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发布实施的纺织行业标准《服装CAD电子数据交换格式》对服装CAD产品和市场进行了规范,推动CAD技术在服装行业快速普及。另外,CAD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出现网络化、服务化、云端化等发展迹象。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招工困难、自动裁床价格松动等多种因素,服装CAM成为国内服装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装备升级重点之一,我国服装CAM普及率得以快速提高,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普及率将达15%。在国外,服装缝制加工段普遍应用FMS。

一、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服装产业,既是服装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现代服装产业体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快速发展,服装产品差别化,生产过程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技术广泛应用,为服装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一)装备创新技术

装备直接影响到服装产品的加工工艺、效率和品质,研究和应用先进装备技术是服装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得益于国内缝制机械企业在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品种开发等方面的提升,服装企业对于装备升级的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服装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1.人体测量技术

非接触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是以现代光学技术为基础,融光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学、信息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测量技术,具有扫描时间短、精确度高、测量部位多等特点,还可以精确测量人体形态、曲线特征等,代表了现代人体测量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基础人体数据库建立、服装号型研究、虚拟服装设计展示、大规模量身定制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未来服装企业提供合体服装、实现快速反应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手段。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相对成熟,已有较多商品化应用,我国在该领域虽有所突破,但较国外技术仍有较大差距,还不具备产业化应用的条件。目前,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原工学院等国内服装专业院校相继引进国外设备,并与企业合作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应用,积累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2.设计技术

CAD是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服装CAD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人工进行服装设计、制板、放码、排料的技术,该技术与数字化仪、绘图仪等输入输出设备配套使用,灵活实用、高效准确。2009年发布实施的纺织行业标准《服装CAD电子数据交换格式》对服装CAD产品和市场进行了规范,推动CAD技术在服装行业快速普及。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服装CAD普及率达到100%,其色彩控制、面料模拟、数据追踪、排料优化、自动对缝等技术不断发展。CAD技术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同时,正在由二维技术向三维、超维技术发展,以实现二维平面设计与三维立体设计之间的双向关联和转换。另外,CAD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出现网络化、服务化、云端化等发展迹象。

3.裁剪技术

服装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通常指自动裁床,一般由智能刀头、工作台、真空吸附系统、机架和控制系统五部分组成。按照刀头类型,自动裁床可分为机械刀、激光刀和水刀三类。目前,国产机电一体化自动裁剪机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裁剪厚度可以适应单层面料和高厚度(面料吸附后达到11厘米)要求,完全可以与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相媲美。在实际使用中,自动裁床与铺布机等辅助设备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裁剪精度和裁剪质量。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招工困难、自动裁床价格松动等多种因素,服装CAM成为国内服装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装备升级重点之一,我国服装CAM普及率得以快速提高,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普及率将达15%。

4.缝制技术

缝制是服装制造的主要环节,缝制设备技术的提高对于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缝制设备技术逐步告别传统、单一的机械结构,快速向光、电、液、气、声、磁、激光、遥控、传感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高速化等是缝制设备产品总体发展趋势。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2011年电控装置缝纫机生产数量同比增长40.2%,增幅远高于全行业6.87%的平均增长率,其中电控高速平缝机产量已经超过高速平缝机总量40%。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将“纺织制成品智能吊挂流水线系统”列为八项纺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之一。服装吊挂流水线(FMS)是由生产调度控制软件和计算机控制的吊挂运输、加工生产单元所组成的柔性加工系统,能有效减少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缝制段劳动生产率20%~40%、自动平衡流程,使生产管理透明化、简易化,可以很好地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服装生产需求,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在国外,服装缝制加工段普遍应用FMS。近几年,FMS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应用速度明显加快,应用总量接近2000条流水线,绝大多数来自瑞典ETON、美国格柏、日本重机、德国杜克普和新加坡衣拿公司,国产FMS约占5%左右。

另外,自动缝制单元成为近两年来缝制设备发展的热门话题,其中个别优势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开发,加快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速度。自动缝制单元是对缝制设备的二次开发,它能自动完成多道工序的缝制、降低缝制工位数量、减少缝制工操作人数,并且可以降低企业对工人技术水平的依赖程度,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缝制质量。可以预见,自动缝制单元会被服装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

5.整烫技术

整烫是通过对服装进行热湿定型熨烫,使服装外形美观、更加符合人体特征及服装造型的需要。我国整烫设备技术发展较快,进入21世纪,一些国内企业在整烫设备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新产品、新品种开发力度和机电一体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压烫机的关键部件——上下烫模的应用研究和吻合精度研究取得进展,为服装行业高端整熨设备技术改造的国产化配套提供了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成套流水线。目前,尽管在个别机种和产品局部与国外技术还有差距,但国内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从手工熨斗到包括高档立体整烫机、柔性整烫加工中心在内的所有整烫设备技术,国产整烫设备已经成为主流。

6.自动化立体仓储技术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仓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货架、传输设备、存储设备、堆垛机、控制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管理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自动化立体仓库具有节约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差错、降低储运损耗、有效减少流动资金占压、提高物流效率等诸多优点,还可以扩展实现自动分拣、配送等功能。对于服装企业最直接的效益是提高仓库响应速度和准确度,提高配送效率,是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的重要环节。目前,雅戈尔、美特斯邦威、森马、爱慕等国内大型服装骨干企业都已经利用自动化立体仓储技术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

