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州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杭州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空间优化强调生态系统对城市生存、发展的保障职能。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用地的无序增长所形成的生态干扰,是我国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诱因。逐步推动降低直至取消两市间固话长途和手机漫游资费,加快电信同城化。
杭州城市空间优化策略_城市生态位论纲

二、杭州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空间优化是维护某一尺度下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状态。它包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优化;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的服务职能涉及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当这种服务功能指向城市时,即产生城市生态优化概念。城市空间优化强调生态系统对城市生存、发展的保障职能。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用地的无序增长所形成的生态干扰,是我国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诱因。生态系统优化依赖于“结构—过程—功能”的有机结合、城市生态优化格局是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存在形式。

城市生态位受空间格局的制约。“结构”规划是实现“过程”与“功能”健康的重要途径,“结构”规划除了要考虑关键性的社会要素、生态系统要素之外,更要选择那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易受干扰的生态过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空间过程(如区域城市协作、城市增长模式、人文景观保护等),才能实现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功能的有效对接。生态优化格局研究应针对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综合各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研究潜在生态影响类型及其累积性后果,为城市空间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从根本上看,城市生态位的确立,始终要以市民满意率为刻度。这是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13]。整体维护杭城区域“山、水、城、田、海”的自然空间格局,完整地保育河流水系、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区等生态资源,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城区绿地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空间优化的良好开端。

(一)基础设施

1.大力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继续致力于构筑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先行的引导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杭沪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科学统筹区域交通发展,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运行高效便捷、辐射带动力强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还要大力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统筹大型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实现交界区域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配套完善各项市政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1)加大水利工程与防灾减灾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人水和谐的城市供水及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统一协调堤围防洪、防潮、排涝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和管理标准,全面完成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建设相应标准的城市(城乡)排涝体系,开展跨界水资源监测,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交界地区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和衔接。推进辖区内河网的防洪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完善三防应急预案,实现三防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互通,形成以河堤和流域堤防为基础,蓄滞洪区、雨水管网相配套的防洪体系。加强接壤区域水行政执法联合行动,共同打击违法活动。

(2)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加强园林绿化交流合作,实现公园、风景区等园林资源共享。统筹交界地区镇村绿化、开敞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协同建设沿江、沿河、沿路防护林和绿化带,实现交界地区绿化景观融合,提高城市道路绿化管养水平,促进杭沪绿脉相通,共筑“区域生态走廊”。

(3)实现环卫设施与服务衔接。按照就近接入、有偿使用原则,加强交界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对接,共建共享污水处理厂与截污管网等市政公共设施资源。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中转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跨界水域垃圾处理合作,推进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余泥渣土、环卫执法等一体化管理。

2.融入上海,统筹信息基础设施

全力推动融入上海的“数字杭沪”发展战略,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源整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与管理,打造“无线杭沪”。

(1)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基础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应急指挥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视频监控网络互联互通。搭建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区域性电子政务与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开放式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和信息电视、商务电视、娱乐电视三视融合,建设覆盖两市的“数字家庭”系统。共建共享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设施。加大“无线杭沪”建设力度,实施光纤到户和无线城市工程,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800兆数字集群网和数字电视网络,到2012年,杭沪互联网普及率达90%以上。

(2)加快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推动降低直至取消两市间固话长途和手机漫游资费,加快电信同城化。整合并大力发展宽带数据、互联网、互动增值业务,共同推动建立统一的视频认证计费系统,逐步实现数字电视基本频道、付费频道等资源共享,统一宽带和视频资费。加快推进统一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网络、电子社区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协同建设杭沪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市政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

(3)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融合。首先,统一党政机关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建立信息安全应急体系衔接机制,协同处置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事件;其次,整合数据信息交换目录,互通数据交换平台,加快实现两地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对接;第三,促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建设与融合,实现数字证书互通互用、交叉认证,保障企业网上报税和市民网上交易安全。

3.强化能源保障

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着力构建以电力、油气为重点,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

(1)构建区域电网体系。统筹以杭州为中心的电厂电网规划选址,推进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负荷中心支撑电源和杭沪间6回220千伏联络线等工程。加强电网主网架建设和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能力和电力减灾应急能力,建成供应力强、结构优、稳定性好、效率高的区域现代电源及电网体系,实现电力同网同价。

