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米仓山造山带地质特征

米仓山造山带地质特征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南隆起的元古宙为西乡群、三花石群和火地垭群,属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地体内发育NE向断层,表明龙门山对地体的改造。
米仓山造山带地质特征_龙门山-米仓山褶

一、米仓山造山带地质特征

汉南隆起以太古界、元古界基底,以及贯入其中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为核部,基底形同枣核,呈NEE向斜。出露最老地层为太古宙的后河群,分布于陕西省碑坝地区。汉南隆起的元古宙为西乡群、三花石群和火地垭群,属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两侧覆盖古生界地层(如图4-11、图4-12所示)。地体内发育NE向断层,表明龙门山对地体的改造。

盖层环围基底周边展布,地层叠序亦随基底“枣核”周边离心上叠,且各单位地层除其自身的相变(如大隆组、长兴组)外,都可遥相对比,总体大同小异。Zd-S、(D-C缺失)、P-Tl均属稳定型建造,平行不整合叠覆于Tl之上的Tx灰色复陆屑建造,代表米仓山台穹南缘海→陆转换初期隆缘坳陷沉积的产物。

南缘与北缘分别有高角度(倾角多在60°以上)逆断层将基底冲盖于盖层之上;西缘、东缘以及南、北缘某些未受断层影响的部位,保留了盖层与基底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如图4-12所示)。地体北以大断裂与汉南隆起分界,南与四川盆地相邻,位于勉略缝合线外。构造性质属于扬子板块,并不属于秦岭造山带,但是其形成过程完全和秦岭造山过程一致。

背斜核部出露的有太古-早元古代的黑云母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和中晚元古代的火山凝灰岩、板岩、结晶白云岩等,并有大量花岗岩和少量基性岩体侵入(张二朋,1993),基底断裂及片理、片麻理走向多为北30°~-70°东,代表基底的构造线方向。两翼由震旦-三叠系沉积盖层组成,中间缺失石炭系-泥盆系。在复背斜构造南翼及西部倾伏端,盖层发育一系列近东西向延伸的次级褶皱,如曾家似箱状复式背斜、吴家垭鼻状构造、大两会背斜等。由北向南,米苍山构造带可清晰分出结晶基底、变质基底和震旦系-侏罗系盖层。基底构造以韧性变形为主,褶皱通常为紧闭线形,其构造线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东-南西西向。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褶皱通常为短轴状,以对称或斜歪褶皱为主,一般为平坦开阔,为同心褶曲,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显示了对基底构造的继承性或受基底构造的控制。构造特点是以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次之。褶皱以东西走向的短轴状、箱状及线状不对称褶皱为主。断裂构造主要集中发育于复背斜的核部及基底与盖层的构造衔接带上,主要为走向逆断层。断层面大部分倾向北,倾角60°~75°,规模不大,通常以密集的片理形式出现,发育糜棱岩,具韧性特征。基底与盖层间发育的断裂规模较大,断裂走向NEE-SWW,在复背斜两翼断裂倾向相反,即背斜北翼断裂倾向南,南翼断裂倾向北,构成一冲起构造,致使前寒武系基底逆冲在古生代盖层之上。主干断层走向北东东—南西西,倾向北西,倾角60°~70°,最大断距大于2000m,断面不平直,呈舒缓波状,局部有分叉,上盘岩石常破碎强烈,局部构成宽达1km的破碎带,见碎裂岩、糜棱岩等构造岩。分支断层多出现于主干断层的上盘地层中,为主干断层派生的分支逆断层,与主干断层斜交,并不穿过主干断层(如图4-11、图4-12所示)。

img98

图4-12 米仓山地质图以及剖面图

据郭振吾研究(1996),汉南隆起因固结程度高、刚性强;晚三叠世本区上升成陆,隆起高度有限;侏罗纪汉南隆起是上扬子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一部分,且为山前坳陷,沉积了大量陆源碎屑;汉南隆起南部的米仓山是在燕山中、晚期后形成的。川北地区上侏罗统莲花口组中的砾岩含约10%的碳酸盐砾石,砾石的成分、组构颇似盆地北缘展布的二、三叠系,说明此时本区方褶皱隆升成山,向四川盆地提供粗碎屑物质沉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