(二)产品创新技术

1.原料技术

面辅料是服装产品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原料的品质、技术含量直接决定了服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近年来,纺织行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纤维改性技术、纺纱技术、织造技术、印染及整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服装面辅料在组织结构、外观、手感、功能性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一大批包括高仿真化学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汉麻纤维、无捻纱织物等在内的新型纤维及面料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服装产品档次,增加了服装产品附加值,国产服装面料自给率逐年提高。服装面辅料发展趋势和方向集中体现在绿色环保、舒适健康、差别化、功能性等几个方面。

2.工艺技术

服装工艺技术是指服装产品加工制造的方法,工艺技术发展和改进,与原料、设备、管理等技术息息相关。

无缝线成衣加工技术除了针织无缝内衣之外,在机织服装制作过程中采用热熔焊接代替针线缝合,其技术关键在于无缝焊接材料和无缝线成衣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无缝线成衣加工具有流程简化、生产效率高、产品外观质量好等优点,随着天然纤维面料无缝线熔合焊接等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无缝线成衣市场前景看好。

非黏合衬西服俗称全毛衬西服,具有轻、薄、软、挺等舒适化和轻量化特征,是近年来高档西服市场的宠儿,也是现代服装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该技术核心是在不使用黏合衬的条件下,做到衬料和面料性能高度配伍。目前,非黏合衬西服加工工艺技术已经被我国多家服装企业掌握,纺织行业标准《非黏合衬西服》已经通过专家审定,预计2012年下半年批准实施。

同时,随着服装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服装加工工艺流程不断优化,单件流、模块式U形作业方式等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的先进工艺技术逐步得到认同和推广应用。

(三)信息、管理技术

信息化建设是服装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广义的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服装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同时实现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集成,全面提升企业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服装企业应用的信息化内容繁多,生产过程信息化、物流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决策信息化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三部分。生产过程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人体基础数据库及服装号型归纳技术、CAD/CAM、CAPP、FSM、CIMS技术等。物流过程信息化主要应用二维条码技术、互联网技术、以RFID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EC)等。管理决策系统则包含了MIS、PDM、SCM、CRM、ERP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

无线射频技术(RFI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作为电子识别标签已经在一些大中型服装企业应用。以RFID为信息载体,从服装裁片、缝制加工、熨烫整理、仓储配送一直到市场销售、洗涤维护均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信息化技术断点。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成本逐步降低,RFID技术将大量应用于服装企业生产、仓储和物流配送等领域。

近几年,信息化技术与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等协同创新、集成应用成为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热点,CAD、CAM联机运行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服装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地区、企业发展不平衡,服装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有很大提高空间。信息化系统行业化开发应用、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与先进管理模式融合发展,是未来服装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四)节能环保技术

1.蒸汽节能技术

蒸汽节能是服装企业节能的重要方面之一,国内外控制蒸汽浪费的技术方法主要采用疏水阀和终端冷凝水回收两种技术。由于疏水阀自身的缺陷,在疏水瞬间连同蒸汽一起排放掉,而且疏水阀密封件极易损坏失灵,因此采用疏水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蒸汽阶梯利用技术代表了蒸汽节能技术的先进水平。蒸汽阶梯利用技术采取热能逐级就近利用原则,及时且不间断将前部分用气设备排出的“尾气”回收,提取干燥的蒸汽供后部分用气设备循环使用,可以达到蒸汽节能30%左右,同时还能解决用汽出水问题,有效提高蒸汽质量。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全国数百家服装企业中。

2.节能电动机技术

服装企业常用的机械离合电动机属于交流感应电动机范畴,感应电动机启动加速时间需3~5秒,在缝纫机实际操作中频繁快速起停,以穿插手动辅助动作或工序,电动机却连续运行在工作状态,由此形成大量的电能消耗浪费。节能电动机采用直流无刷伺服电动机技术,可以在0.3秒以内完成启动加速过程,缝纫机和电动机可以同步运转或停止,因而实现大幅度节电效果。虽然节能电动机的节能情况与缝纫机实际操作有较大关系,但总体来看,节能电动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取得明显节能效果,目前该技术通过新装配和旧机改造方式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3.无水印染技术

印染是大服装产业链中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环节,传统染色技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水,而且产生较多含有化学污染物的废水。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以回收的工业排放二氧化碳为载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携带染料上染纺织品,这项技术使用二氧化碳代替了水的作用,在大量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为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提供了一个可以回收利用的途径,相当于降低了碳排放。耐克公司与荷兰DyeCoo公司合作,已经开发并制造出有关商用无水染色设备,并逐步扩大产业化应用。大连工业大学与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合作研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及其工程化设备和成衣制品无水染色领域,也已经取得一定突破。

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将花样图案以数字形式输入计算机,通过印花分色描稿系统编辑处理,再由计算机控制把专用染液直接喷射到纺织品上,形成所需图案。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污染程度、耗电量、耗水量较传统技术均大幅降低,还可以按需定制,实现网上设计和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天然色彩冷转移印花具有环保特征,也是当前国内外激烈竞争发展的新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