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宁夏黄河经济的断想

关于宁夏黄河经济的断想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七 关于宁夏黄河经济的断想学习黄璜同志“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几篇断想。在战国前,宁夏黄河经济并未形成。宁夏经济重心囿于南部。同时,大量回族人民开始在宁夏定居,开创了回、汉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光辉历史。但2000多年来,宁夏黄河经济基本处于单一的封闭的农业经济状态。
关于宁夏黄河经济的断想_朔方科普夕拾

二十七 关于宁夏黄河经济的断想

学习黄璜同志“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几篇断想。虽属己见,《宁夏地质报》贯彻“双百”方针,得以与读者见面,以求指教。

(一)宁夏早期的一条经济分野线

出土文物证实,新石器时代宁夏南部文明相当发达,形成了以彩陶为主要特征的农耕型“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今宁夏彭阳、固原县东部可能是黄帝族领地范围。商时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世居今甘肃酒泉、敦煌的隗姓“鬼戎”东移至清水河流域,史称“鬼方”。后,鬼方渐强,成为商朝西北边患。西周与鬼方(时又称“严狁”等)战事不断,鬼方大败;春秋后,鬼方遂沦为“戎”“西戎”“胡”部所属,参与侵扰中原活动。

战国在秦统一宁、甘、陕交界地区后,为防侵扰,便筑了一条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遂起兵西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战国秦长城,西自宁夏西吉县南入境,向东经固原、彭阳县北,延入陕北,在宁夏境内横亘约200公里。其残迹在今宁夏固原萧关,仍依稀可辨。因其早于秦(始皇)长城所筑,故又有“先秦长城”之称。

先秦长城实际上也是一条经济分野线。在其以南为宁夏早期开发地区,隶属中原文化,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在其以北,则为少数民族散居的游牧区,经济相对落后。这条长城更像一条巨障,遮住了我们先民开发利用黄河的目光。

在战国前,宁夏黄河经济并未形成。宁夏经济重心囿于南部。

(二)宁夏黄河经济的萌兴

引黄灌渠何时始建于银川平原,学术界仍有不同认识。由宁夏几位著名农业、水利老专家参与编著的《宁夏农业地理》一书中,采用了“秦渠”兴建年代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汉延渠”为“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所修的观点。部分学者则认为,上述观点并无确凿史据。

img41

一系列史料证明,汉武帝时在宁夏开始大修引黄灌溉工程,使银川平原成为我国早期开发的地区之一。《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率五六万人。”有明确记载的,从公元前119~110年汉武帝时期,在银川平原共开修汉渠、唐徕渠、七星渠、美丽渠4条,连同传说中的秦渠、汉延渠,其灌溉面积突破百万亩。从此,宁夏黄河干流地区水渠纵横,良田千里,黄灌农业终于形成。宁夏农牧业当时之繁荣景象,时现于史料中。从出土的“汉简”证实,直至汉元帝(公元前48年)时,每年都从西北11个农都尉所积谷米运往内地济乏。也就是说,那时是从西向东调粮。《后汉书》称:北地、安定诸郡“沃野千里,谷稼殷实,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省内郡费岁一亿计。遂令安定、北地……常储谷粟,令周数年。”从宁夏出土的东汉铸铁犁壁、役耕木牛模型、城址、墓群以及绿釉陶壶、彩绘骨尺等,表明汉时宁夏文化已相当发达,水平近于中原。

历史表明,宁夏黄河经济萌于秦,兴于汉,是随着黄河水利的开发而形成、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宁夏黄河经济的形成,标志着宁夏经济重心开始了由南向北的转移。东汉班彪在《北地赋》中,描绘了高平(今宁夏固原市)一带的萧条景象:“img42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

(三)从“塞北江南”到人口突破百万

宁夏黄河经济形成后,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时荣时枯,但有几次较大的发展,构成了宁夏黄河经济引以自豪的篇章。

从隋末被迫迁徙灵州一带的“江左人”(今长江下游)带来江南习俗,至晚唐诗人韦蟾写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在此时期,宁夏黄河经济基本处于繁荣中。特别是756年“秋七月”,唐肃宗李亨以“朔方,天下劲兵处也”为据,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即帝位。坐落银川平原中心的灵州一时成为唐的陪都——讨伐“安史之乱”的大本营,其地位之显赫,可想而知。若当时宁夏黄河干流地区农业不发达,无经济实力,自难担当此任。820年,李昕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将“废塞岁久”的光禄渠(唐徕渠前身)等疏浚,更促进了宁夏黄河农业的发展。