(2)建立区域油气供应体系。加快建设舟山大型专业化油品接卸、存储、中转、运输基地,扩建储油、储气设施,支持区域内输油管道、LNG管网及接收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实现杭沪、苏杭高压管网系统的环形衔接,逐步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共同向国家和省争取充足的LNG气源资源,推进区域内油、气同网同价。支持企业参与天然气上游资源开发,优化气源供应结构。鼓励燃气企业跨区域经营,构建能源流通和交易中心。

(3)加强能源开发与保障。制订和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强能源科技研究,积极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柴油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全社会节约能源。加强能源保障管理合作,逐步统一能源保障监测体系和能源调度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战略储备和能源危机联合防控机制,确保能源安全。

(二)产业协作

生态位理论要求坚持协调发展、高端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集群化、国际化,促进产业融合、布局优化,着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区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精心打造“杭沪服务”品牌,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1)金融。以加快建设杭州区域金融中心为契机,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协调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着力将杭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浙江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成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外包基地。不断强化杭州区域金融管理营运中心、多币种支付结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与资讯中心、财富管理与股权、期货投资中心功能,着力推动杭沪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打造证券市场的“杭沪板块”。加快建设上海金融后援中心,深化与港澳金融合作,打造东部金融总部基地、产业金融创新基地和金融业后台服务基地。

(2)会展。进一步提升中国(杭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杭州博览会的品牌效应,发展壮大杭州国际汽车展、中国网商交易会、中国(杭州)国际机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杭州设计周和家电展、家具展、照明设备展、专业机械展等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展会,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整合会展场馆资源,加强与国际展览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品牌展会,联手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

(3)现代物流。以建设亚洲物流中心为目标,强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和舟山商用港口等战略性综合物流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杭州空港、宁波、舟山、金华四大国际物流园区,打造联合国采购基地。加快推进塑料、煤炭、钢铁、石化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提升重点物流中心信息化水平,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多层次配送网络,扩大现代物流区域覆盖率。大力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社会化和现代化,形成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4)文化创意。以杭州国家级软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和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建设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安吉动漫产业园,大力发展创意研发、工业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动漫制作、数字内容等产业,扩大网游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市场份额,吸引、集聚和培育一批创意大师,打造一批创意产业品牌,形成一批创意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工业设计产业基地。

(5)服务外包。充分发挥杭州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优势,积极承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网络管理、技术培训等信息技术外包(ITO)和金融结算、财务处理、跨国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商务流程外包(BPO),支持和鼓励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项目评估、中介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业务,着力打造杭州各开发区、软件科技园、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一批服务外包集聚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链。

(6)旅游休闲。以西湖成功“申遗”为契机,加强旅游规划衔接,整合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构建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深度开发都市风情、商务、购物、文化、生态、休闲等旅游精品。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大力推进国民旅游计划,共同打造杭沪旅游品牌。积极发展航海休闲等新兴旅游产业,加快推进一批综合性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形成集观光、商务、会展、文化、美食、购物、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时尚休闲胜地,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7)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集团总部和区域性总部,依托一批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如宁波)。大力推动区域内企业逐步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向区外转移,重点集聚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技术开发、战略管理等总部功能。协调规划和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优化总部经济营商环境。

(8)新兴服务业。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中国东部人才市场等人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汽车。以自主品牌汽车研发生产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汽车及零部(配)件自主创新能力、质量标准和品牌水平,大力发展汽车贸易、汽车物流、汽车金融、汽车及零部件技术研发、汽车维修、汽车及零部件检测、汽车展会、汽车文化等,延伸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打造1~2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建成国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配)件基地。

(2)造船。充分利用各大造船厂、船舶零部件厂及修船厂的资源,加快舟山、宁波等船舶配套基地建设,完善船舶制造、配套设备及船舶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形成专业化的分段、单元、模块等中间产品加工制造协作,提高造船效率和效益;加快发展游艇、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及配套部件生产、维修等产业,拓展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上油气工程保障服务系统等海洋工程制造领域,着力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华南地区主要柴油机生产基地。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杭城科技比较优势,依托区域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新能源和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到2020年,培育形成4个左右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3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的跨国高新技术企业。

(1)电子信息。全面落实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等战略性项目,着力打造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数字家庭、3G移动、下一代互联网、LED半导体照明、OLED显示、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与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

