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海如带景观层染

林海如带景观层染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 林海如带景观层染高耸入云的太白山不但创造了“太白积雪六月天”,“高处不胜寒”,也顺手成就了气候的“十里不同天,步步寒凉变”,而与此同步的植被也物竞天择,择地而生,森然有致地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一个步步景观,层林转换,如带如烟,天衣无缝的生命世界从平地直上太白巅,在景观科学上制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植被带谱。林下及层间植物种类繁多,而藓类植物已少见。随林型不同,各层的组成种类变化较大。
林海如带景观层染_天宝物华

9 林海如带景观层染

高耸入云的太白山不但创造了“太白积雪六月天”,“高处不胜寒”,也顺手成就了气候的“十里不同天,步步寒凉变”,而与此同步的植被也物竞天择,择地而生,森然有致地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一个步步景观,层林转换,如带如烟,天衣无缝的生命世界从平地直上太白巅,在景观科学上制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植被带谱。

从南坡的基座气候北亚热带开始,太白山接着从暖温带(北坡的基座气候)到温带再到寒温带以至高山亚寒带甚至高山寒带的气候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鲜明的不同的生长条件,而植物就安营扎寨在与自己相适应的区段。

img34

太白林海

山地垂直带谱的制约因子主要是地形海拔下的气候变化,而随后衍生了土壤与植被的变化,气候在几千米的垂直变化下推演了平地情况的几千公里,而植被也是同步展现,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乾坤挪移的味道。

当人们在炎炎夏日穿越太白山森林公园,从炎热到温润再到凉爽,景观林带移形换影,林型从茂密到疏朗,林冠从圆柔到尖俏,叶片从阔大到针芒,终至高大的乔木若有若无,成为草灌的天地,长风呼啸,草灌匍匐,一切都来得那么快,炎凉与物种如过眼烟云,这个就是自然造化的神奇。

从山下开始攀登太白山的话,你将会看到这些清晰的变化:栓皮栎景观林带(海拔1 300米以下)、锐齿栎景观林带(海拔1 300~1 800米)、辽东栎景观林带(海拔1 800~2 300米)、红桦景观林带(海拔2 300~2 600米)、牛皮桦景观林带(海拔2 500~3 000米)、巴山冷杉景观林带(海拔2 800~3 200米)、太白红杉景观林带(海拔3 000~3 500米)、高山灌丛草甸景观带(海拔3 400米以上)。

栓皮栎林分布于海拔1 300~800米之间,无论在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方面均较宽广。由于长期人为活动,这一带浅山凡可耕者皆已垦作农田,但仍在难以垦作的地段保持有相当部分的栓皮栎林。

img35

景观层染

下木主要为黄栌,其次为盐肤木、榛子、胡枝子、胡颓子、忍冬、绣线菊、荚蒾、卫矛、栒子、野樱桃、悬钩子、马蹄针等。林下草本植物有茵陈蒿、黄蒿、紫苑、野棉花、北柴胡、苔草、禾草、茜草等。藤本植物有葛藤等。

锐齿栎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 300~1 800米之间,上界与辽东栎林接壤,下界与栓皮栎林相连,分布范围也很宽广。有成片之纯林,林相整齐,郁闭度在0.7左右,生长良好。

林下及层间植物种类繁多,而藓类植物已少见。松花竹已绝迹。

辽东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800~2 300米之间,本亚带上接红桦林,下连锐齿栎林,林分组成比较杂乱,树种繁多,少见有纯林者,乔木达40余种,主要有槭、椴、椅杨、山杨、华山松、油松等。

太白山垂直带谱中红桦林是十分吸引眼球的林带。红桦林亦称纸皮桦,树皮淡红或红褐色,喜光,树冠宽大,多为卵形。喜湿润空气,自然更新好,病虫害少,生长较牛皮桦迅速,躯干高大饱满,材质优良,树龄约90年。树高18~30米,也有高达25米者,胸径20厘米以上,分布面积较广,是一相对稳定的林分。

红桦林在北坡分布在海拔2 200~2 750米,南坡1 900~2 650米。林下土壤为山地暗棕壤。

组成红桦林的植物有126种。常为红桦纯林或以红桦为优势种的混交林。红桦林的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随林型不同,各层的组成种类变化较大。

乔木层郁闭度0.5~0.8,以红桦为优势。伴生树种以华山松、巴山冷杉、牛皮桦、辽东栎、山杨等为常见,在不同的生态地段,则有明显的差别。太白山的桦木林多为过熟林,由于林内的桦木幼树不能适应阴湿的环境,因而林内更新状况普遍不佳。在红桦林内的空地上,有成片的红桦幼林出现,在其被破坏后,由于萌芽力强,能很快重新成材,此亦为太白山独有特征。

