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雾都伦敦的历史历史

雾都伦敦的历史历史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雾都惨案大约在公元8世纪时,人类开始使用矿物燃料。烟雾事件频繁发生,使伦敦成为世界闻名的雾都。1952年12月5日,杀人烟雾又一次袭击了伦敦,4天之内造成了470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病。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环境污染的危机正向人们袭来。从19世纪开始,以著名的雾都伦敦为代表的英国各城市中的煤烟污染越来越严重,并酿成了骇人听闻的烟雾公害。伦敦烟雾期间,一位有40年开车经验的司机迷了路,在烟雾中停了
雾都惨案_环境的狂澜

雾都惨案

大约在公元8世纪时,人类开始使用矿物燃料。矿物燃料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使得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烟雾也日渐蔚为大观。不久,它就像童话故事中被释放出的那个幽灵一般,几乎完全挣脱了人类对它的控制,在全世界游荡,最先袭击了工业化进行较早且发展较快的英国。烟雾事件频繁发生,使伦敦成为世界闻名的雾都。1952年12月5日,杀人烟雾又一次袭击了伦敦,4天之内造成了470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病。如此不幸的灾难至今永远铭记在伦敦人们的脑海中,哀婉的钟声也在提醒着人们要吸取以往的教训。

产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而蒸汽机的使用必须以煤炭作为原料。因此,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广布于地下的煤炭资源便有了真正的价值,煤炭成为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当时,烟囱林立,煤烟冲天,象征着一个地区的繁荣。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环境污染的危机正向人们袭来。作为最早实现产业革命的英国,在当时的煤烟污染是最为严重的。早在1306年,英国就注意到了由于用煤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当时英国国会就曾经发布公告以禁止伦敦的工匠和制造商在国会开会期间用煤,其后不久有一人因违反此项命令而被处决。英国王室甚至还在煤烟污染较严重的时候,迁离伦敦而搬到外地。由此可见,在煤炭文明之花盛开的英国,很早以来就为煤炭烟气所困扰。在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二世(1307—1327年)时期,就有由于煤炭的有害气味而引起人们强烈抗议的记载。在理查德三世(1377—1399年),亨利五世(1413—1422年)时期,由于煤炭燃烧产生煤烟和气味,采取对煤炭使用加以限制的措施。1661年,约翰·伊凡林曾写了一本有关伦敦烟气的著名著作——《驱除烟气》,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伦敦,“地狱般阴森的煤烟,从家庭的烟囱和啤酒厂以及石灰窑等地冒出来,伦敦有如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好像是火与冶炼之神的法庭,恰似在地狱的旁边一样,当其他许多地方空气清澈洁净之时,伦敦却被烟熏得黯然失色。太阳赐给世界以白昼,这儿的阳光却几乎穿不透云层,难以授给伦敦。这个光荣的古代城市,从木制到石砌,一直到用大理石建造,连遥远的印度洋都受它支配。但是由于淹没在煤炭散发出的浓烈的烟雾之中,城市散发出恶臭与昏暗……探访伦敦的疲惫的客人,还没见伦敦的街道,就首先从数十英里之外闻到了臭味,这正是污染该城荣誉的有害煤烟……在伦敦,历经许多世纪依然坚硬如故的石和铁,因遭煤烟的腐蚀,如今已变得破烂不堪……伦敦居民吸入不洁净的空气,使肺脏受到了损害。”《驱除烟气》这本书,在17世纪就指出了烟气造成的危害,并说明了对其控制的必要性。虽然从那时起,已经过去了3个世纪,但是人们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事态的发展比上述的描述更加恶化也更加可怕。从19世纪开始,以著名的雾都伦敦为代表的英国各城市中的煤烟污染越来越严重,并酿成了骇人听闻的烟雾公害。1873年,伦敦在“杀人烟雾”煤烟的毒害下,患支气管炎而死亡的人数较之以前多了260人。而在1880和1892年,煤烟的毒害又夺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一位作者对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污染情况,作了如下描述:“是日,伦敦笼罩于烟雾之中达数小时,商店和办公室必须点灯,无照明的街道如同黑暗一般,行人为了找路和避免事故必须小心。阳光照耀的天空呈现古铜色。”据称,当时在64千米之外有人看到了这片乌黑的云雾。要不是我们的大气非常容易流动的话,这个犹如有成千上万个喷口的火山的地方,在冬季简直是无法居住了。深受煤烟之苦的伦敦,在频繁的烟雾事件中,许多人被吞噬了生命。特别是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是持续时间最长、最典型、危害最严重的,成为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1952年12月5日清晨,地处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中的伦敦,当人们将要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时,只见伦敦上空大雾弥漫,街头散步的人们,感到鼻子、咽喉、眼睛很不舒服,并闻到了一种呛人的硫磺和煤烟气味,使人恶心,令人反胃,人们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1952年12月5—8日,整个英国大雾弥漫,伦敦上空受冷高压影响,呈无风状态。当时的逆温层在60~150米的低空,住户和工厂燃烧所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难以扩散,被逆温层封盖在下面,厚度达40米,使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一群准备在伦敦交易会上展出的获奖牛,其表现为呼吸困难,舌头外伸,有一头当场死亡,另有12头奄奄待毙,160头牛需要治疗。据测定,当时大气中烟尘浓度达4.5毫克/米3,二氧化硫为3.8毫克/米3,比规定的环境标准浓度(二氧化硫的环境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6×10-6)高出数十倍。致使市民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而死亡的人数急剧上升,在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约4000人,在烟雾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月还陆续有8000人死亡。人们把造成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这次烟雾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又陷入了1956年、1957年和1962年的烟雾之中,使许多人的身体受到直接伤害和无情摧残。在这种严重烟雾又伴随大雾发生时,因呼吸器官疾病导致死亡者增多的例子在苏格兰的格拉斯格、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的匹斯堡均有记载。

