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基础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经营和良好发展,但是企业在持续经营期内,不同的融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融资策略。企业融资过程中,采取融资方式和渠道不同,融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必须综合考察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分析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争取选择最优的融资组合,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融资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

5.1.1 融资内涵

资金是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融资是指企业向企业外部有关机构或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措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融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也是决定资金运动规模和企业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融资活动涉及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数量、融资时机、融资风险、融资成本、融资结构等方面,融资方式与渠道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共同决定;融资数量和时机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融资结构由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决定,如企业处在高速成长期,可以较多地利用负债经营来快速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融资风险是企业融资活动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着融资效率和融资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严加防范;融资成本是企业融资活动中应当支付相关费用,过高的融资成本会造成企业负担过重进而经营困难;融资结构是由企业融资方式决定的,良好的融资结构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5.1.2 融资动机

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经营和良好发展,但是企业在持续经营期内,不同的融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融资策略。企业融资动机主要有四类:设立性融资动机、扩张性融资动机、调整性融资动机和双重性融资动机。

1.设立性融资动机

该动机是指企业在设立时为取得资本金而产生的融资动机,亦是企业在设立时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铺底资金而产生的融资需求。企业设立时,要按照自身经营方针所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核定固定资产需要量和流动资金需要量,同时还需筹措相应数额的资本金。

2.扩张性融资动机

该动机是指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者追加对外投资而产生的追加融资动机。通常,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都会产生扩张性融资动机。例如,需要购置生产设备来增加市场供应时、需要引进技术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时、追加有利的对外投资规模时、开拓有发展前途的对外投资领域时等往往都需要追加企业融资。

3.调整性融资动机

该动机是指企业在不增减资本总额的条件下为了改变现有资本结构而产生的融资动机。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融资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的资本结构随着相关情况变化会出现不合理性,需要予以调整。

4.双重性融资动机

该动机是指企业既要扩张规模又要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融资动机。这种融资动机具有扩张性融资动机和调整性融资动机双重性。

5.1.3 融资原则与基本要求

1.融资原则

融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调整资本结构所必须采取的行为。为了提高企业融资的效率与效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

企业融资活动首先考虑所需融资的额度,企业无论通过哪些融资渠道,运用何种融资方式,这都是第一要务。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必须要有合理的限度,所融资金的数量要与企业投资所需数量相一致。同时,企业还要考虑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确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结构比例;二是合理确定全部资本的期限结构。

(2)及时性原则

企业融资必须根据企业投资时机来安排,及时取得投资所需资金,保证企业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时间上的协调性。总体上说,企业的投资活动时机要求较高,尤其是证券投资更为突出,千万避免融资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资本闲置或融资滞后而贻误投资的有利时机。

(3)效益性原则

企业融资与投资在经济效益上应当相互协调,投资活动是决定是否需要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收益应与资金成本相比较,这决定着是否需要追加融资;一旦决定投资某个项目,其投资大小就决定了所需融资的数量。所以,企业在筹资时,一方面需要进行投资机会分析,讲究投资收益,避免不顾投资收益的盲目融资;另一方面,由于融资方式不同资金成本可能相差很大,需要综合研究各种融资方式,寻求最佳融资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筹资效益。

(4)合法性原则

企业的融资活动影响着社会资源的流向,涉及多个相关主体的经济权益。因此,企业筹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约定的责任,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合规的融资行为出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融资基本要求

融资是一种复杂的经济行为,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让企业融资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开展融资活动。其具体要求如下:

(1)科学确定融资规模

企业在融资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资本状况、企业债务比例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效果、企业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时期企业资金需求的大小等。企业决策人及财务工作者应认真分析研发、生产、经营状况,从企业内外因素综合考虑,采用科学的方法,准确预测企业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量并合理确定融资规模。

