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有差别吗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有差别吗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马歇尔仍然把垄断现象看作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少数特殊的现象,他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对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1933年,他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出版。张伯伦首先对“垄断”与“竞争”下了明确的定义。厂商如何决定产量、价格的理论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厂商理论”。他又说,销售成本是垄断竞争价值论特有的产物。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指的这种综合成本曲线。他用“垄断竞争”的特点来说明。

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

19世纪20年代初,资本主义正在向垄断阶段过渡。处于这个转变时期的马歇尔,已经讨论了一些垄断理论问题,特别在他后期著作中,更把自由竞争和垄断分开来研究。但是,马歇尔仍然把垄断现象看作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少数特殊的现象,他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对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而且,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所分析的垄断,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有权规定所销商品的数量或销售价格”[4],即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完全垄断市场。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感到,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都只是特例,更一般的情况是垄断竞争或者说不完全竞争,即市场既不是完全垄断的,也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垄断和竞争兼而有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20世纪30年代初分别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

爱德华·张伯伦(E.H.Chamberlin,1899—1967)是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哈佛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长期担任经济系主任。1933年,他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出版。在该书中,他吸收前人的各种观点,对垄断现象作了深入详尽的讨论,同时又综合竞争因素,力图建立一套把垄断与竞争结合起来的新理论。

张伯伦首先对“垄断”与“竞争”下了明确的定义。按他的说法,垄断指能够控制商品的供给量,并进而控制价格。而“完全竞争”是指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控制价格,这种状况就意味着:第一,它必须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谁都控制不了整个市场的供给量,因而也无法操纵商品价格;第二,出售的商品应该没有差别,即完全一样或者标准化[5]。张伯伦认为,完全垄断或完全竞争都是罕见的,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垄断和竞争的“混合”,即“垄断竞争”。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都既有一定的差别,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张伯伦进一步指出,他所讲的垄断的“产品差别”不仅仅是指产品本身的内在性质(如牙膏的原料、成分、功效、香味等)不一样,内在性质完全相同的牙膏,如果用上了不同的商标,或者用同一个商标但包装有区别,也就成了有差别的产品。甚至商标、包装都一样,但出售地点不同,或者同一出售地点的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不同等等,也会形成垄断的“产品差别”。这样一来,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没有差别的产品了。

这里,张伯伦把产品之间的差别和消费者个人爱好等心理因素,当作垄断产生的决定因素,显然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情况。众所周知,在前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中已出现了张伯伦上面讲的“产品差别”,但那时并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垄断”。其实,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情况是,产品差别比较小的部门,如钢铁、电力、石油等,垄断程度相当高,而产品差别较大的部门,垄断程度反而低。可见,用“产品差别”说明垄断原因可能理由不足。当然,产品差别对市场垄断和价格决定是有影响的。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理论说的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情况下,企业(即厂商)如何决定产品的产量、品种、价格等的理论。厂商如何决定产量、价格的理论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厂商理论”。在形成“厂商理论”的过程中,张伯伦等人提出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使用了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等几个概念以及相应的几条曲线来进行理论分析。

先看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一般分别用AR和MR表示)。按张伯伦的说法,平均收益就是出售的全部商品中每件商品所得的平均价款,实际上也就是单位商品的卖价。而所谓边际收益,是指多出售一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平均收益(即单位商品卖价)是否会下降,取决于不同的市场类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每个厂商能按由整个行业供求情况决定的均衡价格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因此价格(即平均收益)不随销售量的增加而变化。相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即包含有垄断因素的市场中,如果厂商要想销售较多的数量,就必须降低销售价格,如果要提高价格,就只能销售较少的数量。因此,平均收益即卖价是随销售量变化而变化的。

张伯伦提出这些术语,是为了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他认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每一家厂商的销售数量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三个因素是:(1)产品本身的价格;(2)产品本身的性质;(3)产品的销售成本。它们共同决定着商品的价格。

在价格决定中引进“销售成本”的概念,可算是张伦仑的“创造”。销售成本是指为了推销商品而引起的开支,主要是广告费用。他认为,销售者花些钱做广告宣传,既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产品,又可迎合消费者心理,从而大大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因此,销售成本的作用是创造需求或者改变需求,会直接替销售者带来更多的利润。这与生产成本只是创造商品效用的作用完全不同。他又说,销售成本是垄断竞争价值论特有的产物。因为控制整个市场的垄断者没有竞争对手,根本不用做广告宣传,而自由竞争下的出售者也能尽量卖掉他们的产品,因而也不用做广告宣传,他们都用不着花费“销售成本”。

由于引进了销售成本的概念,张伯伦的成本曲线的含义与单纯的生产成本曲线的含义也有区别了。假定图10-1中A′C′曲线代表一家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曲线,表示不同产量下生产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平均成本。由于垄断竞争厂商还要支出销售成本,因此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加总在一起就是综合成本。AC就是综合成本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指的这种综合成本曲线。

图10-1 生产成本曲线和综合成本曲线

在分析商品价值的决定时,张伯伦在均衡理论的基础上,还把马歇尔的“行业分析”和他自己的“厂商分析”综合起来。他把厂商均衡分为两类:个别厂商的均衡和一个行业所有厂商的集体均衡。他总是先求出个别厂商的均衡,然后再讨论整个行业的集体均衡。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用“垄断竞争”的特点来说明。因为从产品存在着差别来说,一个厂商可以说是垄断者,因此这个厂商的产品就存在独自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个人均衡”。但是,这个厂商又同其他替代品的生产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竞争,因而他们又需共同实现该行业的均衡,这就是“集体均衡”。张伯伦认为,只有把“个人均衡”与“集体均衡”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完善的价格论。

