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步伐

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步伐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全市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全面完成了计划指标和任务。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消费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增长17.4%。健全和完善了三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推动了区级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嘉峪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全市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全面完成了计划指标和任务。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91亿元,增长17.5%;市级财政收入完成8.86亿元,增长14.9%;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1.16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4%。

(二)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43.4亿元,增长22.2%,其中:市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8%。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酒钢(集团)公司不锈钢二期工程建成投产,7号高炉、干熄焦、大制氧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了新瑞路罩面工程,嘉东工业园金港路、创业、创新大道、标志大门景观绿化工程和企业供水工程,新增入园企业13户。新能源基地建设不断推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华电集团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宝龙机械制造、甘肃大陆桥大口径埋弧焊螺旋钢管及风电产品一期工程、海特新能源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奠基。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可控制在计划目标内。

(三)旅游商贸业稳步发展。旅游业高速增长,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53.28%;全社会旅游人数166.7万人次,增长44.22%。以打造百万人景区为目标,加大了世行贷款长城文化旅游景区、魏晋民俗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力度,长城第一墩崖壁锚固、地下谷扩建顺利施工;进一步完善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紫轩葡萄庄园软硬件设施,并成功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中国嘉峪关国际汽车自驾游营地”正式启动。消费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增长17.4%。重点商贸项目进展顺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程机械销售市场已招标确定了业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工奠基,其他市场和新华中路商贸中心正在进行招标前准备工作,新世纪商贸广场、东方百盛购物中心项目按计划推进。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64亿美元。

(四)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日光温室178座,移动大棚200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以洋葱、精细蔬菜、啤酒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到耕地面积的70%以上,日光温室“万元室”、暖棚养殖“万元院”、观赏树种“万元田”、农村休闲娱乐“万元园”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建成了“文殊镇优质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一期工程,实施了文殊镇河口村、横沟度假村和50户农民新居基础设施,对峪泉镇嘉峪关村、文殊镇团结村、新城镇中沟村三个村进行了环境整治,完成了农村居民点后院综合整治、农村卫生保洁试点项目,采购小型垃圾收集清运车2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已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12期,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28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660人。

(五)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了城市规划组织管理,完善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统筹能力明显提高。城市南区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两湖一河”园林景观工程、机场双幅路改造等项目建成;完成了城市绿化工程,城市新增绿地156公顷。新建改造了机场南路向南延伸、明珠东路向东延伸、体育大道向西延伸等10条机动车道,新华路、朝阳路等3条人行道和6条街区巷道;实施了城市南区集中供热、供水、排水及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对部分街区路灯、供水、采暖、煤气管线进行了改造。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完成市场周边2条道路及绿化工程。开展了城市环境百日综合整治活动,对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环境、景区景点环境、宠物市场、违章建筑进行了规范、清理,城市环境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市实施项目178个,其中建成124个,在建5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9.58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增长63.15%。重点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嘉峪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西电东送750KV、330KV嘉峪关段、西气东输二线嘉峪关段等项目建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段下穿长城隧道、跨讨赖河桥梁、路基等工程全面开工,制梁厂项目已建成,嘉峪关南站铁道部已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开展站房及站前广场的初设工作;嘉酒城际一级公路正在编制施工图。

(七)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健全和完善了三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推动了区级改革不断向前发展。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组织参加了“兰洽会”、“乌洽会”和“西博会”,成功举办了“甘肃嘉峪关第二届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年建成招商引资项目58个,引资到位17亿元,增长25%。

(八)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省、市惠民实事全部落实。教育质量、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有序推进,建成了明珠路学校小学部、新城中学学生宿舍楼、峪泉镇中心小学生活用房等项目,开工建设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路小学综合教学楼,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实施科技项目91项。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新华、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一、峪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三镇卫生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6%。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市图书馆、文化馆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成功承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动力悬挂滑翔邀请赛和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戈壁挑战赛等体育赛事。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开辟就业渠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7004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7%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口自增率5.48‰,控制在了计划目标内。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形势良好,主要指标均控制在了预期目标之内。国家、省上稳定物价措施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出台了稳定物价的十条措施,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

