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返璞归真学语文

返璞归真学语文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这些文字所传达出的“我”的情感。
返璞归真学语文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三、回归生活:返璞归真学语文

师:看了同学们的课前预习,班上有28位同学(一一报出28位同学的姓名)提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天晚上的戏并不好看,可文章结尾为什么却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鲁迅的《社戏》。

师:请同学们默读17~21小节,哪些文字能让我们感受到那晚的戏并不好看,划出这些文字。

(生默读,圈划语句)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生: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但那天晚上,铁头老生也懈了,并不翻筋斗,这说明演员没有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所以戏不精彩。

生:“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那天晚上“我”没有看到自己最希望看到的,内心肯定很失落。

师:刚才是没有看到最精彩的,这里是没有看到自己最希望的。

生:不光是“我”觉得戏不好看,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全船里几个人不住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最后,我们没等戏演完,就驾船回去了”,说明大家也觉得戏不好看。

师:戏不好看,是因为没有看到最精彩的和自己最想看的。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生:还有,在21小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他们“骂着老旦”,“不停地叹气”,说明“老旦”也是那晚戏不好看的一个原因。

师:有道理。想看的没看到,最怕见的却见着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那“我”在看老旦表演时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这些文字所传达出的“我”的情感。

生:我觉得21小节的心理活动描写把我当时的失落之情,精彩地表达出来了。我“最怕老旦坐下唱,当初,老旦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从“只是”一词中可以读到我的期待心理,认为老旦不会唱太久就会下去了。“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从这个“竟”字,可以读出我期望破灭的失落与无奈。后来,“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这个时候,“我”的心中又有点希望了,“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从“不料”一词可以体会到“我”心中刚燃起的希望之情又一下子被扑灭了,心中充满了失望和不耐烦,以致后来不等老旦唱完就打道回府了。

师:分析得很精彩,抓住了“还只是”、“竟”、“不料”等关键词,品出了我当时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绪。

师:这样的情感经历,大家在生活中有过相似的体验吗?

生:记得有一次看演唱会,有一个歌星,我很不喜欢,我巴不得他快点唱完,好不容易等到她唱完了,我正高兴着,没想到她接下去说:“下面我再为大家演唱一首。”我就很失望,不等她唱完,我就换频道了。

生:还有看电视剧插播广告时也有这种心理,广告一个又一个,总以为该完了,结果又是一个,在等待中,期待,失望,又期待,又失望。

师:我想这两位同学当时的心理和文中“我”的情绪是一样。有时候,品读内容时,我们要学会唤醒自己的相似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相似的生活体验去品读文字中的情,这样,我们的体验就会更真切,更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师:请同学们再找一找,在这一节,还有文字能传达我对老旦的厌恶之情吗?

生:“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从“东西”一词可读出我对老旦的厌恶之情,因为我们平常对某人厌恶之至时,有时会说:你算什么东西。(生笑)

师:老旦是人所扮演的一个角色,不是某一种东西,作者用这种不合事理的表达使语言有了一种幽默,并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像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在品读时要牢牢抓住。还有吗?

(生沉默)

师:请同学们看21小节第一句,“然而老旦终于出场了”,从这个句子能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终于看到老旦出场了。

师:终于看到老旦出场,那说明我很希望老旦出场了,可后面却说自己是极不喜欢老旦的,看来这样的理解并不正确。“终于”在这里应怎样理解?查一下工具书,再结合语境,说说它的意思。

(生一致认为是“终究”的意思)

师:那从“终于”一词我们能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明我心中一直担心老旦出来,可我的担心最终还是成了现实,表达了我的失望。

师:对,分析得很到位。我们在品味语言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语境义,这样,我们的理解会更准确。

师:从刚才同学们所找的文字中,我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我是不喜欢那晚的戏的。回到最初的问题上,那为什么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生沉默)

师提示: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戏不好,那那晚什么让我觉得好?

生:那晚偷豆的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师:对,戏不好,但“戏外戏”很有味道。所以,这里所说的“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不是实指再也没有比它更好看的戏,而是遗憾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不再。那么,“偷豆”中有什么能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4~27小节稍作思考。(生默读,圈划)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有意思:“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豆就是阿发家的,怎么能说是偷呢?

师:是啊,豆就是阿发家的,怎么能说是偷呢?这个“偷”字是不是用得不恰当?如果我们把“偷”换成“摘”,如何?

生:不好,“偷”字活现了孩子的心理,孩子们认为,大人同意了才不叫偷,瞒着大人的,尽管是自己家的东西,那也是偷的。

师:一个“偷”字,让我们读到孩子的普遍心理:怕大人。

生:我也觉得这句话有意思,阿发的回答让我觉得他很热情、大方。因为他家的豆好,就让伙伴们都偷他家的豆。

师:我们感受到孩子内心世界的纯真。

生:我想,小伙伴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的情景肯定也是非常有意思。

生:还有大家一起议论怎么对付八公公的事也很有意思。

师:刚才两位同学提到的这两件事,文章都没有进行细致的描写,同学们能否发挥自己的想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当时的场景再现一下。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一个镜头呢?选取其中的一个镜头来描写。

(生写片段再现情景,交流)

生:“豆熟了!”随着双喜的一声喊叫,全船的孩子一哄而上,围在锅的四周,大家顾不得豆的烫手,一抓一大把,用手撮着吃。吃着吃着,阿发拿着一个豆荚说:“你们看,这豆荚大吧?你看里边的豆粒,多饱满!这肯定是我家的豆!”“臭美!”伙伴们打趣道。这时,双喜说:“这豆荚看起来应该有三四颗豆粒,一剥开却只有一粒”,他把豆粒往嘴里送,“呸,怎么还苦的?阿发,瞧你家的好豆!”“这绝对不是我家的豆,肯定是老六一家的。”阿发摇着手,连忙辩解。

师:阿发的炫耀,伙伴的打趣,双喜的埋怨,最后阿发的争辩,把吃豆时的情趣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商议对付八公公的办法)

生:这时,双喜说:“我们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这么细心,必定要知道的,怎么办?”“对,我们得想个办法应付。”大家七嘴八舌地应和着。

“他问我们时,我们就死不承认,任他怎么问都说没用过。”

“那不行,除了我们,没人动过这船,不是我们还是谁?”

