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年月—日)

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年月—日)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一地球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而尽管如此,人类社会文明却大大加速了地表环境与资源的变迁。人类社会文明是人类在其所处环境中的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结晶。既使人类文明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又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提高中加深对环境适应改造和开发利用上。四人类文明的当初是地球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简单原始的生产工具,以及用之不竭的地表资源。
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年月—日)_绿野木禾雷明德

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1998年10月10—22日)

地球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地球是人类起源社会进步的环境与资源基地。地球的生成已不少于45亿年。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历史至今也不过100至数百万年,人类社会文明历史仅是地球浩繁巨著的最末一页。然而尽管如此,人类社会文明却大大加速了地表环境与资源的变迁。

地球形成过程的初期相当长时期内是无机世界。地球上只限于物理、化学、形态、位置的变化。只有在生命发生后,生理、生物化学、生命和生物进化等才在地球上出现,并且加剧了H2O和CO2的积累和运作。从而就大大加速了地球物质结构、组成、物种的形成发展和能量的积累转化。使地表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更加复杂与进程加速。

人类社会文明是人类在其所处环境中的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结晶。而环境则是包括多种物质和精神及其综合影响在内的总体称谓。通常把天然来源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称作资源。地表的位置、土地、土壤及生活其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地表以上的热、光、大气、风力、江、河、湖、海、洋等地表水,地表以下的岩石、矿物、煤炭、石油、天然气、地下水、泉、矿泉、地热、人力或劳动力,以及各类自然和人为的众多风景旅游景观等都是资源。而人类文明则是对这些物质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概括而成的科学技术、文学、史学、艺术等的总称。

地球在人类发生和社会进步后,地表环境才发生了深刻变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根据的推算大约是38亿年以前,而人类起源有可靠依据的结论是在近200万年前后的事。从原始氏族社会至今也不过1万年,我国有据的历史研究是半坡以来。尤其是夏商周以来的历史约为3000—4600年。然而随着数千年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而促使的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尤其本世纪不足百年里,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足迹几乎超过了20世纪以前的数千年和数万年。所以如此,这主要表现在环境变迁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或者说是表现在人地关系的深刻变化上。

如前所述,地表远在生命起源以前主要是物理、化学、位置、起伏等的缓慢变化和运动。有了生命活动,地表又渗入了生物和生化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能量的积累、生物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产生了物质的大量聚积,而且加剧了生物群的增加和发展,使地表能量转化过程更加复杂和影响更加深刻。在生命从原始到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使整个地表环境更加多样,使资源类别不断增长。随着植物界的发展进化和产物的积累而为动物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继而动植物界的进化、发展和积累便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条件,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和进化。先人开始从利用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维持最低生活需要,到生活生产资料的掌握、利用、积累和占有,人们对其环境适应和积极利用过程中,逐步从居住地开始并走出,认识当地和邻近的环境特征和物资类别,通过对比,从而在获得生活生产资料中,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初期积累,人类进步了,环境改善了,生活提高了,从邻近集采到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实际也是一种占有),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再经过狩猎、游牧、农耕、手工业、工业、现代化工业等的发展阶段,直到今天的现代化大工业时期。在这一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其改造利用也不断加剧。从利用天然已有的光、热、大气、生物、土壤、岩石、矿物、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环境、物资和能源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加工业,从利用天然环境和简单代用工具到制造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贮藏酿制工具,从直接利用地表现有物资到向地下、海水和大气中的有用物资,从自然、社会、经济行为和现象上得到不断的总结、积累、提高,从而形成文化、科学、技术等。既使人类文明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又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提高中加深对环境适应改造和开发利用上。

人类文明的当初是地球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简单原始的生产工具,以及用之不竭的地表资源。限于人们初期认识的低下,生活的要求也不高,而自然界的空间和物质环境又十分广泛和丰腴,仅采集利用远不足以影响自然景观环境和当时环境中的物质资源。地表和邻近地区的物质已可满足先民生活的需求,尚不能也不必去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环境和物质。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前期,即我国秦汉及其以前大体都是这个时期,当时人们是哪里有生活和生产条件即在哪里生活,哪里安宁或较少受到统治者的战乱影响,不受自然灾害、洪水和猛兽的危害,生产环境优越就在哪里安居。

后来社会发展,人口增多,加上社会上的阶级分化日显,统治与被统治者的矛盾深化,在政治压迫与经济盘剥双重压力下,很自然人们加速了对环境改造利用和资源的开发,统治者的物欲享受固然是靠对被统治者的剥削,然而这种深刻影响还是要转向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上。不过由于当时总的环境和资源从总体上讲还是较为良好和充足的,尽管战乱威胁,人们还可逃荒、避难,以求生存和发展。封建社会的大部时期如此,我国从唐宋到明清基本如此。正因这样我国这时还是处于文明进步和大发展时期,不仅政治修明、经济发展、疆域开拓、外事活跃,综合国力尚称兴旺强盛,而且文化科技、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还与世界各文化渊源有了较大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明深深丰富了西方文明,域外文化(宗教、科技)也传入了中国,可以说这个时期已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传统,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特色。

