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区别

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区别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建筑景观之美,决定于三对关系: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街道的关系,但根本决定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城市景观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城市景观的深层蕴涵着一个理念世界,是一
城市景观_环境美学

第一节 城市景观

景观从大的方面言之,也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这两种景观在人类最主要的两种居住环境——城市和农村中分布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农村居住环境有较多的自然景观。对于久居农村的人来说,这种自然景观往往不被特别珍惜,其实,优秀的自然景观是农村环境优于城市环境的主要所在。

城市建设总是将自然山水赶出城市,一切为建筑让路。于是城市的基本特征是高楼林立,街道纵横。摩天大楼群是工业社会城市景观的标志,这种城市曾经为人所向往,然而在后工业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重要变化,城市中的山水比摩天大楼更为人所珍视。城市中的山、河、湖在今天堪称无价之宝。基于过去将山水赶出城市造成的巨大灾难,现今的城市建设者则千方百计将山水请进城市。中国的一些城市因地理与历史的因素,城中拥有河流、湖泊、山岭而倍受青睐。如杭州、桂林、青岛。就城市自然景观来说,武汉有它的特殊优势。长江与汉水在武汉交汇,将城一分为三:武昌、汉口与汉阳。而在长江南岸的武昌城,有一山脉自东湖之畔的磨山逶迤而来,形成猴山、珞珈山、小洪山、蛇山诸多山峰,直达长江。许是余势未了,山脉将一团青绿甩到长江对岸,于是便也耸起一座山峰,即龟山。武汉不仅两江交汇,还有多达27面湖泊镶嵌在城市之中。大自然此种馈赠,实是对武汉格外厚爱,全世界的城市就自然景观来说,鲜有能与武汉相比的。

城市是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是人类文明集中的代表,因此,它的人文景观相比自然景观要突出得多,重要得多。城市的人文景观静态地体现在城市所有的市政设施尤其是建筑上,景观动态地体现在市民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上。

通常说的城市景观实际上是将自然景观排除在外的,专指人文景观,而且专指人工的建造物,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实体建筑要素,即建筑物,但建筑内的空间不属于景观的范畴。二是空间要素,空间包括广场、道路、步行街以及公园和居民自家的小庭院。三是基面,主要是路面的铺地。四是小品,如广告栏、灯具、喷泉、卫生箱以及雕塑等,这些小品虽然不十分起眼,但在景观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社会、生态等状况。

城市人工建造的物质景观是由城市实体建筑、城市空间要素、基面、小品等组成,但并不是这些成分的简单堆砌,而是按一定原则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生成城市景观的整体框架是:

1、城市形态——主要指城市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发展态势;

2、城市天际轮廓线——是从高处感受到的城市全景;

3、城市轴线——是城市空间组织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城市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北京的中轴线以及巴黎的城市中轴线等,都是较为著名的城市中轴线;

4、城市色彩——是建筑物、道路、广场、广告、车辆等人工装饰色彩和山林、绿地、天空、水色等自然色彩的综合反映;

5、城市体量——主要指城市尺度,包括平面尺度、立体尺度以及建筑物尺度等。

在这所有的人工建造物中,建筑无疑是最主要的,如果不只是将建筑物等同于房子,那么,实际上,城市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建造物都是建筑。城市的建筑群包括房子和各种市政设施,是通过街道组织的,小城市也许只有一条街道,大城市则有许多街道,街道的组织则成为城市的骨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骨架,这涉及以何为中心来组织街道,常见的有井字形、扇面形、日光形。

城市物质性的人工景观虽然包含以上说的五个方面,但它是一个整体,任何单一的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景观,但都不能称为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整体外在形象,城市景观有何特点呢?

第一,城市的物质性的人工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由于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因而城市街道不能不依山势、水流而建,这样,城市街道常见的井字形、扇面形、日光形三种格局就不得不被打破。城市建筑景观之美,决定于三对关系: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街道的关系,但根本决定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城市人工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从景观的定义就可以体会出来。汉语中,“景观”是“景”与“观”的有机结合。“景”是客观存在的风景与景物,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观”是观察、观赏的意思,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主观感受,具有社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可以动态地表现人们当下的主观感受活动,也可以静态地凝淀在人工的物质性的物件之中。那种凝淀在人工物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引发相应的主观感受的功能,具有历久不衰精神上的感召力和审美的魅力。如北京故宫,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不仅这座宏伟的宫殿群本身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理念、建筑才华,而且发生在宫殿内的诸多有关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决定了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历史走向。作为物质性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和重要。这样,上面说的城市人工景观就不全面了,因为它只是说到了物质性的人工景观,还没有说到精神性的人工景观。正是因为人工景观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所以,城市的人工景观通常说成是人文景观。

