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文明及其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及其生态危机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工业文明及其生态危机与漫长的人类岁月相比,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过去两三百年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引导下,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发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除了生产力的发展外,人口增长是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另一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中国拥有世界总人口的21%,
工业文明及其生态危机_中国一号问题当

第一节 工业文明及其生态危机

与漫长的人类岁月相比,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过去两三百年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四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在此之后,金属和水泥成了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汽车、火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取代风力和人力,合成纤维取代了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

以上这些改变,都直接源于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人类从务农和定居所开始的生活环境。蒸汽机的发明与大规模应用,绝对是人类历史上头等大事之一。蒸汽机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新能源。正是由于蒸汽机,在1800年,英国所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生产的总和还要多。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使人类进入了“电气社会”。与此同时,由于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钢铁的产量也大幅提升。人类不仅进入了电气时代,也跨入了钢铁时代。

在工业革命的引导下,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蒸汽机的发明,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也为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以及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提供动力。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到处是厂房和高耸入云的烟囱。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发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908年福特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汽车。从此,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为现代工业的命脉。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一大能量来源。

除了生产力的发展外,人口增长是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另一重要影响。尽管19世纪时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但1914年欧洲大陆的人口已经是1750年时的三倍以上。农业和工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还伴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许多公共健康措施。虽然当时出生率几乎没有增长,但死亡率却急剧下降。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1900年的40100万和1914年的46300万。[1]

对人类历史而言,工业革命所产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这也使得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简单来说,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之前。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城市就出现了。在以后数千年间,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的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存在于流域地区,如尼罗河流域、肥沃新月和黄河流域。这个阶段城市化延续的时间虽然最长,但总体来说发展相当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彻底改变了人类从务农和定居所开始的生活环境,使近代西方的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高速推进,往往在几年的时间里就能达到农耕时代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达到的水平。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此期间,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从而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不仅表现为人口和经济力量向城市集中,而且表现为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向城市以外的地区传播,城市成了文明的中心,城市的生活方式成为大众向往、追求的方式。早在18世纪,西欧就出现了所谓的“消费革命”。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前奏的吹响,物质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8世纪的前60年,人们发现生活日用品的供应大大增加,各种装饰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而且自己也能买得起。当时的欧洲社会,流行时尚和商业广告的魅惑促使人们纷纷投入种种追新猎奇的行列。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19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和美国也形成了新的消费模式。当时北美乍富的中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有闲阶层,极力模仿欧洲上层阶级的生活风格,他们喜欢用消费来展示自己刚到手的财富经济学家凡勃伦称之为“炫耀性消费”。而福特主义在20世纪的前数十年,把美国推向了大量生产和大众消费的状况,到了20世纪50年代,大众消费也成为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的核心。可以说,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进入了所谓“消费社会”,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消费从少数贵族的特权变成为普及大众的现象。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些层次的人群中也正在上演着大量消费到惊人的情景。消费主义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用来表达、实现自己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关于人生的理想投注到无穷无尽的消费生活中,对它注入无比的热情。

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观鼓励无限制地追求物欲,提倡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用“消费越多越体面”原则的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地购买、消费、甚至是浪费资源、能源和商品。在这种社会风气的鼓励和刺激下,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越来越不知珍惜和爱护资源,能否体面地消费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人们争相追求更多、更高档、更体面、更新奇的物质产品消费。为了满足这种畸形消费的需要,就要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无节制地浪费和消耗资源、能源。

毫无疑问,美国是当今消费文化的领头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无论是绝对总量还是人均值,美国都是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在2004年,美国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5%,却消耗了世界能量总量的22%。1970年,美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35%。全世界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在能源消费上必须追赶美国,然而,1996年美国的能源消耗仍超过中国、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消费总和。中国拥有世界总人口的21%,消费的商业能源仅占全世界总量的12%,大约是美国能源消费量的一半。美国消费的历史模式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可能是消费文化的一般特征。到2005年,美国有近30%的能源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能源总消费的63%,煤炭接近22%,核能占8%。如果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像美国那样消费,全球环境面临的压力将会在现有不可持续的水平上更加剧烈地增加。

