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指出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是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它希望通过对自然价值的正确理解,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生态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采取的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观_环境人类学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思自身与环境问题的结果,也是环境思想史的延续。可持续发展观指出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是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它希望通过对自然价值的正确理解,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生态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化引领着人类走向和谐的发展之路,这是符合当下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生态观、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就思考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反思和研究,逐步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了。

(一)全球环境的恶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它们包括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的加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工业化文明给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同时它的一些现实表现也破坏了环境,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充满欲望的扩张与人类缺乏理性的开发。这样,人类一方面享受了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的威胁。

1998年,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中国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欧洲的狂风暴雨和席卷美洲的“米奇”飓风,这些均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世界人口规模持续膨胀。截至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量达到70亿人。在最近400年内,全球人口增长了近9倍。人口的急剧增长已使地球不堪重负。同时,自然资源短缺也日益严重。第一,水资源减少与淡水消耗量大。1940年全世界用水量约为0.82亿立方米,而到了2000年已增至6亿立方米,这给本来就供应紧张的淡水资源带来了新的危机。第二,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因为人类使用不当,全球土地面积每年要损失600万公顷。此外,全球沙漠化和受其影响的土地数量增多,已经达到2800多万平方千米。第三,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与历史上的记载相比,世界森林资源的基本趋势是减少的,从历史上的70亿公顷下降到了目前的20亿公顷。第四,能源减少。全球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数量越来越大,主要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而石油危机则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第五,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有40亿种动植物,但是现在只剩下150万种。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物种灭绝远远超过因自然规律淘汰掉的自然灭绝,大量的基因由此而消失。

大量事实表明,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无疑,工业文明背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值得我们深思。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在1972年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开幕之前,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机构的委托,英国经济学家巴巴拉·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雷内·杜博斯合作,在58个国家152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的协助下,编写完成了书籍《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指出:“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在深刻的矛盾中。”[40]这本为会议提供背景资料的著作影响深远,迄今为止依然光芒灿灿。这次大会提出了“连续的或持续的发展”概念,其标志着人类开始关注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环境保护组织,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又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 International;现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支持和协助下,于1980年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这份国际重要文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术语提出,这是世界上的首次标志性的理论进步。1987年,经联合国授权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41]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简称《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其明确指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42]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采取的共同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倡导,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从而设立一个新的生态观、发展观和价值观,最终用于解决紧张的环境问题。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观指出,传统大机器工业用掠夺的方式去征服自然,这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进化和生物进化的结果,因而,人应该学会尊重自然。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人类所有的生存和生产活动都需要以自然所提供的物质为基础,人类无法在大自然之外建立一个独立系统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人类必须自觉地约束自己对自然的干预行为,既去做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又不去破坏生态系统。约束对自然的干预不等于降低人类的主体性,而是更深层次地了解大自然规律,把握自然,协调自然。

(二)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必须变革现代技术的一些方式,发展能够保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一致的新技术。“环境报复论”所提出的“技术负进步”虽然有些不妥当,却也有些道理。因为,一些陈旧的生产方式割裂了生态系统的内部联系,不符合自然演变的规律。人们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技术,这种技术建立在以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强调生态整体的协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讲,要发展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整体平衡相协调的技术,使得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态技术也是一种人性化技术,它保证人在使用技术时获得全面发展。

(三)控制人口增长的人口观

世界人口目前已经突破了70亿人大关,而且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因而人口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这是一份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和经济如按照当时的增长速度继续下去的话,用不了100年,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会枯竭,人类可能遭到毁灭。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压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口的适当为前提的,当人口超出地球的承载力时,地球的自然资源将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而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将失衡。可持续发展观主张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样有利于促进其他生命的多样性。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两大类关系: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自身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协调,公平对待,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一)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中包含着两个公平性原则:一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二是满足当前需要同时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也就说,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即包括代内公平,同时也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上机会是均等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哪个个体或者国家、地区可以无限制地自由发展。任何个体或者国家、地区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个体或者国家、地区的利益。代际公平还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上过少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实际上是对后代人生存权的剥夺。因而,当代人有义务要保存能源资源,努力开发可替代能源,控制人口的增长,保证人的生存与发展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原则

