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的工业结构及其布局特征

城镇的工业结构及其布局特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近代,山西各城镇由于所处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不同,工业结构也各不相同。以工业结构划分,山西的城镇可以分为:以某一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单一工业结构的城市,有少量现代工业的城市,以及基本没有现代工业的城镇4类。
城镇的工业结构及其布局特征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二、城镇的工业结构及其布局特征

近代时期,山西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外国商品的倾销和本省经济基础薄弱,所以山西工业相对于农业来说,仍只占很小的比例。“从1892年到1936年,山西的现代工业总产值才达到7163万元,只占工农总产值的5.3%”(7)。在山西轻、重工业的比例中,轻工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36年山西全省轻、重工业总产值比较中,轻工业占总产值的70%,重工业占30%(8)。虽然近代时期,山西的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小,但由于重工业比重小于轻工业,是整个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一个共同特征,所以相对于当时其他省份来说,山西当时属于重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在近代属于是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但其机器工业,13家工业资本一共才有68.325万元,只相当于西北实业公司农工器具厂一厂的资本(9)。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山西工业重工业化的特征也相当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1936全国377家机器工厂,共有资本870万元,平均每个工厂有资本2.3万元,而西北实业公司10个机器工业企业(熔化厂、修理厂资本不祥,未计在内),即有资本524万元,占全国机器业资本总数的60%,每个工厂平均资本52.4万元,为全国机器业工厂平均资本数的22倍多(10)

山西重工业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技术设备也比较先进。“其技术进步仅电炉钢一项,就可炼制CO高速度钢、MO高速度钢、WGRV钢、SIMNGR钢等48个合金钢种,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唐山水泥厂、玻璃河水泥厂、黄石华新水泥厂、广州西都士敏土厂,球磨粉碎设备用的高锰钢铸件,资源委员会天津机器厂所需之柴油机曲轴,悉由太原供给;工作母机和纺织机械远销甘肃、四川;西北毛毯、毛呢、毛线,销往京、津、青、沪沿海”(11),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有人说山西的工业发达“几称为北方之冠”。

山西城镇的重工业比较发达,首先是因为山西煤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重工业的良好基础。对此,早在晚清时期就有这样的看法,“据荣禄奏,各省煤铁以山西、河南、四川、湖南为最,请饬筹设立制造局,渐次扩充,从速开办,以重军需。着就各地方情形认真筹办,以期有备无患,足以仓猝应变”(12),认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可以以此为基础发展军事工业。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巡视山西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此次到山西,见山西煤铁甲于天下。今方为钢铁世界,有铁有钢可以自制武器,既能争雄于世界。兄弟拟在山西设一大炼钢厂,制造最新武器,以供全国扩张武备之用,要求军界诸君赞成”(13),指出山西钢铁资源丰富,可以用来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

其次,山西军事力量的扩张,拉动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的发展。近代时期,中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各省军阀纷纷通过扩充军队、加强武备,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山西的军队人数为例,在1916年山西省只有两个混成旅约7000余人,而到1926年进行第四次扩军时,山西步兵有10个军30个师,还有4个保安队,4个骑兵师,7个炮兵旅,共30余万人。山西地处内陆,四周强敌环伺,武器进口困难,武器供给需要通过自制解决。山西军事力量的急剧发展,拉动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随之急剧发展。山西机器局在成立之初,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械工作,而到1927年时“其规模与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14)

再次,近代时期,山西省政府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山西重工业的发展。这在1930年至1937年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1932年阎锡山重新掌握山西省政权之后,推行以工业建设为核心的《山西省政建设十年计划案》。工业建设的推行和同蒲铁路建设的展开,使山西对钢铁和机器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于是山西的重工业便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以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西北育才炼钢厂为例,1930年时只有从事省煤炉和小平车生产的“守厂员工”50多人,而到1936年工人人数增加到1260人。不仅工人人数有很大增加,而且工资水平也迅速提高。“据老职员赵光达回忆:1936年‘分红’时,工人平均分到30-40元,一般职员平均分得100元;科长、厂长们大多分到1000元以上”(15)

与山西重工业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轻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民国时期,虽然山西的机械工业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棉纺织业却一直技术落后,发展缓慢。以山西最大的纺织厂——榆次晋华纺织厂为例,“机械的管理颇为杂乱,精纺用的棍子是木管,前后上下摇动;量规的不统一,甚至外行人也能一眼就能看出”(16)

近代时期,山西轻工业发展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山西省内商品市场狭窄,对轻工业产品的吸收、消化能力不足。在近代,虽然山西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受到沉重打击,但其仍还在广大农村大量存在。如安泽县“安泽多山,粮食为出产大宗,此外若蔬菜若瓜果以及家畜、牛羊、木材、药饵、煤铁之属,凡日用之所需者莫不应有尽有”(17)。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模式的存在,使山西对外界商品需求有限,工业难以发展,“魏俗勤俭,男耕女织,人民生业以农为本,依然禹稷躬稼之遗风也,商业、工业迄今不振”(18)