分析消费主义在西方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消费主义的泛滥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虽然剩余价值的创造是由生产领域来产生的,但它的实现却离不开消费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短缺经济逐渐被过剩经济所取代,资本增值已不能主要依靠生产的投入,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消费市场的发育,生产对消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开拓市场,刺激消费需求,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消费者是上帝”表面看是给消费者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它不过是“金钱至上”的别名。就像丹尼尔·贝尔所说,“享乐主义是市场的时代”,“鼓励人们讲究物质享受与奢侈的享乐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2]

除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消费主义盛行的助力器。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这一场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干预措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的良好表现,此前指导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完美和谐、自动均衡神话的破灭。为避免经济危机再次发生,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影响最大。凯恩斯认为,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分配不公和三条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灵活偏好的存在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摆脱经济危机必须扩大有效需求。解决之道就是鼓励消费和增加投资。简单说来,凯恩斯的方法就是,由政府主导,将投资、消费的作用在适当的时间、领域发挥出来,克服各种因素对经济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由于克服经济危机时的良好表现以及自身理论的说服力,凯恩斯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基本方法,在他的理论指导下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后来被称为“凯恩斯主义”。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信奉的教条,于是,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盛行一时。在这种背景下,无节制地消耗社会财富,无限制地浪费资源成为社会信条,消费主义自然也就甚嚣尘上。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工业文明的危机不仅仅只是由于资本家和企业的贪婪,它也与近代以来人类对自身的基本认识密切相关。工业文明的模式就是由资本的逻辑所驱动的发展。资本逐利的本性把人类的占有欲望和表现欲望无限制激发出来,使人们把财富与幸福视为等值函数,不计后果地利用科学和技术,从而把人类的生活世界完全建构在了技术的框架之上。就像马克思所说,“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3]其结果就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描述的,“农业成了机械化的食品工业。人们设置空气以让它交出氮材料,为矿石而设置土地,为铀之类的材料而设置矿石,为原子能而设置铀,而原子能是则可以为毁灭或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被释放出来。”[4]

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使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并开始滥用人对于自然的开发能力,使本来有益于人类的自然反过来惩罚人类。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破裂之后,人类真正的灾难开始了。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向自然进军成为人类力量的象征。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力量,而人类也更加肆无忌惮地榨取自然。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5]在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增进的情况下,由于盲目的迷信技术,使得技术发展失控,出现了技术与人的关系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来,技术是人发明并为人服务的,人应该成为技术的主人,然而在当今社会,技术已日益脱离人的控制,不但不是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反而成为束缚人的东西,甚至成为人的统治者和支配者,人却成为技术的工具和奴隶。大自然变成了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庞大的原料仓库,大自然中的万物变成了工业生产的各种被储存的原材料;甚至连人也被变成储存物,被变成人力资源。技术不只是工具和手段,而是随着现代技术、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地万物都成了人的技术生产的原料。现代技术不只是手段,不只是人的行动,可以由人加以控制,反倒是人陷入了技术的框架,由技术控制人,人不能自拔,只会在技术时代的要求下千篇一律地从事技术生产。然而,当技术理性在帮助人类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备受尊崇的同时,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人生存之风险的增大,从而使人的生存陷入了困惑之中。

在人类肆无忌惮地利用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中,在人类物质财富急剧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无法忽视的真相”。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6]

一、大气污染。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硫氧化物9900万吨;氮氧化物6800万吨,悬浮颗粒物5700万吨,一氧化碳17000万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每年使用燃烧矿物燃料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约有4亿辆汽车每年将大约18.3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到大气层中。世界上有9亿城市人口处于二氧化碳超标环境中,有10亿城市人口处于悬浮颗粒超标环境中,其中中国占相当大比例。据一项报告的调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大气污染程还算不错。但是,包括里约热内卢、巴黎、马德里在内的16个城市污染相当严重。拉美的5个城市,巴西的圣保罗、墨西哥的墨西哥城、蒙特雷、智利的圣地亚哥、危地马拉城,已成为真正的煤气室。东欧所有的工业城市对大气的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容许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组织曾对曼谷、北京、孟买、洛杉矶、马尼拉、墨西哥城、德里、雅加达、卡拉奇、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莫斯科、纽约、里约热内卢、汉城、圣保罗、上海、东京20个大城市作了15年的调查,于1992年12月发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在6种主要空气污染成分中,有4种几乎完全来自汽车,即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另两种污染成分来自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硫和浮尘。该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在控制污染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正在继续恶化。

