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西吉县SDP项目专家组执笔人:华俊昌一、项目实施背景与目标(一)项目实施前的基本情况1.SDP项目实施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

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西吉县SDP项目专家组

执笔人:华俊昌

一、项目实施背景与目标

(一)项目实施前的基本情况(www.guayunfan.com)

1.SDP项目实施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以来,先后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000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2月)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0年7月)等教育改革指导性纲要,明确了各类教育的办学主体,理顺了各级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实行了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了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改革步伐,从而增强了学校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但是,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言,虽然确定了三级课程和学生本位的课程改革目标,而具体的课程改革实验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予以实施。从教育管理的视角审视,在实施中表现出“市场化设计,计划性操作”的特征,并暴露出计划无力、市场缺位的突出矛盾。目前,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国在管理上提出强化“市场思维”,使课程改革按“市场化设计,市场化操作”的思路发展,把教师、学生、家长置于了课程改革的市场主体地位。尤其农村,要倾听“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的声音”,在通过广泛交流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朝着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认同的、需要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层面,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关键是“政策调适”。具体而言,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需要听取这样几种声音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适,一是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任何教育只有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才有意义。二是农村教师的教学问题和校长的管理问题。教育改革只有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发展。三是农村教师和县级教研部门教研员的具有理论意义的实践性反思。只有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现场的理论研究才最有利于改革的深入。

另外,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把“两免一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校舍维修改造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自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上了健康科学发展之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基础教育发展”SDP/ PTT项目自2001年12月开始(以下简称“西发”),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教育部决定利用本项目支持四川、云南、广西、宁夏、甘肃5省(自治区)112个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本项目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到2008年12月底完成。“西发”项目资金在宁夏总投资总额2250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1500万美元,自治区和县(市)两级配套750万美元。项目覆盖除银川、石嘴山市城区以外的22个县(市、区)、121个乡、532所学校。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新建、翻建和维修中小学校舍,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教育改革课题等。其中,用5年时间进行SDP/PTT省级培训150人,县级培训3142人。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学校发展规划、参与式教师培训及参与式教学项目的实施相关的现代教育思想、管理新理念、教育评价方面知识以达到培训者对学校发展规划、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真正理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促进学校教育公平,促进学校从管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2.西吉县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西吉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总土地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总人口4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4.3%,回族人口占53.02%,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1.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

3.西吉县教育发展基本概况

2005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9所。普通中学30所,其中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23所;小学446所,其中,完全小学283所,初小154所,教学点9个;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幼儿园各1所。在校中小学生90914人,其中,中学生26237人(女生11666人,占45%,回族学生7960人,占30%,回族女生2636人,占回族中学生的33%),小学生64677人(女生30367人,占47%,回族学生34367人,占53%,回族女生15209人,占回族小学生的44%)。小学适龄入学率为98.5%,其中,女童入学率97.8%,回族儿童入学率为97.8%,回族女童入学率94.1%,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8%,15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5%,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2.4%。12~14周岁人口入学率76.8%,学年内辍学453人,辍学率为2.3%,17周岁人口学业完成率为65.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61.1%以上。全县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5.2%。

项目实施前期,在自治区教育厅和教育贷款办、自治区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西吉县开展涉及乡(镇)、学校、社区教师、学生家长为内容的基线调查,完成了西吉县SDP/PTT前期现状、问题分析报告。

本次发放学校基本情况、校长、教师、学生、社区群众、学生家长等问卷共738份(其中:学校基本情况问卷38份,校长问卷46份,教职工问卷106份,学生问卷380份,社区人员问卷84份,学生家长问卷84份),回收738份;访谈校长37名,教师73名,社区群众76名,学生家长76名,学生190名;查看各类档案共216本。

