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行札记_固原文博探究

西南行札记_固原文博探究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行札记_固原文博探究西南行札记——记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冯 博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地处西北的固原已是秋意浓浓,凉爽袭人。本届年会由贵州省民委和贵州民族文化宫承办,与会代表50余人。发言时,我向大会介绍宁夏固原博物馆,道明我馆是一个集收藏、保管、研究保护、宣传教育功能的省级博物馆。

西南行札记_固原文博探究

西南行札记

——记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冯 博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地处西北的固原已是秋意浓浓,凉爽袭人。然而,在祖国西南的贵阳,却气候宜人,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我和郑克祥同志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

到了贵阳,凌空俯视,其地貌突显云贵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特征,很难看到一块完整的平地。据当地人介绍,贵阳机场就是炸掉了上百个小山包,夷为平地,才建成的。通往市区的道路蜿蜒曲折、高低不平,路旁建筑依地势而建,参差不齐。进入市区路况依然,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高高耸立,错落有致,也是受地貌限制,只能纵向发展。直到市区中心,眼前豁然开阔,一大块难得一见的平坦之地镶嵌于此,这便是贵阳人民广场,一条景观河流从旁边流过,众多市民于花团锦簇间晨练、散步、休闲、下棋、翩翩起舞,犹如一幅画卷,好一个盛世年华。贵州民族文化宫就坐落在广场旁边,这座建筑是胡锦涛总书记时任省委书记时立项,历经四届省委、省政府关心努力,省财政出资1.6亿元人民币,于2006年12月建成启用。该建筑形似三角鼎立,相互依靠,层高19(19层为观光层)。寓意贵州18个民族(包括汉族)紧紧拥抱、团结一心、共建家园。正门中央面向广场挺立一座高大的毛主席雕像,颇为壮观、宏伟。(www.guayunfan.com)

贵州民族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在这里设有自己的固定馆舍,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贵州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服务社会,又逢“多彩的贵州民族风情展”隆重开展。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迎来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这里召开年会暨学术研讨会(9月27日~29日)。这既是民博大家庭的一次盛会,也是民族文化事业的一次盛会,其意义极为深远。

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2月在北京成立并举行第一届年会,我参加了成立大会。该会是由从事民族博物馆及相关民族文化事业的专家学者自愿结合的,以促进我国民族博物馆及相关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为目的的公益性群众团体。其宗旨是在中国博物馆学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民族博物馆及相关民族文化工作着,以奉献、创新、协作的精神加强全国民族博物馆及相关民族文化单位之间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年会由贵州省民委和贵州民族文化宫承办,与会代表50余人。27日上午大会开幕,贵州省民委主任致欢迎词,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化事业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为保护民族文物、保护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抢救挖掘奉献我们的力量。会议听取了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李铁柱同志关于2008年度、2009年度专委会主要工作的报告和2010年工作安排,提请大会审议。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国际项目协调人段梅研究员报告了2010年上海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的筹备情况和安排,2010年民博专委会将承担好大会国际博协人类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议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争取最大多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参会。民博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覃诗翠作了馆藏民族文物鉴定、分类、定级办法课题要点的汇报。接着是大会推荐的9篇论文讲座,每篇论文宣讲完毕都有代表提问,提出问题和见解。这次研讨会有两个特点,一是提问积极,二是讨论热烈。正如论文讲座主持人、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坦言,这次研讨会推荐论文资料详实充分,会场秩序极好,中途没有一人离场,是他参加过的研讨会会场秩序最好的。

我本次参会的论文题目是《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没有想到的是,报到后拿到会议安排册,看到我的论文被安排在论文研讨发言里,而且论文还收录在会议册里,位置排列靠前。这时候,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和不安。兴奋的是论文得到了大会的认可,提交专家学者讨论指正,不安的是不知论文观点是否正确到位,有无纰漏。下午在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贵州民族文化宫主任高聪交流了《多彩的贵州民族风情展》布展思路和体会的发言后,我即开始论文发言。由于中午我对论文作了发言准备,觉着应该首先让人们了解我们是哪里来,不失时机的宣传我馆是目的。发言时,我向大会介绍宁夏固原博物馆,道明我馆是一个集收藏、保管、研究保护、宣传教育功能的省级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是全国83个一级博物馆之一,2002年、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接着各具学术观点的论文讲座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研讨气氛热烈。尤其是黔东南州博物馆馆长张林女士对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宣传和利用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即兴不需要人们回答却引人深思的提问发言引发了会场共鸣,把研讨会推向了高潮。

通过交流,同仁们接近我们、认识我们,进一步了解宁夏固原博物馆。来自海南、甘肃、吉林、内蒙古、广西、贵州等省的同行学者,提到我们是一级博物馆时,我们觉着很有面子,很满足,也很愉快。

会议安排我们参观了“多彩的贵州民族风情展”。展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贵州省18个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其主题分四个部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哪里去。第一部分配合多媒体投影高清晰数字短片和投影电子地图,反映贵州古人类活动和生活历史,追溯贵州多民族的族源及部分民族的迁徙过程。第二部分通过景观模型、场景、背景墙、图片、电子翻书和视频投影,运用60多件展品多维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人民的建筑文化和农耕文化,展现了贵州各族人民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习俗。第三部分运用800多件藏品实物,运用幻影成像触摸屏、电子换装、投影互动影子墙等视频,和硅胶人像、人物模型、仿真景观,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集中反映了贵州各民族造型优美的、多样的传统工艺服饰和生动有趣的节目,婚俗习俗,以及神奇独特的民族戏剧、歌舞艺术,表现了贵州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愿望。第四部分是展览的结尾,此处虽然版面不多,但通过灯箱片形式集中将一些即将逝去的风情习俗进行展示,并通过多媒体电视滚动和投影的形式,反映各界人士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吁和忧虑,触动观众思考,并激发人们投身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中去。

在雷山西江苗族村寨的参观游览,我们既领略了异乡风情,也增添了思考。对民族村寨的开发、开放,形成旅游产业,有开发经济、提高村寨收入的好处,使村寨从过去的传统世居生活显现出了现代生活的元素。来来往往的游人与沿街的旅游产品商铺民俗餐饮,形成了又一道风景。尤其是年轻人受外界文化的影响,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生活方式悄然变化,体现在建筑、服饰、交通等多个层面。外面来旅游的人同样感受到了民族和民俗文化的新奇与独特。然而这种开发与开放,打破了村寨的宁静,又不失为利用资源,政府在打造这个品牌时,是否在考虑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开放。如果不加以合理保护,适度开放,试想纯粹的传统文化能维持多久,能延续多久,还能传承下去吗?在开放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悄悄发生变化,生活中一些传统和习俗在蜕变,商业气息浓厚,淳朴民风淡出。当然,人们热爱生活,生活更需要发展。人们在开发旅游和遗产保护之间如何使开发、保护、传承、利用这些动词,在实际中运用、协调发展值得深思。有位学者说:“因为我们过不了那种生活,才对别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试问我们的生活环境或者家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你该如何面对?

本届年会虽然时间短暂,但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广大民族及民族地区博物馆和民族文化工作者,汇聚一堂,研讨民族文化事业,激发人们爱护民族文化,为我国的民博事业和民族文化事业建言献策,促进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大家畅所欲言,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使大会开得圆满、成功。通过参会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拓宽了思路,思想得到了提升,受益匪浅。

(作者系宁夏固原博物馆党办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