其次,外来商品的大量倾销,也是山西轻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近代时期,外来商品在山西的销售量很大。如晚清时期郑裕孚在《上布政使丁陈管见中》曾这样说道:“晋俗素称简朴,然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无洋货者,民安得不贫?”(19)《新农村》杂志也说:“山西全省公路,密如蛛网,而洋货也随之运到内地倾销。于是一般民众往日穿土布者,今日多改用舶来品。”(20)外来商品的大量倾销,对山西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以山西的火柴工业为例,到1933年为止,山西仅有的5家火柴工厂不是歇业,既是告停工。而昆仑火柴公司,仅1932年一年就亏损7万元之多(21)

在近代,山西各城镇由于所处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不同,工业结构也各不相同。以工业结构划分,山西的城镇可以分为:以某一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单一工业结构的城市,有少量现代工业的城市,以及基本没有现代工业的城镇4类。

太原属于是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民国时期,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代表的太原机械工业,在山西乃至全国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机械工业比较发达的同时,太原的面粉、纺织等工业也比较发达。以面粉工业为例,设立于1921年的晋丰面粉有限公司,曾一度是当时山西规模最大的面粉公司(22)

大同、阳泉、榆次、新绛等城市,属于是工业结构相对单一,某一项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大同、阳泉属于煤炭开采比较发达的城市,榆次和新绛属于棉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在大同、阳泉、榆次、新绛4城市中,相对其他城市而言,大同的工业结构相对复杂。从某种角度讲,大同可以算是一个以煤矿开采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近代时期,除了煤炭开采比较发达之外,大同的化学、面粉等轻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以大同的兴农酒精厂为例,“兴农酒精,因价廉货高,几独占平津市场”(23)

长治、临汾、忻州等地区性中心城镇以及晋中太原盆地的太谷、平遥、交城、祁县等城镇,属于具有少量工业的城镇。这些城镇交通相对便利,有一定的商业基础,虽然也有一定的现代工业,但所属企业大都规模较小、资本微薄。如临汾设有晋兴机器厂和临汾面粉厂等现代工业企业,但这两个企业的规模都不是太大。以晋兴机器厂为例,1929年建厂时总共资本只有500元(24)。另外,1930年以后山西同蒲铁路沿线如灵石县富家滩、定襄县史家岗等矿业城镇,也属于是此类城镇。

山西众多的中小城镇没有现代工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时期。如武乡县在记述本县工业时这样说,“木金陶土各匠,大率不甚精巧,营屋制器,粗足本邑之供应,器出境营业者甚不多间,输出品亦止砂锅铁铧数种。邑东富有煤矿,悉用土法开采,以交通不便,转运艰难,故其业终未大盛,至山川茂密之区,居人往往于耕耘之暇,斩伐树木,制为屋材,或更刳木为器,编条筐销售各处,籍补生计之不足,是则农而工者也”(25)

山西的工业分布存在很大差异。近代时期,太原是山西工业最发达的城市,集中了当时山西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近代时期,太原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主要是因为具有相对于当时山西其他城市来说,更好的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首先,太原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工业的资源基础。其次,太原交通便利,货物的运入和运出比较方便,能比较方便地得到其他地区的原料供应。再次,太原是山西的省会城市,山西省政府的投资大量集中于太原,从而使太原的工业发展具有比较充足的资金来源。最后,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也是山西工业高度集中在太原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资金和市场,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相对于当时山西的其他城市来说,太原基础设施较好,吸引了大量的工业汇集、设立于此。如西北电化厂最终设立于太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厂地址,最初考虑到运城,这对发展运城的盐池有重大意义;但当时运城没有电厂,而且离煤炭产地甚远,建厂有许多困难;同时,西北实业公司正值创始之际,技术人员不宜分散。因此,厂址定于太原”(26)。由此可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是西北电化厂最终设立在太原的根本原因。

大同、阳泉、榆次和新绛等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也有不少现代工业分布。造成这些城市有现代工业分布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交通比较便利,可以非常方便的输入原料和输出产品。以榆次为例,榆次“处于山西省的中心位置,是正太铁路的重要车站,成为内地的交通中心,同时又是山西棉花发往天津的转运地。所以这里选购棉纱是便利的,棉花的价格也是低廉的”,“煤炭供应方便,价格低廉”(27)。这里,榆次虽然资源比较缺乏,但却凭借自身便利的交通,成为山西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新绛虽然不在铁路沿线,但交通也相当发达。新绛有水路可以和陕西相通,所以在山西新绛一向有水路码头之称。利用便利的交通,新绛“可以低廉的市价购进最优良的山西棉作原料,能使用每吨不超过五元的煤炭”(28),也成为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二是这些城市商业发达,资金相对充裕,发展工业的现代观念较强。如榆次晋华纺织厂的成立,就是由徐一清、赵鹤年等具有现代观念等人提倡而成的。“特环顾国内所办之厂,依然数若晨星,社会事业之废弛,良堪悚惧。同人等有鉴于此业,要求山西阎督军提倡认股,并集同仁等共招股本一百五十万元,在山西榆次县治北门外地方设立晋华纺纱公司,冀于挽回利权,稍有壤流之效”(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