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_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_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_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一、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一)息县历史上的私学与官学1.私学封建时代,私人办学称为私学,亦称“私塾”。清贫书生以家庭或庙宇设馆,接收生徒,议定学费,则称散馆。私人或公私团体捐资延师设塾,免费供贫家子弟入学的称之义塾。息县私学教育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清朝时,息县童生学额15名,廪生、增生各20名,故被视为大学类的县儒学,亦称“县太学”。

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_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息县历史上的私学与官学

1.私学

封建时代,私人办学称为私学,亦称“私塾”。息县历代皆有私学,到了清代境内私学普设,大致可分为专馆、散馆、义塾三类。一家或数家联合延师设塾教子,称为专馆。清贫书生以家庭或庙宇设馆,接收生徒,议定学费,则称散馆。私人或公私团体捐资延师设塾,免费供贫家子弟入学的称之义塾。私学无论哪种类型,皆一师一馆,对学生逐一教授。受教育者皆以序学读《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书经》、《易经》及《左氏春秋》之儒家经籍。息县私学教育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2.官学(www.guayunfan.com)

官学分儒学、社学和书院。

(1)儒学。息县儒学在县城西街今人民文化馆处,为宋庆历七年(1047年)知县张仲创建。元、明、清时历代息县知州、知县皆对儒学加以修葺或增建。清廷明令:儒学,每年进童生8名为小学。进童生12名为中学,进童生15~20名则为大学。清朝时,息县童生学额15名,廪生、增生各20名,故被视为大学类的县儒学,亦称“县太学”。

(2)社学。社学系元、明、清朝代由官方开办的地方性学校。元制50家为1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故称“社学”。社学选择通晓经书者任教,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息县应诏于关家店、长陵镇、褒信、固城仓(今淮滨县固城乡)设立社学4所,延师儒教民间15岁以下之幼童。教育内容除经书外,加授御制大诰和明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明成化年间,于县治东南增设社学1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县增设社学10所。清代,又于城关东街原养济院(今县卫校)处增社学1所。嘉庆年间,全县仅存固城仓社学,其他社学皆废。

(3)书院。清代,息县设有正学书院、新息书院和龙门书院,均为官立教育机关。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讲学,首士1人负责生员生活事务,生员选举产生学长1人。书院办学经费来源于学田收入。①正学书院。顺治十一年(1654年),县于圣庙东创建正学书院。书院正楼五楹,祀宋、明先儒12人,前庭3楹为延师席,东西厢房各3楹为诸生肄业之所,另有中门、外门各3楹。②新息书院。创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八年(1828年),邑令王公浚生协同绅董捐资鸠工重修正斋及厢房50余间,另讲堂3间,名“丽泽堂”。③龙门书院。创办于同治年间,院址设于县城东70公里乌龙集(今淮滨县城)。[3]

(二)息县历史上的小学教育

1.初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设官立初等小学堂4所,学科不全,学额亦少。7岁幼儿可入初等小学堂,修业期初为5年,后改4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初等小学堂增至14所,宣统元年(1909年),增至15所,学童262人。课程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体操、音乐和图画。

2.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县创办高等小学堂一所,学额66名,修业期4年。在初等小学课目基础上,增设历史、地理和格致课目。

3.教会小学

民国元年(1912年),基督教于县城北关福音堂内附设教会小学,招生40人,分为小班(一、二年级)和大班(三至六年级),教育形式为复式教学。课程设置有国语、算术、唱歌(圣经歌)、图画、手工、游戏和圣经。民国36年(1947年)停办。

4.坤英女子学校

民国2年(1913年)4月,县于山西会馆东侧创办坤英女子学校,不久改为第一女校,投票公选徐文蔚为校外管理员,延请河南女子师范修业的段化南为科学教员,吴淑诒为管理员,招收女生50名,皆放足。女校所学科目与初、高等小学堂相同,另加授“女红”一课。民国20年(1931年),女校并入县简易师范附小,迁至东街。

