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的地理考察与贡献

徐霞客的地理考察与贡献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霞客以毕生精力进行旅游和地理考察。现在在他的家乡建有徐霞客纪念堂,以纪念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对地理学的贡献。《徐霞客游记》书影关于岩溶地貌中的溶洞、石钟乳、峰林等地形特点,我国很早就有认识和记录。现在看来,徐霞客的这一观点确实相当正确,表现了很强的地貌类型和区划思想。3.对地下岩溶地貌的观察研究徐霞客是古代考察岩溶洞穴最多的地理学家之一。
徐霞客的地理考察与贡献_中国古代地理学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末年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徐霞客以毕生精力进行旅游和地理考察。他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时年22岁)始游太湖,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时年55岁)因病返回家乡的33年中,足迹遍及我国现在的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19个省市,达10万余里路程。他不仅观览名山大川的自然美景,而且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每天的地理、人文见闻,写成《徐霞客游记》一书。遗憾的是,《徐霞客游记》在他生前并没有来得及成书,他死后才由别人整理成篇,加上后来相互传抄,使原稿缺失很多。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徐霞客游记》并不是每天、每地都有日记记述(见表4)。

表4 徐霞客游迹游记对照表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爱读地理、历史书籍,尤其喜欢游记之类,立志将来要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徐霞客的母亲很支持儿子的志向,当徐霞客22岁第一次出游太湖时,他母亲便亲自为他远行缝制衣帽,以壮行色,还鼓励他:身为男儿,应当志在四方,以坚定徐霞客出游的决心。万历四十五年(1617)徐霞客的妻子许氏病逝,他由外地回家居住侍奉母亲,而他母亲以70多岁高龄,让徐霞客陪她去江苏宜兴旅游,再次以实际行动鼓励儿子继续完成自己的旅行考察计划。在母亲的勉励下,第二年他又开始了旅行考察生活。

徐霞客的旅游方式非常简单,早年旅行往往和一位亲友结伴而行,后来则常和熟识的僧人静闻一道,带一二位仆人同行。除了偶然乘船外,主要依靠徒步跋涉,途中一般投宿寺庙中住宿食斋。但常常为探寻名胜,考察山脉的走向形态,观察河流源渊流经,以及各种地理问题,而不得不深入人迹罕至的莽林、洞穴,经常风餐路宿,不避风雨。清代学者潘次耕在《徐霞客游记·序》中曾生动地描述了徐霞客旅途的艰辛和精神。他说:

闽、粤、冀、蜀、滇、黔、百蛮荒徼(jiāo)之区,(徐霞客)皆往返再四。其行不从官道,但有名胜,辄迂回屈曲以寻之。先审视山脉如何来去,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登不必求径,荒榛密箐(qìng)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lóng)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suì)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dàn)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侣伴。

事实正是这样。如他晚年在西南旅行考察,就曾两次遇盗,三次绝粮,所带的一个仆人也在关键时刻逃跑了。然而,他仍泰然处之,不改初衷。每天坚持徒步几十里山路,睡前还要坚持写游记,即使在荒野露宿,他也要设法点燃松枝照明,把当天的游记写完。

他一路广交当代名士,相互勉励、互相学习,参与撰写地方志等工作。崇祯十三年(1640)在云南鸡足山时,他的脚病加重,难以行走,丽江木土司(太守)便派人用山轿送他回家,五月到达湖北黄冈,又经那里的官府用船送到江苏江阴家乡。次年正月(1641年2月)病逝家中,终年56岁,死后葬南旸(yáng)岐沈村(马湾)。现在在他的家乡建有徐霞客纪念堂,以纪念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对地理学的贡献。

徐霞客早年的旅行尚以名山大川的游赏为主,晚年的旅行已不满足于探幽访故的一般性旅游,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认真地地理考察,作学术上的探索。所以,他对地理学认识的记录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他对晚年旅游的我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貌的观察、研究,有着突出贡献。

岩溶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在流水侵蚀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极为发育。

