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的发展与人类活动

农业的发展与人类活动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与人类活动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命脉。(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特点人类原始农业经济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人类社会经济的特点表现为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并以农耕生产为辅。
农业的发展与人类活动_环境人类学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与人类活动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命脉。自古至今,农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一、原始农业

古人类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进行着简单的农事活动,这就是原始农业。从环境经济的角度判定,这种农业就是人们用直接的、粗陋的方式掠夺自然,用于获取生存资料。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特点

人类原始农业经济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人类社会经济的特点表现为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并以农耕生产为辅。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贾湖遗址(约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就是一个例证,表明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1]。贾湖先民们虽然开始实施了稻作生产,其经济主体却依然是采集渔猎,稻谷种植和家畜饲养在当时仅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贾湖遗址再现了9000年前人类生活的景象,其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市著名的建筑“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彪炳千秋。

1.原始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原始农业产生于12000年前,按耕作制度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生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和休闲耕作制三个阶段。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最早特征,就是生荒耕作制。其特点为人们以渔猎生活为主,同时,随意地烧毁森林和草原,刀耕火种,几年后弃耕,另辟新的生荒地利用。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水稻稻粒、豆粒等植物种子,还有各种鱼类、龟鳖、鹿类、猪、狗等动物骨骼,这些均是生荒耕作制存在的佐证。中国到了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的商代,社会进入原野土地被私人控制的阶级社会阶段。人们不能任意开荒,个人必须耕种从前自己耕种过、弃荒后生长了林木或草本植物、土壤肥力又得到恢复的土地。以此为标志,原始农业开始从生荒制阶段向熟荒制阶段过渡。无论是生荒制还是熟荒制,均属于撂荒耕作制,是一种完全依靠自然来恢复土壤肥力的耕作制度。由于历史发展是曲折复杂的,直至当代,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依然有撂荒耕作制度存在的痕迹。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减少,锄耕、犁耕的耕作方式开始被人们所采用,一些土地被有意地轮流种植、休闲,于是便产生了休闲轮作制。这种耕作制度的益处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原始农业的特点

原始农业虽然经历了不同的耕作制度阶段,然而它们的基本特征可以总体概括如下。

第一,耕作方式的转变。原始农业初期的耕作方式主要是十分原始粗放的“刀耕火种”。例如,在一个初春的早上,史前先辈们先将山间树木用石斧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它们,作为肥料。第二天,人们又乘土热松软,用一头尖的竹或木棒掘出一个个坑洞,顺次播下几粒谷物种子。以后,人们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只是等待收获[2]。由于“刀耕火种”的作物生产量极低,因而,采集渔猎依然是主要的供给方式。后来,出现了用“耜”来翻土的耕作,它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位于距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遗址(公元前5000~公元前4500年)出土了一批“骨耜”,这些史前文物就是佐证[3]。骨耜比木棍先进,可用于深翻土地,因而生产量就高一些,所以,可以称之为较先进的“耜耕阶段”。

第二,生产工具的转变。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农业耕作工具只有砍斫器、尖状器、刮削器和木棒等[4]。例如,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蚌刀、石锄、肩石铲等,这些工具基本上承袭了旧石器时代的采集和狩猎工具特性。但是,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很有特色的170件骨耜和几件木耜,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这些骨耜被掩埋在20~50厘米厚的遗迹堆积层内,这个堆积层是原始粳、籼稻的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交互混杂的物品。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芒刺挺直。文物证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这个阶段具有历史意义,因为,个人劳动生产率由此有了提高的可能性。伟人马克思曾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5]原始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有利于人类社会走向文明。

(二)原始农业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推动人类社会从愚昧中解脱出来,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初期阶段,人类的社会形态一直是母系制,因为,采集经济是原始人群的生命之源。“耜耕阶段”中,男子依靠体力使用“骨耜”或“木耜”,不仅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而且促使了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过渡。在“刀耕火种”的农业阶段,人们饲养的家畜只有牛和羊两种,主要原因是牛和羊都能靠采食野草为生。“耜耕阶段”出现之后,作物产量增加了,这就使饲养猪、狗等成为了可能。原始农业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原始农业使人类能够定居生活,物质财富得以在一个地区内积累,这使得村落乃至雏形的小镇出现了。由此,人类社会才有了进一步的社会分工及社会形态的变革,也才有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2.原始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刀耕火种”促进了人类聚落村庄的出现,但是,这种原始耕作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诗经》有一些咏唱,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原始农业的部分情况。《诗经·大雅·早麓》歌曰:“瑟彼柞械,民所燎矣。”其意为放火烧荒,尔后耕作。但是焚林而田,致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干旱无雨,作物难以生长。《诗经·小雅·甫田》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老人们不得不拜祭苍天,渴求降雨,长出谷物,养活一家子女。“燎”与“祈”二字关键而形象,简洁但深刻地揭示了粗放式的原始耕种的状况。一方面是“火种”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施以无情的报复。原始耕作不仅效益低下,而且破坏生态,还会导致王朝更迭。这一切都说明,原始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要以较之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

二、传统农业

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尤其以铁犁牛耕为典型形态,这就是传统农业。这种农业运作效益虽然数倍于原始农业,但是依然属于低层次自然资源循环形式。