5.国民学校

国民学校系初等教育。民国4年(1915年),县改初等小学堂为国民学校,授以国民道德基础和国民生活普通知识技能及文化课目。儿童6岁入学,修业4年,初小毕业考绩合格者升入高等小学续修3年。民国5年(1916年),县设立单级“模范”初等小学,招生130人。斯时,有条件的区、里均办有初等小学,偏僻农村仍为私塾教育。民国29年(1940年),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属完全小学),各保设国民学校(属初级小学)。至民国35年(1946年),全县乡(镇)中心国民学校27所、保立国民学校312所及附属小学计340所,学生2.85万人,教职员1 226人。

6.全日制小学

1949年2月,息县和平解放,城关和大集镇学校皆如期开学。9月,全县(包括淮滨)有全日制初、完小42所,132班,学生7 260人,教师174人。1950年,教育在恢复整顿的基础上,全县设完小12所,初小52所,共198班,学生9 553人,教职员301人。1951年秋,淮滨设置为县,息县完小仍增至15所。是年,全县初小交付民办,以提倡和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办学,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此时,民办学校仍为全日制学校,已发展为213所,489班,学生2.2万人,教职员875人。1952年,民办学校收归公办,实行五年学制,翌年恢复六年制。1957年,全县小学增至238所,初小229所,共840班,学生3.58万人,教职员工988人。

1958年,县采取“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针,使小学发展到316所(其中民校116所),学生6.565万人。1962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小学由1960年的584所2 093班,学生8.796万人,教职工12 632人,调减至227所856班,学生29 652人,教职工1 182人。

1963—1965年,各公社均设立中心完小,地广人多的公社设立两所以上,初小则因地制宜,由一个大队自办或几个大队联办。1965年,全县有公立小学347所,学生3.281万人,民办小学2 155所,学生3.229万人。

1966—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规章制度遭到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时常“停课闹革命”,1969年,学制由六年改为五年。取消考试制度,实行“开门办学”。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或厂(矿)、街道去办,国家予以经费补贴,从而使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1977年后,学校教育逐步正规,考试制度重新恢复,教育质量有所提高。这年全县有小学1 522所3 114班,学生146 224人,教职员工4 436人(其中民师3 864人)。1982年,县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学校布局再次进行调整,经过考核,整顿了民师队伍,巩固和提高了儿童入学率。1985年,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年全县7至11岁的学龄儿童为9.472万人,已入学8.544万人,入学率达90.2%,相当于1949年入学儿童7 260人的11.7倍。(见表1-1)

表1-1  息县全日制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1949—1985年)

续表1-1

资料来源:《息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7-358页。

7.耕读小学

1964年春,息县始办“简易小学”,9月更名“耕读小学”,实行半学半工(农)制。学习时间安排有半日、间日、间周以及农闲全日学、农忙抽空学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耕读小学分为早、午、晚班,课程安排与全日制正规学校有别,多选学实用课目。课程设置有语文(讲读、作文、写字)、数学(算术、珠算、会计)、常识和唱歌。通过短期学习能尽快达到会记账、会珠算、会写农村应用文和毛笔字,成绩优秀学生亦可升入同级学校就读。1964年,全县开办耕读学校706班(组),学生1.3万人,第二年增至2 115班(组),学生2.9万人。1966年停办。[4]

(三)息县历史上的初中教育

1.公立初级中学

(1)县立初级中学。息县中等普通教育始于民国24年(1935年)。当时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附设初中班,招收小学应届毕业生50名。民国32年(1943年),初中班由“简师”分出,设立“息县县立初级中学”,学制三年。民国34年(1945年),校址由简师(今东街小学后院)迁至西街文庙处,招生近400人,分编为8个教学班。

(2)县立初级中学分校。民国34年(1945年)8月,于乌龙集设县立初级中学分校,招生90名,分编两个教学班,教师6人,草房6间。民国36年(1947年),分校扩编为6个教学班,教师13人。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分校,校名为“息县县中乌龙集分校”。1951年7月,淮滨行政办事处(县级)建立,该校更名为淮滨初级中学。