(2)生物医药。重点加强干细胞、转基因、生物信息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着力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材料、医疗设备、蛋白质工程、基因抗体工程和重组疫苗等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杭州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基地、杭州科学城等载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3)新能源。培育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研发设计及配件加工、组装成套的完整新兴产业链,重点推动CIGS薄膜太阳能组件、杭州新能源产业基地、浙江省太阳能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构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化基地。

(4)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材料,推动杭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上海)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性能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性能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光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家电、家具、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陶瓷及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提升杭沪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家电家具。加强家电产业科技研发力度,鼓励家电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上升为技术标准,继续做强知名家电品牌,推动传统家电高端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家电出口基地和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认证、标准化中心,建成世界级白色家电制造业基地。强化家具产业原创产品设计能力,促进生产专业化、模块化、标准化和柔性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具研发、生产和全球采购基地。

(2)食品饮料。积极引进国内外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工艺水平,重点发展时尚保健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高档调味品、果汁饮料、水产品加工等,做强“娃哈哈”、“西湖啤酒”等品牌。

(3)纺织服装。加大服装设计与材料研发力度,开发高端产品,实现纺织产业链的整合与提升。重点发展牛仔服装、童装、内衣、特色服装、高档面料,建设1~2个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制造销售集散基地。

(4)中药,充分发挥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实现医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展名优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积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制药业接轨。集中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浙中药龙头企业,促进医药产业链发展。

(5)陶瓷建材。推进陶瓷产业改造升级,建设陶瓷产业总部经济、陶瓷装备机械、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化工色釉彩等生产基地,发展陶瓷研发设计、检测验证服务、会展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陶瓷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的陶瓷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铝型材、不锈钢及其制品集群发展水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与制品研发、制造、交易基地。

5.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更新农业文明,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对接,建立一批分工合作互补的高科技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具有浙江特色的水产、种子种苗、花卉、农业休闲观光游等优势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合作,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促进项目进入现代农业园区(基地)。支持和鼓励企业跨市建立现代化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发展杭州、上海一体的农产品物流基地、专业配送中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无障碍流通,保障“菜篮子”产品的同城化供给和区域粮食安全。联手治理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努力提供百姓放心农产品,推动杭沪一体化的农业标准、市场准入、农资监管、动植物防疫及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认证标准及法定检验单位鉴定结果互认,建立高效、安全的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农业科技交流合作,鼓励联合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科技创新

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配置,联合开展自主创新综合实验,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建成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重要的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1.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创办各类科技型企业,使企业成为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跨区域研发机构,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体。建立技术创新协作机制,联合推动重大通用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提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创新互动机制,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扶持两地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2.优化自主创新发展环境

加快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形成统一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依托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进科技信息、专家库等基础性科技教育资源的联网共享,建立健全科研设备和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制度,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力度,促进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共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发展专利、版权、商标专用权专业代理机构,加快建设国家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专利、商标、版权三位一体试点,建立知识产权预警、监管系统及执法协作、涉外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明确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体地位,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拓宽与中央和杭沪科研单位、大型跨国集团、高新技术企业乃至国际知名标准认证、检测机构的合作力度,推进技术检测报告的国际公认度,提高标准服务的外溢效益。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国内外人才并重,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培育和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3.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着眼科技创新的需要,先行探索科技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集成创新资源,筹划并建设一批标志性、前瞻性的科技服务基础设施。积极整合科技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孵化器建设。大力实施重点实验室培育计划,推进行业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的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省联合开展的自主创新综合实验,促进国家、省和地方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

4.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与转化

重点开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与造船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解决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难题及共性需求。推动组建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对技术联盟联合开展的科研工作给予优先重点支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建立研发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向杭沪转移和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

5.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制订实施高端科技服务计划,培育和引进重点科技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委托研究等高端科技服务。鼓励建立多专业的综合技术服务联盟,提高综合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研发服务支撑体系、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设立科技孵化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吸收民间投入,发展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

6.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探索实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试点,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杭沪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有效承接技术转移。加强与国外科技领先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促成国外创新资源在杭沪两地合作设立研究机构。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促进技术进出口。共建区域开放型创新协作体系,强化对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广泛地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配置功能。促进杭沪科技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推动科技服务基础条件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区域自主创新政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合作规划研究,以重大项目、基地和平台为纽带打造开放的杭沪科技创新圈。引导和组织实施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联合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实验室等,实施联合技术攻关。