此次烟雾事件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才弄清楚。除气象及地理因素外,大气中的三种成分——二氧化硫、雾(微小水滴)、粉尘相互叠加而成,浓稠粘腻,素有“豆汤”之称。

在煤尘颗粒表面,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随即与水蒸气结合成硫酸进而形成硫酸盐。同时也可溶解在微小水滴中再氧化成硫酸。这是由于大气中在相对湿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而且又有煤烟颗粒物存在所发生的催化反应形成的。因此,伦敦烟雾实质上是硫酸烟雾。这种烟雾除对眼、鼻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外,飘尘和酸烟雾被人吸入后,还能沉积于肺部,一些可溶性物质还能进入血液及肺组织,造成呼吸困难,危及心脏,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死亡。

这种“豆汤”能使能见度降低,可视范围缩短,往往造成交通事故。伦敦烟雾期间,一位有40年开车经验的司机迷了路,在烟雾中停了4个小时犹豫不前,在烟消雾散之后,他大惊失色,原来在离他停车70米远的地方就是悬崖。有两个船夫在返回泰晤士河船坞的途中遇烟雾迷路,一个水上警察见义勇为,前去领路,结果船没走多远,3人全部落入水中。有一群赛跑的狗,在离开赛狗场跑道几分钟后就自己又跑了回来,弄得无数狂热的观众瞠目结舌、啼笑皆非。原来是由于视线模糊,狗也不敢贸然跑了。

img2

啼笑皆非的赛狗跑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英国政府把消除大气污染的重点放在了除尘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首先,是要求使用低硫燃料,特别是在大城市严格控制,同时扩大使用天然气,因天然气含硫量一般在0.4%以下,烧得好基本上没有烟尘。其次,燃料脱硫和烟气脱硫是防止二氧化硫和煤烟尘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第三,高烟囱扩散。采取建造200米以上的高烟囱,利用高空风速大,使污染物得以充分扩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伦敦排放二氧化硫比10年前增加了35%,而地面浓度反而减少了30%。自1962年以来,伦敦再也没有发生烟雾事件。但值得思考的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虽能减轻排放源周围地区的大气污染,但是并没有减少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总量,往往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