(3)息县第一初级中学。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初级中学。1954年秋,改称息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息县一中”。1970年,县一中并入息县“五·七”中学。1978年,县一中分出设于县城东南隅(今县委党校东侧),总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664平方米,其中三层教学楼一幢计66间,为18班教室。1981—1985年,共有毕业生1 466人,升入高中755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235人。1985年,县一中在校学生1 059人,教职工94人。

(4)息县第二初级中学。1975年,南关街小学开办初中班。1981年9月,改建为城关初中。1983年2月,校址迁至马园路东侧,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4年秋,该校改为息县第二初级中学。1985年,县二中学生588人,12个教学班,教职工68人。

(5)乡(镇)初级中学。始于1955年。当年8月,建立包信中学(时为“息县二中”)。第二年增设夏庄、张陶、彭店初中。1958年,各集镇初中改为“公社初中”。1960年,公社初中增至17所112班,学生5 340人。1962年夏,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后,公社初中缩减到6所30班,在校学生1 287人。1969年始,初中学制由三年改为二年。各公社公立小学相继自办初中班。至1976年各公社(镇)大办初中及“戴帽初中”261所,在校学生共达2.6万人。1978年秋,初中学制复为三年,学校布局亦相继调整。1977年,公社初中由292所缩减到69所669班,学生3.3万人。1983年12月,农村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公社改为乡,公社(镇)初中遂改为乡(镇)初级中学。1985年,城关集资创办“群力中学”,招收学生7班370人,教职工32人。1985年,全县乡(镇)初级中学计51所295班,在校学生14 209人。

2.私立初级中学

(1)立达中学。民国26年(1937年),金逸野、翟秀民于城北关斗箕营创办立达中学,招生40余人。翌年秋,日本军侵入息县城,立达中学停办。

(2)仿葛中学。民国30年(1941年),赵集(今属淮滨县)创办仿葛中学,学制三年,招生6班。民办36年(1947年)停办。

(3)新息中学。民国31年(1942年),包信镇开办新息中学,每年招生两班。民国34年(1945年),增设高中一班,全校学生300余名。民国36年(1947年)停办。

(4)濮淮中学。民国32年(1943年),县城东街开办濮淮中学(今县委党校),设有6个班次,每年招生两班。民国36年(1947年)停办。

(5)自强中学。民国33年(1944年),于县党部内(今城关镇人民政府)开办自强中学,曾改名“立强中学”,招生l班,后扩至3班,学生100余名。民国35年(1946年),校址迁至城西北隅(今“县一高”处),翌年停办。

3.民办初级中学

1956年,城关、贾坡等地群众筹资自办初级中学3所,称为“民中”,城关称为“联中”。其行政由乡镇办学单位领导,教务由所在地公立中学辅导,课程同公立中学。1960年,民办中学增至14所。翌年由于经费筹集困难,民中逐步撤并到公立中学或“耕读中学”。1964年,民办中学尚存7校12班,学生571人。1966年后,全县民中停办。

4.耕读中学

“耕读中学”即半耕半读中学。1964年,息县始办耕读中学,招收未被公立中学录取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中学教师待遇,公办者由国家发薪,民办者由承办单位筹资付薪,国家予以适当补贴。1965年,全县耕读中学23所25班,学生948人。翌年全县耕读中学停办。

5.农业初级中学

息县农业初级中学简称“农中”,创办于1958年。农中招生对象为小学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初中学历的青少年,学制二至三年,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农技和乡土教材。1958年,全县有农业中学9所16班,学生899人,教师23人。1965年,增至36所63班,学生2 050人,教师77人。1966年,全县农中停办。[5](见表1-2)

表1-2  息县各类中学基本情况统计表(1949—1985年)

续表1-2

注:①1960年和1961年统计数字包括淮滨。②1968年秋,在校学生全部毕业,表内系重招新生数字。③资料来源:《息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2-3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