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IGBP、IHDP、WCRP正着手对全球变化研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1990年第一次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
全球气候变化_自然地理学

第五节 全球气候变化

人地复合系统是一个由地质、地貌、气候、海洋、水文、土壤、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是由地球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控,寻求并达到一个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环境。系统中各要素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既形成一个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又由各要素以及该复合系统与外界之间存在着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和传输构成一个有序的、动态的、复杂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作为人-地复合系统中次级系统之一的气候系统,其基本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人-地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和宇宙星体的影响对地球气候变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涉及的组织机构和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既具有明显的多学科及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又具有综合集成、着重研究系统整体变化的特点。

在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等组织的领导下,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主要实施了三项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

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WCRP)。

②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

③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影响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IHDP)。各计划的侧重点互不相同,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领域之间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WCRP建立于1979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及政府间海洋合作委员会(IOC)共同管理。它主要以研究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为重点,研究太阳、火山爆发等外强迫对大气、海洋动力系统的影响和所造成的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其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人类可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

在世界气候计划(WCP)的框架内,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平行实施的分计划还有: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世界气候影响计划(WCTP)等。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计划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如后来所补充的1995~2000年全球能量和水圈实验(GEWEX)就被列为WCRP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系列世界大气科学试验研究推动了中国的气候与环境研究活动。1996~2000年,中国也开展了五项重大的国际合作气象科学试验研究,并取得了空前成功。它们包括:南海季风试验(SCSMEX)、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TIPEX)、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GAME-HUBEX)、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研究(IMGARSS)、海峡两岸以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HUAMEX)。

IGBP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ICSU组织1986年正式提出,1990年开始执行的侧重于地圈相互作用的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它针对生物、地球和化学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大气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地球生态系统、土壤和土地利用以及温室气体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等问题,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IHDP(或HDP,HD/GEC)则由ISSC(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Council,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持,是一项研究人类活动过程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国际协调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加强对人-地复合系统中复杂相互作用的认识、探索和预测全球环境影响中的社会变化,确定恰当的社会发展战略,以减缓对全球变化的不利影响(王绍武,2001)。

此外,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关的国际合作计划还有: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研究计划(GCTE)以及各种观测站网的国际合作计划,如世界天气监视网(WWW)、全球大气监视网(GAW)、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等。

为了便于采用“集成”研究的方法,强调各学科领域间的综合与交叉,加强跨学科、跨研究主题、跨研究团体、跨国家、跨地区的合作。目前,IGBP、IHDP、WCRP正着手对全球变化研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IGBP调整的核心正在打破原有的按学科涉及的研究计划界限,将现有的核心计划和框架行动重新设计,保留PAGES和GAIM,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地球系统的全景展望(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200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11月联合组建而成的,它的任务是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其先后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完成了三次气候评估报告,2003年正式启动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2007年4月正式公布了最新的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这份报告由147位主要作者和222位主要贡献作者历时五年编写而成,2007年4月6号在布鲁塞尔获IPCC通过,反映了当前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最新的认知水平。

报告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近一百年全球气温增加1.4℃;海平面上升17cm;冻土温度也有了明显变化。预估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至少升高4.8℃,这将对自然生态、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显著而长期的影响。事实证明,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气候变暖,而是整个气候系统的变暖。该报告将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也是IPCC历次报告不断论证确认的结果。1990年第一次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到1995年第二次报告时,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第三次报告则以“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的报告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66%提升到90%以上。

受此影响,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并已导致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自然生态环境变差,粮食安全压力增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性问题。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未来100年,中国将不得不接受以下事实:气温升高0.5~4.2℃;海平面上升12~50cm;冰川面积损失是过去350年的一半;农业减产5%~10%。

为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有所行动。中国政府成立了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在决策方面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国家发改委也牵头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应对政策并协调有关工作。

中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共同未来,唯有国际社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断加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框架内的国际合作,有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