第三,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空间要素等如同“红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如同“绿叶”,红花固然重要,但离开绿叶的衬托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城市景观从表象上看,是物质实体与空间,但与人们的精神世界是联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城市景观既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追求,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差异,更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从本质而论,城市景观是物化了的精神,它始终附着在知识、观念与艺术之上,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也就是说,城市景观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它的意义主要是指包含在实体空间之中的一套抽象的概念和关系、价值和功能等,而非物质实体与空间本身,物质实体与空间只是表征。城市景观的深层蕴涵着一个理念世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它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反映了一个社会跳动的脉搏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创造物。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而且,城市也是区域文化集中的代表,在中国,谈起京派文化,人们就会想起北京,谈起海派文化就会想起上海,谈起岭南文化就会想起广州,意义就在其中。对此,刘易斯·芒福德有过精辟论述:“城市是时间的产物,在城市中,时间变成了可见的东西,时间结构上的多样性,使城市部分避免了当前的单一刻板管理,以及仅仅重复过去的一种韵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单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复杂融合,城市生活就像劳动分工一样具有了交响曲的特征:各色各样的人才,各色各样的乐器,形成了宏伟的效果,无论在音量上还是音色上都是任何单一乐器无法实现的。”由此可见,城市景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空间,必须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这需要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景观环境。城市景观必须满足人们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要,必须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必须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这是城市景观的第一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其他内涵的基础所在。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吉伯德说过:“城市必须有恰当的功能与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必须使人看到时愉快,在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功能问题时应与美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要辩证处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功能因素总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景观的功用性既涉及个体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更涉及社会群体的诸多需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景观的这种功用性是社会群体的功用性。因此,城市景观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满足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问题。1954年,美国圣路易斯中心的普鲁伊特——艾格尔住宅区,本来是为低收入者所建的,设计者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物质环境,事实上这方面的努力也成功了。但出乎设计者意料的是,几年之后,这里却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而且治安也变得出奇地差。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建失败后,当局不得不炸毁了住宅区的大部分,而这一举动却赢得了居民们的一片欢呼。这次事件发人深思,研究表明,空间设置与社会文化因素严重脱节,是导致住宅区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低收入者聚居的邻里单位中,社会网络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下层居民尤其喜欢非正规的空间,在住宅的户外街道、低层住宅的门前、狭窄巷道的交叉口以及杂货店的空地上,进行无拘无束的聚集与交往。新住宅区尽管整齐、秩序性强、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但却没有产生社会网络的空间基础,失败就在所难免。

城市景观的文化性不仅包括它的物质功用的方面,还包括它的精神功用的方面,精神功用的方面非常之多,诸如宗教,欧洲许多城市都有教堂,教堂作为宗教的物质载体,传达出的一种精神却是这个地方人们心灵上的支撑,所以,教堂往往成为城市最为亮丽的一道景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浩渺的苍穹,教堂墙体的精细装饰已经让人叹为观止,而教堂内的布置,特别是巨大的彩色玻璃上所制作的宗教人物画将人引向一个神圣、庄严、华丽的梦幻世界。教堂的基本格式虽然是一样的,但几乎每一座教堂形式上都有创造。一般来说,教堂都以高峻取胜,但是也有例外,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以巨大体积让人们为之倾倒。这座富丽堂皇堪与法国罗浮宫相媲美的教堂因为临近大海,某些景观似更胜一筹。

城市中许多文化设施,其物质载体是可以看成建筑的,作为建筑它融进整座城市的硬质景观,但是它的精神层面却是在打造这座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灵魂。除了宗教外,如承载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艺术馆,还有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各类学校,在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法国巴黎的罗浮宫,这座昔日的皇宫今日的艺术馆,以其陈列、保管着人类最有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世界。巴黎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座建筑。

作为城市软质景观的文化对于城市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更为重要。有些城市的实体性景观实在是平平,但它有着极具特色的软质景观,如中国云南的一座小镇,要建筑,没有像样的建筑,但据说是某英国旅游家所想象的美丽的天国“香格里拉”的所在地而声名鹊起。同类的例子极多,湖南湘西有一个名叫王村的小镇,就是因为在这里拍了一部有名的电影《芙蓉镇》,从而改名为芙蓉镇,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是它的灵魂,城市文化既体现在它的建筑上,也体现在市民的素质与生活方式上。城市虽然都是人建的,但它的形成却有客观的不为个人所左右的历史,一座城市成为什么样的城市,受到它的地理、功能、历史人文、生活习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漫长的成长历史过程中,城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个性