(四)环境保护

以水环境污染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区域性环境保护联防联治长效机制,推进资源共享、环境共治,率先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1.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统筹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加强河流干道、连绵山脉维护,构筑以钱塘江水系,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奇山自然保护区,西溪湿地等为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跨界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推进各流域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保护与建设,在生态敏感地带构筑“区域生态走廊”,构建功能完善的区域性湿地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立完善沿交通干道和经济走廊防护体系,加大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的修复力度,加强农田林网和农田保护区的开发维护,形成一体化的绿色生态架构。

2.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污染源管治力度,制订饮用水源环境监管工作计划和不同风险源的应急处理方案,共同消除水质安全隐患,确保饮用水安全。建立行政交界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和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确保交界水质符合相应水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建设,共建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循环利用率,控制跨行政区流域的面污染源。加强堤岸、景观绿化、闸泵建设及群闸联控调度工作研究,实施河涌截污与整治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受益。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

3.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浙江省已有《大气污染防治办法》,杭州除了认真实施,还要单独制定废气污染防治和污染物减排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实施“结构减排”;鼓励企业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做好“技术减排”;以企业脱硫脱硝工程为重点,抓好“工程减排”。以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为切入点,在提高新车源头污染控制水平、完善和深化在用车污染控制、促进淘汰高排放车辆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机动车污染控制长效机制。联手推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率先在全省启动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严格控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新建覆盖杭沪地区的灰霾天气监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资料库和预报研究中心,全面提高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测水平。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及裸露土地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污染。

4.加强固体废物处置

加快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中心、电子电器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和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促进危险废物处理产业合作发展。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体系建设,新建、改建一批高效、环保的大中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焚烧厂和填埋场。共同打击无证经营、非法转移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及乱堆乱倒乱排等行为。

(五)社会事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合作,共建优质都市生活圈,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

1.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构筑华南地区教育中心,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域。

(1)加强教研合作。探索组建教育科研协作联盟,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教育高峰论坛,定期开展优质公开课评选,促进教学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和跨区域联合攻关,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实现教育科研成果共享。打造引领教育发展的学术论坛、教育科研和教育培训品牌。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招生考试、教师队伍和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试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2)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逐步推进杭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协调统一,研究协调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及质量检测工作。提倡名校与薄弱学校牵手帮扶,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教师跨地区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互联互通。协商共建共用高等院校科研实验室、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东部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

(3)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支持学校和科研院所跨地区设立教学、培训、科研分支机构,鼓励名校跨区域整合资源,共同提高办学质量。相互支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引进境内外知名高校举办高等教育机构。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以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对方招生名额。支持两地企业和社会机构接收在校学生生产实践和实习。协调办学机构审批标准,推进两地审批结果互认。

(4)共享教育信息。扩大教育网络的互联带宽和互联网出口,逐步实现两地社区与家庭教育宽带网全覆盖。分领域开发统一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系统,共同建立和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实现教育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和共享。推进统一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自由选择培训网络和课程,互认继续教育学分。

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医疗卫生发展协调机制,发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验区作用,带动浙江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2年,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合作力度。积极探索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等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做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防止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2)推动基层卫生合作。建立统一的基层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大医院现有优势,通过实行跨区域结对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制度,形成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互动,支持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3)创新医疗服务合作。逐步推进门急诊病历“一本通”,探索建立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推进杭沪医疗机构部分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互认。在保障用血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进稀有血型的跨区域供血合作,合理调配血液资源。加强120急救网络体系对接,逐步建立统一完善的急救医疗网络机构、人员、设备准入制度和紧急情况下的统一调度指挥急救网络,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利用和急救网络联通。联合开展急诊医师护士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推进院前急救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医师多地点执业注册,促进医师合理流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交流。联合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发挥中医在疾病防治、身体调理和保健服务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疑难疾病联合攻关和重大疾病联合会诊。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协作。探讨建立医疗市场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加强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接壤地区的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行为。

3.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同源优势,建立文化发展协调机制,创造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率先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