“他一生气,告诉我娘,我又得挨板子了。”

“我们还是去向他认错吧,让他原谅我们。”

“不行,他那么小气,一定会让我们赔的。”

大家继续想办法,可是却没一个可以实施。这时,双喜说:“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大家听了,都说这主意好。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活现了孩子的心理。大家觉得小伙伴们最终确定下来的对付八公公的办法有意思吗?

生:很好笑,很幼稚,这哪是办法。

师:对,这不是办法,孩子们在一起商量出了这样的办法,你们对这些孩子有什么感觉?

生:觉得这些孩子充满稚气,很可爱。

师:对啊,有的时候,孩子总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用大人们看来非常可笑的办法来对付大人,而在当时他们自己是丝毫感受不到自己的幼稚和天真的。长大后,想起这些情景,他们也许会哑然失笑:童年时的我,怎么就这么傻呢?但在哑然失笑的同时,又会被以往的童真、童趣所感动:童年生活,多么美好!尤其是在经历成人社会的冷漠、残酷之后,这份感动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也正是“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真正内涵。

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好戏吗?

……

以上是《社戏》第一课时的课堂实录。这堂课,学生表现得很活跃,有的发言很精彩,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感染了我,我觉得自己教得很轻松,也很愉快,和学生一起沉浸在文本深处和文本对话,和作者进行心灵会晤,真正领略到了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

王荣生教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因此,在备课时,我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社戏》一文该教什么。这是一篇小说,好多老师都是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来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比如,把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刻”,“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等。笔者以为,确定以上教学内容无可厚非,但这是不是最合理有效的呢?李海林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是由教材以某一个要素决定的,它还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中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童年时代的生活过去没几年,绝大部分同学到现在还有着童年时代的那份纯真、稚气,所以,他们读《社戏》一文,最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的是洋溢在文字中那充满情趣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分析,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品味童年时代的盎然情趣。

二、关于教学切入点的确定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提一两个问题,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自己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提问中定会有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并集中火力点带领学生去攻破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那么,语文课一定会成为学生的最爱”。(潘森云《不该发生的缺席》《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在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时,结果有28位同学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那晚的戏并不好,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因此,我就从学生的疑问出发,以此作为这篇文章的切入点,结果在上课伊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提问很有价值,这样,他们学习的兴奋度、成功感就更高了。更为主要的是,学生所提的这一问题也是《社戏》一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由这个点一路点拨开去,能达到以少带多、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引导

有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字里蕴含的那份情趣了。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充分体验到了文字所传达出的那份童真、童趣。

1.紧抓关键词,品特殊的心灵密码

孙绍振在《文本细读》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课堂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没有把语言和人物、作者的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来解读,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分析语言,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学生容易忽视、但又带着作者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的语词。正是在这种地方,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语言的精妙。

如《社戏》一文,在思考“哪些文字让我们感受到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这一问题时,有些文字学生是能马上找出来的,如“铁头老生懈了”、“我最愿意看的蛇精、黄布衣跳老虎没看到”、“我看着看着打起盹来”等,学生找这些文字是没有难度的,它是让人一看就能明白的,但对于小旦、老旦表演的不喜欢,作者并没有直白地表示,而是把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一两个关键词中,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所以,在课堂上,我就随机进行了引导,让学生抓住“咿咿呀呀”、“东西”以及“然而”、“终于”、“还只是”、“竟”、“以为”、“不料”等词体会作者在这些词中所传达出的烦躁、讨厌和希望、失望交织,最终失望而归的心理。从而让学生明白品味语言,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要在他们容易忽略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往往在这些地方,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唤醒体验,感悟丰富的情感世界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读出自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钻研课文,进而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确,如果文本内容与读者生活经历的交叉越多,就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些经过时光淘洗留下来的经典作品,一般都表达人类所共有的情感特征,不同时代不同人都可以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去回应作品,从而得到某种阅读认同感。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相似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在《社戏》一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当时内心的失望之感,就引导学生找寻在自己生活中曾经发生的相似的生活体验,如打盹时的感觉,演唱会上看到自己不喜欢的歌星时的内心感受等,这些心理体验都与作者的描述非常接近,当学生能说出自己这些相似的体验时,就表明他们已经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

3.借助想象,再现精彩的生活画面

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一书中指出:要懂得文章的好处,就得不仅仅满足于欣赏文章已经写出来的,还要把文章没有写出来的意思想象出来。对一个教师来说,光是讲解课文已经有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养成一种敏感,就是善于把文章中没有写的东西想象出来。《社戏》一文,对小伙伴看戏的过程作者进行了具体细腻的描写,而对于烧豆、吃豆等细节是简笔带过的,试想想,没有了大人的管束,一群顽皮的孩子在一起烧豆,围在一起吃豆,吃了之后还商量不让大人发现的方法,这其间能没有趣吗?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设计了这一环节,想象这些细节,在想象世界中感受生活的情趣。从学生的回答看,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快乐吃豆以及销毁“罪证”的画面,是那么鲜活、那么生动,他们的想象创造的过程,就是他们感受生活情趣的过程。

这堂课,充分显示了语文课应力求返璞归真,回归本色,抓住语言这一特殊媒介,引领学生潜入其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创造出真正精彩的语文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