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盆的形成

洋盆的形成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月海与太平洋的物质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1912年1月6日,他首次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所谓陆壳“大洋化”,是指大陆型地壳中花岗岩层逐渐消失仅保留硅镁层,变为大洋型地壳。
洋盆的形成_地理知识万花筒

洋盆的形成

目前,有关洋盆形成的学说主要有如下三种:①从“月球分出说”到“陨星说”;②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③陆壳“大洋化”学说。“月球分出说”是1879年以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之子)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地球上最大的洼地——太平洋洋盆是月球甩离地球后留下的痕迹。其依据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呈溶融状态的地表由于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产生潮汐现象,当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固有振动周期相同时,便出现共振,使振幅增大,最终引起地表局部破裂,部分地块飞离地球,形成月球,留下的“疤痕”则成为太平洋,另外,人们注意到太平洋洋底缺失硅铝层,月球体积与太平洋容积又大致相当。

然而当阿波罗登月飞行后,测出取回的月岩年龄老于地球年龄,并且发现月球上岩石并非都是含硅、铝较多的花岗岩类。这样,这种说法便不能成立了。为摆脱上述假说中的各种疑问,1955年法国的德莫蒂埃提出“陨星说”,认为太平洋形成于一次外星撞击事件,是由撞击坑形成的。后来的哈里森和吉尔瓦里也是陨星说的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前阿尔卑斯期),一颗2倍于月球的巨大外星撞击了地球,击穿原始地,破坏了硅铝壳的完整性,引起玄武岩浆的广泛喷溢,构成洋盆底部玄武岩壳;而撞击引起的侧压作用,构成盆地边缘山链的形成;此陨星还可能深入地球内核,引起地球的强烈膨胀与收缩,结果使其他陆壳也破裂张开,而形成大西洋等其他大洋。其理论依据是地球上现今保留完好的陨谷和已确认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盆地(如美国的亚利桑那盆地)至少有13个。这些陨石谷从航片判断,都有点像太平洋。同时,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和登月证实,月球上的环形山和月海都是由陨星撞击而成;并且月海和太平洋,在海底岩石构成、洋壳厚度、环洋褶皱等许多方面都类似。但是太平洋周围至今没有发现大量的陨石碎块,偶然碰撞会产生占地球面积1/3的太平洋盆地也有点不可思议。另外,月海与太平洋的物质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img1

20世纪兴起了一股探讨海洋成因新热潮。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完善,60年代以来形成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能对许多海洋地壳情况加以解释,被西方研究者称为“地质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久久注视着对面的一幅世界地图。忽然,他发现大西洋的东西两岸的轮廓极其相似,即欧洲和非洲大陆西海岸所有凹入部分,差不多都可以和对面的南北美洲的东海岸的凸出部分镶嵌在一起。如南美洲巴西的凸出部分恰好能嵌入非洲几内亚湾,西非的凸出部分恰好嵌入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因此他想到大西洋东西两岸的大陆会不会是由一块统一的大陆分裂而成。但是,当时他并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1911年,他偶然从一份古生物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证明巴西和非洲的古生物曾属同一区系。魏格纳设想巴西和非洲过去同居一块大陆,以后裂开并相背运动,形成大西洋。1912年1月6日,他首次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之后他花了三年半时间,研究和收集大西洋两岸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理、古地质等密林并从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方面来论证大陆的漂移。1915年发表了巨著《海陆的起源》,其主要内容是:在古生代末期(距今约2亿年),整个地球上的大陆连成一块,称“联合古陆(或古大陆)”,其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之后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力作用下,联合古陆分裂,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浮,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20世纪60年代,研究地磁北极运动的学者发现:每一个研究者根据自己本地(本大陆)的古地磁数据得出的地极移动线,本该相互一致,但实际却不然,他们根据不同大陆上地磁所得出的地极移动路线竟相差很大。假如把欧洲与北极的移动路线作比较就会发现两条曲线的形状十分相似,时代愈新,相隔距离愈近,现代汇于一点。研究结果表明:两条磁移曲线在距今一亿年前的间距与大西洋的宽度几乎相等。若将两条磁极迁移曲线重合,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正相吻合。古地磁学的研究结果就这样有力地证明了大陆漂移说并不是无稽之谈。

