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发展的理论解读

关于发展的理论解读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发展也有了更宽泛的理解。发展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发展是要受多种因素限制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条件。一切的活动、所有的发展必须保持在地球可承载的范围内。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发展观产生了怀疑。(二)零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严重而普遍的环境问题,使有些人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关于发展的理论解读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关于发展的理论解读

一、发展的概念

辞海》对于“发展”(Development)一词的解释为:“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的解释是:“发展应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将发展界定为“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年)”开始时,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提出了:“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广为流行的公式,反映了二次世界大战后近20年期间对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尚不认识,事实上在当时也不可能承认环境本身也具有价值,总的来看,基本上采取的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发展也有了更宽泛的理解。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实质自由’。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包括免受困苦的基本能力,能够识字的能力,以及各种政治权利等。”

二、发展的基本含义

“发展”一词,无论怎样理解,它首先或至少都应包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条件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含义。不能将发展简单而狭义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做是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一种经济增长如果随时间推移不断地使人均实际收入提高却没有使得它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得到进步,就不能认为它是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指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低收入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能承认是真正的发展。于是,有些学者把发展描述为人们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更好方向的变化。发展即意味着那些导致改善时或进步的变化。譬如有学者认为,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包括:消除贫困,改善环境,消除战争的可能性,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限制军备,保障人权,避免人的潜力的浪费。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还包含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发展是要受多种因素限制的。一般而言,发展至少要受3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经济原理的制约,即要求发展的效益超过成本,或至少与成本平衡;二是社会因素,要求发展不违反基于传统、伦理、宗教、习惯等所形成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社会准则,即将发展必须保持在社会反对改变的忍耐力之内;三是生态约束,要求在发展中保持好各种陆地的和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有关过程的动态平衡。其中生态约束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包括世界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为基础,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条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是有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有限。一切的活动、所有的发展必须保持在地球可承载的范围内。

三、发展观的进化

(一)传统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按照这种观念,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就是去追求大量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志。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的。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两极分化更趋严重,社会公平之途遥远。

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陷在于它误认为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不会枯竭的,即使由于短时期内资源的供给小于资源的需求,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种短缺也会得到补充。同时,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也未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所以,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滥用环境资源,过度地消耗石油、煤炭、淡水、木材等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任意地排入周围环境,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的行动在发达国家引发了一场“石油危机”。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无价值的生产要素,资源的获取也绝不是无限制的。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发展观产生了怀疑。著名经济学家米香警告世人:“西方的继续经济增长将使我们进一步失去美好的生活”。

(二)零增长发展观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严重而普遍的环境问题,使有些人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他们认为:人类正处在转折点上,如果继续遵循老路,等待人类的将是全球性的大灾难。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团体有罗马俱乐部等。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端;1972年,以美国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出版《增长的极限》,指出了地球的有限性,得出了“零增长”的悲观结论。

《增长的极限》中指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污染承载能力都存在着极限,它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限制,使增长存在一个极限。如果继续无限制地追求增长就可能很快达到地球上的许多极限中的某一个极限。最终,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都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为了避免灾难的突然降临,现在就必须自觉地抑制增长,使人口和资本保持稳定。那些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类活动必须认真地加以控制,而那些不需要大量资源或不产生严重环境退化的人类活动,如教育、艺术、体育等,仍可以无限地增长。

零增长发展观是介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观点,当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发展观的种种弊端时,产生了“零增长”的看法,当人们进一步梳理发展问题时,特别是罗马俱乐部深入讨论人类该如何发展时,对发展的乐观看法逐步取代了悲观看法,并逐步倾向于可持续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为标志,世界各国开始接受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含以下内容:

1.可持续发展肯定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

2.可持续发展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3.可持续发展从伦理角度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虽然不能确切判定后代人需要什么,但后代人肯定还将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因此,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4.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代内公平,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贡献”最大,并且至今仍然居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有利地位,继续大量占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继续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理应从技术和资金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思想到行动都要改变。

(四)发展观进化过程及其哲学思考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由近期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一味消耗自然资源向长远讲求综合利益、保护与利用资源相结合的演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实质源于人类的意识和认识水平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认识决定行为,人类在维持自身生命延续的漫长历程里,对影响其发展的客观事物和环境,以及主观的控制能力的认识由浅入深,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特别是,当人类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生存环境也并非具有无限容量时,人类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遵循事物发展的千古不变的客观规律,调整其发展观。人类发展观的讨论和转变,正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相关生产方式在意识上反映的深化和提高。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只有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才促成了发展观的演变。

