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樵夫耕者入画屏

樵夫耕者入画屏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樵夫耕者入画屏川北丹霞名山;剑门蜀道明珠集李白文化、红军文化、三国文化、武术文化、道教文化、佛家文化、火药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之大成李白自喻“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游览窦圌山后,泼墨挥毫手书李白的“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绝句,笔法圆润雄劲,刚柔相济,字体融会章草、今草和狂草之长,又含有飞白文之特色,雄劲豪迈,世所罕见。
樵夫耕者入画屏_寻觅丹霞胜境

樵夫耕者入画屏

川北丹霞名山;剑门蜀道明珠

集李白文化、红军文化、三国文化、武术文化、道教文化、佛家文化、火药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之大成

img126

李白自喻“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少年时代学剑访道、习帝王之术和纵横之道的首座名山,便是江油的窦圌山。这位天才的唐代大诗人,也许是被金秋窦圌山五彩缤纷的绝色美景所陶醉,欣然吟咏出“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

窦圌山在南北朝以前始称“猿门山”,因当时山间常有猿猴出没,加之两山形似城门,故称“猿门山”。据明代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名胜记》,在距今一千四百余年前的梁大同年间,即535~545年,即有云游之僧在此始建寺庙,香火缭绕,猿猴遁于别处栖身。窦圌山大多山体之中,皆掺杂着豆子般的卵石,而山形又如圆形屯粮器物的“圌”,所以当地老百姓便将此山称为“豆圌山”。至唐朝时期,彰明县(今江油彰明镇)有位叫窦子明的县主簿,尤好圌山的清幽奇险,胜似人间仙境,便弃官隐居于此。他率众在此开山筑路,广建庙宇,修仙炼道,使豆圌山上殿宇成群,楼阁联翩。尔后窦子明修炼成仙,骑鹤白昼飞升。于是,“有仙则名”,后人便将圌山冠以“窦”姓,名为“窦圌山”。

img127

千年古刹云岩寺

据史料记载,李白5岁随父迁蜀,25岁离川,与其妹李月园在川蜀度过了懵懂的青少年时期。在江油市青莲古镇至今还遗存有陇西院、粉竹楼、太白洞、太白祠、太白衣冠墓、洗墨池、名贤祠和月园墓等众多景观,因此李白亦号青莲居士。李白对窦子明的成仙之路十分推崇,且在诗中曾流露出“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的意愿。因依恋窦圌山的美景,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山上攻读诗书,虽未能修炼成仙飞升而去,却为他以后成就流芳千古的“诗仙”美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128

绝壁铁索飞渡

img129

丹峰并峙

历代众多名士墨客寻游窦圌山后,无不被此险峻奇峰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所打动,皆留下了不朽的佳篇。唐末五代游士杜光庭能诗善文,记载有关窦圌山历史传奇人物的《录异记·窦圌山记》流传至今。他在形容窦圌山险奇地势时写道:“西接长岗,乃通车马;东临峭壁,陡绝一隅。自西峰至东峰,石笋如团,两岸中断,相去百余丈,跻攀绝险,人所不到”。明代诗人戴仁在《窦圌揽胜》中,曾感叹后人缺乏窦子明的勇气和智慧:“前朝栋宇祗今遗,西蜀山川自此奇。浪滚江门龙卧稳,云封石窦鹤归迟。桥高铁索三千丈,树老莎萝四十围。一笑眼前沧海变,子明去后少男儿”。清乾隆进士、蜀中才子李调元曾于乾隆五十年(1785)夏日,与父同上窦圌山避暑,并拜会瑞生住持,其与父题诗三首写景抒怀,其中《和王栋题》道:“天桥只许一僧过,君在江油我在罗。看破红尘来到此,听得清谈口似河。履险如夷知道力,住山若寄笑年多。请看尘市纷纷者,何啻蝇声聚一窝”。清诗人陈干在《圌岭飞桥》中赞叹铁索飞渡时道:“幻将铁索架飞桥,世路尘氛到此消。并峙双峰探碧落,高峰一线渡青霄。难如蜀道形弥险,势拟天衢步若招。一自挂冠人去后,神仙踪迹望遥遥”。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游览窦圌山后,泼墨挥毫手书李白的“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绝句,笔法圆润雄劲,刚柔相济,字体融会章草、今草和狂草之长,又含有飞白文之特色,雄劲豪迈,世所罕见。如今此碑和他题写的“别有天”石刻,皆矗立在东岳峰绝壁之上。于老先生游兴如炽,又欣然写下《窦圌山纪游》:“飞桥系得两峰平,桥上僧人自在行。山月高高山鸟下,我来倚杖待云生。李翰林来招酒星,窦山人去剩樵青。名山自作新图案,排列髯翁入画屏”。

img130

绝崖劲松

img131

飞仙亭(窦子明升仙处)

