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学校文化与现代学校文化

生态学校文化与现代学校文化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教育关系和教学关系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文化传统等。三是学校环境文化的重建,要从教育思想变革的高度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环境文化。进入21世纪后,人类文化的走向已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化。
生态学校文化现代学校文化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一、生态学校文化与现代学校文化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总蕴涵着一定的文化要素。什么是文化?作为古典词汇的“文化”,它是人文化成的统称。“人文”是一个能动概念,依“天文”(自然)规则而成,具有改造、化育万物的力量。为此,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大体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道地设的自然对应(“人文”与“天文”)与无教化的“质朴”和“野蛮”形成反照(“文与质”、“文与野”)。文化含义放大,获得近代义的是近百余年间的事,而获得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定义,则是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1876~1960)与克拉柯亭(Chydkluckhohn,1905~1960)。在他们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的阐述,“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是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得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尽管如此,对什么是文化,人们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句名言说:“如果一条鱼成了人类学家,那么,它最不容易发现的东西就是水。”(Spndler,1982年版第24页)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使我们非常难以感知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介质。正如伽德默尔所说的,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真正息息相关,然而顺自己之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同样,对于什么是学校文化,什么是现代学校文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教育关系和教学关系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文化传统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州先生在他的《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对学校文化是这样界定的:“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学校文化理解为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与上述的几种观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两个概念来分析,郑先生对学校文化的理解更重于它的动态生成性。

我们知道,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有其经验性、自然性的文化特征,而工业文明社会的文化特点则趋于标准化和理性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学校文化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苏鸿先生在他的《基础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版第7期)一文中对学校文化的重建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学校观念文化重建,要超越工具理性的窠臼,建构以生命生成为核心的现代学校观念的文化。二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建,要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突出以人为本。三是学校环境文化的重建,要从教育思想变革的高度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环境文化。显然,苏鸿先生的上述三点建议是针对现代的学校文化建设有感而发的。

进入21世纪后,人类文化的走向已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化。“青山涤我目,流水悦我耳,树影引我思,鸟语动我心”。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现代社会里,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它预示着人类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要正确理解生态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生态。“存在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期)这是从自然生态系统上定义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生态是有机体的生成体系、生存状态和生长态势的集合,其基本特征主要有生成的有机性或人性、生存的和谐性或协调性、生长的持续性或接替的循环性。”(杨亭《论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哲学意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版第5期)为此,从生态的基本特征中可以推知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性,实质是和谐,动机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讲人性,是因为人性是人的自然要求,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性与物性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求我生存”。但是,人与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具有能动性,人期待着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他需要资其享用的产品,他需要施展创造的环境,为此,人性与物性的最大区别除了“求我生存”之外,还要“求我幸福”。文艺复兴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者把人性看作是感情的欲望,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博爱。进入20世纪后,人类更是热衷于“小富即安”的社会境界,追求人的生活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从这一个角度来说,人性又是时代性、真理性在人的身上的一种自由的表述,当人的理智释放人性的自由时,就会在人格和身心上得到满足,找到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提出文化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思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追求物质财富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了精神活动与文化活动。所以,文化活动就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又是基于三重关系的和谐以及三个改造的互动互利的基础之上,它反映出来的文化活动也必然是生态的体现。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化的核心仍然是人性。

生态文化的和谐是由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所组成的,它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平等、发展平等和利益平等。和谐是什么?和谐是一种状态、境界、氛围,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存在,它们的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他事物间的关系也必须是和谐的。比如,乒乓球运动中,打的是有形的球,体会到的是无形的规律,一来一去是一种协调,一板扣死同样也是一种节奏;发什么样的球,必须有相应的回接,这是顺乎规律的。规律隐藏在有形的事物之中,有能量而又互动关联,正由于它们的存在,世界才会和谐;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背后是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规律,同样,没有规律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数值就不可能计算出大小,事物就不可能确定其形。为此,和谐包含着斗争,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相生”之理和“刚柔变化”之道就是对什么是和谐的一种最好的解释。“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立天之道曰仁与义”。《易传》中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提炼为“阴”和“阳”、“刚”和“柔”,即为复杂多样的生态学在分析方法上建立了理念基础,同时也证明了“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毕达哥拉斯语)。

生态文化的出发点是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NCN)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这一概念定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并成为了各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均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提出了许多的见解,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教育科技发展,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许多方面。纵观历史,人类文化的创造、积淀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因此,生态文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不能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也不能超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必须维护生态圈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要求人类充分发挥智慧和能力,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样,在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上也不能牺牲长远的利益来谋取即时的满足,要既能满足当时发展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

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和特征反观我们现行的学校文化,那么现行学校文化的核心又是什么呢?首先应该承认,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校是十分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有些学校把文化建设理解为景观建设,热衷于投巨资修建亭台楼阁,假山池沼,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让贫困学校望洋兴叹的“有钱人游戏”;有的学校制度名目繁多,但是它并没有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态度和自觉行为,违背者有之,回避者有之,逃避者更有之;更有些学校尽管提炼了以素质教育为主轴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建设了文化墙、艺术廊、励志亭等,但是挂在墙上的理念与学校的现实生活仍然是“两回事”。学校的文化建设除了与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如文化的定义、性质、分类等之外,还与学校的历史,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美国的一位学者斯肯认为学校文化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所有的显性成果,如环境中的建筑、产品的装饰品、称呼的方式、情感表达、可见的常规和仪式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包括组织成员共享的策略、目标、哲学等;第三个层次是学校成员基本的潜在假设,包括无意识的、想当然的信仰、观点、思想等。显然学校文化的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可操作的,也是目前校长们容易做得好的;第二层次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却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层次是师生潜在的影响着课堂、教学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却又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还是在于学校成员对学校文化的价值观的认同与共享。

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校长在谈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时曾说到:“现代学校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它是精神生活的守护神,它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追求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追求生活的质量与人的完美,它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意义。”(《做一个书生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应该说,程红兵校长把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这与斯肯的文化观有一定的相似性。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的学校文化正处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理念的激烈交锋之中。新课改运动主张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主张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而传统教育的考试制度又逼着人们拼命地去追求升学率。尽管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教育思路仍是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教育环境下,提出以“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就更显得它的意识的前卫。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和特征看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生态文化讲人性、讲和谐、讲人的可持续发展,它注重人际关系、社区归宿、精神追求、道德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开发,更接近于人之本性的生活,注重人的生理与精神的和谐圆润,身心发展的有序、均衡、协调,以保持人的全局、长久和强劲的发展能力。而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重在改善师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确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其宗旨是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让学习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乐趣,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为此,生态文化与现代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构建学校生态文化说到底就是学校的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生存价值,使人的生命活动处于自然蓬勃的状态。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地学习,生活在文化的、创造的、诗意的课堂中,他们的真、善、美的天性得到充分地发扬,智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学习的品质不断地上升,学习的质量不断地提高。体现在德育上,就是在源于晓理教育、制度教育、激励教育等外力教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生命本能,自主地发展自我。以人格养成和精神涵养为本体,凸显人的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走出对功利追求的怪圈,摆脱低级趣味的竞争,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恢弘的气度、高远的志向、纯朴的情怀、高雅的行为。体现在管理上,就是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当作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前提,逐步过渡到从“无序”到“有序”的工作境界,展现一种科学与民主、规范与自然、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高度统一的和谐的管理运营机制。

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构建学校生态文化,就是希望借助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并分析学校教育内部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中不断发展着的人,使系统内部得到新的平衡,产生新的和谐,并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让学校的生态文化建设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