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山西的兴农措施与农业发展

民国时期山西的兴农措施与农业发展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山西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山西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山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山西农业在水利状况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民国时期,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受到山西省政府的注意。
民国时期山西的兴农措施与农业发展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三、民国时期山西的兴农措施与农业发展

农业问题一直是阎锡山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认为农业问题是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阎锡山上台伊始就把农业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对于农业问题,阎锡山首先关注的是水利问题。山西气候干旱,灌溉困难,水田甚少,“以晋省地力而论,幅员号称百万方里,其中实在耕种之地,不过五十余万顷,特十万方里之数耳!此十万方里耕种之地亩,水田甚少”(73),缺乏灌溉,水利甚少,是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山西农业问题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水利灌溉问题。

对于水利问题阎锡山一向常抓不懈。继1917年,阎锡山提出大兴水利之后,1925年在山西全省实业会议上,阎锡山发表题为《关于晋民自动地开发实业的几层意见》的演说,再次提出“调查水源,开渠灌田”的主张。1933年,在山西省编订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中,阎锡山又一次提出,包括凿井、开渠、筑蓄水池、导河入晋等水利主张,要求在十年后,增加水田800万亩为期成量,400万亩为必成量。为了实现预期的规划和主张,山西省建立起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机构和设施。1924年山西凿井事务所成立,1933年山西省桑干河河务局成立。与此同时,一些与水利有关的政策条例也先后制定。1917年山西省行政公署颁布《兴办水利简章》,提出山西水利以“开渠为主,凿井、修渠、筑蓄水池辅之”的水利政策。尔后不久,山西省政府又颁布《水利贷款条例》,规定民间若经济困难,资力不达,可依一定的手续向政府借款自办。山西省政府通过建立水利机构和制定水利政策,为山西水利的发展提供了确实可依的行政和物质保障。

除了政府自己积极兴办水利之外,山西省政府还竭力提倡和推动民间集资兴办水利事业。对民间兴办的水利事业,山西省政府总是大力支持,并给予补贴性的拨款和贷款,“凡有河流者逐渐疏凿,其有渠可凿而力不足者,由公款补助之。然库储有限,恐其难以为继也。今夏复定水利贷金之条,以善其后”(74)。在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山西兴起兴办水利的热潮,从民国八年到民国十六年,山西省兴办的有潇河天一渠、桑干河引水工程、汾河中游灌溉枢纽工程等6个大型水利工程。除此之外,山西各地兴办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小规模水利工程。

经过山西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山西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17年到1918年底,山西全省共恢复和新开渠165道,灌溉田地713000亩(75)。另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33年统计,山西105县共疏浚、开凿新旧渠道500余道,凿井17000余眼,灌溉面积达13157967亩(76)。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山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山西农业在水利状况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山西省政府在重视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在近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桑棉等经济作物在农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山西省政府敏锐地注意到桑棉等经济作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政府示范,积极推广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在推广桑蚕方面,阎锡山“自捐薪俸,于全省南、北、中三区,各建一万亩桑园,以为提倡。此后广购桑籽,分给各县实行育苗。现计第一期分配各县育苗之数共种三千余亩,可养成苗一亿二千余万株。成苗之后发给民间,以每亩植桑八十株计,已可成桑田一百五十万余亩。此项桑田生产,按年推广,以补农业之穷”(77)。在棉花推广方面,鉴于“山西棉花,向以河东一带为出产区域,经外人品评,其纤维之细,实冠全国。近有正太陇海两路输出较多,唯产量有限,供不给求。计非竭力推广,不足以谋普及而兴实业。当于临汾县特设棉业试验厂,责令将已种各县,力图改良,未种各县,逐渐扩充”(78)。可见,在桑棉等经济作物的推广方面,山西省政府特别强调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

在推广桑棉种植的过程中,山西省政府注意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通过循序渐进的办法,推动桑棉种植面积的扩大。在棉花种植上,每年春期,由省公署代购埃及或美洲棉种万余斤,发给人民,不收价款。为了鼓励农民多种棉花,山西省政府还颁布种棉奖励办法,规定:凡扩大种棉1亩,奖银2角,改良种棉1亩,奖银2角,足20亩者,呈请给奖。同时规定:凡属冀宁道、雁门道各县知事,凡种棉有成绩者,给奖励金30元(79)。虽然,在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方面,山西省政府主张大力推广,但却并不主张一哄而上,而是采取对所属各县区别对待,逐步推广的办法来扩大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例如在桑蚕推广方面,对于祁县、徐沟各县,山西省政府认为“倡办桑蚕,气候相宜,而向乏基础”,所以采取“推广人民择地播种之”,“并诱导人民养蚕,以期逐渐推广”的做法来进行推广。对于岢岚、阳高等晋北各县则采取“气候稍寒,蚕桑事业,先从试办入手”(80),尔后再进行推广的方法来进行发展。