根据项目学校调研,西吉县在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制度、督导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乡村入学率、巩固率还不稳定,巩固“两基”成果任务艰巨;三是教师短缺,教师学科、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四是社区群众、学生家长认为学校管理、发展是上级管理部门和学校自己的事,因此,很少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制度建设等活动,学校执行制度全部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政策及要求建立,制度、执行细则通过教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并执行,学生参与学校事务性活动,小学以少先队、中学以学生会等组织为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五是教育督导与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仅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着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职责,学校办学等、靠、要的现象比较突出。六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形成,理论上的要求与学校发展实际之间矛盾日益凸现,学校只能以各种方式应付检查而忙碌,学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创新意识尚未形成。

4.已经开展相关活动的经验

西吉县实施其他子项目工作的开展,为“西发”项目学校发展规划(SDP)和“参与式教师培训”(PTT)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是2005年5月,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宁夏开展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针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开展的专业课“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与“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的培训,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在我区的广泛实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基础。

二是中/加合作发展西部基础教育项目(CIDA)“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英特尔中国公司开展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其培训方式、培训教材以及成功的做法,也为开展学校发展规划(SDP)、参与式教师培训和开展参与式教学(PTT)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系统。

5.项目实施的预期

一是项目学校都能根据本社区实际,建立起有学校、社区群众等采用较为科学、民主、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蓝图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是项目学校和社区能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形成制度,学校的发展得到社区全民有效地支持。

三是项目学校都成立“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学校的管理进一步民主、科学。教师、社区群众、校长共同参与管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理论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项目学校都有较大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入学率提高,辍学率降低。归根结底,基础教育的改善将有助于弱势群体更好地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中受益。

二、项目开展的过程和内容

(一)项目整体设计

1.项目实施范围的确定

根据“西发”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西吉县前期调研情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来确定项目实验学校:一是回族聚集区(硝河乡),回汉民族杂居区(吉强、偏城、马建、新营);二是从学校确定来说,信息比较闭塞的村小,比较差和相对好一点的乡中心学校;三是县镇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总之,项目覆盖西吉县吉强、偏城、苏堡、硝河等6乡(镇)38所学校,覆盖总人口19.1万人,占县总人口的40.55%,其中回族人口占县总人口的58.6%。

2.项目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2005年11月确定西吉县为“西发”项目SDP/PTT子项目试点县。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为副组长,教育体育局各股(室)股长和项目专家为成员的PTT项目领导小组;以师资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为SDP/PTT专家组组长,以自治区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新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教研员、多次参加过中/英和中/加项目培训的教师等13人为成员的县级培训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对项目县项目学校校长、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和实验指导。制定了《西吉县“西发”项目执行计划》《西吉县“西发”项目SDP/PTT三阶段24步活动流程》,同时制定了从项目管理机关到项目学校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项目管理人员职责,促进项目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项目培训

1.培训的总体情况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英国政府双边赠款《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培训计划》和《西吉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SDP/PTT)项目执行计划的通知》精神,西吉县“西发”SDP/PTT项目自2006年实施以来,先后选派672名校长和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县级组织的学校发展规划(SDP)和参与式教师培训(PTT)培训、参观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

2.培训的内容和过程

西吉县按照区、县安排,在认真组织参加国家、区组织的项目培训以外,根据培训及时调整县项目计划,在行动中开展项目的培训、交流等活动,主要活动有:

一是参加国家、区学习培训。2005年4月10日至15日,选派1人在兰州参加了国家级SDP/PTT培训;2006年3月24日至26日,选派4人在北京大学参加了国家级SDP/PTT培训;2005年12月28日至30日,选派项目学校校长、项目管理人员共40人在银川参加了SDP/PTT区级培训;2006年8月4日至6日,选派项目学校项目管理人员,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室、师资中心以及教育体育局其他股室人员共210人在西吉县二中参加了SDP/PTT区级培训;2007年9月27日至30日,宁夏“西发”项目工作会议暨学校校长培训班在宁夏高师培训中心举行,西吉县选拔县级专家和部分项目学校校长共6人参加本次研讨、培训会议。国家、省级专家分别就《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爱生学校与学校发展》《走进快乐校园——从学校发展规划(SDP)与参与式(PTT)教学的实践中探究“快乐校园”的建构》引领项目学校校长、项目管理者通过对话交流,使参加培训的校长、专家进一步明确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参与式教学实施中如何实现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构建爱生学校,构建快乐校园。以期达到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目的。