社会继续发展,人类文明日益进步,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工具、设施、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人类不仅能利用自然,而且能积极主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生产环境。随着聚落、城市、工厂的产生和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也不断丰富,代代相承,多代持续,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生产水平日趋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对资源的深层利用和对可再生资源的促生,更加增加了人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加速人们对建造环境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已经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宏伟理想。这个历史时期,一方面加剧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也在相当程度上创造新的环境和各方面社会财富的积累。在一些发达地区,人们几乎是全方位、多方面和大规模地向大自然索取,尽可能地展开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开发利用,这就是西方中世纪以来的产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勃兴的历史时期,相当于我国从清朝中叶开始受西方列强的冲击、西方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逐渐侵入我国,迫使我国接受其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洋化,在生产上则是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掠夺式的破坏性开发,表面是文明向落后地区发展,实质上是大规模多途径地加速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我国很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严重地位,这也就是我国近代史的历史时期。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的兴起从局部开始,但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却是空前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和影响之深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这是除寒带地区外几乎无处不受冲击,而且有日益严重之势,因而形成了开垦区、平原区、城市区、厂矿区、交通线等的扩大和连片,含农耕等文化景观在内的人文景观日趋扩展和繁荣,而与此同时地表森林景观日趋退却和萎缩,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愈现代化,便愈人文化,尤其这种现象相当长时期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于成为一些人的向往和时尚。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还有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几乎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古希腊、古罗马巴比伦,甚至于印度等多已被消灭和弱化,中国是其佼佼者,但受到的摧残也是极为严重的,这种沉痛教训很长时期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甚至于前述思想和做法还曾作为某些政府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广大消费者希望和追求的目标。甚至于这种思想、行为、希望和追求还导致了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城乡建设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现代文明的整体和规模发展,成为不断发展的时代文明特征。整个人类大约从16世纪到19世纪基本上就是在这种文明时代危机潜在中发展的。我国从明末到清末更由于封建社会统治时期长,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更为滞后,但这种历史潮流和时代特征也不例外,只是影响局部,速率较慢而已。

廿世纪的人类文明进步空前,生产力急剧发展,人类所处环境与资源状况的潜在危机日益表面化、严重化和深刻化,已引起部分人们、国家、政府的关注和忧虑。近百年来,在两次世界大战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人类的政治觉醒,民族独立的浪潮高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讯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抵御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异常提高,人类文明急剧发展,社会进步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时期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然而本世纪以来与工农业生产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急剧提高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日益严重的、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其中最突出的首推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前突出反映在10个方面:如大气污染及水体污染、森林滥伐与植被减少、土壤侵蚀与荒漠化和历史进入20世纪沙漠化扩展、垃圾泛滥、生物灭绝加剧,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酸雨污染、地球增温及臭氧层破坏等。这里最重要的是环境恶化和资源匮乏。

人类面临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的诸多矛盾,但纵观各国政府的实际职能还是把相当主要的精力放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自然灾害频繁、城市质量下降、南北贫富悬殊、东西矛盾冲突等的治理和调解上。

早在1804年世界人口仅为10亿,本世纪之初的1900年,世界人口也约为17亿,而至今已增长到60亿左右,由于人口增长,必然给粮食、住房、衣着、行路、医药卫生、就业、教育等带来一系列的紧张局面,其交错循环影响,则环境和资源便必然超负荷运转,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能源中世界范围内煤炭贮存告急,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核能利用尚在研究中,问题也较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因人口剧增,城市工矿企业增多,可种植面积不仅相对平均数量降低,而且绝对面积也急剧缩小,人们直接取得生活资料的土地面积和质量大大降低和缩小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水荒”,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危机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严重缺水,40%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法国专家发现非洲有100多条河流的流量在过去25年里减少了30%—50%。我国在90年代初,大约476座主要城市中,近300座城市均程度不等的存在着缺水的危机,我国主要大中城市都有着水源不足的危机,而且这种趋势还有着日趋严重之势,农业缺水是许多国家或地区贫困之渊源,不少国家的连年饥荒大多与灌溉用水不足有关。可再生资源中森林和生物种群类群最为重要,然而世界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温带天然林率先基本灭绝,极少数残存的次生林、生态环境效益已相当有限,热带森林从西方殖民时代开始到本世纪后期已几乎全部为种植园所代替,当前采伐对象已走向为数有限的亚寒带、寒带森林,灌丛、疏林、苔原、高山森林,世界上除俄罗斯和美国少数国家和散布在各大洲的高山地带外,当今世界几乎成为“无林”世界,人类活动中的植树造林除提供木材和有限的生态意义外,其作用远不能与森林植被相比。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繁衍,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更加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各类资源的短缺,据报导1600—1900年间地球上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4年一个,而本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1个物种灭绝,现今平均6小时有1个物种灭绝,即每天有4个物种灭绝,成为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绝种浪潮。西安的南五台宗教圣地面积约6平方千米的山地内50年前约有种子植物在1000种以上,而今仅有约900种左右,其减少速率惊人。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中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废气、废渣、废水、生活垃圾、噪音和人为污染等已成为当今政府和科技界的普遍关注和急于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困惑,不少著名城市提出的文明城市建设中把降低SO2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城市绿化(花坛、草地、行道树、庭院绿化、增加水面、多季有花、四季常青等)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去规划、投资和建设,其中心目的还是用文明来指导营造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质量,改善已经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城市环境。不少国家和政府已经注意到农业环境建设中,既要节约用地、节约用水,也有限制和取消化肥向农业土壤中和农林环境中的投放和使用量,从而改善农民和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真正向现代文明进军。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中为什么环境资源有向负面发展的弊端呢?其原因应当说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也有社会贫困存在的严重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既有有意的,也有无意的;既有被迫的,也有志愿的。但不管怎样,其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加剧,人与人的矛盾尖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协调发展,科技价值与人文价值倾斜,增长追求与发展追求对立,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物质和生命运动割裂、脱离、对立、失衡等所致。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还应当是加强科学研究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落实政策计划措施以提高社会的实践水平等。