建立演艺联盟,推进联合采购,共享票务网络,共同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和组织对外文化商演展览,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发挥杭城高等院校众多的优势,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和服务协作,逐步实现读者证互认。推行两地文物景点“一票通”,逐步实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媒体合作,实现广电网络互通互联,打造辐射全国的影视和媒体集团。统筹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交流。联手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依托杭州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发展都市文化,壮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大型文艺院团、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特色功能文化园区,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联手推出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艺精品,提高文化品牌竞争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越剧、武术、杂技、龙狮等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推动考古挖掘、文物展示等历史文化合作,实现考古人才、文物资源共享。

4.加强体育事业协作

整合体育资源,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体育发展整体水平,形成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组织、省体育大会组队、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的交流互动。杭沪联合举办龙舟国际邀请赛等大型体育活动,联合举办篮球、网球、羽毛球、登山、远足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体育生活。重点加强运动训练、院校管理等合作,积极开展教练员、裁判员交流学习,以优化项目布局、共同组队参赛、共同承办比赛等形式,不断提升杭沪竞技体育水平。加强体育产业信息交流,联合开发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项目。充分利用杭沪体育场馆资源,促进场馆设施开放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消费需求。

5.积极促进就业

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和劳动就业服务管理资源库,推动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位发布、就业扶持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对接,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加强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合作,促进杭沪生源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建立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强化农村劳动者、失业和待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开发评价示范基地,逐步实现两地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互认培训和鉴定结果。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协作执法机制,共同打击跨界欠薪逃匿和非法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实施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异地受理、异地审理、裁审标准一致,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养老、失业保险政策一体化,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一体化和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的一体化管理。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相互定点、信息共享、协助监督机制和同城医疗费用结算(清算)系统,实现参保人医疗保险费实时结算。积极探索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研究杭沪医疗保险统筹办法。加快建立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互认制度,协助办理有争议或投诉的案件。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逐步统一生育保险政策。协同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15年,实现杭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到2020年,建成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

7.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中国东部人才市场、中国留学人员杭州科技交流会、杭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和劳动力资源市场等平台,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依托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科研、经营管理和公共服务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训优势项目互补机制,扩大优势培训项目受众面。推进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系统数据共享,促进“杭州留学生网”与“上海国际人才网”对接,设置“杭沪同城留学人员服务专区”,推进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员等人才资源共享。探索建立评委库专家、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工作站资源共享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互认,促进职称业务联动办理。建立统一规范、高效共享的人才交流平台,推进开展相互委托的异地人事代理、人才租赁(派遣)、人才测评等服务。联合发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信息、薪酬调查报告和年度人才供求报告。积极探索联合组织公务员录用、选调、公选等工作,试行公务员相互兼职和挂职交流制度。

(六)公共事务

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创新、贡献与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改革,共同探索完善杭沪城市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和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同城化。

1.加强城市管理合作

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促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逐步统一。加大交界地区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环境综合治理基础条件。建立城市管理跨地区联动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综合巡检制度,加强重点范围、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监管,开展道路车辆乱停乱放、建筑渣土乱倒和余泥撒漏、营运车辆污染控制等城市管理专项行动,实现相邻地区城市管理无缝对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共同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杭沪“数字城管”联网互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2.加强社会治安联动

建立公安信息中心资源共享、信息互信和治安协作长效机制,推进以110报警为龙头的求助系统联网联动,加大对敌对势力、非法组织、宗教非法活动等危害国家安全及涉枪、涉黑、涉毒和“两抢”、“两盗”、绑架勒索等严重暴力性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异地调查、取证、追逃协作,相互提供技术和警力支援,提高对在逃犯的缉捕效率。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信息通报机制,提前做好高速公路车辆分流工作,加大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车辆非法上路行驶和交通肇事逃逸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高速公路、国道和环城快速干线等跨境车匪路霸。积极开展警务交流、重要活动互邀观摩及专项联合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协同维稳能力。逐步统一执法标准、行为规范和便民措施,加强司法联动,打造“平安杭城”。

3.强化人口调控管理

加强人口宏观调控管理制度衔接,完善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逐步统一计划生育管理政策和考评制度,协调开展计划生育调查与排查,探索计生服务互通互认,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联合开展流动人口普查,建立流动人口管理IC卡互认互通管理体系,共建共享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建立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协查制度,联合开展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和完善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推动建立杭城高危人群一体化管控网络,实现对高危人群的动态控制。加强对外籍人口的管理服务协作。