二是组织开展项目SDP/PTT县级培训。2006年5月30日至6月4日,在西吉二中举办了项目学校副校长、项目负责人以及县教研室、师资中心教研员共124人参加的SDP、PTT县级培训,培训以参与的方式进行了SDP/PTT理念、实施与评价,语文、数学、教育公平等内容的通识培训;2007年2月,38所项目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共计142人参加了“SDP/PTT”培训研讨会议。本次研讨培训会历时3天,会上,县教育督导室主任通报了西吉县38所SDP/PTT项目学校专项调研的情况;县回民中学、吉强镇中心小学、吉强苟庄小学、偏城回小分别作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执行以及参与式教学开展情况交流。2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专家介绍了《甘肃、广西考察带来的思考》《学校发展规划究竟看什么》和《参与式教学究竟看什么》的培训;县级专家成员也作了《中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2007年5月17日至19日,在西吉县教育体育局五楼会议室又一次召开了县级SDP/PTT项目执行情况研讨、汇报、培训会,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有有关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各项目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共137人。自治区教育贷款办主任马旭光、自治区教科所所长田继忠到会指导了项目工作。区级专家组组长田继忠作了“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与物化表现”的专题讲座,区级专家华俊昌作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实践与探索”的讲座,县级专家赵万江、杨汉国等分别作了“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案例分析”“中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案例分析”等讲座。

三是认真组织研讨、交流活动。2006年7月20日、8月6日分别召开了项目学校校长SDP/PTT培训、汇报会议;2006年11月15日,各项目学校完成了文本的撰写并以专家论证、学校答辩的方式全部通过,同时提出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参与式教学、校本教研行动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参与式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行动理念。自此,项目学校全部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3月26日,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马少存、副局长王自元带队,区、县专家、SDP/PTT项目学校中小学部分校长20多人,于3月27日至28日分别对灵武县白土岗乡回民小学,吴忠市朝阳小学、扁担沟九年制一贯制回民学校,中宁县大战场回民小学进行了为期2天的考察学习。区教科所所长、项目专家组组长田继忠百忙中全程陪同我们考察。

3.培训的效果分析

“学校发展规划”专题培训,培训者充分结合国家、区学校发展规划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西吉县的学校实际,从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理念、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步骤、方法以及《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的设计意图与撰写等方面,结合案例,采用参与的方式对学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校长树立项目所倡导的理念,掌握了制定和实施SDP方法技术。

语文、数学参与式教学培训主要结合学科内容,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员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设法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公平》主讲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案例、教学故事引领参加培训学员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良教学行为,从实践到理论上,让学员们对教育公平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西发”项目SDP/PTT的培训,用学员的话讲,从理论到实践,接受了一次教育洗礼,尤其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学习,可以说,对学校校长的管理理念有了一个大的冲击。对如何建构特色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给校长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SDP的制定