1038年,李元昊以“兴庆府”为都,“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建“大白上国”,史称“西夏”。西夏得前朝引黄灌溉之利,又增修“昊王渠”(后废),大力发展农牧业,以增强国势,与宋抗衡。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竟能临中原腹地而与宋鼎立189年,实属中国历史之罕见,若无宁夏黄河经济支撑,西夏断无此实力。在西夏与宋的拉锯战中,鸣沙曾失,宋军竟得“窖粟百万”,足见其粮食之丰盈。

元初,为巩固北方,进攻南宋,急欲发展农业。《元史》载,至元元年(1264年)五月,“诏遗唆脱颜、郭守敬行视西夏河渠,俾具图来上”。郭守敬任“提举诸路河渠”,在银川平原疏浚因战乱而淤塞的唐徕、汉延等12条干渠、68条支渠,“灌田十数万顷,人蒙其利”,并“更立闸堰,皆复其旧”。同时,大量回族人民开始在宁夏定居,开创了回、汉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光辉历史。

康熙、雍正年间,在银川平原又兴修了大清渠、惠农渠、七星渠、昌润渠等。康熙在宁夏实行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移民屯垦,雍正又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和“招户新垦”政策。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银川平原共扩大耕地47.2万亩,连同原有耕地共计246.6万亩。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宁夏府(今宁夏同心以北)人口首次突破百万,达19.97万户135.25万人。

回顾封建社会中宁夏黄河经济的发展史,可以清晰看出,凡是社会安定,民族关系融洽,不爆发内乱和战争,宁夏黄河经济就发展,就繁荣;相反,宁夏黄河经济就倒退,就衰败。正如马克思在《论中国》一书中所指出的:“只须一次战争破坏,就使国家在数百里内杳无人烟,并消灭它的全部文明。”

(四)“见此宝藏,洵足煊示于全国”

隋末,宁夏渐现“塞北江南”之誉。后来,唐肃宗即位灵州,西夏建都兴庆,元设路,明置卫,清设兵备水利道,民国建省,无不以宁夏黄河经济为据。但2000多年来,宁夏黄河经济基本处于单一的封闭的农业经济状态。

1920年12月16日,在宁、甘交界地区,发生了震撼全球的8.5震级的海原大地震。当时,北洋政府派翁文灏、谢家荣等赴宁调查。据谢家荣称,其任务“除调查震灾状况,勘探山崩地裂诸现象外,复人事于地质考察”。近代地质学开始传入宁夏。此后,中外地质学家频频莅临宁夏。

国民党宁夏省政府建设厅于1943年8月置“宁夏地质调查所”。首任所长李士林先生192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地质系,后又在巴黎博物馆攻研矿物岩石8年,1936年回国。1944年,李士林在调查汝箕沟无烟煤后,曾欣喜宣称:“宁夏平罗无烟煤,品质之佳,不仅独步全国,即世界亦罕有其匹。”

宁夏省政府1946年1月编纂了《宁夏资源志》。在“矿产篇”中称:“截止现在所知,宁夏蕴藏之矿产,金属计有铁、镁、金、银、铅五种。非金属有煤、盐、碱、石棉、水晶、脑玉髓、蛇纹石、大理石、砚石、瓷土、明矾、皂矾、硫磺及硇砂、石英、石膏、红土、黄土、白土、硝、甘泥等二十一种。合计宁夏矿产共二十六种。”“宁夏重要矿产,其大部储量,始有一较正确之估计,矿区分布矿床结构,亦逐渐明了。”特别是披露了宁夏煤炭储量高达23.2亿吨,更令宁夏各族人民为之振奋。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地质工作极度衰败,但在地辟路阻的宁夏能有此发现,确令国人刮目相看。正如时所赞曰:“宁夏见此宝藏,洵足煊示于全国也。”

近代地质学初步揭示了宁夏部分矿产上颇为丰富的现实,启迪了建设宁夏的思路,鼓舞了开发宁夏的信心,为宁夏黄河经济由单一农业经济向综合经济的转变,不仅提供了矿产资源前提,而且更注入了活力,起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就连马鸿逵当时也称:“宁夏省区狭小,而蕴藏颇富……逵以责任所在,自当倍加努力,所望海内贤达及专家学者,进而为有步骤之具体开发方案,俾次第见诸实施,实所切盼者也。”

(五)近代工业的火花

随着宁夏矿产资源的勘查,带动了采矿业在宁夏的兴起。1941年是解放以前宁夏煤产量最高的一年,据宁夏省政府统计,共有煤窑30座,年产量达31万吨,一跃成为我国重要产煤省份之一。当时,全国人均占有煤炭量约22公斤,而宁夏约260公斤,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倍。

有了能源,就为其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其中,最著名的是1943年在宁夏惠农县石嘴子兴建的“立达精碱公司”,专事精碱制造,开创了宁夏化工工业。该公司主要生产下列4种产品。纯碱甲:碳酸钠98%以上,产量0.5吨/日;纯碱乙:碳酸钠90%以上,产量1吨/日;食碱:碳酸氢钠,产量0.1吨/日;烧碱:氢氧化钠,产量0.5吨/日。