随着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世界最大、最长的山年法的结合便给海底扩张说以有力的支持。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全球构造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平移大断裂等)所分割。它们往往又是板块的边缘带,因而板块的边缘又分为上述三种形态。其中海岭属生长边界;海沟——岛弧区受挤压作用,形成洋壳俯冲和岩层褶皱带,属消亡边界;平移大断裂又称转换断层,受切力作用形成剪刀边界。它们的活动,造成板块平移,岩石团由上述三种构造活动边缘带把它分割成一些不连续的块体,称之为板块,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大板块还可分成许多小板块,如太平样板块可分为东、西面板块等,合计可达二十几个甚至更多板块。

板块学说认为地壳活动的基本原因是几个巨大板块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板块内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边缘则是地壳活动的剧烈地区。例如,在岛弧——深海沟边缘区受压挤应力控制,往往产生岩层褶皱和深、中、浅源地震。

综上所述,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是一个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它出现于20世纪初,6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该学说引用了大量现代科学观测资料,代表了一个新的思潮,冲击了许多传统的概念,是地质学上的一次革命。但是有关板块动因、海底扩张的成因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来加以说明。

地壳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称大陆型地壳,它由两层不同的物质组成,上部为硅铝层,又叫花岗岩层,下部为硅镁层,又叫玄武岩层;另一种称大洋型地壳,只有硅镁层而缺失硅铝层。所谓陆壳“大洋化”,是指大陆型地壳中花岗岩层逐渐消失仅保留硅镁层,变为大洋型地壳。

在该学说出现之前,人们推测很早以前,太平洋中的赤道附近存在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后来突然沉入海底。目前智利西面的太平洋中的复活岛还仍屹立着数十座高达几十米的石头人像,则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化。而《圣经》上记载着的古老强盛的“大西国”又在何处?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陆壳“大洋化”学说的诞生,使这些观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陆壳“大洋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民詹姆斯·基卢利于1952年提出,他发现北美大西洋沿岸发生沉降的时候,地壳同时变薄,认为这是地壳下部的侵蚀作用造成的。荷兰地质学家兼地球物理学家别姆麦连则在其基础上于1954年把大陆地壳改造为大洋地壳过程称之为陆壳“大洋化”。他认为许多大断裂造成了陆地大规模下沉沦为海洋。而这种改造作用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下部硅镁层(玄武岩层)中的Mg2+、Fe3+、K等离子不断上移、侵入硅铝层(花岗岩层),使上部硅铝层变为硅镁层;另一种方式是地壳下部玄武岩浆多次长期大规模地喷入陆壳,使陆壳“大洋化”。俄罗斯学者别洛乌索夫是陆壳“大洋化”学说的支持者,他认为现代海洋都是陆壳“大洋化”的结果,大洋只不过是一种近代(中生代以后)的地壳结构,是地壳均衡调节的结果,他的理论解释了海洋的差异和年轻的海洋的成因,并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海洋盆地的成因,对于启发我们从另外的途径来了解各种海底构造有重要价值;然而,陆壳“大洋化”理论无法解释长久以来发生的海底扩张现象;另外,按理论本身也存在不少矛盾:陆壳“大洋化”理论认为2亿年以来,特别是7000万年以来,大面积的大陆急剧下沉。随之海水水量也应急剧增加。别洛乌索夫认为这些水是玄武岩熔岩上升时冷凝分离出来的。岩浆喷发是否能冷凝分离出如此大量的水就是一大疑问。果真有这么多的水析出的话,则海水的盐度定会大减,这对海洋生物来说将是一场大灾难,而事实上这种灾难并未发生过,同时陆壳“大洋化”理论和他的地槽学说也自相矛盾,这使他陷入了困境。