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认真按照“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3阶段24项活动流程”开展工作(附后)。首先对学校师生、社区群众广泛宣传,让大家清楚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成立由校长、教师、学生、宗教人士、企业家、乡镇村领导、社区群众代表构成的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可反映出不同群体的呼声。其次,分别召开教职工大会、社区群众大会、学生家长会,并对退休知名教师、社会贤达及弱势群体代表进行访谈,发动大家寻找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寻找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广泛征求师生及社会各界对改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学校师生和社区各群体对学校发展的殷切希望,体现了民主管理意识和全民支持,办好教育的思想,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再次,由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和学校发展规划专家小组,对征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问题类型及轻重缓急进行认真地梳理、归类,进行对比、排序,找到各类问题中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和步骤,分学期确立学校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进而制定出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专家组答辩审议,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后,学校组织分层实施。这样制定出的学校发展规划,充分尊重了广大师生及社区各界群众的意见,既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又能展望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体现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思想。这种尊重事实、顺应民意、调查分析、循序渐进、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做法,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以往,学校工作计划大多是由校长或学校其他人员独自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独自起草的。理论上,学校工作计划被当做提高学校管理和组织有效性的工具;而实际上,只是为校长提供了一种向上级部门交代工作和体现责任心的凭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校长的信心,但校长对实施过程的控制却很低,文本的可操作性不强,对实施计划的领导和管理十分有限,并且校长是计划的主要承担者,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很少或没有资金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相应的监测和评估亦比较薄弱,这种类型的计划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也没有证据显示它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项目工作更具本土化,西吉县在加强学校发展规划(SDP)培训、研讨的基础上,借鉴中英甘肃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形式,讨论形成了“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样本(附后)。文本分5个部分,即(1)介绍社区、学校的原有基础和特色,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学校的需求。(2)通过系统全面的检查,对学校将来发展的展望。(3)确定各项目将来优先解决的问题,完成这些优先发展项目需要什么条件和多长时间?(4)制订今后三年每一个优先发展项目的行动计划。(5)如何实施这些行动计划?如何监控和评价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在每一部分中具体强调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表现。主要是学业成绩(测试成绩、作业质量)和基础性发展(自我修养、基本能力、身心健康、兴趣爱好)。(2)教师表现。主要是专业发展(专业水平、教师教育)和综合修养(职业道德、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能力、爱好特长)。(3)课程资源。主要是新课程开发和原有课程的维持。(4)教与学活动。主要是师生准备(学期计划、教与学学前准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反馈交流)、教学效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特长与发展)。(5)学校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校舍建设、校园文化)和自然环境。(6)学校管理。主要是学校共同体作用的发挥,也就是组织和管理系统如何跟进。内容包括对策与实施(学校制度建设、教育经济、教育公平)和监测与评估(监测机制、评估与反馈)。

(四)SDP的实施

西吉县在项目开展中,从项目前期调研、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规划、活动流程、研讨交流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项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做法上讲,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学校严格按照县项目领导小组制定的《西吉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项目执行计划》西教体发[2006]138号文件安排及附件5“西吉县SDP/PTT项目执行3阶段24项活动流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项目工作。

二是成立了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广泛开展基线调查,先后多次召开社区群众、学生家长代表、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大会,介绍学校现状及发展展望,认真讨论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问题清单、科学排序,制定了比较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

三是各学校做到培训有安排,会议有记录,有社区群众、学生家长、教职工、学生等写的问题清单,也有问题优选过程原始材料。

四是各学校把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名单、学校发展三年计划、问题树装裱上墙,向群众公布,让群众监督执行。

五是各学校在按照县项目专家组提供的项目档案目录,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涉及学生表现、教师表现、课程资源、教与学活动、学校环境、学校管理等6大类40余种档案。档案形式有文本档案、照片档案、电子档案,有原始记录、也有活动生成性档案。

“西发”项目的实施,西吉县立足实际,在项目学校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把推广SDP/PTT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宁夏中小学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相结合,与固原市“提高中小学课堂质量活动”相结合,与“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结合,推动学校管理理念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其效应来讲,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制定体现多方愿景的学校发展规划。各学校根据全县整体计划安排及时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部分村干部、妇女代表、弱势群体代表、师生代表组成的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项目的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评估;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召开行政例会、教工例会、班会、家长会,就学校发展规划和参与式教学层层宣传和培训,使学校发展规划逐渐成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熟悉的名词,了解到学校发展规划不同于过去的学校计划,它是充分尊重师生和社区群众意见和建议,自下而上自主制定的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增强了广大师生、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师生、群众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组织人员向社区群众、学生家长、教职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开展基线调查,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先后多次召开社区管理者、家长代表座谈会及全校教职工大会,介绍学校现状及发展展望,认真讨论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广大教师、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建言献策,建立问题清单、绘制问题树和社区图,梳理问题,科学排序,制定了体现多方愿景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

