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的星官数与星数

中国古代的星官数与星数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天官书》共载有九十二个星官,约五百余颗恒星,这些星官名称在以后的天文著作中大部分被沿用下来。这里的星官数和恒星数又比《汉书·天文志》增加很多。尽管如此,陈卓所综合的星官经过《晋书·天文志》和《步天歌》的采用,此后成为我国古代观测星象的基础,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
中国古代的星官数与星数_天文学史一部人

在给恒星命名的同时,人们为了观测和记忆方便,把恒星划分成不同的星群,各星群星数多寡不等,多到几十颗,少到只有一颗,这样的星群,在中国古代叫做星官。关于星官和恒星的数目,在保存下来的先秦文献中载有星官数三十八个,包括恒星二百余颗。

司马迁著的《史记·天官书》是最早系统地描述全天星官的天文著作。《史记·天官书》共载有九十二个星官,约五百余颗恒星,这些星官名称在以后的天文著作中大部分被沿用下来。《汉书·天文志》称:“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这个星数比《史记·天官书》中所载多了不少。张衡在《灵宪》中说:“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两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这里的星官数和恒星数又比《汉书·天文志》增加很多。张衡精通天文,所阅古代天文书籍也必定甚广,其所述当有所本,然现代裸眼可见的全天恒星为六千多颗,比张衡所载的“微星之数”一万多颗少了近一半。或许张衡记数时有重复之处,也有可能在古代大气透明度好,古人目力又比现代人强,所见恒星比现代人多。也有学者不把这个数目看作是实际可见的星数,而是具有数术意义和哲学意义的解释。例如,潘鼐先生在《恒星观测史》中引述岑仲勉先生的观点,认为《易·系辞传》中假定每卦的基数是180,64卦的总数就是11 520。[4]

自战国秦汉以后,天文星占之术大为流行,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著名的有石氏、甘氏、巫咸等,它们各自都留下了记载恒星位置和名称的星经。由于流派不同,它们所重视的星官也有所不同,对全天星官的认识并不完整。后来在三国时代吴国太史令陈卓把当时最重要的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并同存异,综合编成了一份具有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的星表,并为之绘制了星图。可惜的是,陈卓的星表和星图都已散佚,只能从《开元占经》等后世天文书籍中找到一些它们的零星材料。尽管如此,陈卓所综合的星官经过《晋书·天文志》和《步天歌》的采用,此后成为我国古代观测星象的基础,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

图1.9 《步天歌》之箕宿图(上左)和参宿图(上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