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没有弱风化

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没有弱风化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受两方面的因素控制,一是风化的条件,二是岩石本身的特征。昼夜温差和寒暑变化幅度大的地区,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干旱地区盐类易于结晶也有利于物理风化。相反,雨水稀少的地区对化学风化作用不利。在阳坡,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而阴坡,气温的日较差较小,则不利于物理风化作用。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_探索未知全球的构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受两方面的因素控制,一是风化的条件,二是岩石本身的特征。

一、气候因素

降水和温度使控制岩石风化条件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温差和寒暑变化幅度大的地区,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干旱地区盐类易于结晶也有利于物理风化。温度较低抑制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化学反应的速度,对化学风化也有重要的意义。在低温地区,生物的新陈代谢缓慢,分泌的有机化合物较少,化学反应的速度也较低,水溶液易于饱和,故化学风化作用相对较弱;在高温地区生物新陈代谢迅速,分泌的有机酸较多,化学反应速度较快,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

降水的多少对化学风化也有重要的作用,雨水多的地区,水溶液不易达到饱和,流动性较强,有利于元素的迁移,故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相反,雨水稀少的地区对化学风化作用不利。地球上各气候带的气温和降水特征相互不同,其内岩石风化的特征也不一样。

下面简要介绍各气候带的风化特征。

极低和高山地带,温度低,冬夏气温较差大,地面处于冬冻干融状态,冻融风化盛行,化学风化缓慢,故长期处于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干旱荒漠地带,日照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昼夜温差大,盐类易于结晶,故以热力和盐风化为主的物理风化旺盛,化学风化较弱,盐类不易淋溶,故也长期处于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

半干旱草原地带,日照强,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热力风化较差,氯化物和硫酸盐类矿物大部分淋失,钙、镁等碳酸盐矿物相对富集,风化作用长期处于富钙阶段。

半湿润温带草原地带,降水量500~700毫米,降水量与蒸发量相近,风化作用长期处于富钙与富硅铝之间。

温带湿润地区,降水量750~1000毫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风化作用处于富硅铝阶段。

湿热地区,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风化作用处于富铝阶段。

二、地形因素

地形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是通过地下水位的高低、温度和风化物的搬运等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在低缓的平原和缓丘地区,地下水位高,水的流动速度慢,盐类在水溶液中容易饱和,不易淋失,其化学风化过程较慢。低缓的地形使风化物不易被冲刷搬运,故风化壳一般较厚。而在高差较大的起伏山丘,地下水位较低,流动性也较强,岩石中的O2、CO2等参与风化的物质较多,水溶液不易达到饱和,盐类易于随水流失,故化学风化较强;但是因为坡度和地形切割较大,风化形成的残留物质容易被搬运,故风化壳一般较薄。

地面的坡向也是影风化的一个重要地形因素。坡向的不同对地方小气候的差异有重要作用。在阳坡,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而阴坡,气温的日较差较小,则不利于物理风化作用。

三、地质因素

影响风化的地质因素主要是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

不同岩石有着不同的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各种不同的矿物和结构对风化作用的反映是不同的。深色矿物易吸热,它比浅色矿物易风化,粗粒岩石比细粒岩石易风化,多矿岩石比单矿岩石易风化,因此不同的岩石抗风化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地区的地层是由不同岩石组成的,抗风化强的岩石就会风化较慢,地表相对凸起,而抗风化弱的岩石就会风化较快,地表相对下凹,这种因岩石抗风化能力差异造成的地形起伏,称为差别侵蚀地貌。

地质构造对风化作用也有重要的意义。孔隙是各种风化介质侵入岩石内部的通道。地质构造对风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孔隙的多少来完成的。一般说来,断裂破碎带的裂隙、节理、层理十分发育,构造破碎,孔隙度大,这十分有利于风化作用的进行,故在断裂带内风化壳一般较厚,地质构造的差异也可形成差异侵蚀地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