历史意味着传统,然而传统并非等同于传统形式。历史传统应该是保护的对象,而不是模仿的对象。众所周知,艺术具有间接或直接的历史传承性,但成功的艺术品绝非是对历史传统形式的模仿和抄袭,否则只会是对当下时代艺术的破坏。反观近一二十年来失去控制的对传统木构架、坡状房屋建筑形式的模仿,在各城市共同上演的经过混杂无章的各种“理解”后的所谓传统风格,都是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危害。同时老城区的历史传统建筑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反而被大量地拆毁,逐渐被新城区吞噬。当一个城市不断地进行外在形式的更新,而漠视了城市的传统风貌时,乡土特色消失了,历史文化也日渐淡化,居民的归属感恐怕也将日趋淡薄。形式的更新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仅用拙劣的模仿企图以假乱真,而应该深入到本质,保留住历史传统的深层意蕴,才不至于最终丢弃历史。因此,怎样建立新老城区的和谐统一,是城市环境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说到人文,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1]这句话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人塑造着城市,另一方面城市也塑造着人。如果以此为标准“看看”我国某些城市之后,也许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趋同,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差异模糊。显然这与各城市实际的人文氛围是相悖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相悖?这恐怕要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式”建筑和城市模式,即企望超越文化差异并适用于世界各地的一种理想形式。这种形式的普遍性、共同性和均质性无意造成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趋同与个性的丧失。对国际化或者欧美化等诸如此类的盲从和模仿,只能造成与城市居民真实的理想和要求的脱节,从而使城市的文化环境失去人们的认同。城市的人文环境是源于居民的生活并且指向生活的,缺失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审美体验,环境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城市首先是作为人居环境存在的,因此人文理应占据城市个性这一概念的中心位置。

城市景观作为人类创造自己历史的产物,其中包括了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必然涉及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但人类不能脱离良性的生态系统,否则就没有办法生存,因此,就必然要恢复重建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景观的构建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城市景观的塑造过程,就是人类如何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遵循生态学原理,最小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样的景观对人们是有益的。反之,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到头来人类会自食其果,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景观建筑师的终身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就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城市景观的生态性。

生态可以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立足点。城市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子系统。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等,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处理城市建设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并不是一个突兀的难题。《管子·乘马》中说:“凡国立都……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明计成在《园冶》中也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历史上中国都城建设与自然生态都是显得和谐一致的。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在现代人与自然反而失去了这种和谐性。高山被削平,湖泊被填满,城市的原有地势变得不再明显,而趋向平板和单调。Y.瑟帕玛教授在谈及武汉市的城市规划时指出:武汉市内的江流、湖泊和山脉等自然地貌实际上已经大体勾勒出城市的基本布局了,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尊重和依据这种天然布局。在城市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始终应该是人们规划和建设人工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工环境一旦与自然环境脱节甚至背离,只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北京、武汉等城市的“热岛效应”就是由于建筑、工业等人工环境和人口的分布过分密集而导致的城市气象现象。总而言之,在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势、气候、山水、植被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是烦琐而艰巨的工程,但却是保证城市长足发展的前提条件。

历史和人文构成了城市的社会环境,生态则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它们都与人发生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共同构造了城市的景观。

值得说明的是,城市景观表现为历史的发展过程,除非是全新的城市,老一点的城市都程度不同地保存着历史的某些痕迹。这些痕迹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也越来越被人们看重。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大体上来说,规模不大,一般有几万人就比较可观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古代罗马、中国的长安,人口接近百万。古代的城市大多有城墙环绕,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战争频繁所导致的。西方城市大多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宗教在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几乎是工业革命前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共同特点。美国建筑学家凯文·林奇用归类的方法概括出人类城市原型:一是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二是理性主义——机器城市原型;三是自然主义——有机城市原型。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景观属于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主要特点是自然的力量被突出,自然力量与人文结合起来,城市成为人类与宇宙秩序之间的一种联接中介,整个城市景观弥漫着一种宗教神秘主义韵味。

这点,东方城市也不例外。以明朝北京城为例,整个北京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城外南北东西四方分别建天坛、地坛、日坛以及月坛。(见图7.1.1)皇帝每年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分别到四坛举行祭祀,天地日月、冬夏春秋、南北东西,这种对应,显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在古代埃及,神庙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在古代埃及的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早期埃及的城市,是神庙所在地与祭祀中心,可以说它就是神的城市。

在古代印度,城市景观也十分注重宗教性。古代印度的宗教思想认为,人类的物质世界是从中心向外延展,中心是世界的山脉,向外依次是平川、陆地与海洋。这种宗教思想反映在城市景观构筑上,古代印度的城市,中心位置上都有一个高地或山丘,外围则以壕堑代表海洋。

