼠鲨的天敌是翼鲨,因为翼鲨身体像一架滑翔机,背鳍和胸鳍又长又大像是机翼。它们能以迅猛的动作袭击和捕食鼠鲨。它的长尾和双足已演化为尾鳍和足鳍,尾鳍和足鳍交替推动就能产生很大的推进力。由于鼠鲨往往成群游动在浮游生物丰富的海面附近,所以翼鲨专门从下方攻击鼠鲨。翼鲨之所以采取这种进攻方式,还因为在海面高速游动的鼠鲨,很容易发现翼鲨巨大的背鳍,一旦发现敌人临近,鼠鲨就会四散奔逃。翼鲨游动的速度慢了或过于暴露就会饿肚子。

在进入沙漠的漠鼠后代中值得一提的是“鼠狗”。它们一窝一窝构成了一个大家族,栖息在草原中残存的沙地和荒地下的土层中。它们在地上挖了直径30米、深达15米的碗状深坑,这些深坑一个挨着一个宛如月面的环形山。这是鼠狗设下的陷阱,一旦有草食性动物失足掉进坑里,就成了鼠狗的美食,就连这时草原上个头最大、外形极像非洲象的鼠象也逃脱不了误入陷阱的恶运。鼠狗这种凶恶可怕的动物也有自己的弱点,它们怕下雨和阳光。如果阴雨绵绵,它们会冷得受不了,如果把它们置于阳光下,身体又会过热而无法生存。这种全身无毛的鼠狗只能在气温18±05℃的环境中存活。

草原中最兴旺的动物是鼠兔,它们在草原上构筑巢穴群居生活。它们饲养白蚁,筑成的穴很像地球上人类的金字塔。由于筑巢材料是比混凝土还结实的白蚁排泄物,所以鼠兔的巢穴十分坚固。鼠兔的穴深入地下,它们用钻孔器一样的前肢在地下开洞,由于巢穴可以通风换气,冬暖夏凉,所以鼠兔的生活是很舒适的。鼠兔的巢穴年年扩大,大者高达50米,每边长达50米,几百只鼠兔在这里共同生活。但是鼠兔的天敌也很多,它们中有在空中成群翻飞,用大石头像扔炸弹那样袭击鼠兔巢穴的鼠龙。地上有伺机袭击来到草地上的鼠兔的鼠狮。还有一个天敌是鼠角兽,它们个头不大,但相当凶残。它们头顶长着像犀牛那样的角,它们用这只角撞击鼠兔的巢穴,将巢穴攻开后便捕食洞中的鼠兔,把鼠兔扫荡一空。

进入森林的漠鼠适应了林中的生活,出现了叶食性、果食性、虫食性、肉食性,个头大小不一,种类形形色色的后代,其中有色彩斑斓的,也有色彩单调的。温鼠就是其中小型、虫食性、色彩单调者的代表。它们在大树中开出迷宫般的通道,靠捕食树皮下的昆虫幼虫为生,成群栖息。它们每月繁殖一次,巢穴以大树根部为中心呈放射状,做成的“育儿室”像一个个扩散开的同心圆。一只雄温鼠常与几只雌温鼠一起生活,一只雌温鼠在生下小崽后,其它温鼠就充当了它的助手,帮它收集和搬运食物。幼鼠长得很快,一周后就可以跟着母温鼠行动了。森林中到处潜藏着危险,许多肉食性或杂食性漠鼠后代都在暗中等待捕食温鼠。温鼠巢穴露在地面的洞口,会吸引肉食性的长嘴鼠猪,而长舌鼠模又会用它锁链般的长舌卷起爬行中的温鼠吃掉。

个头中等的鼠树熊家族兴旺,它们用四肢吊在树上生活,是果食性动物。它们也有天敌,但多亏动作敏捷才得以繁衍不衰。它们面孔朝天从一根树干跳到另一根树干,一跳就是10米远。它们的天敌之一就是浑身绿色的树狗,树狗四肢及身体两侧生有皮膜,可以滑翔飞行,所以很可怕。树狗一出现,林中就会乱作一团。不过它们也有缺陷,那就是体重过大,飞不了多远就很快掉下来了,树枝也常被它们压断。

在森林动物中,个头最大的是果食性的足立鼠猩,这是森林中最先进的动物之一。它们能双足行走,有较高智能。它们平时吃野果,野果不足时也吃树叶,它们成群在森林中游动生活。由于它们体形较大,没有什么很难对付的天敌,所以可以悠闲度日,不过它们也有烦恼,有一种与它们血缘很近的鼠猿常和它们争夺食物。这种鼠猿个头较小,经过一些年的较量。足立鼠猩终于把鼠猿从森林赶到了草原上。尽管鼠猿也喜欢吃野果,但这种遭遇迫使它们逐渐变成了肉食性动物,它们采摘坚果,捕猎足立鼠猩的幼崽,后来走上了与足立鼠猩截然不同的进化道路。

被赶到大草原的鼠猿继承了祖先的体质,在干旱的草原缺水时也能长期生活。在进入草原的同时,它们逐渐完成了双足直立行走的进化,结果前肢被解放了出来。必要时它们可以有效地运用木棍等简单器物,把它作为武器。鼠猿已有了很高的智能,它们不但能使用工具,还能想办法从鼠狗的陷阱中获取猎物。鼠猿逐渐在草原上兴旺起来,形成一个个群体。它们的身体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发展起来。雌雄鼠猿之间在外观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雌鼠猿过去只在育儿时期才隆起的乳房变得始终丰满,因为在如此辽阔的大草原上遇到一个同类,让对方首先知道自己的性别是必要的。雄鼠猿依然随时准备行动,充满好斗精神。它们也学会了微笑,使面部表情变得十分丰富。微笑可以使偶然相遇的鼠狼间的敌意,一下子缓和下来,于是不再出现同类间无谓的争斗。为了让对方看清自己的微笑,鼠猿的牙齿变白了,嘴唇也变得鲜红了。

也许从这时起再过300万年,地球上会出现一个“鼠人”的世界,它们会发展起超过5000多万年前人类文明的新文明。

我们的遐想飞越了5000多万年,到那时地球会是什么模样呢?我们实在难以描述。不过有一个希望会是共同的,就是希望那时主宰地球的新人类会把这个星球变成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