4.共同维护食品药品安全

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协作、联合打假机制和安全预警系统,联合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检查鉴定,实现区域间无缝监管,共同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协调、畅顺、高效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大药品流通统一监管力度,推进杭沪间驻店药剂师资格互认,药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互通,有效处方互认。共建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和预警体系,逐步实现诚信体系互认、产品检验互认和案件查办信息互通。建立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应急指挥平台,提高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水平。

5.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加快整合杭沪市场资源,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域封锁,逐步建立统一、完善、协调的市场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程序,联合推动开展企业标准与资格审查、抽查质检和评估行动,推进审查、质检和评估结果互认。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的监管机制。加强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和专项合作,完善市场监管信息情报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征信数据有效共享机制,实现企业信用评估结果互认。加大查办案件协作力度,建立消费者申诉举报一体化体系,形成12315消费者维权网络一体化工作机制,营造和谐统一的消费环境。定期开展打击侵犯驰(著)名商标专用权的专项执法行动,维护知名品牌声誉,重点保护名、优、特产品。统一市场执法标准,加大侵权违法和失信行为联合打击力度。

(七)区域合作

城市生态位的宽度的拓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区域合作方面。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合作优势,因此全面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将有利于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1.携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

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加快海港、空港、信息港和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干线、电网、气网等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服务长江三角洲功能。围绕杭沪主导产业,推进长江三角洲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预防协作,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积极推动杭沪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以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全面加强与沪宁合作,提高杭沪宁经济圈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2.带动环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

认真贯彻“双转移”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协调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切实办好产业转移园区,积极参与共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完善挂钩帮扶机制,创新帮扶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口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鼓励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面向环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招生规模和培训容量,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积极利用杭沪都市圈基础设施、科技实力和产业优势,推动环长江三角洲区域加快发展。

3.融入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建设

借助泛长江三角洲平台和杭州与泛长江三角洲省会城市合作平台,推动以项目带动合作、以合作促进发展。利用泛长江三角洲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市场开发,建设区域旅游大市场。加强与泛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共建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开展与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合作,保障杭沪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继续加强能源合作,为杭沪地区提供电力保障。

(八)体制机制协调和创新

创新是生态位突破限制的重要途径。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打破阻碍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区划壁垒,按照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公正公平、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立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具有更强整合能力的协调体制和机制,为杭沪同城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1.建立经济协作机制

协调产业政策导向,联手编制杭沪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实施差异化引导政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区域产业集约用地和节能降耗新机制。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对接,逐步统一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招商服务标准,共同开展招商引资,互通招商信息,共享招商资源,协调招商利益。研究建立区域财税、投资管理、技术创新等有利于协调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联手打造产业园区和功能区,共同研究跨市域开发模式。探索建立合理的投资管理机制,研究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协作机制,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联合推动重大通用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争取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在杭沪布点,共同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两市公平贸易联合应对机制和进出口预警机制,合作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诉讼。

2.完善环境联治机制

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空气污染防治、生态林业建设、湿地保持等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政策体系,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整体对接。加强环保信息沟通,公开跨界重点污染源信息、联合整治工作计划及实施进度。对可能造成跨区域污染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环评联审,共同研究跨界流域和区域的限批、禁批办法,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审批立项。联合开展环境污染调查,加强执法联动,杜绝污染转移,对由跨界污染引起的问题加强协调、有序调查、有效处理,形成污染型企业有序退出机制。建立两市河流、大气环境监测合作机制,定期协商跨界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相关问题,制订阶段性合作计划。探索建立地区间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区域间排污权交易试点。

3.创新服务共管机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协同推进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城市管理跨区域联动机制,制订联动工作预案,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探索联合设立交界地区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重点范围、路段和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实现相邻地区城市管理无缝对接。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完善政府服务体制,共同推广“一站式服务”、“网上办事”和“网上审批”,率先联合推进审批管理“零收费”。开辟同城化建设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在重大群体性事件、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疫情、安全生产事件等领域建立完善协同处理机制。

4.深化协调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杭沪同城化领导小组决策和协调作用,完善杭沪同城化市长联席会议及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专责小组职能,逐步增加对口部门专责小组数量和覆盖面,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和接壤区之间加强合作。加大联合宣传和共同推介力度,形成重大决策事件和重大新闻发布事先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省的沟通协调,力争成为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通过“杭沪同城化发展论坛”等平台,共同探讨杭沪深层次合作问题。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支持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联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