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地质学研究

环境地质学研究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1 环境地质学研究农业环境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的一门相近学科,所以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农业环境地质有巨大的奠基与促进作用。尽管如此,但按产业部门分划的部门环境地质学却还没有多少人涉足。其次,致力于开展对一些环境地质学的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43],如全球变化问题,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问题,陆地水圈演化问题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等。
环境地质学研究_黄土高原地区农业

1.2.1 环境地质学研究

农业环境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的一门相近学科,所以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农业环境地质有巨大的奠基与促进作用。环境地质学的发展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地质学”概念的提出为分界划分为孕育阶段和创立发展阶段两个时期:[14]

(1)环境地质学的孕育阶段

与环境地质学内容相关的研究始于人们对一些地方病与环境因素关系的探讨。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的Hippocrates就开始注意到环境与疾病的关系问题,到公元17世纪,欧洲诞生了医学地理学。20世纪初,Chatin等人证实地方性甲状腺肿与水土中缺碘有关,1916年,B.Mckay发现斑釉齿与饮水中高氟有关。这些研究都使人们认识到,地质环境状况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人们对人—地关系也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公元前三世纪我国的荀子就在其《天论》一文中提出“从天而颂之,与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可以征服,利用自然界,阐述了“制天命”的观点[15]。欧美部分国家在产业革命后,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环境问题也大量涌现,这引起了科学家们对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19世纪末,法国人文地理学家布拉什在《人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自然环境为人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又反过来能动地利用和扩展这种可能性。美国学者马什在其1864年出版的《人和自然》一书中,首先开始呼吁开展自然保护运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必须节制开发活动,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门类的日益增多和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进行,各类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展开对诸如城市排污,地面沉陷,土地盐渍化和沼泽化,弃土废渣(垃圾)堆放等问题的研究。到60年代,这种研究已非常广泛,急需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将这些问题包纳进去。

(2)环境地质学的创立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直至今天。70年代,环境地质学的概念逐渐清晰明确。1972年英国沃德和美国杜博斯发表《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从地球未来的前途出发结合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讨论了环境问题,呼吁人们明智地管理地球。这本书成为当时乃至于现代环境科学的一部经典书籍,也对环境地质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80年代后,环境地质学已初步形成一门较系统的学科,美国的E.A.Keller、D.R.Coates、L.W.Lundgren.、R.W.Tark以及C.W.Montgo Tery等人都编著过《环境地质学》,但内容均过于肤浅,不大适用于专业的环境地质工作者[17]。此时期内,随大量环境地质学问题的出现,中国的环境地质学科也得到创立发展。中国地质学会于1987年成立了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届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议[18]。1989年成立了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19],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专门性环境地质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取得了大量成果,如区域性环境地质图系编制和论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农业环境地质调研等[20]。一大批学者专家开始对环境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地讨论与研究,刘培桐、刘东生、张宗枯、胡广韬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地质学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阐述[21]

这一时期,环境地质学的学科体系也日趋形成,除环境地质学外,又分化派生出了环境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地球化学等。而在归属于环境地质学的滑坡,泥石流,地面陷落,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地方病,废弃物堆放,土壤与水污染等专门性问题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2-42]。尽管如此,但按产业部门分划的部门环境地质学却还没有多少人涉足。

(3)环境地质研究的未来趋势

环境地质学从其创立到今天只不过三十多年时间,就其学科发展而言还不太成熟,体系内容也不完善。由于学科范畴界定的模糊性,其学科内容包容面过大,导致理论上的研究难以深入。因此其未来的发展应首先着眼于这一点,即先从建立与完善学科体系,规范学科内容,理顺各分支学科的关系入手。

其次,致力于开展对一些环境地质学的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43],如全球变化问题,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问题,陆地水圈演化问题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等。

再者,要将学科发展与当代新理论,新方法结合,从系统角度,从非线性演化方面对整个环境地质系统进行研讨,为进行环境地质状况的评价、预测开辟新的思维途径与技术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