城市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全世界约有13亿人口居住在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颗粒物标准的城市地区,他们面临着呼吸紊乱和癌症的严重威胁,尤其对患有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肺炎和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危害更大。据估计,若不设法减少这些排放物,每年有30~70万人过早地死亡,14岁以下儿童的慢性咳嗽发病率剧增,每年达到1亿病例。同时,由于车辆排放的废气,空气中含铅水平大幅度提高,铅污染已成为若干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最主要的环境危害。

同时,大气污染不仅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也给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比如由硫氧物、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可以给农业、渔业造成减产或绝收,可以破坏森林的生长,还会给建筑业造成严重的危害。酸雨已经导致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是由排入大气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所造成的,自美国1936年第一次记录到pH(氢离子浓度)值为5.9的酸雨以来,酸沉降现象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酸雨使湖泊丧失生机、森林枯萎、土壤酸化。在欧洲,森林面积的35%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危害。

二、臭氧层被破坏。在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浓度为百万分之十的小圈层,叫臭氧层。它在距地面20~25公里的高度上,它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的保护神,它的作用是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阻挡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和人类的伤害。1985年5月,英国一支考察队在南极上空第一次发现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立即引起全球的严重关注。两年后,全世界110多个国家派出代表,出席了为拯救臭氧层召开的国际会议,并于1987年9月16日签订了著名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迅速成为国际间的重大事务。然而,1992年4月初,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极坏的消息: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当年的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北极平流层里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

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生产。在19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据统计,近60年来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已经排放了1200多万吨。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大量使用了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等化学物。自从几十年前美国杜邦公司开始在市场上销售氟里昂制冷剂以来,氟里昂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全世界大约有10亿台电冰箱和数以亿计的空调器中使用了氟里昂,用来清洗电子器件的清洁剂中使用了氟里昂,各种喷雾剂、发泡剂也含有氟里昂。据估计,每年这类产品的产量为75万吨,氟里昂的寿命为50~100年,即使现在停止生产,同温层的氯浓度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上升。据有关专家估计,要恢复到自然水平起码需要一个世纪的时间。

臭氧层的减少对人类来说,将意味着增加皮肤癌、黑色素瘤、白内障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500万人已上升到90年代的700万人左右。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专家预测,臭氧含量减少10%,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加15—25%;臭氧含量减少1%会使白内障病人增加1.6%,即每年增加10万名盲人。不仅如此,紫外线辐射增强,还将杀死陆地和海洋中的许多生物,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还有人认为,这会导致地球上2/3的农作物将减产,导致粮食出现危机。1991年底,由于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智利南部城市出现了羊群暂时失去视觉、当地小学生有皮肤过敏和不寻常的阳光烧伤现象。科学家们预测,如果臭氧层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变薄,那么到2000年时全世界患皮肤癌的比例将增加20%,达到30万人。如果下世纪臭氧再减少10%,那么,全球每年患白内障的人有可能达到160~175万人。对一些农作物的研究表明,紫外线的增加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如果臭氧减少25%,则大豆的产量会下降20~25%,其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也会降低。伴随紫外线的增加,海洋生物受到的危害也是很显著的。

三、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根据世界各地气象数据的统计看,地球温度确实在变暖。究其原因,普遍认为是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猛增又源于当今世界工业迅猛发展、能源消耗大量增加,森林、草地及绿色植物锐减。科学家预言,人类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比工业革命时(1850年)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气温有可能升高1.5~4.5℃。与此同时,因两极冰川及雪山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30~50厘米。这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首先,地处低洼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会葬于海底,因为极地的冰川会大量融化,海平面将显著上升,若不控制温室效应,到2050年,世界海平面将上升40~140厘米。预计在未来100年内,世界海平面将上升1米。沿海地区可能被淹,不少岛屿有消失的可能。其次,全球降水量会重新分配,旱涝剧变,森林、湿地和极地冰土被破坏,直接威胁原有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从而导致许多物种的锐减和灭绝。第三,还会出现极端高温,常年不遇的旱灾、异乎寻常的热浪、行凶肆虐的飓风和龙卷风将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巨大的灾难。据科学家预测,50年后,地球逐渐变暖还将导致台风的破坏能力增强40~50%,这意味着更多的房屋、桥梁、输电线路等将惨遭厄运。同时,由于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掉,还将造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环境难民。

