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山西城镇商品流通体系的基本特征

近代山西城镇商品流通体系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晚清时期,山西的商品流通是以祁县、平遥、太谷等晋中城镇为中心展开的。这样,正太铁路对外运输困难,直接造成山西商品流通不畅,对外联系脆弱。近代时期,正太、平绥铁路货运量的这种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非常鲜明地表现出,山西对外商品流通比较脆弱的特点。晋北雁门关外地区形成的是以大同为中心的一个商品流通体系。
近代山西城镇商品流通体系的基本特征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三、近代山西城镇商品流通体系的基本特征

近代时期,山西城镇间的商品流通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晚清时期,山西的商品流通是以祁县、平遥、太谷晋中城镇为中心展开的。进入民国以后,随着近代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太原的交通地位迅速提高,太原取代祁县、平遥、太谷等晋中城镇,成为山西新的商品流通中心。商品流通中心的变化,使城镇间的商品流通体系,随之发生变化。近代时期,山西这个以太原为中心的商品流通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和省外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关系比较脆弱

山西的对外交通线路主要有正太铁路、平绥铁路两条。平绥铁路是一条从北京“北达库(伦)、恰(克图),西通甘(肃)、新(疆)总干”(110)的标准轨铁路,但是修筑平绥的政治意义要远大于经济意义。对于这一点徐世昌在《筹定展修办法折》说的非常清楚,“张绥一线,实于行军、理藩政策有极大关系,即使营业本金稍有短缺,亦难置诸缓图”,即修建平绥铁路主要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而非经济上的考虑。而且就平绥铁路所经过的地区来说,平绥铁路途径的晋北地区是山西物产匮乏,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平绥铁路的这个特点,使山西的对外商品运输,不得不大量依靠正太铁路来进行,“山西贸易运出为三千六百万元,运入为四千七百万元,合计达八千万元以上。其中六成至七成,系依靠正太铁路进行”(111)。正太铁路是芦汉铁路的一条窄轨支线,不能直接和芦汉铁路直接相连,经正太铁路运往省外的货物,必须在石家庄重新倒装,才能再次进行铁路运输。这样,正太铁路对外运输困难,直接造成山西商品流通不畅,对外联系脆弱。

平绥和正太铁路的商品运输量的波动性较大。对于近代时期,平绥和正太铁路商品流通的情况,《山西通志·铁路志》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平绥铁路和正太铁路的商品运输量的变化情况。

表2-7 1909-1935年正太、平绥铁路货运量表

单位:吨

img9

资料来源:据《山西通志·铁路志》第427-428页,正太、平绥铁路货运数据制作。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时期,无论是正太铁路还是平绥铁路的货物运输量都波动较大,特别是1926至1930年这条铁路的货物运输量,更是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近代时期,正太、平绥铁路货运量的这种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非常鲜明地表现出,山西对外商品流通比较脆弱的特点。

2.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松散,商品流通的中心性较差

近代时期,随着近代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山西虽然建立起以太原为中心的商品流通体系,但这个以太原为中心的商品流通体系,除了和晋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之外,和晋东南、晋北雁门关外地区的联系都比较松散。

晋北雁门关外地区形成的是以大同为中心的一个商品流通体系。“大同处山西之北陲,扼平绥路之中枢。西抵包头,可通宁夏、蒙古诸省;东北至平津,直通京沪各地,为晋北进出口货物总枢纽”(112)。山西北部地区所产的各种土特产品,大都经大同向外运输。“山西北部所产(羊毛)大部分在大同集中,经平绥线运往天津的产品大部分是羊毛,其数额每年达五十余万斤,价值二十万元”;“在雁门关以北地区,出产大量的鸡蛋,设有数处小规模蛋粉厂,以该地区的鸡蛋为原料,制造干蛋白、蛋黄,运往天津市场。经大同由平绥线运送的蛋粉,大约一万五千担,价值九十万”;“北部地区的猪,从大同向平津方面一年输出约一万头,价值十余万元”(113)

晋东南地区的商品大都通过省外邻近地区的铁路向外运输。如魏宏运先生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在讨论晋东南中心城市长治的商品流通时,曾这样说到:“长治城虽地处太行、太岳两山脉形成的盆地东缘,交通不便,但仍可依白晋公路、铁路北通晋中和省城太原,南至晋城间接豫北,大宗货物运输东经邯长公路可抵河北平汉线,并换回农民的许多必需品,如棉花、布匹、食盐、燃料及一部分京广杂货”(114)。据此,近代时期,晋东南地区商品基本上都是经由邯长公路,向东流向省外地区的。