关于海洋洋盆的成因除上述被人们所公认的三种学说外,还曾经有以下假说:收缩说,源于18世纪。它认为地球在冷却过程中,地壳收缩,像一只放干了的苹果一样,有的地方凹了下去,就变成了海洋。但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它不能说明洋壳的形成原因。膨胀说,由希尔根贝格于1933年提出。他认为:地球最早时体积很小,直径才是现在的1/2,由于元素蜕变、惯性能量聚集,而促使它膨胀。这一说法,与天文学上的宇宙膨胀论不谋而合,同时也给当时陷入困境的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漂移动力来源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古代地磁研究提供了“膨胀”的新证据,例如考古斯等在1967年测得二叠纪时,地球半经为6310千米(现为6371千米)。膨胀说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而膨胀产生的裂缝扩展成为海洋洋盆。原生说,一些学者认为各海洋在地球形成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地质研究表明每个大陆都以古老的陆核为中心,通过一次次的地壳运动、地槽回返,逐渐扩大增生,形成今天的大陆,这便是原生说的理论依据。但是近代深海钻探发现,洋壳年龄通常不超过2亿年,年龄最大的太平洋也不到1.8亿年,这就使原生说不攻自破。

上述种种学说对于洋盆的起源都作了一定的科学说明,但每种学说也都存在着不能解释的问题,所以关于海洋洋盆的诞生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海洋年龄的探讨,较有代表性的约为以下几种。

沉积物法:海滨的拍岸浪,不断猛烈地拍击着海岸,起着破坏岩石的作用,把大量的碎裂物质卷入海洋中;注入大海的江河,每年也把大量的泥沙运往海里去。这样就不断地增加着海洋沉积物的厚度。海底的沉积物受到强大的压力作用,渐渐转变为沉积岩。在一般的海洋中,平均1000年海底沉积岩厚度增加0.267米。据勘测,原始沉积岩的厚度约有101500米,这样就可计算出原始海洋的年龄差不多有3.8亿年。

地层鉴定法:层层累叠构成地壳的岩石,好像记载地史资料的书页,一定的岩层,标志着地球生活史中的一定时期,根据海底地层的结构,也能鉴定海洋生成的相对年龄。

放射性同位素法:前些年,科学家发现了铀、钍、镭等元素的放射性。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在现代情况下是不稳定的,其中会不断地放射出一些特殊的物质来,这一过程叫元素的蜕变。在蜕变过程中,该元素在每一步骤中都会形成一种新元素。例如铀、钍、镭等元素蜕变的结果,总是变成金属铅的同位素和氦气。在天然的条件下,元素的蜕变过程是相当长的,蜕变的进行速度也是极其稳定的。因此,知道了岩石中含有多少铀、氨或铅,就可以计算出该岩层存在的年龄。根据放射现象的理论来分析沉积岩存在的年龄,就可以科学地推算该海洋生成近似年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用放射性同位素法计算海洋的年龄不超过25亿年。

盐度法:1715年天文学家哈雷提出以海水含盐度来测定海洋年龄的方法。哈雷的论点是,江河不仅把溶解状态的岩石碎屑带到海洋里去,而且把各种溶液状态的盐类带到海洋去,而盐类一定会在海洋里慢慢地积累起来。如果说海洋中的盐类是完全来自大陆的话,那么有了海洋中盐类总量的资料,又知道每年由江河带到海洋中的盐类数量,便可推算出海洋的年龄。现代海水中每年钠的增加量,平均是1.6×105吨,而海洋中钠的总量是1.5×1013吨。依上述法计算,得出海洋年龄约是9000万年,其他学者算出是8000万年至17000万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会犯许多错误:第一,海洋里的水从生成时起,就含有溶解的盐类。第二,海洋里盐类的来源,不仅仅依靠海洋深处岩浆的分泌,并且很难算出它的数量。

总之,多种计算方法都有待继续完善探讨,要准确地计算海洋的年龄,目前还很困难。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连续的海水的总称。海和洋是有区别的。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它远离大陆,为深邃而浩瀚的水域,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通常在3000米以上,盐度及温度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洋的水色清,透明度大,并有独特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其沉积物多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等海相沉积。洋是地球水体的主体。海的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边缘海、地中海(或称陆间海)和内陆海。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它靠近大陆一边,受大陆影响显著,而靠大洋一边受大洋的影响较大。地球海洋中有54个海。1967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海洋资料交换手册中,规定了将地球海域分为四大洋的方案:这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img2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及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的东西最大宽度约1.99万千米,南北长为1.59万千米,总面积17968万平方千米,超过地球上所有大陆和岛屿面积的总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而且有一半以上深度超过5000米。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它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高度,还要多出2100多米。太平洋上较大的岛屿有2650多个,面积达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横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马来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南北伸展6500千米。众多的岛屿把西部浅水域分割成17个边缘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黄海、南海、珊瑚海、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等。珊瑚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深度最深的海,面积为479.1万平方千米,最深深度达9165米;世界上平均深度最大的海为苏拉威西海,也在太平洋,平均深度为3645米。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面以冰岛附近的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为界与北冰洋分开;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与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角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6%,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该洋的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位于西部北亚美利加海盆南缘的波多黎各海沟,达9218米。大西洋包括巴芬湾、哈得逊湾、波罗的海、北海、黑海、地中海、亚速海等12个海。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在大西洋,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深度最小的海——亚速海,也在大西洋,平均深度只有9米,它的最深处也没有超过13米。