《徐霞客游记》书影

关于岩溶地貌中的溶洞、石钟乳、峰林等地形特点,我国很早就有认识和记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经》、三国时张勃的《吴地记》、南北朝时郦道元的《水经注》、沈怀远的《南越志》,到唐代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都有不少记载。特别是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志岩洞”,更是作者考察桂林郊区20多个岩溶洞穴的记录报告。稍后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也有很多记述。但是,能对岩溶地貌进行广泛的实际考察,并从岩溶地貌的地表形态、地下形态(洞穴)、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记录的,则首先是徐霞客;试图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描述和系统理论分析的也首先是徐霞客。他的贡献表现在:

1.厘定岩溶地貌的类型及名称

徐霞客将岩溶地貌中的许多地形给予归类命名,加以规范化,形成一套特有的岩溶地貌概念系统。如称落水洞地形为“眢(yuān)井”;圆洼地(漏斗地形)称“盘洼”或“环洼”;石芽、石沟地形称“石脊”或“石齿”;干谷地形称“枯涧”,并用“石山”一名代替唐宋以来用岩、峰、崖等不同名称对峰林地形的称呼。这种厘定类型及名称的过程,也就是研究趋向科学化的过程。

2.关于西南岩溶地貌发育的区域特征认识

徐霞客经过考察,首次明确了我国西南地区峰林石山的分布范围是:东自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西至云南罗平,南入广西境内。同时他还注意到石山峰林发育在各地的差异性,指出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峰林石山地貌的区域差异特征,在《徐霞客游记》卷五(上)中,他说:

粤西之山,在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滇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黔南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粤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而黔流亦介于二者之间。

现在看来,徐霞客的这一观点确实相当正确,表现了很强的地貌类型和区划思想。

3.对地下岩溶地貌的观察研究

徐霞客是古代考察岩溶洞穴最多的地理学家之一。他考察的洞穴有300多个,对洞穴的形态特点、洞内石钟乳等小地形的空间分布等,都进行了详细记录,甚至专门测量各种数据,使记录更为精确。如他所考察记录的桂林七星岩洞穴系统,指出它是由两大洞府、六个洞天、15个岩洞组成,并详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今天不仅15个洞口都可以找见,而且他当时的记述与20世纪50年代科学测绘的七星岩平面图基本一致。可见他的地下岩溶地貌(溶洞)的观察记录,是相当准确的。此外,他还将溶洞分为藤瓜式、楼阁式、深井式等几种类型。

4.对岩溶地貌成因的分析

与过去的岩溶地貌观察记录不同,徐霞客不仅以准确的文字描述岩溶地形的各种形态和分布,而且也注意对岩溶地貌成因的探讨分析。例如,他指出漏陷地形(漏斗、落水洞等)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或溶陷崩塌而形成的。四坡陡崖的石山成因,他认为是由于石山上部崩塌,石山下部受流水侵蚀,上下夹攻而成崖。关于钟乳石的成因,则明确指出“盖石膏日久凝结而成”等等。这些都是极富科学性的见解。

徐霞客除了在岩溶地貌方面的重要贡献外,关于长江源流问题、盘江上源问题等,也都提出了重要见解。

长江源于青海,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为通天河、金沙江,这是我们现在非常清楚的地理常识。可是,古代却不这样认为。自先秦《禹贡》中有“岷山导江”的说法后,人们长期以来将长江支流岷江当作长江的上源。这种观念一直流传到明代。

然而,徐霞客却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疑问。徐霞客经过多年的各地地理考察,认为江水浩大,以小小的岷江作为长江源流,难以令人信服。于是他分析考察资料,写成《江源考》一文,专门论述长江源流问题,以确凿的资料否定了传统说法,第一次正式提出金沙江以上才是长江的正源。

关于西南地区的南、北盘江的上源问题,他也有所考察研究,写有《盘江考》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除有个别地方错误外,基本上观点正确。他指出:过去《大明一统志》把火烧铺、明月所二水(今贵州盘县西)作为南、北盘江上源,实际上是把支流当成了正源。进而指出:北盘江的正源应当是可渡河;南盘江的正源应当是云南霑益以北炎方驿附近的交水。

正是由于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见解,所以,他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