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人工植被建设

关于人工植被建设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 关于人工植被建设李裕元等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除一年生的农田作物及半湿润区的油松人工林地的土壤水分基本保持平衡以外,多数人工林草植被甚至一些次生天然植被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黄土高原气候仍在向干旱化方向发展。[17]周晓红、赵景波认为,目前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求快、求效率,从而栽培大量速生种。
关于人工植被建设_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6 关于人工植被建设

李裕元等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除一年生的农田作物及半湿润区的油松人工林地的土壤水分基本保持平衡以外,多数人工林草植被甚至一些次生天然植被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黄土高原气候仍在向干旱化方向发展。[13]吴东秀、王根轩等(1999)提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不能涵养水源,还会增加深层土壤的干旱,因此干旱地区造林会越造越干旱,年年造林不见林,起不到预期的保水作用。侯庆春认为,由于黄土高原降水量少,林草地衰败后,“土壤干层”的含水量也很难快速恢复,与天然草地相比,有效水仅是天然草地的1/7。因此,按这一速度,“土壤干层”的含水量达到天然草地含水量的水平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土壤干层”完全恢复需要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在这个时期很难保证造林种草的成功。所以,“土壤干层”是人为造林种草的产物,建议在造林种草中正确地处理立地条件类型和树草种选择问题,合理采用各种集流技术等,有可能防止“土壤干层”发生或削弱其危害。[14]申元村等在《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与建设》中提出:“保护与恢复并重,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成也在水,败也在水”,“重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观点。[15]陈云明等(2004)提出,与天然荒坡水分条件比较,不同植被地带的人工林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和不同深度的土壤干化层现象,就其对林木生长的制约程度而言,典型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森林带。刘孝利等研究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区不同退耕模式下植被恢复的比较,对3种不同人工豆科牧草多年生紫花苜蓿、多年生沙打旺、2年生草木樨和一种自然撂荒进行了实地种植比较。通过3a研究发现:紫花苜蓿是耗水最严重的牧草,水分利用效率仅高于撂荒;沙打旺具有最高的地上总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地块中杂草生物量逐年降低,物种数量最低且没有增加。2年生草木樨地物种数和地上生物量逐年增高,草木樨对暴雨的入渗贮存能力最大,显著高于自然撂荒。草木樨结束生活史后第1年地上总生物量(和撂荒一样全为杂草)是撂荒地的两倍,且略高于紫花苜蓿的地上总生物量,同时物种数量也和物种数目最多的撂荒地没有显著差异(p<0.05)。草木樨显著降低了10cm~40cm土壤剖面的容重,草木樨结束生活史后残留根系有助于深层土壤水分恢复,水分状况恢复良好且优于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可见短期的人工干扰下两年生草木樨的种植有利于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优于自然撂荒和其他牧草种植的方式,容易推广且实际可行。[16]陈宏伟等引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权重,增加对生态重要区和保护效果良好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增加对生态功能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对重要的生态区域或重要生态要素实施国家购买等。建立生态友好型的税费制度,通过调整和完善资源费、征收生态税,利用绿色理念改造现有税收制度,按生态规律相间校准市场信息,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梁宗锁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人工植被建造,应坚持“适地适树和适地适草”原则,根据同一个物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表现差异,按照地带性分布和立地水分空间差异进行配置,改变目前在一个行政区域大面积造林选用统一的树种、确定统一的密度和建造统一的模式。他提出并应用了一些有效保证苗木水分平衡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策略是减少蒸腾失水,促进根系吸水,保证苗体内水分平衡,调控内源激素比例,以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17]周晓红、赵景波认为,目前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求快、求效率,从而栽培大量速生种。这些速生种虽生长较快,但其需水量较大,若过多栽种易导致土壤干层的出现,最终出现“小老头树”。因此,在黄土高原应栽培一些生长缓慢、需水量不大、周期较长的树种。且要以当地树种为主,杨树、槐树等外来种应避免过多种植。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人工林密度过大,会消耗大量的土壤水分,引起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水分亏损。[1]邹厚远等在黄土高原草原区对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进行的人工调控试验表明,适当的人工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植被恢复演替的时间。[18]程积民等认为,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作为森林地带向典型草原地带过渡的中间地带,环境多变,是目前在林草植被建设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区域。因此,系统地研究该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养分变化,对克服人工恢复植被的不足,调控植被自然恢复或以自然恢复为基础进行人工建造植被可提供有效借鉴。同时由于生态过渡带所具有的边界现象和复杂独特的环境特点,研究该过渡带的植被自然恢复,对进一步认识植被恢复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生态过渡带植被恢复与区域生态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