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揽尽百年采矿史

揽尽百年采矿史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揽尽百年采矿史甘肃省白银市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年底,白银市以其典型的硫化矿床地质剖面、大型的露天矿矿山遗迹等独具特色的矿业遗迹资源,被国家矿山公园领导小组批准建立甘肃白银国家矿山公园。3年后,白银铜矿露天矿区建成投产。第一采场主要开采折腰山矿体中上部矿石。同时也让人们了解采矿工业的进步史和发展史,深化对矿业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
揽尽百年采矿史_甘肃地矿史话

揽尽百年采矿史

甘肃省白银市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银厂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发现与勘探,是地质工作者为我国地质找矿事业建立的一座时代丰碑。白银矿的开发史,是一部白银市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当地矿产资源的枯竭,作为矿业城市的白银市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但人们不会忘记这座中国西部铜城曾经的辉煌。2005年年底,白银市以其典型的硫化矿床地质剖面、大型的露天矿矿山遗迹等独具特色的矿业遗迹资源,被国家矿山公园领导小组批准建立甘肃白银国家矿山公园。

气势宏大的露天矿山遗迹

白银铜矿露天矿区,是白银矿山公园的主体矿业遗迹景观,露天矿区包括折腰山和火焰山两个矿床,属黄铁矿型多金属大型矿床。两个矿床均于20世纪80年代闭坑,但作为重要的矿业遗迹资源,是典型的矿业遗迹展示区。

据史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白银曾经“日产斗金、集销金城”,所产金银主要来源于折腰山和火焰山的地表开采。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宋叔和等对白银进行过两次地质考察。经过勘探论证,正式肯定了该矿床属黄铁矿型铜矿,并于1956年提交了最终地质勘探储量报告,其中铜矿石储量4090万吨,铜金属储量56.6万吨。

img124

白银公司露天矿二采场一角

1956年,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此进行了举世瞩目的3次大爆破工程,并开始以采剥的方式进行矿山建设。3年后,白银铜矿露天矿区建成投产。白银铜矿露天矿从开采到闭坑约30年,总计生产铜矿石量6577万吨,获得铜金属量约82万吨。实际采出矿量和铜金属量超过原设计量。

在开采过程中,露天矿分为两个采场。第一采场主要开采折腰山矿体中上部矿石。采场东西长1320米,南北宽600米,开采相对深度达284米。露天矿二采场主要开采火焰山矿体。采场东西长1030米,南北宽560米,开采相对深度270米。在露天矿闭坑后,白银公司在矿坑采场的边上分别竖立了“白银公司露天矿纪念碑”作为国家矿山公园的主体矿业遗迹景观,这里将恢复第一采掘场闭坑以前的开采场景,定时给人们进行采矿表演,让人们现场感受当年繁荣的采矿情景。

深部铜矿展示采矿全景

深部铜矿是白银公司露天矿区折腰山采场闭坑后,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的续建矿山。白银深部铜矿开采区也是露天矿闭坑后白银铜矿持续生产的重要矿山。

白银深部铜矿开采区占地900多万平方米,其中开采范围70万平方米,共有189个矿体,东部矿体比较规整,其中一号矿体为主体;西部矿体比较复杂,分枝、复合、尖灭现象明显,以二号三号矿体为主。全区矿石地质储量约2200万吨,铜金属29万吨。

白银深部铜矿开采区构成白银矿山公园中正在进行中的地下采矿实况的展示基地。在这里可了解到整个深部铜矿开采的工艺流程。白银深部铜矿开采区是国内所见比较特殊、比较复杂的地下矿山建设工程,因此其生产工艺也较为特殊复杂。其工艺过程分为16步:开拓(每60米一个中段)——采推(每百米左右一个分段)——切割——中深孔凿岩——中深孔落矿——采场铲运机出矿——采场溜井振动放矿——中段运矿——主溜井卸矿——坑内破碎——坑内计量供矿——箕斗装矿——主井提升——皮带运矿——地表矿仓——火车装矿至选矿厂。整个采矿流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将近7000台(套)。深部铜矿开采后采用的采矿方法有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分段空场采矿法和VCR法等。现采用的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据计算,每采出1万吨矿石就要掘进100米~120米巷道,施工终孔2500米~2800米。

矿业活动有遗迹

白银国家矿山公园内的矿业活动遗迹主要包括古人采矿活动遗迹及现代化的矿业生产设备设施。

白银矿业开采历史悠久,根据文字记载和矿山遗迹遗物考证分析,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白银矿山的开发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前人所开凿的坑道和采场,而且规模较大。在地质调查报告中,有记载的古采矿遗迹30多处,包括旧矿堆和淘金用的水井及炼渣等,甚至在冲积泥层下数米之深的地方也发现了古人采矿的遗迹。最大的古代采矿遗址入口位于第二采掘场硐矿床剖面上,主行道都在100米以上,坑道延长上千米。古代的采掘方式主要为简单的手锤、刨锤和火烧醋泼法,装运全靠人背筐拉,工人只能四肢伏地匍匐爬行,在火焰山矿区东部的金矾沟矿区,现遗留古人采掘金矿及土法提炼黄金的工业作坊遗迹,还有遗留的坩埚等作业工具等。古人采矿作坊坑道内的支撑柱己腐蚀,但坑道壁上的喷浆虽历经多年但依然完好,体现了当时的采矿生产方式

白银国家矿山公园在对古人采矿遗迹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回收流失在民间的古人采矿生产工具,发掘、恢复古代采矿场景,建设古代采矿的雕塑模拟场景,以重现甘肃白银600多年的采矿历史,给后人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古代到现代采矿过程及方法的场所。同时也让人们了解采矿工业的进步史和发展史,深化对矿业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

(窦 贤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