(2)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筹集资金和后期使用资金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资金成本(如债券利息、股票股利)。企业融资过程中,采取融资方式和渠道不同,融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必须综合考察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分析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争取选择最优的融资组合,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3)科学确定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构成,二者资金性质不同。如果负债过多,会带来偿债压力,引发财务风险;如果负债过低,则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因此,在确定企业资本结构时,必须合理确定举债的比例,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比例的所有因素,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目标资金结构,力争既降低财务风险,又提高权益资金的收益率。

(4)严格遵守融资法规

融资活动属于经济行为,必须保证参与融资活动的企业之间契约公正,保证契约有效约束和全部遵守,同时还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融资活动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当前,用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商业银行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等,执法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接受国家宏观指导与调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5.1.4 融资方式与渠道

1.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时所采取的具体融资形式。融资方式受限于企业资金的组织形式和金融工具的开发利用程度,体现着资本的属性和期限。

(1)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这是根据企业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内源融资是企业创办过程中原始资本积累和运行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企业的内源融资是由初始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的,其所获得的资金属于企业自有资金,是一种权益资本。内源融资的特点主要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性、低风险性。

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融资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措资金,如发行企业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企业自身内部积累以外,其余都属于外源融资。因此,外源融资的供应量大、渠道宽、方式多,但是外源融资往往限制条件多,资金使用会受到约束。外源融资的特点主要有:高效性、有偿性、高风险性、不稳定性。

(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这是根据企业融资过程中资金不同来源渠道进行划分的,其核心是企业融资是否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工具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企业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通过借用这些工具使出资者和融资者直接联系,资金供求双方无需金融结构作为中介,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的配置和效益的提高。直接融资的特点是:直接性、长期性、流通性、不可逆性。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结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是银行借款。与直接融资不同的是,间接融资首先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把分散的储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提供给需求者(企业);而且融资者(企业)也只能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等)间接获得投资者的资金。

可以说,直接融资体现的是证券信用关系,而间接融资则是银行信用关系。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特点主要是:间接性、短期性、非流通性、可逆性。

(3)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这是根据企业融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产权关系进行划分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在创办或增资扩股时向其股东筹措资金的活动。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是企业的自有资本,体现对企业的所有权。股权融资的特点是:股权是企业产权,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及进行利润分配的基础;股权资本的多少决定着企业向外举债的规模;股权资本的分布特点决定着企业控制权、监督权和剩余价值索取的分配结构。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发行债券、银行借贷等方式向债权人筹集资金的活动。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为负债资金或负债资本,代表着对企业的债权。债券融资的特点是:债权融资获得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负债资金的使用是要付出代价的,企业必须按期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债权融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会提高企业权益资金报酬率;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一般不会产生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和旁落。

(4)公司融资与项目融资

这是根据企业融资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法人进行划分的。

公司融资是指由现有企业筹集资金并完成该项目的投资建设,故又称为企业融资或公司融资。该融资过程无论是项目建成之前或之后都不会出现新的独立法人。公司融资的特点是:公司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承担投资风险。虽然公司筹集的资金实际上是用于项目投资,但是债务方是公司而不是项目,整个公司的现金流量和资产都可以用于偿还债务、提供担保;或者是说债权人对债务有完全的追索权,因而贷款的风险程度相对较低。

项目融资亦称“为项目融资”,和通常所说的“为项目融资”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专用的金融术语。项目融资是指为建设和经营项目而成立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和还贷等。此类融资的特点是:融资决策由项目发起人做出,项目发起人与项目法人并非一致;项目公司承担投资风险,但因决策在先,法人在后,所以项目公司无法承担融资及项目决策责任,只能承担项目建设责任。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对项目发起人没有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项目只能以自身的盈利能力来偿还债务,并以自身的资产来作担保。对于项目融资,必须认真分析其债务和股本的结构,保证项目的现金流量足以还本付息。可见,项目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大,需要的股本比例就越高。