当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发展观的演变绝非一蹴而就,之所以说人类由传统发展观到零增长发展观,再到可持续发展观(也有学者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观划分为经济增长观、社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3个阶段),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发生在近一个世纪内,然而,可持续发展从个别认识到人类的共识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古来有之,只不过仅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有此意识,没有形成公众认识。而一个发展观的形成,前提是某一认识的社会化,也就是为什么讲,由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真正是发生在近期,而非遥遥古代。尽管过去没有形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但是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基础。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这里所说的天,就是自然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这是天的基本功能,其中“生”字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这不能仅仅理解为生物学上所说的生。天之“生”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对待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情。他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有美学上的情感体验,把自然界的山、水和仁、智这种德性联系起来,从孔子思想中透露出来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对天即自然界有利,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与热爱,因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是不能分开的。

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更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伐、乱捕杀。他提出“以时顺修”(《荀子·王制篇》)、“节用裕民”“节流开源”(《荀子·富国篇》)等主张,是很有“生态”意识的,比如他说:“养山林、数泽、草木、鱼龟、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而财物不屈。”(《荀子·王制篇》)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古代,“以时禁发”是有实际内容的,何时“禁”,何时“发”,都是有详细规定的。《中庸》(第22章)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也是“成己成物”的意思。“尽其性”就是尽自己的诚性、仁性。以诚待人,将心比心,就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还不够,还必须尽物之性。物不仅有性,而且有与人相通之处,这就是天道之“诚”,生生之“仁”。只有尽物之性,才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天地本来是以化育为其功能,为什么要人去“赞”呢?因为这是人的“天职”,也是人的主体性之所在。天地之化育有待于人去实现,去完成,这才是“天人合一”论的完成。

道家主张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而不是横加干涉,老子提出“知常”“不知常,妄。妄作,凶”(《老子》第16章)。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就应当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这样,才不会扼杀宇宙的生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当今,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存危机,固然须依靠高科技手段,但同时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道家文化关于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就不失为一盏指路明灯。

当代人应当深刻领会古代哲人的思想,这不是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而是告诫人们不应当无止境地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竭泽而渔地破坏自然。人类应该既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二者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展。今天,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没有理由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应着眼于全人类的发展,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贡献于人类,使人类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五)传统发展观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以往的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悲壮的天人“斗争史”。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是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视自然为敌的发展观。人类通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获取物质资料,认为发展是人类向自然单向索取的运动,把发展解释为单纯的经济问题。但从根本上看,人类同自然界的较量没有也不可能有最终胜利者。相反,当接近“地球生态极限”时,自然界会藐视人类,并以自身固有方式对人类进行无情“报复”。

从社会文明的发展看,生态文明应该代表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和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必然一样,生态文明也将会取代工业文明,因为人类的生态利益是高于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最根本利益。基于此,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新发展理论呼之欲出: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在空间上优化、时间上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观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的整合发展理念,它是经济、社会(包括人口)、环境(包括资源)3个向度的整合发展观,也是继工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发展理念的飞跃。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从狭隘的经济增长观逐渐转变为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性为人们所认识,发展的内涵被扩展到不仅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政治民主、文化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进步。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环境破坏的发展观逐渐转变到环境友好的发展现。从自然支撑系统对于人类发展的承载力出发,强调人类社会需要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为具有很大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

传统发展观带来的误区: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发展问题。人们总是把发展片面理解为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存在着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忽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载力。其二,没有考虑自然成本。其三,缺乏整体协调观念。

传统发展观引发的环境问题:人口压力、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传统发展观负面作用的根源,首先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出自近代机械论世界观兴盛时期对科学技术无限信赖的唯科学主义思潮或称科学万能论。它认为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几乎没有科学技术解决不了的难题。但是,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中介性手段,使得科学技术具有双重属性,既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又要受到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当然,造成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不是科学技术,而在于支配着科学技术运用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价值观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偏见。当然造成传统发展观负面作用的根源还有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可见,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说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崇稳定的社会结构;强调恰当的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污染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强调持续的资源利用和能源供给,使资源的开发不大于资源的再生速度,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本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发展观,二者之间的种种差异可以概括在表1.1中。

表1.1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img1

通过表1.1的比较,可以看出,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不再认为自然单向索取可以持续地维持人类的生命,发展也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或单纯是社会问题、或单纯是环境问题;而认为经济、社会(包括人口)、环境(包括资源)3个方面应该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复杂巨系统,发展中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共存共荣。可持续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理念、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一致,发展的时间、空间和速度方面较之传统发展观均更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更为先进。这正是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的基本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摈弃“自掘坟墓”式的传统发展观,转而接受并积极倡导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了能够将可持续发展观应用于实践,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