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古代的时节安排

印度古代的时节安排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季节根据汉译佛经中的记载,印度古代的季节划分主要有三季与六季两种。月名印度古代又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十二月各有专名。印度古代用星宿名称作为十二月的名称,说明了印度古代星宿体系与月亮运动的密切关系。黑白月印度古代又将一月分成前后两个半月,从新月到满月称白月,从满月初亏到晦称黑月。半月在印度古代是一个常用的时间单位,梵文作paks·a。在印度吠陀时期的天文学中,确
印度古代的时节安排_天文学史一部人

季节

根据汉译佛经中的记载,印度古代的季节划分主要有三季与六季两种。其三季的名称有寒、热、雨;春、夏、秋和春、夏、冬三种。三季的长度均为四个月,但其起讫却有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春季以十一月十六日起,三月十五日讫,夏、秋两季类推。第二种春季以腊月十六日起,四月十五日讫,夏、冬两季类推。第三种热季以正月十六日起,五月十五日讫,雨、寒两季类推。

六季的名称也有三种:一、春时、热时、雨时、秋时、雪时、极寒时;二、渐热时、盛热时、雨时、茂盛时、渐寒时、盛寒时;三、喧暖时、种作时、求降雨时、物欲熟时、寒冬之时、大雪之时。以上每季的长度为两个月。其中第一种春时起于十一月十六日,讫于正月十五日,余类推。第二种渐热时起于正月十六,讫于三月十五日,余类推。第三种只说“正月、二月为暄暖时”。第一种、第二种季节起讫时间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后者第二季对应前者第一季。第三种情况中的月份显然是指印度本土的月份。

根据《梨俱吠陀》中的资料,印度古代确实有过三季的划分,即春(vasanta)、夏(grīs·ma)、秋(s'arad)。但在吠陀时期更多的经典中,也有五季的划分法,即春、夏、雨(vārs·a)、秋、冬(hemantas'is'ira)。最后在印度古代六季的划分成为一种标准划分,即春、夏、雨、秋、冬(hemanta)、冷(s'is'ira)六季。另外,认为太阳在6个月里“内游近北行”(uttarāyana),在另6个月里“外游近南行”(daks·in·āyana),[4]合此两“行”为一年,这种做法也源于《梨俱吠陀》。[5]可见,对比汉译佛经中的资料和吠陀时期其他经典中的资料,印度古代关于季节的知识是一致的。

季节的划分主要反映了由于太阳运动的周年变化而引起的气候冷暖变化,前述印度古代季节名称中有渐热、盛热、渐寒、盛寒之类就是例证。印度地理和气候跟中国不同,所以季节的划分也不一样。

月名

印度古代又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十二月各有专名。根据杨景风注《宿曜经》[6]的说法:“天竺皆据白月十五日夜太阳所在宿为月名。故呼建卯之月为角月、建辰之月为氐月。则但呼角、氐、心、箕之月,亦不论建辰及正二三月也。”就是说,印度古代以该月望时月所在之星宿名称作为该月的名称,以角月为首。在一些汉译佛经中,印度的月名又以音译形式出现,这里列举两种汉译佛经中的音译月名,连同月名梵语原文的拉丁转写及对应之宿列出如下表4.1。

表4.1 汉译佛经中十二月名及其音译

②北宋施护译,《大正新修大藏经》16卷,第719号经。
③全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玄奘译,《大正新修火藏经》27卷,第1545号经。

印度古代用星宿名称作为十二月的名称,说明了印度古代星宿体系与月亮运动的密切关系。

黑白月

印度古代又将一月分成前后两个半月,从新月到满月称白月,从满月初亏到晦称黑月。半月在印度古代是一个常用的时间单位,梵文作paks·a。白月与黑月这两种称法在汉译佛经中非常普遍。《宿曜经》“序黑白月分品第六”载:“凡月有黑白两分,从月一日至十五日为白月分,从十六日至三十日为黑月分。”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7]卷四十一载:“彼记第二卷云: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日,以月之大小故,然白前黑后合为一月。”这里“彼记”是指玄奘的《大唐西域记》[8],其卷二载:“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小大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可见,关于黑月在前还是白月在前以构成一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的理解与玄奘所记有异。《宿曜经》以白月对应中国的上半月,黑月对应下半月。而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耶》[9]卷一的记载:

后有婆罗门居士至苾芻处问言:“圣者,今是何日?”答言:“是十五日”。彼复问曰:“时人皆云十四日,如何仁等言十五耶?岂可苾芻不为减夜?”答言:“不作”。时诸苾芻以缘白佛。佛言:“应为减夜”。时诸苾芻频于半月而为减夜。俗人问言:“圣者,今是何日?”答是十四。彼言:“圣者,时人皆云十五日,如何仁等频于半月而为减夜?”时诸苾芻以缘白佛,佛言:“汝等不应频于半月而减其夜。然须计时过月半已,应为减夜(谓从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为一月,从二月十六日至月尽即是月半,令减一夜为其小月。余皆仿此,为东西不同故)。如是一岁总有六日是十四,有十八日是十五日,为长净事。”

所谓“减夜”是针对每月有30天,黑月、白月各15天而言的。因为月有大小,所以有时黑月的第十五日要减去。起先众比丘不知道要“减夜”,黑月皆有十五日,与俗界就有差异。后来佛祖规定应该减夜,众比丘又将每个黑月十五日皆减去,以致又出差错。佛祖让比丘们每次减夜后过一月半后再减夜,这样一年之中有六个十四日作为半月末,十八个十五日作为半月末。进行减夜的只有六个黑月末。如果以每月30天计,一年就有360天。现在减去6个黑月末,一年就为354天,这正是约一阴历年的长度,即大约12个朔望月的长度。[10]显然减夜的规则是为了保证白月十五日始终为月圆之夜,即每月的日期与月相保持一致。佛教徒要在每个半月末进行重要的宗教仪式,即所谓的“长净事”,[11]所以必须准确定下哪个黑月有15日,哪个黑月只有14日。

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耶》卷一对“减夜”的记载可知,“减夜”发生在月半,因此印度一月的构成是“黑前白后”,玄奘的记载是正确的。

又如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小大故也。”印度古代也将月分为大月和小月。白月恒有15日,黑月有时14日,有时15日,这样大月有30日,小月为29日。

理想年与理想月

在多种汉译佛经中还可以看到印度古代有以30日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的规定。《大比丘三千威仪》[12]卷下有“百二十日属冬”、“百二十日属春”、“百二十日属夏”的说法,这里显然以30日为一月,一年有360日。又《摩登伽经》卷下“三十昼夜名为一月,此十二月名为一岁也”和《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13]“三十时名曰须臾,三十须臾为昼夜,三十日为一月,计十二月为一年”所叙述的也是同样的规定。

在印度吠陀时期的天文学中,确实有一种以30天为一月、以12个月为一年的历法,一年就有360天,这样定义的年称为“理想年”(ideal year)。这种“理想年”还见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学中。但这种“理想年”不大可能真正得到过实际的使用。[14]因为这样规定的“理想年”不能准确反映太阳的周年运动,与月相的变化周期也不能协调。一部实用的历法应该,或者依据太阳运动而制定,如现在通行的公历;或者依据月亮运动而制定,如伊斯兰教的历法;或者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如中国古代的阴阳合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