(一)传统农业的发展与特点

黄河流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五大传统农业发展基地之一,在传统农业的支撑之下,中华民族发展了富有特色的文明,从而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农业开始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00多年前),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夏、商至春秋时期是其萌芽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沟洫农业,这是个重要标志。人们使用耒耜挖掘沟洫,致使两人协作的耦耕成为普遍的劳动方式,这又为井田制的实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一阶段,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虽然还存在,但是农业的工具、技术、生产结构和布局都有了很大进步和变化。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其成熟时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是其明显标志。这一时期,铁农具得到普及,牛耕普遍推广,作物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施肥改土受到重视,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开始形成和成熟。在这一时期,“灌钢”技术的流行提高了铁农具的质量,江东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臻于完善。太湖流域的塘埔圩田则形成体系,小型水利工程遍布江南。至此,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江南成为鱼米之乡。自清代中期起传统农业进入深入发展期,国家统一,社会空前稳定,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推广,各种复杂、多层次的种植制度开始出现,农作物品种增加,栽培管理技术成熟,作物复种指数与单位面积均得到了提高。

2.传统农业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中国儒家思想与农业生产融合一体,形成了权力无限的封建皇权与社会最底层的小农经济结合的混合体系,这个体系延续了2000年。封建皇帝每过一个农历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登坛祭祀农业。万民百姓牢记每一个农历节气,一起行动遵循这个黄历。这种全国风气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在中国不是单纯的种庄稼,而是“天、地、人”的结合。三者紧密结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之,天下大乱,饿殍遍地。

(二)传统农业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传统农业不仅养育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庞大的中国民众,而且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还为环境保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促进农业从“简单、掠夺式的利用”向“精耕细作”转变

在传统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使得土地连续利用成为了可能。新的各农耕环节相结合的耕作体系的形成,梯田、架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发掘,还有“因物制宜”诸如选种、灌溉等耕种理念的提出,这些均使土地的利用率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原始的、简单的、掠夺式的资源利用”向“精耕细作”的转化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从而对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促进有机的“农业物质循环”形成

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是一种有机物质的循环,这就使得自然资源不再被浪费。例如,粮油作物的穗、籽等收获后成食物,秸秆则当做燃料、饲料,或编织成生活用品,人、畜排泄物作为肥料又返回到土地,再次转化为作物生长的养料并长成穗、籽等果实,最终成为社会食品市场的产品。这个有机循环年年重复,永不停顿。现代农业的循环经济、绿色产品样式很多,但是基本遵循着数千年前就开始的这个有机循环规律。

3.小范围农业生态系统雏形初步形成

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之中,有一些生态作业系统很有特色,乃是当代人最崇尚的绿色经济样板,而且独树一帜。例如,“桑——塘——鱼”方式、“稻田养鸭”方式和“稻田养鱼”方式,这些都是农民创造出来的对物质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典型事例[6]。在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就很出名[7]。这是对生物群体中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和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规律的极佳掌控,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生物投入产出的循环利用,还是一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好方法[8]

三、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高效益的农业形态,该产业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且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现代农业是高强度的投入,也是高利润的回报。

(一)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虽然是传统农业精华的概括,但是这种生产深受外部投入缺乏和技术落后的制约,难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

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现代农业在21世纪的中国获得了大发展的机遇,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被扬弃了,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农业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现代农业是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现代农业的核心是高新技术的运作,科技的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推动力。中国的现代农业不再是曾经延续了数千年的铁犁牛耕,相反,作物种植正在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新科技、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高端人才、电子设备、有机肥料等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向农业汇集,从而形成巨大的生产力量。第三,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增强,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输送劳动力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农业正在不断向着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以及农业环保等领域扩展。第四,现代农业同时向农业和产业两个市场发展,实行现代化的产业经营管理,以贸、工、农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从而形成了生产、科研、加工、消费各个环节的产业一体化。第五,现代化农业不再是功能单一的作物种植,而是转化为功能多元化的产业运作,农业生产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业绩。第六,现代农业追求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在中国各地,该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全力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业绩

改革开放以来到2011年,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具体数据是,粮食连续8年增产,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粮食的自给率已经超过了95%。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8年增幅超过6%。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0.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2%。这些说明,中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再通过“十二五”时期及10年大建设,农业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9]这些事实说明,中国正在现代农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二)现代农业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现代农业正在为人类生活提供稳定的食品供给,还有多元化的各类服务,这样就能更好地奠定人类社会的基础。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与管理方面的弱项,当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着一些隐患。

1.现代农业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

机械作业、高效肥料和优质良种等现代农业的标志性事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衣食需求,支撑了人口暴涨、工业制造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如同前文概述,中国现代农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匮乏,要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转变传统耕作制度。这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要以“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为战略重点,通过实现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不断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市场化运作,扩大良种覆盖率,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制度的改造,保障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最终达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第二,实现社会民众共同富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这是中国民众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首先,要减少部分乡村的贫困人口。按2010年标准,中国贫困人口仍有2688万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计算,全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10]。必须动员一切力量,攻克这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其次,加快农村第二与第三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商品率与综合效益,使农民实现多环节的增收与富裕。再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海外换汇,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发展农业的一个关键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为,现代农业是个综合性的经济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要做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医疗保险、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工作,使农牧民有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乡村和谐,这样,民众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扬,生产效率也会由此提高。

2.现代农业对人类发展的消极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地的垦辟、水利的兴修、良种、化肥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采用等,使得国家的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盲目性。例如,“大跃进”时期一些地方盲目地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口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地方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这一系列只顾局部、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盲目行为四处横行,使得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与湖泊变小,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损失巨大。

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盲目行为。例如,为了追求产值,有些人耕作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顾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并被污染的恶果。有些人全面地采用工业化国家提供的优质专利作物品种,不考虑未来作物的栽培权利可能被国际大公司垄断。有些人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不深思可能带来的潜藏的长远的严重隐患。

总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必须及时找出新的、能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出路,否则不仅会危及当代,还会贻害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