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的教育能顺其自然吗

学校的教育能顺其自然吗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此时此境每位同学都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欲望,要与祥林嫂交谈。比如有位同学说,“祥林嫂,你别太卖力地干活吧!”
学校的教育能顺其自然吗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二、学校的教育能顺其自然吗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让水在管子里面通过,结果发现,水会从任何低的地方流到任何相当于水源高度的高度。这个实验虽然是一种人为的安排,但是它的结果却告诉人们一个法则——顺其自然。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实验推及到课堂,竟发现一堂真正的好课也像这管子里的水,顺其自然,该流到哪就到哪。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理应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致使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发生错位,高度地关注社会的需求,而忽略“人”的本性。当政治需要时,人就被培养为政治人;当经济需要时,人又被塑造为经济人。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与学之间就存在着许多不相协调的音符,从教育的理念上来看,认为教育的本体在于师生的授受之间,教学的真谛在于依靠教师的外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于是教师成了教育使命的承担者,教学成为了教师意志和愿望的集中体现。从课程结构上看,把学科知识与课程实施过程割裂开而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与接受,机械训练与死记硬背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同时,过于注重学科本位和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鲜活的经验体验和实际问题情境解决的综合与创新;把课程目标、教学设计与过程、方法、手段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教学过程之前和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忽略对学生由易懂到学会再到会学的程序和方法。从课堂教学方式上看,陈述式的讲课方式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仍然以师者的姿态对学生耳提面命,形不成课堂教学平等对话的局面。在育人的层面上,德育对象的“物化”,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德育内容的“单一化”仍是工作的主体。

当然,面对着这些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教育现象,许多一线的教师仍有自己的思考与选择。某市有位物理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课前他已准备好了课件、实验,到临时指定的一个班级上课,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一交流,竟发现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于是他就果断地抛掉课前准备的一切,另起炉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课,学生需要什么,他就讲什么,尊重了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结果获得了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一等奖的第一名。既然课堂教学可以形成教学的自然状态,那么课程又能否做到自然创生呢?以语文学科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强调“语文课程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创生的意识。语文课程从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看,也可以说是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自我思考的过程。“我思故我在”,人只有通过自我的思想活动认识,才能意识到自我的必然存在,而这种“自我存在”是教师基于尊重文本、学生及教学环境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开放意识和独立意识。

一位老师在上鲁迅的《祝福》时,她以“现在,门被推开了,头发已花白的祥林嫂一手拄着一枝比她更长的竹竿,一手提着破竹篮,正向你我走来!”接着她以“我不幸,但我很本分”,“我本分,但我很要强”,“我要强,但我很孤独”,“我孤独,但我不害怕(我是厉鬼,我怕谁!)”这四句话挑开话题,让学生全面地接触祥林嫂不幸而又不断抗争的一生。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师有着强烈的课程创生的意识,她把一堂普通的讲读课演化成一堂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并设置了让学生与作品人物直接对话的场景,让祥林嫂“活”起来并“向你我走来”,诉说着她的本分、善良、孤独、要强……可以说此时此境每位同学都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欲望,要与祥林嫂交谈。比如有位同学说,“祥林嫂,你别太卖力地干活吧!”这是对本分而又善良的祥林嫂的一种同情而又为她感到不平;有位同学说,“祥林嫂,你不要太要强,认命吧,”这是对坚强而又孤独的祥林嫂的一种钦佩,一种担忧;还有位同学说,“祥林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显然更是对末路上迷茫的祥林嫂的一个劝慰、一种祈祷……

从这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思”是教师教学主体性最好的表现,教师通过对作品的“我思”,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把教学文本转化为活的教材,并在教学主体、教学文本和教学环境之间建构学科课程。可以说,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对给定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方式,也真正体现了课程改革的顺其自然。

再看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案例,学校不允许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总是有人会偷偷地把手机带进教室,于是,有些学校就作了规定,凡带手机进教室者,予以没收手机、通报批评、记过处分等。某校高二年级一位女生,因有事要跟家长商量,就偷着向一位带手机的同学借手机通了一次话,结果,这个情况被班主任发觉。在跟班主任的谈话中,该女生提出了两点理由,希望不要没收她的手机。一是这只手机她是借人家的,由于自己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绝不可能向家里要钱买手机赔给他人;二是没收手机就会导致对她的校纪处分,如果要处理她,必然会牵涉到带手机的同学,这将会使她非常难堪和尴尬。班主任对此事的处理也感到比较为难,如果不向政教处汇报,那么今后班里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会失控,因为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已知道了这件事;如果向政教处汇报,他知道学校的“零宽容”政策将会很严肃地处理这两位同学,这很有可能会给她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甚至直接影响到她们今后的身心发展。于是这位老师就把这件事情放到班会上去讨论,他要求同学们分析利弊,带手机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还是认为中学生不需要带手机进校园,为此,两位同学也在班会上作了深刻的检讨,保证以后不再违反校纪校规。最终,老师也没把这件事扩大化。从此以后,他的班级里再也没有出现带手机进校的现象。

《周易》有这样一句话,“既雨既处,尚德载。”意思是说,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停雨的时候就停雨,这是因为人们有至高无尚的道德能够载物。同样可见,学校的管理也毋须过多的人为因素,过多的纪律约束,如果我们的教师能让自己的学生多一点自主,让他们自身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并在内在动机的支配下形成一种自律行为,相信我们的学生是能够厚德载物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的天性,而遵循儿童的天性就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自然生活的秩序,不能人为地控制自然生活的本身。“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天人合一”,其实就世界的统一性而言,世界上只有一门科学,即是自然科学,即广义的大物理学。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讲辩证理性是自然的摹写。“抱一为天下式”就是讲世界是一个整体,受统一的规律支配。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主观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阐述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时也曾提到“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的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0~201页)从上述的这些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作为物质与精神的产物,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顺因天道,接受自然规律的统一支配,也只能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进入到一个令人神往的崭新世界。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教育状态,首先学校教育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研究探讨教育系统内部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要素,遵循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当然,人的身心发展有其统一性,也有其均衡性与差异性。从整体上讲,成年人的思维方式通常是运用既有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而儿童的认识规律恰好相反,是从具体到抽象。如有不慎,我们往往就会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识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所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青少年的生活,逼迫他们服从。正如卢梭在他的《爱弥儿》里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卢梭著《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1页)

其次,要始终珍视对学生内部的自然天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学习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基本核心部分,是他们的天性得以发挥,并能形成美好德性的摇篮,美好的学习生活会顺理成章地延伸广大青少年对美的一种感受力。教学固然教人以知识,但知识并不是死板的,教学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当我们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自由自在地思考问题,全身心地去学习,感悟自然和社会的真善美,使教育成为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的智慧、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的时候,学校教育就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第三,要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顺其自然,并非是单纯的“渴来喝水,饥来吃草”的老黄牛,对于一个人的潜能来说,谁也不知道自己天分中沉睡的部分究竟有多少。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使生命勃发成功的光彩。

一位经验颇丰的垂钓者曾说过,要想钓得上鱼,必须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潮涨潮落,风来雨去,何处是鱼儿栖息的地方,何时是鱼儿游弋的时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切外加在教育之上,或者违背教育内部自然规律的活动都有可能给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使教育走向歧路。为此,学校的教育只能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顺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走向健康的发展。

一位诗人对学校教育曾作过这样一种描述:“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一颗有生命的种子,只要有阳光、雨露和土壤,它总是要发芽、生长。我们的下一代也正如这一颗颗的种子,只要我们的学校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他们就会依托自身的生命内蕴,本然地展现灿烂的人生花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