二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行民主化管理。学校把完善管理制度、推行民主化管理纳入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学校教代会制度,每年12月定为学校管理月,通过召开教代会自下而上形成了《学校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相关制度,规范了学校管理工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推行民主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学校形成了重大事宜均提交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或教代会集体决策;学校实行行政人员工作周志制,每周行政例会制,例会上,各分管领导首先就上周工作完成情况作自我评估,并就下周所分管工作提出安排和落实意见,最后在校长主持下相互评议,确定改进措施和近期工作;设立校长接待日、意见箱,及时吸纳师生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学校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重视校本培训,大兴研究实践之风,提升教师能力。项目实施3年来,各学校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参与式教学的校本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与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常抓不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拜师学艺”等形式,立足实际,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结合教学案例,针对“如何在参与式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交流”“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小组学习”“大班额中如何实施参与式教学”等具体教育教学问题及学校承担的课题,深入开展交流研讨,“教研沙龙”,使广大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培训方式有了切身的体验,对参与式教学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了学校骨干力量,为“专业引领”、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备课时,学科组织相互交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由主讲变主导,学生由不愿参与,不敢参与,不习惯参与到愿意参与,敢于参与,习惯于参与,有效地改善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能力。3年来,县里组织SDP/PTT以及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叙事故事评选活动1次,共征集教师论文、叙事故事、案例分析236篇,其中有12篇在《宁夏教育》《宁夏教育科研》上发表,48篇获区、县项目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

令我们非常感动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级专家洪俊教授、陶剑灵教授、武宇林教授,省级专家田继忠所长、石凤朝社长等百忙之中莅临我县多次检查指导,答疑解惑,引领鼓劲,使我县项目工作快速步入了正轨。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步入规范化,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是项目给予我们的共识。学校张贴校徽、“教育方针”“两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师生书画,绘制SDP、PTT等大型宣传栏、彩色壁画、刷写宣传标语,定期更换橱窗、黑板报、学生作品园地,营造了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主题活动、古诗文朗诵比赛、“爱心献亲人”征文演讲比赛、师生运动会、歌咏比赛等多项活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设置身高标尺、休息凳、正衣镜,购置饮水、洗手设施,开办教工灶,体现校园环境的人文性。

五是学校和社区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双赢”。“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社区群众关心、支持学校的热情,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是社区的学校。许多社区不仅在舆论上支持学校,而且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学校强有力的支持。社区对学校的支持,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拉近了社区与学校的距离。同时,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积极支持乡村搞科技、设施农业培训和党建培训;节假日对社区开放图书、阅览室和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同时,学校有专长的教师协助社区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活跃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社区的普遍欢迎。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学校和社区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了“双赢”。

项目启动以来,学校也各具特色。袁河中学新迁校址,新建校舍,配备课桌凳和教学设施,并配套建造厕所、大门、围墙、旗台,建立计算机教室1间,多功能室1间,配备图书7000册。学校自筹资金买了讲桌23套,办公桌30套,有效地改变了办学条件。目前,理化实验室按国家农村二类标准配置,图书、音体美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在教育体育局、镇政府、社区群众的主持下,筹措资金38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其中购置讲桌23套,教师办公桌30套,硬化校园18000平方米,绿化1200平方米,植树300余棵;项目的实施为学校谋发展、谋援助开创了新思路,学校通过积极争取,教育部电教管投建“启明星”样板教室一个,上海航天制造总厂捐赠了价值4万元计算机等教学用品,并邀请15名师生赴上海开展夏令营活动,羊城晚报以“15双眼睛看上海”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县宗教局、兴泰公司、政府办、法改委及镇政府先后捐资两万余元,社区群众投工投劳整修、硬化校园节省资金1万余元,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条件。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办学条件好了,育人环境改善了,文化范围浓厚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三年来,少年儿童入学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28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2006年9月被县委、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11月被西吉县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安全文明校园”,2007年7月被吉强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2008年5月被宁夏教育贷款办、宁夏教科所评为“西发”项目SDP/PTT先进单位。