桦木为冰川退却后最早形成的树木之一,耐寒、速生,因而它在太白山的生长,也是作为对太白山冰川的见证。

牛皮桦又名毛红桦,分布在海拔2 800~2 900米之间,也可达3 000米的高度。林下多巨石,土层浅薄,立地条件差,林木生长不良,林相一般极不整齐,牛皮桦在冷杉林破坏之后立即补位,形成牛皮桦纯林或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

img36

秦岭金丝猴

牛皮桦林之下木种类较简单,覆盖度小,主要有茶藨子、花楸、忍冬、杜鹃等。地被物以苔草、藓类为主,其次尚有赤芍、蕨类。

牛皮桦林为落叶阔叶林中分布最高的群落类型。林地土壤为山地暗棕壤。

牛皮桦林的组成植物有104种。因牛皮桦的适应性较广,故林内环境较复杂,群落结构变化大,形成的类型(群丛)较多。

乔木层常以建群种牛皮桦为主而形成单优群落,林内也常有巴山冷杉、太白红杉、红桦混生。树高7~15米,最高20米。胸径13~25厘米,一般20厘米。树龄70~130年,为过熟林。郁闭度0.4~0.8。林内枯枝较多,生长不良。林下灌木约40种,优势种类有金背杜鹃、秀雅杜鹃、太白杜鹃、华桔竹、陕甘花楸、冰川茶蔗子、峨眉蔷薇等。草本植物以苔草、小花凤毛菊、扭柄花等为常见种类。林下苔藓植物发育。

太白山的桦木林在秦岭山脉的其他山峰没有分布,为太白山森林植被中的独特群落,有待进一步研究。

巴山冷杉林分布在海拔2 800~3 200米之间。土壤为山地灰棕壤。建群种主要为巴山冷杉。在北坡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林相破坏,牛皮桦侵入,故在北坡很少见有大面积纯林。南坡的冷杉林生长良好,林相整齐,平均直径30厘米,树高25米左右。

巴山冷杉林因历遭摧残,现仅分布在海拔2 800~3 000米之间,其上连太白红杉林带,下界接桦木林带,但也有冷杉居高处,太白红杉处下部,形成所谓“倒置”的现象。例如在太白山东南坡的玉皇池至三清池一带,沟谷宽阔,阳光充足,沟底及溪旁两侧遍布太白红杉,枝繁叶茂,长势相当良好,而沿溪旁渐次升高至谷岸两旁的小山上,则被苍劲的巴山冷杉所占据。这种现象在南坡的老庙子和西太白白起庙梁下部均有所见。

构成巴山冷杉林的植物有89种。群落结构复杂,分化较大,一般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层等四层。因群落内环境阴湿,故不能形成明显的灌木层或草本层,但地被层发育良好。

太白红杉林分布在海拔3 200~3 400米之间,即由文公庙至放羊寺全为太白红杉林。土壤为亚高山森林草甸土,在上部土壤比较脊薄,林木生长缓慢,尤其靠山脊梁,干形弯曲低矮,150~200年生者,高仅2~4米。

西太白梁上的红杉林生长更为缓慢,树龄300年以上,而树高不足5米。但在下部海拔3 000米左右与冷杉林相交处,一般生长均较好。如南天门西坡的红杉直径10~30厘米,高度达15米以上者,年龄在150年左右,立木整枝完好,树势挺拔,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林下木主要有鳞桧、头花杜鹃、高山绣线菊、大萼忍冬、刺毛忍冬、华西银腊梅。草本植物常见的有大叶碎米荠、太白银莲花、美观马先蒿、圆穗蓼、五脉绿绒蒿等。药用植物有太白米(假百合)、铁棒锤、太白韭(大花韭)、高山罂粟等。藓类主要有塔藓、泥炭藓及垂枝藓等。

组成太白红杉林的植物有80种。由于生态环境复杂,林型变化大,群落的结构就显示出极其多样性。太白杜鹃—太白红衫林、头花杜鹃—太白红杉林、华西忍冬—太白红杉林等群丛的结构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组成;藓类—太白红杉林、泥炭藓—太白红衫林等群丛的结构只有乔木层和地被层,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成层;毛状苔草—太白红杉林、羊茅—太白红杉林等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而无灌木层。

太白红杉林和巴山冷杉林内常附生大量的松萝(Usnea),形成特殊的“雾林”景观。

太白红杉林和巴山冷杉林是太白山森林植被中的稳定群落。

登太白山看垂直带谱,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科学常识,也是旅游中响亮的口号,身临其境看到高山杜鹃花开,看到红桦林,看到冷杉林,看到高山草甸,等等,高大显见的植被变化确实是让人心动感叹的生命帷幕,一幕幕拉开,闭上,直到云霄,喟然赞叹,谁能免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