2.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是指企业获取资金的来源和途径,体现着所筹集资金的性质。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企业各种融资渠道及其特点,才能有利于企业充分开拓和正确利用融资渠道来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主要是以贷款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银行主要分为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种,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可以为特定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商业性银行(如中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及各地方商业银行等)为各类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由个人储蓄、单位存款等组成,由于其具有资金来源稳定、财力雄厚、贷款方式灵活等特点,所以大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

(2)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点除了承担其法定主营业务以外,还会将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以各种方式向企业投资。从总体上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比银行的资金小,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由于这些机构的资金供应灵活,且可提供其他服务,其发展前景广阔。

(3)其他法人单位资金

其他法人单位资金是指其他法人单位以其可以支配的资产对资金需求企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各法人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有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如已提取而未使用的折旧、未动用的公积金等),这些资金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短期的融通。随着企业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投资、相互参股、相互拆借等企业间经济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这也为企业解决短缺提供了一个路径。

(4)居民个人资金

企业职工和居民个人手中暂时不用的资金,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民间借贷、众筹等)将这些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供企业使用。居民个人资金单个资金量小,但汇集起来的总体规模相当可观,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5)国家财政资金

国家财政资金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由于政府资金具有广阔的来源和稳固的基础,其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种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央与地方两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独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也随之建立,国资部门的资金将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加上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中小企业发展前景更加鼓舞人心。

(6)企业自留资金

企业自留资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所积累起来的、企业内部形成的自有资金。主要包括企业计提的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和折旧等,其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补充来源。

(7)境外资金

境外资金是指外商向国内企业投入的资金,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企业通过吸收外资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资金,不仅可以筹集到必要的资金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且还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上述各种融资渠道,除各种债务外,都包含着一定的经济成分,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劳动者个人所有、私人经营者所有、外国投资者所有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所有等。企业应充分依据国家的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融资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融资能力,科学选择相关融资渠道。

5.1.5 融资影响因素

1.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及其特性,科学设计适应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不但要将整个行业的作为坐标参考,还要分析同行的特点和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决定本企业的融资策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融资策略进行调整,争取在融资活动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状况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因素。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依据会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如资产情况、负债情况、利润情况以及所拥有的现金流等),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抉择。如果公司处于发展能力差、财务状况差等阶段,就应该选择内源融资,主要是它不具备外源融资的能力,银行也不可能把款贷给它。相反,若企业处在发展的上升期,财务状况良好,就应该倾向于外源融资、债务融资等。

3.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初创阶段,经营能力有限、实力弱小、外界不认可,只好更多的依赖自身,采用内源融资为主;成长期,处在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由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业绩提升明显,经营走上正轨,自身资金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外源融资为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债务比例就会形成上升趋势;成熟期,企业已经进入一个其他企业无法抵抗的状态,产品市场占有率大、财务状态良好、内部管理完善、利润回报丰厚等,这时的企业融资结构趋向一个稳定的状态,各方面趋向平衡,企业融资时方案选择多样,既可单独采用内源融资或者外源融资,也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衰退阶段,企业进入晚年、产品市场萎缩、企业利润下降,外源融资能力就会变差,弥补资金短缺又回到内源融资上来。

4.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之一,由于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大到集团公司、小到小微企业都必须依法、按章纳税。既然中小企业不能逃避税收,那么企业就要合理利用相关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由于税收具有挡板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可以选择债务性融资,主要是利息能税前扣除,从而实现抵税目的。

5.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首要因素,中小企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都会把成本放在第一位。融资成本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成本过高会导致企业负担过重,肯定会影响融资效益,所以企业在安排融资方式时,尽量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方式。

6.投资者的偏好与动机

投资者的偏好与动机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之一,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动机:债券投资者主要是想在自己收回成本的同时获得额外的利息;股权投资者是参与经营管理的同时,期望自己的资金可以得到增值。企业安排融资方式时,一定会考虑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

影响一个企业融资的因素还有很多,譬如经营者行为、企业目标,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