总之,项目实施以来,西吉县先后召开县专家组成员会议16次,组织专题培训4次,组织在区内外考察学习5次,开展有影响力的学习、交流、评估活动5次,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学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其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项目官员、专家的称赞。2007年5月,西吉县接受项目国家中期检查,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项目经理侯定勇先生、国家教育部贷款办负责人左涛、英国对外发展部约翰·李等一行,通过实地观察、访问、检查档案等,充分肯定了我们对项目工作的创造性工作,在偏城小学留下了感言。侯定勇的题词是“祝偏城小学越办越好,创造辉煌”、教育部贷款办左涛的题词是:“偏城小学虽远,景象常在眼前”、北方民族大学教授武宇林的题词是“愿偏城小学更上一层楼”。

2008年4月26日,西吉县政府县长、人大主任带队,各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中小学校长120多人参与到新营中、小学,白城中学、苟庄小学、偏城小学、县第一小学等SDP/PTT和校本教研项目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总结会上,县长黄继红感慨地说:“从项目学校的发展我看到了西吉教育的希望,尤其校园文化建设,苟庄小学、偏城小学就是典范,新营小学五(2)班的班级文化内容丰富,使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应该作为典型让全县学校学习”。当天下午,召开了县级SDP/PTT及课题研究中期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项目工作,表彰先进项目学校(9所)和项目工作先进个人(30名)。

2008年5月23日,宁夏社科院副院长刘天明和自治区专家服务团一行9人,参观了项目学校苟庄小学、袁河中学后,感慨地说,我在苟庄小学、袁河中学找到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并在苟庄小学题词留念。内容是“苟庄小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有的孩子从多种多样的兴趣出发,做自己身边熟悉的手工,表达自己的心愿,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素质。在这里我发现了素质教育的乐园。”

三年来,苟庄小学、新营中学、偏城小学等项目学校接待县内外参观学习的有12个团队580人次。另外,县项目专家组成员对项目学校的优秀成果整理,通过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进行了专题介绍,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把项目学校就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好多做法以教育体育局文件或SDP/PTT信息向全县学校印发,推广应用。在今年县“两基”迎“国检”期间,向全县学校印发了从项目学校征集来的宣传标语、温馨提示语270余条,为全县就校园“五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监测评估

对SDP进行监测评估,是制定和实施SDP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保证SDP制定和实施质量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

一是总结SDP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发现其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学校寻求有效的发展策略,实现预期的学校发展目标。

二是促进学校形成自我设计与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自我反思与评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凸现学校发展的主体地位,提升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是提高各项目省、县对学校服务、指导的针对性,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省、县项目实施推进的整体水准。

西吉县对SDP监测评估细则的设计是根据国家项目专家组提供的监测评估手册改编的,主要思考在于:有利于学校对项目工作进行过程中的自创性的发挥。

监测评估内容,以SDP文本制定的生成性、创新性和文本执行的有效性、外显性两大模块相结合,形成对SDP项目全过程的监测评估,注重监测评估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监测评估标准,以共性的规范标准和个性的选择标准相结合,注重监测评估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助于促进项目实施的规范运作,创设和尊重学校自主发展空间,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监测评估过程,以项目实施过程与监测评估过程相结合,开展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估的诊断、改进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改进不足,及时总结成效,促进项目顺利地推进、实施。

监测评估方法,以学校自我监测评估与外部监测评估相结合,重视学校的自我监测评估,以学校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为归宿,催生学校自主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能力。

监测评估结果处理,以激励与改进相结合,充分发扬学校项目实施的有效经验与成效,提出改进工作与调整、完善计划的举措,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SDP监测评估的实施原则是绝对评估、相对评估和个体内差异评估有机结合,以个体内差异评估为主。

为了确保SDP项目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监测评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树立监测评估新观念,构建监测评估新机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实效性,增强学校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能力,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健康、有效地实施,西吉县成立了以教育督导室主任为组长,区、县项目专家组成员为成员的评估小组。主要工作概括讲,主要有:一是结合国家项目专家组2008年4月兰州开展的自我监测评估评选方式与内容开展了学校校长、项目工作人员参与的SDP/PTT自评培训活动;二是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成员为成员的自评小组,依据《西吉县SDP/PTT监测评估细则》,按照国家项目专家组提供的自评、他评的方法、程序进行了自评。三是各项目学校根据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自评、专题报告格式完成了学校自评、专题报告。