人类社会文明与环境资源变迁在有了人类以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为了尽量做到二者相互支持、协调发展,从人们文明发展的实践看便应当: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地表环境在没有人类时,在昆虫和植物生息繁衍的情况下,基本生态过程照样进行,自然环境支持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各类经济活动的需要,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中像史前时代可以没有人的社会活动,但有了人类则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固然人可以按人的需要而改造环境,但仍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一味地强调人的主观需要而忽视或无视自然和社会规律,最终还得受到自然的惩罚,人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可自由支配,只有繁荣自然,才可永续利用,繁荣人类社会,世界文明古国都是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诸河流平原的优势,不仅繁荣了人类,而且创造了古代文明。相反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繁荣健康的文明就要受到破坏。社会文明也会随着环境衰退而没落,世界诸文明古国大都衰退的教训足以令人反思,中华文明所以屹立东方和弘扬世界与其不断开拓、不断交流、继承创新、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不同的革新措施密切相关。这些经验教训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的古代文明几乎无例外的从河流平原开始,与河流流域开发共进化,然而当超越自然实际的开发利用便会走向反面,埃及尼罗河文明,印度的印度河、恒河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及古罗马、古希腊、玛雅文明等,虽今天遗存丰富,但毕竟是明日黄花。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早有“天人合一”观点,这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们永远不应该淡忘和忽视。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方针。宇宙间物质无穷、运动无穷、发展无穷,竭泽而渔,一劳永逸,赶尽杀绝,空前绝后的思维是不可取的。今天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有利于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生生之道”、“瞻前顾后”、“见利思义”、“前赴后继”的传统观念是极其宝贵而富生机的思维逻辑。破坏植被、滥伐森林、浪费水源、无视土地和超量开垦等已多次证明并非高明之举,牺牲子孙后代利益应当说是不道德的。

第三,观念必须通过政策来体现。科学和正确的理念和政策必须通过实践计划落在具体的地区、行业、部门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的实践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良好愿望,正确政策,先进技术只有通过切实的实践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以取得实际效益。人类社会文明中成功经验的积累与失败教训的对比启示人们失败虽是难免,但减少失败、避免失败、缩小偏差和损失是人们必须追求的。尤其重大决策上更应慎重。目前许多破坏环境之举,不少还是“现代化”、“高科技”名义下的产物,不少还是在一片“防止”、“制止”声中兴建的,可谓代价沉重。因此所有的正确理念都必须通过政策才有能力规划实施而落实。

第四,继承优秀传统,积极探索创新,深入研究人地关系仍然是改善环境发展社会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于人类的积极作用,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本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异常迅速。人类文明高度进步,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异。这种气氛下,人们热衷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满足于物欲的享受,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有所忽视,有把权力当作决策依据,有的借口“交学费”、“失误”和“违心”而草率决策,有的急功近利,有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实践中盲目性多,耕耘中收益少,轰轰烈烈,昙花一现,失败无教训、经验难持久。因此必须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开创人地关系研究的新局面,让人地关系的研究成果成为指导新世纪发展人类社会文明、创造良好环境的正确思维。人类既能破坏环境,人类更会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雷明德:简议陕西国土资源研究,陕西国土,1991年第1期。

[2]余谋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教育报,1998年4月26日。

[3]霍寿喜:城市缘何缺水,广东科技报,1998年5月13日。

[4]赵馥洁:跨世纪的哲学话题(任莉娟访赵记),西安日报,1998年10月9日第3版。

[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外国森林概况,科学出版社,1974年11月。

[6]邹小纲:古城容貌越来越差,西安日报,1998年10月17日第1版。

本文原为陕西省地理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撰写的论文,载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一、二合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