3.道路质量较差,商品运输以传统方式为主

近代时期,山西虽然以太原为中心,修建起通向全省各地的交通网络,但山西的道路质量却相对较差。以同蒲铁路为例,据《山西历史辑览》记载:“固定信号机还未设置,车站旅舍也只在太原、运城间建成,其他地方正在建筑中,暂时使用民房或寺庙。没有给水塔的设备,各站全都处于使用井水的状态。由于水质不良,据说锅炉中的沉淀很多。”(115)山西不仅铁路的质量较差,而且公路的质量也相对较差。以白圭公路为例,“当时筑路是循旧有官道略为拓宽,路宽仅4-5米,线路迂回曲折,坡陡弯急,桥涵也不齐全,仅能季节通车”(116)。在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地方,道路状况更差。如陵川县“地瘠民贫,交通阻塞”(117);武乡县“武境环山,舟车不通”(118)

道路质量的低劣,严重限制了现代运输方式的发展。对此,《山西历史辑览》曾这样指出,“道路的土质,全是黏土及砂土,因而一旦降雨之时,大型汽车的车轮深深地陷入泥泞之中,或是车轮打滑运转不灵,落在公路之上。在山间溪谷常有水流之处,一旦降雨泥沙流下,便常发生破坏桥梁或山崖崩塌的现象,因而每年夏季全部通车的情形很少出现”(119)。由于现代运输发展缓慢,所以即便是在有铁路、公路的地方,传统的运输方式仍在交通运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太风公路上的棉花运输就是如此,“在榆次于集散地之间棉花的运输。这里的马车比平原地区的幅度约宽出一尺,车轮也长出大约五寸。因为山地多,所以最少需要三套至四套的马车;山间险路,有使用六套马车的。三套马车的装载量为八至九包,四套马为十二至十六包。马车需要用坚固的铁链及麻绳严密的捆缚,使之在通过任何困难道路时,都不会发生略微的动摇,以便拉过泥泞险路”(120),虽然太风公路上的汽车货运已经开通,但以马车为代表的传统运输方式,仍在棉花运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有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地区,货物运输尚且如此,在没有现代交通的地区,传统运输方式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如《山西历史辑览》曾这样指出,“在其他的旧交通道路上,使用马车、牲口小车(挽一头牛或一匹马的小车),骑骡子,乘轿车、骡轿子(由二头骡子担负的轿子,用以翻山)等交通工具,仍然进行。大宗的货物、粮食等全部必须使用这些牛马及马车运输;由于山岳起伏,道路险阻,所以必须使用用于远路交通的马车,大多是四套马车或三套马车(有时使用六套马车)。不论遇有任何的山路或泥泞,总是强行牵引,其状态实在值得惊叹。……在北方的雁门关以北,以骆驼进行往来的亦不在少数”(121)。山西沁源县也有相似的记载“除附近各村外,决少纯土砖路,非上山即沿河,山路多石,而河滩亦积石,以致沿路多有乱石,……农家普通有小车,为运粮粟、粪炭之用,间有为人坐乘于路者。轿车则无,三区备小车者,仅数村而已,出门多系步行,必要时不过以骡马及驴为骑乘”(122)

近代时期,山西城镇数量的变化不大,山西城镇上仍保持着南稠北疏,东稠西疏的分布格局。受经济和人口发展差异的影响,虽然近代时期山西城镇分布的总体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但却出现了南北差距缩小,东西差距扩大的趋势。

近代时期,山西城镇分布区域特点各不相同。晋北地区城镇数量增加很快,城镇分布集中于忻定盆地地区;晋中、晋西南地区城镇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城镇分布集中于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及运城盆地;晋东南地区城镇的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长治盆地是城镇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

山西城镇间的商品流通变化较大。在正太铁路修通之前,山西的商品流通体系,以祁县、平遥、太谷为中心,正太铁路通车以后,山西建立起以太原为中心的商品流通体系。民国时期,山西建立的这个以太原为中心的商品流通体系,具有对外联系脆弱、商品流通的中心性差以及商品运输以传统方式为主的特点。

【注释】

(1)《清圣祖实录》卷3。

(2)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张正明,薛惠林编:《明清晋商资料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4)《军机处录副》,《广西道监察御使章嗣衡奏折》,咸丰三年10月13日。

(5)民国《榆次县志》卷6,生计考。

(6)民国《太谷县志》卷4,生业。

(7)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8)彭泽益:《中国手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页。