民国时期,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受到山西省政府的注意。1925年阎锡山在《关于晋民自动地开发实业地几层意见》的演说中,提出“以科学方法,使土质变肥,产品增加”的主张,在实践中,采取“由试验开始,逐步设置大规模肥料厂;分南、北、中三区专事农具改良、种植改良、农艺化验、病虫研究等”(81)做法,来提高山西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1932年山西省政府颁布《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在经济建设农业一项中,针对农业专门提出“包括家具、肥料、种子、耕作方法、病虫害等”农业改良计划,要求在十年后,增加产量十分之三为期成量,十分之二为必成量(82)。为了把比较先进的农业知识传播到城乡各处,山西省政府在各地广泛设立各种农业职业学校,通过鼓励农民入学学习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以桑蚕推广为例,为了推广桑蚕,阎锡山首先在太原建立起规模巨大的蚕桑传习所,要求各地“多额派女子来省,入蚕桑传习所,学习养蚕、制种、缫丝、络丝、制棉、纺织各事项,以备将来本县设传习所之师资”(83),主张通过广设学校,培训有关技术人员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蚕桑养殖水平,推动蚕桑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山西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及国际市场农业产品价格的影响。为了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不因国内及国外农业产品价格的波动受到影响,山西省政府还在全省建立起庞大的农产品收购体系——山西实物准备库。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开始爆发,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摆脱危机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资本主义列强对山西农产品的倾销,使山西农产品价格猛烈下跌。以粮食为例,“由于从日本大量进口粮食,使山西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二”(84)。谷贱伤农。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使山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大为降低,“有一度时期,曾跌至每市斤0.20元,使棉农亏损不堪,置于破产境地。因此棉田种植面积大减,产量随之大降。以1932年为例,棉田面积只有3033450亩,产量为54128担,分别占民国十六年(1927年)棉田面积、棉产量的23.37%与10.66%”(85),可见,受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山西农业生产已呈萎缩状态。

1936年,“为开辟造产途径,救济农工困难,并维持货币信用,保障人民生活基础起见”(86),阎锡山下令成立实物准备库,通过实行“省内低价、省外高价,省内少赚、省外多赚”的办法,在省内大量购买粮棉等经济作物。“从1935年12月成立,到1937年日寇进犯,10月间太原失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物质及不动产达到1000万元”(87)。实物准备库的设立和对粮棉等农作物的购买,极大地活跃了农村市场,使农村市场死滞、流通滞塞的情况得到改观。在实物准备库等经济机构的大力推动之下,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生产重新又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国时期,山西各种兴农措施的实施,使山西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据1914年农商部统计表和1936年实业部调查报告,山西省全省小麦总产由664700吨发展到802210吨,22年共增加24.9%。193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3367410吨,油料总产为45000吨,蚕茧为1000吨(88)。1936年山西省农业人口平均每人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317.8公斤,油料4.25公斤,棉花2.83公斤(89)。山西农业的这个水平是山西抗战前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直到15年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山西的粮食产量才再次达到1936年的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农业发展,山西的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自给,而且还可以输往河北的正定、保定石家庄等地以及河南等地。据有关资料记载,1926年山西全省共输出棉花17981958斤,占产量38058300斤的47.25%,价值6000012元。1936年,山西全省共输出棉花约2000万斤,总价值约为700-800万元(90)

山西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失误和不足。首先,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因投入大,见效慢,不被一些人所青睐。如新绛“最近之影响,则以新绛近年商务发达,日事浮华,城乡之民相习成风,不务本而逐末,耕三余一,不可睹矣,一遇荒年而家无积储”(91),表明虽然山西农业受到省政当局的大力扶植,但由于农业在和商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在某些地方农业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和重视。其次,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作物的比例过大,影响到粮食作物的种植,“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92)。这情况在适宜种植棉花的晋西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晋南一带,棉田扩大,粮田减少,以致人缺粮吃,牲畜缺草料,农民只得到很远的地方去购粮食、买牲畜,直接妨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93)

近代时期,山西城镇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首先,山西受地形影响,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山西的东西两面,是太行山和吕梁山;南北两面,是长城和黄河。山西地形的这个特点,使其与临近省份的交通十分困难。其次,山西的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山西省境内的大部分河流,不仅没有航运价值,而且连农业用水都比较困难。最后,山西的煤铁资源开采落后。山西的煤铁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受交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煤铁资源开采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之中。

山西传统的经商风气非常浓厚。受浓厚经商风气的影响,山西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之中。晚清时期山西的鸦片种植,再次使山西的农业生产受到沉重打击,于是山西的农业生产愈发落后。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农业复兴计划的实施,山西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才得到初步改善。

【注释】

(1)李裕民等:《山西风物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周宋康:《山西》,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8页。