当时,宁夏“手无寸铁”,所用铁,皆以毛驴、骆驼从陕西西安经陕、甘翻越六盘山而运进,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了煤,便炼出了焦炭,有了焦炭就可炼铁。1942年,在汝箕沟兴办了宁夏第一个炼铁厂,虽然在生产60吨生铁后,因缺乏优质铁矿石而倒闭,这却是钢铁工业在宁夏闪现的火花。1940年,宁夏还组建了“淘采沙金队”,发展采金业。据宁夏富煤、黏土和硅石之优势,1941年在银川兴建了“明华玻璃厂”;1944年在大武口兴建了陶瓷厂,建有2个能烧三四万件瓷器的小土窑。

随着工商业的萌兴,交通运输业渐展。自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开通银川—兰州、银川—平凉、银川—包头路线。由青铜峡至包头的水运业亦起,载重约15吨的木船顺水而下,七八天可达包头,还曾试航过汽船,而由兰州至中卫,则只能以木筏、皮筏航行。

现代眼光看,上述工业虽然仅属手工作坊式,但毕竟是近代工业的火花在宁夏的闪烁。如若没有地质矿业的兴起,制碱、炼铁、陶瓷、玻璃、交通等工作也就不可能在宁夏闪现,宁夏黄河经济单一农业经济模式也不能受到冲击,而引发变革。

(六)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20多年“宁夏王”的血腥统治,留给宁夏各族人民的尽是苦难和贫穷。1926年,芬兰人维利俄斯在银川八里桥兴办的“裕宁甘草公司”,加工熬制甘草膏,这是宁夏第一家部分使用机器的工厂。新中国成立前,只有银川才有一台75千瓦的煤气发电机,是慈禧太后宫廷的遗弃物。工业落后状况真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旧社会在宁夏所勾绘的一幅惨淡画面。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挺进古城银川。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了。特别是从1958年开始,在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一系列工业由沿海陆续迁入,大批工矿企业拔地而起,为宁夏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宁夏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冶金、建工、建材、石油、轻工、纺织、电子等现代工业体系。涌现出了诸如银川橡胶厂、石炭井矿务局、青铜峡炼铝厂、西北煤机总厂、大武口发电厂、宁夏化工厂等一批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骨干企业。截至1989年,宁夏共有大型企业17个,中型38个,小型1800多个。1990年,宁夏工业产值60.55亿元(不含乡以下。按1980年价格计为39.62亿元),是1949年的300倍,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0%。

农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1949年,宁夏粮食产量仅为3.19亿公斤,1990年则达到19.17亿公斤,翻了近三番,年平均递增率4.3%。宁夏引黄灌区已成我国18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宁夏黄河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单一农业经济已转变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综合经济体系。1989年,宁夏“社会总产值”构成中,工业占55.9%,农业占20.5%,建筑业占11.5%,商业占5.7%,运输业占6.4%;若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占26.6%,第二产业占43.7%,第三产业占29.70%。

经济体制改革为宁夏黄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期固有的封闭、半封闭的经济格局已初步打破,出现了既向国外开放,又向国内开放的新局面。

(七)发展极、产业带、辐射区

在地域经济空间分布中,宁夏黄河经济已形成发展极、黄河干流走廊产业带、广阔辐射区3部分,这是当代宁夏黄河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符合沿江沿海多为各国、各地区经济重心和生产力布局中心这一经济发展规律。

1.发展极

银川市(不含市辖县)、石嘴山市(不含市辖县)和青铜峡市,是宁夏各具特色的中心工业城市,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在宁夏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建设中已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显成为宁夏黄河经济的3个发展极。1989年,3市(不含市辖县)工业产值达38.98亿元,占全区的66.60%,其中重工业占75.10%,轻工业占47.60%。

2.黄河干流走廊产业带

系狭义宁夏黄河经济地区,包括黄河干流流经的12个市、县。实际面积2.13万平方公里,呈北东—东西走向的狭长带状,长宽比约为6:1,状如走廊。这一地带已成为宁夏当代经济的“脊柱”和精华。包括发展极在内,1989年,这一产业带的农业产值为15.94亿元,占宁夏的74.30%;粮食产量占宁夏的73.50%,而耕地面积只占宁夏的37.40%;每名农业劳动力年均生产粮食2041公斤,而其他地区仅为625公斤,相差2.1倍。1989年,其工业产值为54.48亿元,占宁夏的93.10%;商品零售总额为23.27亿元,占宁夏的82.70%。矿产资源亦相对丰富,1990年已上《宁夏矿产储量表》的19种矿产,其中有13种全部集中于该带,3种大部分集中该带。

