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6到2021年中国出口贸易方式

2016到2021年中国出口贸易方式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奴隶社会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渐扩展到远洋。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连。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经济实体之间进行。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阶级和国家(或独立的经济体),也就没有对外贸易。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本身生存的需要,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可以用作交换。那时候,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当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除了能维持自身需要外,还有了剩余。人们为了得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便在氏族或部落之间进行交换。那时的交换还只是偶然发生的、原始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分为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几个部门,就产生了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的地理范围也不断扩大。生产者为了买卖方便和缩短贩卖商品的时间,就需要有专门从事贩运商品和商品交换业务的人——商人,于是就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使远距离商品交换,甚至海外贸易成为可能。

三次社会大分工,每次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使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国家的出现替代了过去的氏族公社,此时,氏族间的商品交换就成了跨越国界的、国际的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以前的国际贸易

1.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东方各国,如埃及、巴比伦、中国,但是,以欧洲的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最为典型。

奴隶社会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沿岸。

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因为,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消费,而不是交换。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道路条件恶劣,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社会,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当时,奴隶主拥有财富的重要标志是其占有多少奴隶,因此,奴隶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隶。据记载,希腊的雅典就曾经是一个贩卖奴隶的中心。此外,粮食、酒及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总的来说,奴隶社会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占的比重很小,能用来进行国际交换的商品更少,对外贸易的范围仅限于在相临国家之间进行。但是,尽管如此,有限的国际贸易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也由最初的以物易物贸易形式,转化为以货币交易的形式,同时由于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马车的出现,国际贸易更趋活跃,国际贸易的规模、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中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封建制度,国际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国际贸易活动很少,其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除了盐、酒之类必需品交易外就是买卖奴隶;到封建社会的中期,商品生产取得了一定进展,加之基督教在西欧已十分盛行,教会通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获取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了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交易品已从香料和奢侈品扩展到呢绒、葡萄酒、羊毛和金属制品等。

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渐扩展到远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输往西方各国,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陆路贸易外,还开辟了通往波斯湾以及朝鲜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贸易。在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进一步发展。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曾率领商船队七次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同所到国家的物品进行交易,换回各国的香料、珠宝、象牙和药材等。

然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仍然很不发达,能够进入商品流通的只有少量剩余农产品、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还不占重要地位,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没有显著影响,通过贸易往来,主要是实现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连。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封建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具有扩张性。资本的无限扩张决定了它必须以大规模生产为前提,同时也必须以大规模的销售为前提。在资本主义形成以前,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帮助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国际贸易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物,这在近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国际贸易发展得非常迅速。贸易规模、贸易商品种类、贸易地理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国际贸易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是因为:地理上的新发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完成。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也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1498年,葡萄牙的瓦斯哥·达·迦马绕过南非的好望角发现了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这两个重大发现,使欧洲的对外贸易在地理范围上扩大了。在此之前,欧洲国际贸易的地理位置主要为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与亚洲的贸易主要是通过阿拉伯商人间接进行的。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对外贸易的范围就直接扩大到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和亚洲的印度、中国以及南洋群岛。当时,大量的欧洲商人涌向这些地区,用武力和欺骗手段,进行海盗式的、掠夺性的贸易,并且占领这些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欧洲的几个主要贸易国家为了争夺海上的贸易霸权,曾经进行过几次商业战争,几个主要贸易国家也因此而经历了几度兴衰。随着几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兴衰,国际贸易的中心也曾多次转移。最初,由于西班牙、葡萄牙的兴起,比利牛斯半岛诸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以后,荷兰兴起,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取代了前者,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到17世纪时,英国取得了国际贸易的霸权,伦敦就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以上所述说明,地理大发现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同样,这一时期的产业革命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产业革命。所谓产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制的革命。它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次产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棉纺织业首先开始的。当时,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研制的蒸汽机,在这次技术革命中起了突出的作用。英国的产业革命在19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继英国之后,法国在19世纪初开始产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末基本完成,之后,美国、德国、日本也相继开展并完成了产业革命。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形成,机械化生产遍及了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部门,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得到极大丰富,这就为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工具有了很大进步,火车代替了马车,轮船代替了帆船。这些都使得运费降低、运输时间减少,这实际上就等于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使过去不可能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关于这一段时间的生产与贸易情况,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850—1913年的6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10倍,国际贸易量也增加了10倍。这说明,产业革命使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总的情况看,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国际贸易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来讲,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的商品种类已不像封建社会那样只限于少量的奢侈消费品,而是品种越来越多,工业品、原料、谷物也成为大宗的贸易商品。

(2)贸易方式由过去的现场看货成交,发展成为凭样品成交。

(3)由于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开始出现了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借贷金融等专业化企业。

(4)国家之间为了把贸易渠道稳定下来,以便使经常贸易有所保证,或为了争取到贸易对方国的优惠待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贸易条约、贸易协定等协议形式也普遍发展起来。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稳定,国际贸易取得了巨大发展。

国际贸易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34700亿美元,1999年为6.8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4.5%)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3.3%)。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呈波浪形变化趋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8年,世界生产基本上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所以,一般都以这一年作为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起点。

“二战”前国际贸易发展较快的两个阶段是:1870—1900年,年均增长率为3.2%;1900—1913年,年均增长率为3.8%。“二战”后的各个阶段发展速度均大大高于“二战”前的发展速度。但是,在整体高速增长的同时,各阶段的增长速度又不均衡,呈现出波浪式变化的特点,如表11所示。

表11 1950—1990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国际贸易发展手册1991》)

2.各种类型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不平衡

(1)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在加强,其贸易额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在上升。1938年,发达国家的出口总额占世界的65.9%;1950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占60.8%,1980年占62.6%,1989年占71.4%。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1950—1990年,发展中国家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4%)。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由31.1%下降为21.6%。