四、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但世界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全球的水资源总量为13.8亿~14亿立方公里,但其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咸水约占96.5%,剩下的3.5%的陆地水,绝大部分又被冰川、雪山、岩石、地下水和土壤所占去。可供人类采用的河湖径流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35%。水在环球水圈中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海水和陆地水之间,通过蒸发、降水、水流等,形成循环平衡。人类真正能够直接采用的淡水,是来自这种循环平衡降水中的那部分稳定径流,其总量约每年9000立方公里。仅从数字推算,人类拥有9000立方公里的淡水资源量,应该不会缺水,但水资源危机却是全球性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有13亿人缺少饮用水,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根据当前的气候条件和人口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均水资源量将减少24%,稳定可靠的人均供水量,将由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人类对水资源的耗量在不断增加,约经过15年便要增加1倍。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2%,而用水增长率却达到了4%,有的国家则达到10%。各国每年工业用水超过600立方千米,而灌溉农田用水多达3000~4000立方千米。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1万立方米,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2600立方米,世界排名第88位。而且我国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在北方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海河、涞河流域人均水量仅430立方米,比干旱的阿拉伯半岛还少;据统计,我国缺水城市至少有300个。

不仅如此,来自城市的污水、工业污水、酸的沉降、有害废物倾倒,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越来越重。受肥料和各种有毒化学制品污染的水占上述水量总和的1/3。全世界有12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2.5万人死于因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据资料介绍,我国因水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300亿元。与此同时,全球每年往海里倾倒的垃圾达200亿吨。海洋污染使沿海居民发病增多;海洋污染使鱼虾和海洋生物急剧减少和死亡。早在1977年2月,联合国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为了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世界已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水日”。

五、土地退化和沙漠化。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陆地面积由于人类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仅有1/10适合耕种,其余的陆地不是气候不宜,就是由岩石沙粒组成。但是,这1/10的耕地也在逐年减少。本世纪以来,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成为全球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干旱地区和沙漠,集中分布于6大区域。从北非的撒哈拉经过西南亚的阿拉伯以及印度西北部、前苏联的中亚至中国的西北和内蒙古,即从北纬10°附近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北纬55°附近,形成一个几乎连绵不断的辽阔的干旱沙漠区,占世界干旱区和沙漠总面积的67%。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每年全世界有2700万公顷农田遭到沙化,其中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目前,近1/3的全球陆地面积即4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8.5亿,其中5亿是农民。沙漠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尤其严重。从佛得角到索马里穿越非洲大陆的萨赫勒地带的19个国家都深受沙漠化之害。撒哈拉沙漠每年以15~16公里的速度向萨赫勒地区进逼,造成这一地区每年损失可耕地达150万公顷。中东和西亚地区,许多早期人类文明的遗址变成了大沙漠。中国因土壤肥分流失每年损失可达几十亿元。印度1/3的可耕地有完全不宜种植庄稼的危险。巴西、阿根廷一些地区沙漠化在发展,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发达国家沙漠化造成的恶果也十分明显。美国全国耕地表土流失量1年达64亿吨。有人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农业将衰退,世界将发生严重的粮食问题。前苏联学者指出,前苏联每年由于土壤侵蚀造成的损失达农业总产值的8~10%。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化和人类活动没有得到控制。人为因素包括过度采伐,过度放牧,过度耕作,过度灌溉以及过度的人口增长。这些因素使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失去平衡,沙漠化随之而来,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国内沙漠的面积为1280亿平方米,它们中约有97%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砍林造成的沙漠占28%,滥垦造成的沙漠占24%,过度放牧造成的沙漠占20%,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中植物被破坏造成的沙漠占12%人类过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排放物日益增多,植被破坏等引起土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威胁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700万公顷耕地变为沙漠。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生活在沙漠化和遭受干旱的地区。全球每年损失耕地700~800万公顷(1~1.2亿亩)。由于耕地减少,仅非洲就有1000万环境难民。发展中国家有11亿1千万人生活在贫困条件之下,其中6亿3千万人生活在极端贫困条件之下。现在,世界人口差不多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增长,而耕地却迅速减少。20世纪70年代,世界人均占有耕地0.38公顷,到了90年代,人均耕地降到0.28公顷,其中发展中国家仅为人均0.2公顷,而中国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1.5亩)。据科学家测算,用传统的耕作方法,0.6公顷耕地才能养活一个人,照此计算目前世界上的耕地只能维持25亿人的最低食物需要,而到1993年4月世界人口已超过55亿5千万。但是,人口还是急剧增加,耕地还在减少。