3.广阔辐射区

分布于黄河干流走廊产业带以南、以东,实际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宁夏面积的58.90%。由于多系贫瘠、干旱的黄土丘陵,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经济仍很落后,与黄河干流产业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个是“塞上江南”,宁夏的精华地带;一个是我国最贫穷的“三西地区”的组成部分。两者区别之深,差异之大,构成了宁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显明的特征。

毫无疑问,我们既应当充分发挥发展极、黄河干流产业带在宁夏“四化”建设中的“龙头”、骨干作用,强化其辐射功能,又要从实际出发,扶持和促进广阔辐射区的发展,以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八)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宁夏黄河经济始终为单一封闭的农业经济。随着地质与矿业的兴起,宁夏虽曾闪现过近代工业的火花,但其农业经济的属性并未改变。1949年,宁夏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5.60%,即是明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宁夏各族人民40多年的艰苦奋斗,宁夏黄河经济的内涵现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性综合经济体系。

宁夏黄河农业是特定自然条件的产物,就是依黄河而存在、而发展。没有黄河,也就没有引黄灌溉农业,也就没有宁夏黄河经济。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黄河农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粮食产量已占全区的73.50%,比1952年的2.56亿斤增加了4.10倍。单是盛产的稻米,在香港市场上被称为“珍珠米”,宁夏每年人均约100公斤,不仅宁夏人民引以自豪,也使西北各省区羡慕不已。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宁夏经济持续增长和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宁夏工业迅速崛起,主导地位稳固形成,持续了2000多年的宁夏黄河农业经济的格局已被打破。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1966年),工业产值即稳定超过了农业产值。1990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00%(不含乡以下工业)。这是历史的进步,宁夏黄河经济内涵结构的质的变革。当然,也应当看到,宁夏工业在结构和布局等方面,除前所叙及的,还存有以下问题。

1.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出现重工业“一头沉”现象

1949年宁夏几乎无重工业,其产值仅占工业产值的2%。从1966年开始,重工业产值即稳定超过轻工业,1990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1.80%。

2.“大集中,小分散”

从宏观看,工业主要集中于3个“发展极”和其他几个城镇。从微观看,一个企业在空间分布上既偏远又分散,一厂一点、一厂多点的布局类型较为普遍,厂办社会现象突出。

3.大、中型骨干企业少

宁夏的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1989年,小型企业数占97.10%。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所占比例相比较少。

4.乡镇和个体企业还很不发达,特别是宁夏南部更较落后

1989年,乡镇和个体工业产值只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0.40%(个体仅占3.50%)。

(九)希望与挑战

宁夏黄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是: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工业产品结构从整体看,加工程度浅,附加值低;高消耗、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管理和技术水平低;财政困难,收支平衡难维持;人口增长过快,1990年人口普查的自然增长率为全国之冠;待业人员骤增,就业压力大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91年4月29日批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称《纲要》),是今后十年宁夏建设的大纲,是宁夏黄河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中指出的具体奋斗目标如下。

img43

1.经济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低,是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在今后生产力布局上,要基本沿着“两条轴线”展开。一是以黄河和包兰铁路为轴线,加强沿线工农业建设;二是以宝中铁路和固海扬水工程为轴线,加强沿线工商业发展及城镇建设等。

2.在农业方面,要集中抓“一区、两片、两座坝”。“一区”是指引黄灌区的改造开发,“两片”是指盐环定扬黄灌区开发、固原地区旱作基本农田建设,“两座坝”是指建设沙坡头水利枢纽争取兴建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同时,还要抓紧六盘山引水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3.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推动工业逐步走向现代化。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加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和宁夏能源基地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煤炭工业,要努力保证油田持续稳产。为了保证工业发展有比较可靠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还要加快勘查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及管理。工业基本建设投入,要在轻纺工业方面加大比重,重点发展纺织、造纸、毛皮、皮革、日用陶瓷、塑料、食品、医药等行业,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原料生产基地。

4.加快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八五”期间,公路建设主要是“一隧、两桥、四条路”,即兴建西兰公路上的六盘山隧道;建成青铜峡黄河大桥、新建银川黄河大桥;新建银川至古窑子一级公路,改建银川至平凉、西大滩至汝箕沟公路,修通石嘴山至营盘水公路。铁路建设要完成宝中铁路和灵武支线。完成银川机场改造,增加国内航线。邮电方面主要解决通信能力不足和手段单一、设施落后等问题。

5.依靠各方面力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

……

《纲要》指出:“展望九十年代,是宁夏充满希望和大有作为的十年。”在宁夏大地上,我们的先祖曾开创了黄河经济的灿烂文明。历史必将证明,他们的后裔也一定能够创建出更加光辉的未来。

宁夏黄河经济将如浩荡的黄河,奔腾不息!

(原载《宁夏地质报》1991年7月5日至1991年10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