张伯伦认为,一个厂商在决定产量(销售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收益,即边际收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即边际成本。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就会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为止。因为这时候,利润最大,或者亏损最小。于是,厂商不会再把产量扩大,也不会缩小,这种情况就称为“均衡”,好比局势已经稳定了。例如,在图10-2中AC、MC、AR、MR分别为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相对应的产量为OL,意思是当产量为OL时,产品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当产量为OL时,平均收益(即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FL,平均成本为GL,平均收益超过平均成本的部分(即FG)就是生产和销售单位商品所得到的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生产和销售OL单位商品所得到的超额利润的总量就是FG和OL的乘积,即矩形FGIH的面积。这样,如果OL代表8单位商品,每单位商品取得的经济利润FG是3元,则总利润就是3元×8=24元。

图10-2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现在再假设平均收益(即单位商品的销售价格)全部低于平均成本,例如,若每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为12元,但产品售价只有10元,这种情况下厂商会不会继续生产和销售呢?张伯伦认为,在短期内,只要产品售价(例如10元)还能补偿原材料费用以及普通工人工资等所构成的可变成本(也称直接成本),厂商还会继续生产。因为购买机器、厂房的支出和高级职员的薪金等所构成的固定成本已开支了,如果不开工生产,这种固定成本一点都不能得到补偿,开工的话,总还可以补偿一点,因而可使亏损减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仍可以根据MR和MC的交点来找到最小亏损的价格和产量。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张伯伦认为,上面所讲的这种出现超额利润或亏损的情况都是短期现象,绝不会长期存在。这是因为,从长期看,如果存在超额利润,其他厂商会把资本转移到这一行业中来,和该行业原来的厂商争夺市场。其结果是,产品供给会增加,价格就会下降,因而使平均收益曲线AR向左下移动。相反,如果存在亏损,该行业中原有厂商就会把资本撤出,这样产品供给会减少,价格会上升,因而使平均收益曲线AR向右上移动。可见,这两种情况都不会达到均衡状态。因此,在长期中仅仅使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仍无法实现经济均衡。

张伯伦指出,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且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也正好相等时,生产和销售才会达到长期均衡状态。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相等,在图形上反映出来就是AR曲线和AC曲线相切。图10-3就是表示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图10-3中的切点T,就是这一厂商的长期均衡点。OL是均衡产量,OH是均衡价格。这时候,总成本和销售总收益都是HOLT,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因而生产就稳定在这一产量上。这时的卖价OH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因为这一卖价正好在需求曲线上(在这里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需求曲线AR表示,消费者需要OL量产品时,愿付的价格正是LT,即OH。这一卖价也是综合成本决定的价格,因为成本曲线AC表示,生产OL量产品时,综合成本是LT,即OH。同时,生产OL量产品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也是相等的(即MC线与MR线相交于E点)。所以,这时候单个厂商的均衡实现了。

张伯伦又提出,尽管该行业所有厂商各自生产的产品会有“差别”,但如果这些产品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都相同,即生产一定量的这些产品时花费同样的成本和在一定价格下这些产品有同样的销售量,那么,图10-3中的T就不仅是一家厂商的均衡点,也可以代表该行业所有厂商的均衡点。于是张伯伦最后得出结论,图10-3中的OH和OL分别是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图10-3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

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贡献

琼·罗宾逊(J.Robinson,1903—1983)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早年受马歇尔熏陶,也受庇古影响,是英国新剑桥学派的奠基人。她对马歇尔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是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大同小异,并且两者是同时独立地提出的,然而,两人的理论也各有特点和重点。如果说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的产品差别论和销售成本论是其特色的话,那么,琼·罗宾逊的理论中也有一些特色或者说“贡献”:第一,特别注重边际收益曲线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基本原理对分析各种市场结构中厂商均衡的重要性,说明为什么竞争完全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是等于产品价格,而不完全竞争情况下,边际收益不等于产品价格;第二,在分析垄断时不仅注意“卖方垄断”,还创造了“买方垄断”的概念,强调了买方垄断在不完全竞争理论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在劳动市场上买方垄断会造成对劳动的“剥削”;第三,对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作了开创性研究,揭示了市场分割和产品在各个市场上的不同需求弹性对实行价格歧视的作用。

应当说,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一起,确实对现代微观经济学尤其是厂商理论的确立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理论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理论更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也为分析现代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为现代管理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当然,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存在着某些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方面。例如,琼·罗宾逊不是把资本主义剥削看作是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榨取,而把剥削说成是雇主和工人的议价能力不平等引起的。当工资小于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价值时,就有了剥削,特别是当劳动力为买方市场垄断时,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剥削。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雇佣工人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才产生剥削的真理。然而,琼·罗宾逊的“剥削”理论对于认识如果劳动者只被一个或少数几个雇主购买时,工资就很容易被异常压低的局面也是有帮助的。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垄断寡头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已成了无法抹杀的现象。于是,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一套寡头垄断理论。寡头理论分析的是大垄断资本巨头如何决定价格和产量的理论。这样,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市场类型就被分成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并相应地建立了一整套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所讲的厂商均衡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