(9)李希霍芬:《来自河南和山西的报告》,见《1870年6月李希霍芬致上海商会主席书》。

(10)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1-242页。

(11)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12)嘉庆《介休县志》卷12,艺文。

(13)民国《太谷县志》卷6,艺文。

(14)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版,第273页。

(15)民国《徐沟县志》,第二章,民生志。

(16)民国《徐沟县志》,第二章,民生志。

(17)祁隽藻:《马首农言》,寿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翻印,第25页。

(18)民国《太谷县志》卷3,赋税,户口。

(19)民国《闻喜县志》卷6,户口。

(20)安颐等重修:《晋政辑要》卷18,户制、恤政。

(21)光绪《繁峙县志》卷1,地理志。

(22)民国《荣河县志》卷8,礼俗。

(23)光绪《续修崞县志》卷6,财政志。

(24)民国《临汾县志》卷2,实业。

(25)民国《芮城县志》卷5,生业。

(26)民国《新绛县志》卷1,生业。

(27)民国《安泽县志》卷7,商会。

(28)民国《永和县志》卷5,生业。

(29)民国《临晋县志》卷1,区村考。

(30)民国《洪洞县志》卷18,杂记。

(31)民国《曲沃县志》卷6,户口。

(32)民国《曲沃县志》卷6,赋役。

(33)民国《永和县志》卷2,田赋。

(34)民国《临汾县志》卷2,户口。

(35)民国《翼市县志》卷4,区村。

(36)民国《武乡县志》卷1,丁役略。

(37)康基田:《晋乘搜略》卷2。

(38)光绪《天镇县志》卷4,风土。

(39)光绪《左云县志》卷3,建置志。

(40)民国《永和县志》卷15,艺文。

(41)光绪《永宁州志》卷31,灾祥。

(42)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99页。

(43)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07页。

(44)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09页。

(45)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19页。

(46)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23页。

(47)康熙《祁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

(48)康熙《重修平遥县志》卷3,田赋志。

(49)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50)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51)民国《临县志》卷9,山川略。

(52)民国《临县志》卷8,疆域。

(53)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54)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55)民国《介休县志》卷7,物产谱。

(56)民国《榆次县志》卷6,生计考。

(57)民国《榆次县志》卷6,生计考。

(58)民国《榆次县志》卷3,生业。

(59)兴县革命史编写组:《兴县革命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60)民国《临县志》卷6,谱区所。

(61)民国《临县志》卷6,谱区所。

(62)民国《临县志》卷7,谱物产。

(63)林传甲:《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25页。

(64)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67页。

(65)李玉文:《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1页。

(66)民国《临晋县志》卷4,生业略。

(67)民国《芮城县志》卷5,生业。

(68)林传甲:《大中华山西地理志》,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313页。

(69)乾隆《蒲县志》,序。

(70)民国《襄陵县志》卷5,生业。

(71)民国《虞乡县新志》卷4,生业。

(72)民国《乡宁县志》卷1,乡镇。

(73)民国《永和县志》卷5,生业。

(74)民国《翼城县志》卷8,物产。

(75)民国《浮山县志》卷12,实业。

(76)民国《临汾县志》卷1,市郭考。

(77)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页。

(78)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79)光绪《榆社县志》卷2,乡镇。

(80)民国《武乡新志》卷1,关隘。

(81)民国《陵川县志》卷4,物产略。

(82)民国《武乡新志》卷1,赋税略。

(83)民国《陵川县志》卷3,生业略。

(84)民国《武乡新志》卷1,生业略。

(85)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丙),第159页。

(86)吕洛青:《祁县的茶庄》,《山西文史资料》,第4辑,第1996年,第187页。

(87)曾国荃:《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曾忠襄公全集》卷9。

(88)徐月文:《山西经济开发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26页。

(89)马玉山:《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历史地理》第12辑,第127页。

(90)阎刚平:《碛口—黄河古码头晋商西大门》,《文史月刊》,2005年第7期。

(91)王绶:《疏通籴粜文》,光绪《平遥县志·杂录》卷12。

(92)曾国荃:《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曾忠襄公全集》卷9,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93)段士朴:《曲沃旱烟业简述》,《山西商人的生财之道》,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8页。

(94)吕荣民:《山西公路交通史》,第一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95)候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1页。

(96)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路政编》,第12册,第3985页。

(97)陆世益:《山西修路记》(影印本),第409页。

(98)石生:《阎锡山会晤孟禄博士》,《山西文史资料》第49辑,第204页。

(99)山西省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

(100)山西省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101)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21页。

(102)《山西通志·对外贸易志》,第78页。

(103)《山西通志·对外贸易志》,第76页。

(104)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86页。

(105)《晋阳日报》卅周年纪念特刊:《三十年来之山西》(八),物产。

(106)旭新:《改进山西棉业刍议》,《造产救国年报》,1933年。

(107)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87页。

(108)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壬),第8页。

(109)《山西通志·公路水运志》,第338页。

(110)《商务官报》,光绪三十四年,第24期,第5页。

(111)候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1页。

(112)实业部国际贸易司:《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丙),第75页。

(113)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70页。

(114)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115)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21页。

(116)《山西通志·公路志·公路水运篇》,第50页。

(117)民国《陵川县志》卷4,官师表。

(118)民国《武乡县志》卷1,生业略。

(119)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25页。

(120)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43页。

(121)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25-26页。

(122)民国《沁源县志》卷2,风土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