总体看,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预期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计划,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不容忽视:接续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物价涨幅较大、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2011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继续强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培育,推进城乡一体化、嘉酒区域经济一体化,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计划安排的基本原则:确保经济跨越式增长;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和拉动消费;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改革,激发科学发展的活力;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价格调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1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225亿元,增长25%(现价)。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25%,第三产业增长26%。市级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9270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33%。其中:地方30亿元,增长11%;工业增加值179.3亿元,增长25%。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3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9.4亿元,增长25%;全社会旅游人数206万人次,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亿元,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加快发展钢铁产业,继续从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全力为酒钢(集团)公司做好服务,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实现1000万吨钢及钢材产能,700亿元营业收入和30亿元利润目标。二是继续搞好工业园区道路、路灯、供水管线、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维护及环境整治力度,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增入园企业15户。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快实施与华电集团、北京京城机电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建成华电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加快华电2×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西部重工年产4万吨兆瓦级风机铸件和重型装备制造厂、京城机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海特、嘉华、宝龙、大陆桥等优势企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四是稳步发展高载能产业,建成45万吨电解铝、25万吨预焙阳极建设项目,加快宏电100万吨铁合金项目建设,年内形成20万吨规模,全力推进2×30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5.17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控制在2.5万吨和4000吨以内。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推进钢铁、建材、铁合金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抓好重点用能企业及重点耗能产品的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强化各个领域节能减排,特别是发挥公共机构在节能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加大重点企业监控和项目跟踪协调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及问题。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支持酒钢宏达建材公司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紫轩酒业葡萄籽皮综合利用、大友公司不锈钢除尘灰再生利用等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和监控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铁合金、电石行业烟气和粉尘达标排放。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全力打造百万人大景区,实施好世行贷款长城文化旅游景区、魏晋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开发酒钢及华电太阳能光伏等工业旅游点,开通多条通往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线。培育精品旅游路线,开展旅游演艺活动,规范建设星级宾馆,全面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大旅游市场、旅游纪念品及工艺品开发力度。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招商建设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带动一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综合和专业市场的建设,建成蔬菜保鲜库。加强协调服务力度,推进新世纪广场、东方百盛购物中心、新华中路商贸中心等大型商贸项目建设。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加快宏丰公司冷链物流、大友公司物流中心建设,带动我市及周边物流业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工作。

(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农业结构,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建成日光温室300座、移动大棚250座;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培育全市养殖业平台;扶持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三镇村镇规划,建设三镇镇区道路亮化工程,落实文殊镇小城镇试点、新城镇镇区改造等重点项目;继续推进城镇化区域建设,抓好横沟村餐饮娱乐一条街、河口度假村、悬壁农家乐乡村游园基础设施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改造农村公路35公里;推进农村村容村貌连片整治,整治居民点后院800户;改造农村危房和贫困残疾人危房330户。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二期工程、峪泉镇小城镇供水扩容、双泉水调蓄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嘉酒区域经济一体化。科学修编城市发展规划。加快讨赖河两岸开发进程,继续抓好“两湖一河”园林景观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南区供水、供热、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市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入驻带动城市南区开发建设。继续实施一批道路工程,重点抓好机场南路至火车南站路桥工程、市区至西沟矿等一批道路工程,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继续推进文化街、建新街等旧街区平房改造,加快兰新路、新华路人行道和部分街区巷道的改造,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新增城市绿地151公顷,创造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加强土地、价格等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牌竞争优势。加快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南站、嘉酒城际一级公路前期工作进度,推进嘉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认真落实《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从放宽审批条件和经营领域、设立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强化集团带动、实施品牌战略和鼓励企业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创新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大胆灵活运用国家、省上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用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破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提高非公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围绕我市八大基地和两大中心建设任务,搭建非公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积极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完善领导挂牌、督导检查、限时办结、联席会议等制度。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大招商引商力度,加强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接,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全年引资到位30亿元。

(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继续安排好群众期盼的实事。优先发展教育,计划安排政府投资1500万元,改善和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教学功能。加强学前教育,建设南市区公办示范性幼儿园;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计划安排政府投资800万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0项以上,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抓好卫生计生工作,建成五一、峪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峪泉、文殊镇计生服务站,争取开工市二院精神病区业务用房;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可及。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取新建全民健身馆、社区健身活动场地,建成市图书馆、文化馆改扩建工程,实施雄关广场文化设施改造工程,活跃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以发展促就业,着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保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廉租住房150套。加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调控力度,落实各项调控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我市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完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计划安排政府投资1500万元,抓好平安小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检察院办案工作区改造及侦察指挥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看守所“四防一体化”安全体系等项目建设,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七)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和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和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彭益蓉 杨丽琴 吕文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