窦圌山属典型的红色砾岩丹霞地貌,山峰突起,陡峭笔直,岩体裸露,阳光下更显丹赤如霞。自山麓至绝顶石道约5千米,迂回盘旋,山间林木苍翠,景色秀丽。特别是位于山顶云岩寺后侧的向月、飞仙和神斧三座孤峰,拔地而起,突兀百丈,四周悬崖绝壁,互不相连,呈鼎足之势,十分险要奇绝,仰看又宛如一道画屏。其峰巅林木葱郁,一座座精巧的殿宇隐藏其间。三座峰顶分别建有东岳、窦真和鲁班三座殿宇,除东岳殿有盘旋的山道可上外,其余两峰皆为悬崖绝壁,无路可寻,十分险绝,为川北一绝妙景观。每当雨后初晴,或晨雾欲退之时,云纱轻裹山峰,殿宇忽隐忽现,宛如天宫仙阕。而在天气晴好之时,周围百里都可以欣赏山峰凌空欲飞之势。窦圌山以奇、险、幽、秀闻名于世,被列为蜀中第五大名山,有“世上无双景,天下第一峰”之誉,是与青城、峨嵋媲美的川北名山。

img132

晚秋枫红

img133

李白寻访问道处

又到了金秋时节,我追随先贤的印迹来此寻游。此时的窦圌山枫叶正红,满山遍野五彩斑斓,令人沉醉。攀过八百多级的通天道后,气喘吁吁间登临窦圌山之巅,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只见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其中。对岸大小匡山,并峙拱卫,形如兽脊疾走。俯瞰涪江,如玉带迂回,美不胜收。

东岳殿、窦真殿和鲁班殿之间有数根铁索相连,距地50多米。索桥始建于唐代,现存铁索建于清雍正年间。铁索上下两根,上索略细,可盈手而握;下索粗扁,可适足而蹬。据说历代寺庙中都有和尚练就了飞渡铁索的绝技,每天早晚去孤峰殿中上香,或代香客上香。近年也有在铁索上表演“倒挂金钩”、“韦驮献杵”等绝技。只惜我来去匆匆,未能一睹风采。

窦圌山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建于唐代僖宗乾符年间(874~879)的云岩寺,历经唐、宋、元、明、清毁葺交替,及佛道相争,形成“东禅林,西道观”的格局。尤其是大雄宝殿前由著名书法家谢无量撰写的槛联更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飘渺得仙梯过眼云烟都是幻,逍遥齐物理行天日月本无私”。此寺庙建于山脊之上,背负三座主峰,坐北朝南而又中轴线对称,这种布局独特的古寺院建筑群,全国罕见。寺内藏有“明季兵火,惟此独存”的道教文物“飞天藏”,又名“星辰车”,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道教飞天藏。它的奇特在于整个藏身不用一颗铁钉,全由珍贵楠木穿斗而成。藏身高9.82米,外壳直径7米,由下而上分为四层,依次为平座、腰檐、天宫楼阁和宝顶,尤其腰檐与天宫楼阁排列有道教木雕人像,雕刻精细,极具宋代艺术风格。窦圌山的石峰上寸草难寻,却生长着奇异的白皮松。此树光滑如桦树,树干呈银白色,有梅花斑点,为名贵的观赏树种。此松长在石缝之间,在无土、无水和无肥的自然条件下顽强生长,实为窦圌山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线。

可惜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窦圌山受损严重,众多古建筑群坍塌,断壁残垣令人痛惜。散落的构件也正不断遭受风吹日晒,雨水浸蚀,不忍入目。目前,当地政府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全面修复。尽管如此,窦圌山以其险而奇、幽而雅、秀而雄、人文古之特色,无愧于“天下第一峰”之誉。

胜境指数 ★★★★

民俗民风

窦圌山为电视风光片《李白故里》、《奇险的窦圌山》的实景地。本土原创的大型荒诞歌舞剧《惊山神秘之旅》,用荒诞形式弘扬了李白文化。

窦圌山佛道文化扑朔迷离,自南宋始亦已形成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传统庙会,届时众多香客在崖边插香,谓之可免除腰痛之苦。若推动飞天藏,便可消灾免难,祛病降福。

交通信息

窦圌山在绵阳地区江油市北25公里处,绵阳至江油66公里,建有快速公路通道,约40分钟车程。距成都市180公里,约3小时车程。距广元市140公里,约2小时车程。距重庆市375公里,约4小时车程。

食宿信息

江油当地风味小吃最为出名的是肥肠,肥而不膩;其次是各式米粉,有肥肠、牛肉、鸡汤、清汤、清红等之分;其三为沾沾,类似成都的钵钵鸡;其四为川北凉粉,爽滑可口,食客欲罢不能。

窦圌山山门建有设施较完善的宾馆,山下武都镇有较多农家乐,游客可自行选择。

游览提示

金秋时节,山下数百棵枫香树姹紫嫣红,为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现窦圌山山体和山道因受“5·12”大地震的影响,受损严重。且不时可见震落的坠石,游客在游览途中尤其要注意安全。

窦圌山周边还有青莲镇李白故里,武都镇王右木纪念馆,江油市李白纪念馆和海灯法师武馆,梓潼七曲大庙,剑阁剑门山,南充市翠云廊,阆中古城、汉桓侯祠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值得游览。

img1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