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与其他生物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没有其他生物人就不能生存。人类食物的90%来自被驯化和培育的20种动植物。据估计,地球上现在生存着500~3000万种生物,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除给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外,还是人类的药物来源、工业生产原料,此外还具有生物考古、科研、保存遗传基因等科学价值。然而,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工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和大规模农林牧渔业开发,使生物物种在急剧减少,每天有100~200种生物消失。据有关预测,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将会有50~100万以上物种面临灭绝。到21世纪中叶,人类和家畜总生物量可能占陆地动物生物量的60%,这意味着现在地球上每天有100种生物绝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生存状况已知的59508种生物之中,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据新华国际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学家曾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评估了当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物种的情况,结果喜忧参半。报告第一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教授、该校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安东尼·巴尔诺斯基说:“如果只看即将灭绝的哺乳动物——至少有50%的可能在3代内灭绝或者将在1000年内灭绝,那么我们也正在进入大灭绝的边缘。”在前五次大灭绝中,每次都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动物种类灭绝。他说:“如果目前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正式归入即将灭绝、有灭绝危险和易受伤害类别的物种——真的灭绝了,而且保持这种灭绝的速度,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有可能在短短3至22个世纪内到来。”不过,“迄今在所有物种中,只有1%至2%已经完全灭绝。我们在通往灭绝的道路上似乎还没有走得太远。我们仍然可以拯救地球上的大量动植物。”这需要应对种种可怕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入侵物种、疾病和全球变暖。[7]

七、森林锐减。森林和林地在历史上曾占世界陆地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因人类开发农牧业和建设城镇大量砍伐,地球森林植被已被缩小三分之一。最近20年来,全球每年砍伐森林2000多万公顷,欧洲的原始森林几乎已完全消失。森林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远远超过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日本专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表明:日本有森林3.75亿亩,每年能贮存雨水2200万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供给氧气5200万吨。一年间接经济效益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年的总预算,所以它宁可远隔重洋进口木材也不愿砍伐自己的森林。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17亿马克,而森林在环境中的间接效益的价值是53亿马克,是前者的3倍。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的价值是木材价值的9倍。据资料介绍,假如世界上没有森林,其后果是:陆地上生物产量的90%将消失,450万个生物物种将灭绝;生物放氧量将减少67%;许多地区风速将增加60~80%,亿万人将死于风灾;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批农田、城市被水淹没;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太阳辐射增强,人类将无法生活。然而,地球上森林竟以每年1600万公顷(2.4亿亩)的速度在消失。

此外,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据统计,这几十年来,全球严重的大自然灾害迅速增加。20世纪60年代有16次,70年代增加到29次,80年代就增加到68次;这个期间还发生了难以计数的洪水和旱灾。20世纪70年代非洲的旱灾就使24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80年代非洲的旱灾又把4000万人的生活推到了死亡线上。进入21世纪,全球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2002年全球发生的各种灾害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并导致1.9万人死亡。其中有80多个国家的1700多万人遭受水灾,受灾面积超过800万平方公里。2003年全球有超过5万人被地震、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夺去生命。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至少28万人死亡。2006年1月出版的国际著名科普杂志《发现》,把“卡特里娜”飓风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列为2005年头号科技新闻。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10多万人死伤。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自然灾害的增加,标志着人类环境在急剧地恶化,反过来这些事故的发生又加剧了人类环境的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