印度洋介于亚洲、南极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东南则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为界与太平洋相连。面积为749l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在世界各大洋中排行“老三”。印度洋平均深度2897米,爪哇海沟为洋中最大深度,达7450米。印度洋整体洋面都在东半球,洋中的岛屿和边缘海都很少。无法与太平洋相比。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洋。它大致位于北极圈内,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北冰洋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加拿大北极群岛之间的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北冰洋的面积只有131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3.6%,它平均深度1200米,最大深度5449米,北冰洋面积最小,却有广阔的大陆架,面积竟占整个大洋面积的一半。加拿大学者J·T·威尔逊,根据大洋发展阶段所显示的种种迹象,作出一个惊人的预言:若干年后,除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以外,非洲大陆内部将出现第五大洋,把完整的大陆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英国地质学家格雷戈里早在19世纪末就描述过非洲大陆东部巨大裂谷的情景。该裂谷位于东经30度至40度间,北部是狭长的红海尼罗河。向南往卢多尔夫湖、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尼亚萨湖等湖泊。南北长达500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沿断裂带有广泛的火山和岩浆活动,来自地壳深处的玄武岩和碱性——超基性岩浆,通过这条通道上涌,把断裂两侧的大陆地块推向外侧,使裂谷不断扩大。目前北部已扩大成为狭长的红海。红海海底1500米处有一条长3000米的凹地,其中有两个火山口,周围覆盖着凝固了的火山熔岩,海底覆盖一层含大量硫化物的软泥。大裂谷南部是一些伴有火山岩的湖泊。这一切是否预示新大洋将在此诞生?威尔逊等认为,大洋的形成是中央海岭裂谷活动的结果,而处于东非大裂谷的红海、亚丁湾是全球大洋中的巨大裂谷——中央海岭的一个分支,因而将来很可能扩展成为大洋。那时地中海将结束目前的封闭状态与新大洋相通,共同结成世界第五大洋。不过,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不少与东非大裂谷规模不相上下的裂谷,如莱茵裂谷、贝加尔裂谷、菲律宾大裂谷等,有些与大洋的中央海岭也有联系,它们有的以湖泊形式出现,有的为断裂山谷,有的一部分为边缘海,那么它们是否也将发展成为世界大洋呢?所以关于东非大裂谷将成为第五大洋的预言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

海底峡谷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直是海洋科学家探索的课题。1936年,美国学者德利认为是浊流的侵蚀作用造成了海底峡谷。所谓浊流就是携带大量泥沙的海底潜流。

不过,由于当时还从未有人观察过海底浊流侵蚀现象,因而人们对浊流能造成海底峡谷的说法将信将疑。从20世纪40年代起,荷兰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奎年在水槽中进行试验。他用人工方法制造出一股浊流,使之在清水底下流动,从而得出浊流的确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能够造成海底峡谷的结论。1952年美国海洋学家希曾等人,深入研究了1929年纽芬兰岸外海底电缆在不到一昼夜之间沿陆坡向下依次折断的事件,判定肇事者正是强大的海底浊流。根据海底电缆依次折断的时间,计算出这股浊流在坡度最大处流速高达每秒28米,在流到水深6000米的深海平原时流速仍有每秒4米。这些浊流从陆坡至深洋底,流动达数千千米。

img3

海洋底部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的山脉。规模最大的是隆起在大洋底部的连绵的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还有一些深海底部的相对孤立的高地,有的呈锥状,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叫做海底火山;有的虽也是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但顶部平坦。海底火山常呈链条状组成海岭,海岭有的部分露出水面构成岛屿。