在古代伊朗,人们为了表示对星相的理解与崇拜,把一些城堡用几道城墙围起,并在每道城墙上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此显示人与天之间的广阔联系。伊朗的第一座都城埃克巴塔那,最中心的城墙颜色是金色,代表太阳(星期日);往外第二道是银色,代表月亮(星期一);第三道是红色,代表火星(星期二);第四道是蓝色,代表水星(星期三);第五道是琥珀色,代表木星(星期四);第六道是黑色,代表金星(星期五);第七道是白色,代表土星(星期六)。

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不仅仅反映人与天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城市景观布局讲求礼制与等级。如在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按尊卑等级建设城市的规划制度。在印度,城市中有明显的等级分区。

img19

图7.1.1 北京城平面图

工业革命是世界城市史上的转折点。工业革命以前,世界范围内城市景观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工业革命后城市景观变化巨大且迅速,正如美国建筑史家与评论家弗兰姆普敦指出的那样:在欧洲已有500年历史的城市在一个世纪内完全改变了。

凯文·林奇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景观是理性主义——机器城市原型。这种城市原型的城市注重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功能至上,城市仿佛是一台按功能组织起来的机器。“城市是由很多小的、自治的、无区别的局部构成的。这种局部围合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与宇宙模式相比),相反,这个机器则有不同的功能和运动,同时,这个机器是强大和美丽的,但却不是一个魔术作品或一面宇宙的镜子,它就是它自己(虽然它可能也用一些相似的设计尺度,控制和强化机器或企业的运转能力)。”在城市建筑上,这种城市景观注重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否定传统装饰,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有城市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除了兴起大量的新建城市之外,旧的城市普遍面临着变革的任务。不少城市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建,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有的城市改造规模比较小,有的城市改造规模比较大。在改造中,城市的布局以及建设主要依据着经济利益原则,而不是以往那种行政原则与宗教原则,表明了资本主义对城市的主导作用。其后,这种城市改造一直进行,有的改造成功地处理了旧城与新区的矛盾,有的则采用粗暴的方式,推倒重建。在城市建设中,功能主义规划逐渐出现,这种规划遵循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把城市看做是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功能与效益为追求目标,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体现最新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技术美学观念。

功能主义规划的代表是雅典宪章,雅典宪章制订了《城市规划大纲》,总结了城市的弊端,并提出了城市的应对思路,这就是城市规划史上著名的雅典宪章,它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息与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们应当通过城市规划解决城市空间出现的问题,其中主要方式是功能分区。为解决这些城市问题,雅典宪章指出了城市规划功能分区的道路。这既是对此前西方城市改造的一种总结,也为以后的城市改造指出了方向。

现代的城市景观如何建设?是摆在所有国家城市设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功能主义大概还不能全部抛弃,但显然已经不够,至少有一条原则目前越来越被众多的城市规划师所注重,那就是美学的原则,城市理应成为人类最为优秀的生活环境、美的生活环境。有远见的规划师早就指出,以美学的原则主导城市建设,但具体如何主导,各国的城市规划师们正在努力着。

不管城市如何建设按照何种理念建设,景观的特色是不可忽视的。城市就像一个人,具有鲜活的生命,鲜明的性格。城市的魅力何在?城市的魅力首先在它的不可取代景观风貌。众所周知,美讲究个性,自然美、艺术美如此,环境美同样如此。城市需要呈现它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面貌。没有特色,城市环境的美就打了折扣。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在近一二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各城市正在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空间环境相似,建筑风格雷同,人们对城市间差异的识别越来越模糊。

城市特色起码可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历史、人文和生态。城市环境及其文化传统总是经历长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从这一点看,城市是一个时间性的存在。这种积淀是相对稳定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积淀,毫无疑问,它带着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浸染着这个城市中人们真实的情感和理想。

曾被E.D.培根称颂为“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一作品”——北京,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的批评:吴良镛院士在《关于北京旧城区控制性形象规划的几点意见》中尖锐地指出:“今天的北京旧城……皆已面目全非,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2]德国《商报》在以《无所顾忌的狂热建设使北京变成了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为题的评论中说:“……这个城市没有轮廓,没有面孔。”[3]参加此次武汉大学召开的“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美学会议”的一些学者在参观了武汉市的主要城区之后,也对武汉的城市特色提出疑问。芬兰的Y.瑟珀玛教授提出武汉市的某些建筑场景与美国的一些城市相似,一些日本学者也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与日本某些城市差别不大。诸如此类。且不去管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城市面貌是否也存在雷同,起码中国大多数城市就已经失去了“中国型”的个性与特色。

面临当代城市的“特色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城市设计的质疑与对出路和政策的寻找中去。然而这种质疑和寻找往往带有急功近利的肤浅,急于制造、规定和模仿特色,却远远忽略了特色从何而来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主观制造出来的所谓“特色”只会让城市面貌愈加混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