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中国地形发育的因素

影响中国地形发育的因素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中国地形发育的因素地形是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各种地形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岩石性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3个因素,而时间的久暂则可以反映出这3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由此可见,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包含着使它变慢的因素;反之,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则又孕育着加快的运动。如上所述,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会产生南北向或东西向的推挤力,使地壳发生巨大的水平运动。
影响中国地形发育的因素_探索未知

影响中国地形发育的因素

地形(在地理学中也叫“地貌”)是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由地球内力(地壳的水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等)对地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表岩石是地形形成的物质基础。所以有人认为:“凡一地地形之发育,半依其当地岩石之性质及其构造,半依其当地侵蚀之方式而为转移。”

地形按形态可以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形、气候地形、侵蚀地形、堆积地形等;按外动力又可以分为河流地形、冰川地形、喀斯特地形、海岸地形、风成地形和重力地形等。各种地形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岩石性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3个因素,而时间的久暂则可以反映出这3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只要我们掌握了地形形成的因素,那么对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岩石性质

陆地的表面,确切地说,地球的外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因此,岩石是地形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了岩石的性质来讨论地形,这是不可思议的。

地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岩石,由于它们组成的物质以及结构、构造等性质的不同,因而所形成的地形也就各具差异。在风化过程中,深色矿物比浅色矿物易于风化,粗颗粒结构比细颗粒结构的岩石更易于受到风化作用的侵袭,含硅铝元素多的比含钙质多的更易于形成富含高岭土的风化壳,而具有断裂破碎构造的岩石则为风化侵蚀提供了通道。

地面上的岩石看来似乎复杂多样,但是根据它们的成因,大致可归纳为三大基本岩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内力作用

以往不少地理学家或地质学家在考虑内力作用时,往往只关心地壳的上升、下降和时间,在解释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征时,一般都简单地归之于西部上升、东部下降,喜马拉雅山上升的时间最新,所以地势最为高峻等等。但是他们对于山脉有规则的定向排列、构造上的隆起和沉降有规律的相间出现等问题则很少追究。只是在地质力学和板块构造学说出现以后,才使我们对于内力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内力作用又叫内应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能量所发生的作用,它能使地壳产生一种强烈的挤压、拉伸或扭动,从而引起地壳褶皱、升降、断裂等变动,间或伴随有火山、地震等现象,这就是所谓地壳运动。地表上规模巨大的凹凸面如大陆与大洋,以及大陆与大洋中的基本地形如山地与平原、海洋深槽与海底山脊等基本面貌,都是由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离心力增加,一方面地壳会产生大规模的由高纬向低纬的水平运动;同时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必然会引起地球内部的物质向地球表面集中,甚至溢出地表,从而使得地球的转速变慢。这样,原来随着基底一起由西向东移动的地壳表层的各大陆块,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使得那些与基底粘着程度较差的大陆块产生相对的部分向西、但有时也向东的滑动,并与粘着程度较牢的大陆块分离,这样就造成了巨大的裂缝或褶皱,如欧非大陆内部的南北向大裂谷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向西滑动的大陆块如果受到坚硬的基底阻挡时,在大陆上将会产生南北向(经向)的挤压褶皱,南、北美洲大陆西岸的巨大边缘褶皱山脉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以后,地球内部密度较大、质量较重的物质,因重力分异又逐渐渗入到地球深部,使地球质量趋于集中,导致地球的转速再次加快。由此可见,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包含着使它变慢的因素;反之,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则又孕育着加快的运动。这就是李四光提出的“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的原理。

如上所述,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会产生南北向或东西向的推挤力,使地壳发生巨大的水平运动。南北向的力导致地壳物质产生纬向的水平运动,在地形上就反映为东西向(纬向)的褶皱山系。中国的天山—阴山山脉、昆仑山—秦岭山脉、南岭山脉等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东西向的力导致地壳经向的水平运动,在地形上就反映为南北向(经向)的构造体系,中国的六盘山、贺兰山、横断山脉以及四川西部和云南境内,即以大雪山为主体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可能都属此类。

另外由于地壳各部分组成物质的不同,地块粘着程度的差异,以及地块在滑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大小不一样,致使地块某些部分产生不均匀的进地球自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有长期变化、季节变化和突然变化之分。长期变化的原因是月球和太阳对于地球的潮汐作用,它使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季节变化的原因是地球上的水和大气的季节迁移;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剧烈运动,例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从地球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过程在逐渐变缓,地壳在逐步趋向稳定,地球的自转速度在逐渐变慢。展或扭动作用,从而产生山字型或多字型的构造体系。

中国的东南是浩瀚的太平洋,它的基底是一个由硅镁物质组成的巨大而坚硬的地块,它比主要由比重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的欧亚大陆稳固和坚硬得多,所以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而位于中国西南的印度半岛和印度洋底部,也是一个坚硬而巨大的硅镁层地块。因此,当欧亚大陆块滑动时,它的东部和南部都受到较大的阻力,使组成大陆的岩层受到挤压和扭动。这就使得中国的东部产生一系列大致平行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多字型山脉;而在西部和中部又产生一系列山字型构造体系。

最近也有人这样认为:由于印度洋板块已经把北部大片洋壳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一直达到阿尔金山所在的一线为止。由于印巴次大陆仍在继续北移,使亚欧大陆与印巴次大陆两者相撞、挤压,从而造成了构造复杂而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

那么,有什么证据来说明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地球自转速度曾发生过变化呢?第一,近代天文观测曾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变化的。虽然近代天文观测的时期在整个地质年代中是短暂的,还不足以说明地球转速在地质年代中的变化及其幅度。可是它提供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确切资料。近代天文工作者能够准确地推算日食的周期,但发现所推算的古代日食应出现的日期与历史记载是不相符合的,这说明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可能发生过变化。第二,珊瑚有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线,一年有多少天就会有多少条生长线。这是由于珊瑚在白昼太阳光中分泌出的碳酸钙较多,夜晚却极少,甚至停止分泌的缘故;冬季和夏季的生长形态也有明显差别,因此现在还在生长的珊瑚每年留下360条左右的生长线。有人发现,中泥盆纪时代(距今约3.8亿年)的某种珊瑚,显示一年内有385~410条生长线。这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一年有385~410天。而在上石炭纪时代(距今约3.5亿年),珊瑚显示有385~390条生长线,也就是说,一年有385~390天。如果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就不大可能有所变化,那么这只能说明,过去那些年代地球自转的速度要比现在快得多。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又叫外应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通常把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蚀低的作用,统称为剥蚀作用;把流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起着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外力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影响地形发育的水文、植被等因素都受到气候条件的控制。例如寒冷的冰川覆盖地区以冻融崩解、冰川作用为主,干旱地区流水作用不显著而风沙作用占据优势,温暖潮湿地区的流水作用最为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风化壳、残积物都明显地具有地带性的特点,甚至一向被认为是非地带性因素的地形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气候的烙印。特别是气候可以通过植被、水文对地形产生影响: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区,植被抑制了外力侵蚀作用的发展,从而起到保护地面的作用;而植被稀疏、甚至地面裸露的地区,则加强了流水、风等外力作用的侵蚀强度。

从地质历史各个阶段来看,有时可能内力占主导地位,有时可能外力起主要作用。而内、外应力对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岩石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地球上各种地形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以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内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褶皱、抬升为主,东部地区以沉降、下陷为主;外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剥蚀作用为主,而东部地区则以沉积作用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