(3)山西史志院编:《山西大典》,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19页。

(4)山西史志院编:《山西大典》,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22页。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9,山西方舆纪要序。

(6)陶保廉著,刘满点校:《辛卯侍行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7)《山西通志·气象志》,第25页。

(8)《山西通志·气象志》,第46页。

(9)《山西通志·气象志》,第31页。

(10)《山西通志·水利志》,第88页。

(11)乔志强:《义和团在山西地区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12)山西省史志院编:《山西大典》,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29页。

(13)《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4)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72页。

(15)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16)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17)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18)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50页。

(19)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39页。

(20)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43页。

(21)徐月文:《山西经济开发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22)刘建生:《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23)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75页。

(24)侯振彤编译:《山西历史辑览》,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75页。

(25)同治《阳城县志》卷5,物产。

(26)曾国荃:《致各府、厅、州公函》,《曾忠襄公书札》卷14。

(27)康熙《灵丘县志》卷1,风俗。

(28)康熙《辽州志》卷2,风俗考。

(29)康熙《祁县志》卷2,舆地,风俗。

(30)康熙《重修平遥县志》卷3,天赋,物产。

(31)《山西森林变迁史》转引自毕士林著:《中国人口》(山西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32)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一),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33-735页。

(3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0页。

(34)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中国社会经济史辑刊》8卷,第1期。

(35)民国《解县志》卷3,风俗。

(36)光绪《五台新志》卷2,生计。

(37)光绪《续修曲沃县志》卷19,风俗志。

(38)民国《太谷县志》卷4,生业。

(39)光绪《孟县志》卷6,地舆考,风俗。

(40)民国《徐沟县志》,第5卷,民俗志。

(4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23,滦阳续录5。

(42)民国《徐沟县志》,第五章,民俗志。

(43)曾国荃:《沥陈晋省奇灾恩指定协赈确数疏》,《曾忠襄公奏议》卷8。

(44)民国《徐沟县志》,第三章,民生志。

(45)咸丰《汾阳县志》卷10,事考。

(46)民国《徐沟县志》,第二章,人口志。

(47)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一),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5页。

(48)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49)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卷59。

(50)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51)民国《太谷县志》卷3,赋税、户口。

(5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4,禁种罂粟疏。

(53)许钰:《复庵遗集》卷15,第16页。

(54)光绪《广灵县补志》卷6,政令。

(55)光绪《广灵县补志》卷6,政令。

(56)《宣宗实录》卷318,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57)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4,禁种罂粟疏。

(58)张之洞:《张文襄公牍稿》卷3。

(59)王定安等:《曾忠襄公年谱》卷2。

(60)张之洞:《张文襄公牍稿》,卷20,批交城县等。

(61)光绪《广灵县补志》卷6,政令。

(62)乔志强主编:《山西通史》,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60页。

(63)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卷3,禁种罂粟片。

(64)萧荣爵辑:《曾忠襄公奏议》卷8,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

(65)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卷3,禁种罂粟片。

(66)《晋政辑要》卷20,礼制,风教。

(67)萧荣爵辑:《曾忠襄公奏议》卷8,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

(68)光绪《晋政辑要》卷20,礼制,风教附。

(69)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62页。

(70)《晋政辑要》卷20,礼制,风教。

(71)光绪《广灵补志》卷6,政令。

(72)许钰:《复庵选集》卷15,第16页。

(73)《六政考核处成立宣言》,《山西省民事行政现行规程摘要》,第10页。

(74)《山西省各县渠道表》(上)序,山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

(75)《山西农业志》,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7年,第10页。

(76)徐月文编:《山西经济开发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456页。

(77)《六政考核处成立宣言》,《山西省民事行政现行规程摘要》,第11页。

(78)《山西棉业逐年进行计划案》,《六政三事汇编》卷3,第99页。

(79)《山西棉业逐年进行计划案》,《六政三事汇编》卷3,第111页。

(80)《山西蚕桑进行计划案》,《六政三事汇编》卷3,第40页。

(8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史》卷7,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82)山西省食指研究院:《山西通史》卷7,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83)《山西蚕桑进行计划案》,《六政三事汇编》卷3,第39页。

(84)刘建生:《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549页。

(85)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上),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印本,第206页。

(86)《实物十足准备库暂行章程》,《山西日报》,1935年12月3日。

(87)王尊光,张青樾:《阎锡山对山西金融的控制与垄断》,《山西文史资料》,1986年,第23页。

(88)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农业志》,1987年,第11页。

(89)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农业志》,1987年,第11页。

(90)《晋阳日报》卅周年纪念特刊:《三十年之山西》(八),物产。

(91)民国《新绛县志》卷3,礼俗。

(92)杨钟健:《北四省灾区视察记》,《东方杂志》17卷19号

(93)刘建生:《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