(2)发达国家内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以用3个指标来反映:出口增长率、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对外贸易差额。从出口增长率来看,1950—1990年,日本、德国、美国的年均出口增长情况是:日本16.7%,德国13.3%,这两个国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1.4%;美国9.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各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来看,1950—1990年,日本、德国、美国的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是:美国从1950年的16.7%下降为1990年的11.8%:日本从1950年的1.4%上升为1990年的8.4%;德国从1950年的3.2%上升为1990年的11.2%。从对外贸易差额变动情况来看,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为顺差,到70、80年代变为逆差,而且,近几年逆差数额越来越大。德国战后一直保持顺差。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逆差,8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顺差,而且顺差数额逐渐增大。

(3)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下降,但是,其内部各国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具体表现为:石油出口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所占比重上升,非石油出口国所占比重下降;在非石油出口国内部,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在世界燃料出口国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很大,上升也很快。1955年发展中国家燃料出口占世界燃料出口的比重为57.4%,1980年上升为72.4%。这说明,发达国家在燃料上对发展中国家依赖性很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石油出口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快于非石油出口国,特别是1973年以后,石油价格上涨,使石油出口国的贸易额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从1950年的6.3%剧增到1980年的16.4%。但是,在此之后,由于石油价格回落等原因,这个比重又有所下降,1990年降到6.0%。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这些国家是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的,所以贸易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上升。

3.国际贸易中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1)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比重发生变化。商品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初级产品,也称为基本产品或原始产品,是指未经加工或只进行过简单加工的农(包括农、林、牧、渔)矿产品。工业制成品,也称为制成品,是指在工业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供销售的合格产品。

“二战”后,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比重的变化表现为:工业制成品比重扩大,初级产品比重减少。“二战”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例)保持在:初级产品占61%,工业制成品占39%。1876—1938年的60多年中,这个比例基本上比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化。“二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非常迅速,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初级产品贸易增长相对缓慢,所占比重有所下降。1955年,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大体持平;1960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增长到55%,而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到45%,工业制成品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比重。到1980年,原来的比例关系恰好颠倒过来:初级产品占39%,而工业制成品占61%。

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下降。“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向深度进军,原材料的深度开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天然原材料的消耗;另外,各种合成材料的出现和大量生产,也替代了一部分天然原料;再者,“二战”后,发达国家为了摆脱对其他国家初级产品的依赖,也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了粮食和原料的自给率。以上因素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的供给减少。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交换存在不等价交换的现象,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趋于下降,或有增长但增幅很小,而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趋于上升,这就造成两类产品的价格差不断扩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外,发展中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可以把许多原料在国内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了。这些因素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量相对减少。供给与需求的同时下降使得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2)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二战”后,世界工业制成品内部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机械、运输机械及化工产品在贸易中比重上升;纺织品、轻工业品在贸易中比重下降。这种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世界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1899年,机械和运输机械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占12%,到1980年,此比重增长为40.6%,而纺织品和轻工业品在同期由40.6%下降为9.1%。化工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最快。1960—1980年,世界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增长了15.6%,而化工产品贸易额增长了18.7倍;运输机械和机械贸易额增长了17.4倍。

世界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建设进展很快,对机械、运输机械、化工产品需求量增大;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和化工业的中间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因此,这类产品的国际交换日益频繁;由于科技进步,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对此类产品需求增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收入增加,支付能力提高,高档消费品、家用机械和电器、机械等普遍进入消费领域。以上原因使得化工产品、机械、运输机械等生产资料的贸易速度加快,而消费品贸易相对减缓。

(3)初级产品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世界初级产品贸易中,食品、烟草、农业原料、矿业原料的贸易增长缓慢,比重下降,而燃料(如石油)贸易一直增长很快,所以比重上升。1955—1981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增长了20.3倍,非燃料初级产品出口总额增长8.4倍,而燃料出口总额增长46.5倍。在世界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中,对于燃料所占比重,1955年为22.2%,1970年增长到27.6%,1980年增长到一半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石油)消耗增加,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石油的需求;二是1973年以后,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提高了石油贸易在初级产品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4)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战”后科技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不仅农业和其他初级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也逐渐由上升转为停滞或下降。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在主要耐用消费品得到满足后,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二战”后初期,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70年世界服务业出口总值为800多亿美元,1980年增长到4026亿美元,1990年又翻了一番,为8962亿美元, 2000年则进一步达到16136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17%左右增长到90年代末的22%左右。服务贸易已上升到与货物贸易同等重要的地位,服务贸易总协定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3个主要协议之一。

4.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二战”后,世界各国通过贸易谈判,签署各种贸易条约和协定,建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及自主的单边措施等各种形式,以求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其结果使贸易集团化趋势不断强化。

“二战”后,贸易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区域贸易集团的成立。“二战”后初期,最早成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有两个:一个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另一个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是自由贸易区,包括欧洲自由贸易组织(EFTA)、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南美共同市场(MERCOSUR)、东南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AFTA)、东南非洲自由贸易区(COMESA)等。合作程度稍高的有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及经济同盟,如欧盟。几乎所有的关贸总协定成员国都参加了一个或数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从1948年到1994年,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共签订124项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而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到2000年,世贸组织共收到100项成员国参加区域自由贸易的通知,区域性或局部性自由贸易发展迅速。

(四)21世纪初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也相应地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快,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既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又促进了世界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走向高级化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走向高级化表现为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

3.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乃至阶段性的交替发展,凸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及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

4.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其发展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二是国际贸易竞争从以比较优势为主,转变为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以及在国际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为主。

5.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多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越演越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越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非均衡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等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