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中心,板块的边界,一般由两条平行峰脊和中间峡谷组成,宽在1000千米以上,中间的裂缝深达1000到2000米。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体系,它从北冰洋开始,穿大西洋经印度洋,入太平洋,绵延7万余千米。大西洋中脊呈弓字形,印度洋中脊呈人字形,太平洋中脊位置偏东。三大洋中脊在南部相互连接,在北部伸入大陆。如东太平洋中脊北端伸入加利福尼亚湾,印度洋中脊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裂谷相接,大西洋中脊经冰岛进入了北冰洋。

img4

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一般有岩岸、沙岸和泥质海岸等几种类型。

岩岸由岩石组成,一般比较陡峭曲折,在海浪的拍击下,会形成许多奇异的海蚀地貌,如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桥、海蚀崖及海蚀阶地等。

沙岸由沙子和磨圆度很好的五颜六色的砾石组成,一般平坦开阔。沙子和砾石由波浪带到岸边堆积起来形成海滩,还会形成一条条沙堤,在海中形成沙坝、沙咀等。

泥质海岸由粉沙和淤泥组成,海岸平直,海滩宽广,还常见由贝壳碎屑和粉沙、细沙组成的贝壳堤。这种海岸多分布在大河口和海湾中。

另外,还有由生物作用形成的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峡湾型海岸;以及按地质构造走向划分的纵向海岸和横向海岸等。

岛屿是四面环水的陆地,它们有的位于河、湖中,有的分布在海里。最大的格陵兰岛面积有218万平方千米。根据岛的成因、分布情况与地形特点,岛屿可以分成堆积岛、大陆岛和大洋岛等几种。

堆积岛一般分布在河口或离岸不远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组成,是由河流泥沙堆积而成的。大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以后因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与大陆分离才形成岛屿,它的特点是与大陆的地形特点相似。大洋岛分布在广阔的海洋中,在地质构造上与大陆关系不大。这些岛屿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出海面形成,如夏威夷群岛;或是由珊瑚礁堆积而成。环太平洋岛屿的地质活动尤其剧烈。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使用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号”,对日本海沟进行了调查,首次发现了因板块下沉而出现的海底裂缝。

这个海底裂缝很可能是在1933年发生三陆地震时产生的。那次地震曾造成3000余人死亡。“深海6500号”调查船所调查的海域是,在太平洋板块一侧的岩手县宫古市东侧海面约240千米的日本海沟。调查船在深度为6000米左右的海底中发现了3条南北走向的裂缝,裂缝的宽度是1米至15米,裂缝深度为2至3米。最长的一条裂缝的长度超过100米。

在日本北部联结北美板块处,太平洋板块下沉的地方是日本海沟。可以认为,这个裂缝是由于太平洋板块的拉力而导致的。裂缝的断面很新,裂缝内没有沉淀物。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洋底部发现板块的裂缝。

洋流是海洋中以水平方向,有规律、稳定地流动着的巨大水体,也称之为海流。它有冷、暖流之分。环南极洋流,是在西风推动下自西而东环绕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间的广阔海域流动的洋流,属寒流。因为不受大陆的阻拦,随风漂流,所以又称西风漂流。宽约300~2000千米,表层流速为0.9~1.9千米/小时,相当于墨西哥湾流流量的8倍以上,因此西风漂流是世界大洋中规模最大的寒流,也是最大的洋流。墨西哥湾暖流也叫湾流,是世界上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由南、北赤道暖流在墨西哥湾汇合以后,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形成佛罗里达暖流,以后又汇合了安的列斯暖流,再沿北美洲的东海岸自西南向东北流去,形成著名的北大西洋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的流势很盛,在流经佛罗里达海峡时,流速可达每昼夜130~150千米,宽约150千米,深约800米,表层水温达27~28℃。墨西哥湾暖流的总流量每秒钟达7400万~9300万立方米,比太平洋最大的黑潮暖流约大1倍,几乎相当于全世界河流总流量的60倍。墨西哥湾暖流及其起源北大西洋暖流,拥有巨大的热量,使得北美洲东部沿海一带和欧洲西北部的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如西北欧纬度较高的英国、挪威等国的港口,能够终年不封冻,甚至使位于寒冷的北极圈以内的俄罗斯港口摩尔曼斯克也成为不冻港。对墨西哥湾流的研究,对全球气象具有特别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