可持续发展所坚持的道德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怀,还有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在日益紧张的环境问题面前,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因此,每个人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都对其他人以及后代具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同时,人类需要给予自然以道德上的关怀。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基础,然而它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需要承认大自然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同时也必须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

(三)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发展自身就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而且其已经上升为世界道德。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础,认为人的活动要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存为最低道德要求。可持续发展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体,它承认了系统内每个生物自身具有的固定价值,即自然需要人的道德关怀。因为,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将人内置于自然之中,而且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讨论。其含义是,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还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且不受破坏。

(四)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保证人类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不仅包括了当代人的利益,同时也包括了人类未来的利益,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有关整个人类的课题。要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前提,所以,所有人均必须共同行动。同时,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责任。但是,由于导致环境问题的因素不同,各国负有共同的又有区别的责任。对于这些不同的责任,人类内部需要率先协调。

四、可持续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事实与预期均表明,人们必须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去处理发展中的矛盾,这样就能获得最大化的多元效益。

(一)创造“绿色文明”

人类曾以“黄色文明”“黑色文明”来形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于是,“绿色文明”自然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发展处在初级阶段,社会生产仅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改造上。“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将发展的眼光只停留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仅仅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里探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分割开来,没有看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深切依赖关系。“绿色文明”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的,在推进人类发展时,这种文明没有局限在经济和社会范围内,而是展示了经济与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密切依赖关系,深刻表现出环境资源的宝贵性质。在其框架内,自然生态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由此,经济不断发展,人和社会不断全面进步。在“绿色文明”的环境中,人类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和谐社会。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对环境危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观表明,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科学技术控制和征服自然的价值观,乃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可持续发展观表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进化和生物进化的结果,人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人类与所有生命生活在同一个体系中,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人类所有的生存和生产活动都需要以自然所提供的物质为基础,人类无法在大自然之外建立一个独立系统并依此而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是自然奴役人类,后来是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汲取历史教训,今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遵从自然规律,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的主体所追求的内容是,在不超出生态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大于修复速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高于可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向环境的排污量不大于环境自净的容量,同时推行清洁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保证水资源不枯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三)促进人与人的道德关怀

可持续发展要求,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满足当前需要同时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表明,人类要平等地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保证人人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在坚持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作出自私的决定,所以,人类要给予彼此道德上的关怀,要尊重他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实现了人与人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思考题

1.阐述人类自我意识变迁的过程?

2.世界图景是如何随着自我意识的变迁而变化的?

3.中国主要环境思想有哪些?

4.西方主要环境思想有哪些?

5.人类中心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可持续发展观包含哪些主要观点?

7.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73~574页。

[3]王辉编著:《易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2页。

[5]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4页。

[6]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3页。

[7]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8]林兵:《环境伦理的人性基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9]林兵:《环境伦理的人性基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10][英]费兰西斯·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8页。

[11]贺新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审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第7页。

[12][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著,钱逊译:《物种起源》,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4章。

[13]同上,第3章。

[14]同上,第4章。

[15][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70~271页。

[16]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孟德斯鸠、黑格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史观比较》,《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第93页。

[17]赵晓红:《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评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35页。

[18]贺新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审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第6页。

[1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62~363页。

[20]赵晓红:《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评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36页。

[2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9页。

[22][法]阿尔贝特·史韦泽著,陈择环译:《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99页。

[23]王现伟、李全喜:《对自然“报复”论的思考》,《前沿》,2009年第2期,第103页。

[24]陈也奔:《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客观价值理论》,《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2期。

[25]赵晓红:《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评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37~38页。

[26]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0页。

[27]鄯爱红、王志捷:《简论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理论学刊》,2000年第97期,第109页。

[28]安小兰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9页。

[29]轩玉荣:《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解读》,《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7~18页。

[30]张弱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3页。

[3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2]《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智慧》,《堪培拉时报》,1988年1月24日。

[33]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5页。

[34]张锋、初英娟:《道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8期,第52页。

[35]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3页。

[36]徐平:《道家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96页。

[37]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东京: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第67页。

[38]张有才:《论佛教生态伦理的层次结构》,《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9~20页。

[39]张有才:《论佛教生态伦理的层次结构》,《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20页。

[40][英]巴巴拉·沃德、[美]雷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年,第15页。

[41]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42]《里约宣言》,《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