三、成果和效益

(一)学校通过实施SDP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1.校长管理理念和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西发”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SDP子项目的实施,通过学校校长、教师、社区群众、家长共同参与,完成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符合学校和社区实际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发展的目标更实际,更具体,更能体现学校与社区的愿望要求,使学校和社区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2.校园环境的变化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反映着管理者的办学品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副醒目的标语,如“缔造阳光校园,促进和谐发展”“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科学管理,创建和谐校园”……这些标语体现了创新、人本、参与、和谐发展等先进的办学理念。其次,为了便于学生课余活动,随处能看到供学生嬉耍的攻城游戏图、跳方图、立定跳远标尺、测量身高标尺等,运动场边、树荫下设置了休息凳等;为了方便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校都设置了开水供应处,装上了整容镜,楼梯上画了标明上下楼方向的标志,校园里的“防止烫手”“讲究卫生,节约用水”“不要跑、不打闹、不拥挤、靠右行”等提示语,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来自学校和师长们的温馨和关怀;为了陶冶师生的情操,展示师生的才华,张扬师生的个性,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的墙壁上、走廊里还专门设置了陈列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师生字画、手工制作等文化长廊,使校园内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教室的布置上围绕着美化、育人、助学、评价、激励、参与、人本、快乐、展示、张扬、和谐、发展的相关思想及主题,师生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教室布置得充满了童趣、欢乐、祥和,各具特色,用学生的话说,教室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使学生真正体验着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3.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及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西发”项目的实施,项目学校课堂教学践行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精神,不要说县镇小学,一些村小师生课内外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明显的是课堂学生座位形式随课程内容变化而变化,变秧田式为四人小组式、六人或八人会议式等;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教学重点内容学生由于有了充分发挥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能用图画、剪贴、语言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共享;课堂评价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了常态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模式。

(1)课题研究模式——以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课题来实施培训效果诊断,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教研训”模式——教师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螺旋循环,教师在每一轮的循环中得到提高,促进发展。即:把校本教研行动研究与学校发展规划(SDP)、参与式教学(PTT)有效整合,实施中,以参与式教学为切入点,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搭建问题型培训平台。通过“实践—反思—培训—矫正”等基本方式,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社区与学校关系的显性变化,促进学校管理的显性变化,促进教师行为的显性变化,促进学生行为的显性变化。

(3)专家引领模式——充分利用县专家组成员上示范课和帮扶骨干教师的形式来带动一般教师的培训。

(4)“一课多堂”模式——根据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新问题再实践,促进培训效果。

(5)案例培训模式——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当地教师发生的教育故事、案例进行讨论式的培训。

(6)教师“十个一”创优活动模式——教好一门学科,当好一名班主任,培养一批特长生,转化一个学困生,上好一堂教研课,设计一份最佳案例,出好一份优秀试卷,搞好一个实验课题,写好一篇实验论文。

(7)行动研究模式——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确定自己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小课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逐步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

①请区教育专家、市内外优秀一线教师来现身说法,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②充分发挥自治区特级教师,国家、区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③培养学校优秀教师为骨干教师,使其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④以“三课”(说课、做课、议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生成及自我反思能力,教材利用能力和新课程开发的思考。

⑤组织开展全县专题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网络教研汇报会,为教师相互切磋教技教艺提供平台。

在“西发”项目实施中,我县特别重视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女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在西吉回小创办了聋童特教班,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61%;在农村小学举办9个“春蕾女童班”,创建了回中、回小等一批民族教育窗口学校和全县优质示范学校;开展“教育质量提高”活动,决不放弃每一个有学习需要的学生;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落实,使项目区及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得到资助,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使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体现。

4.学生的成长得到了更大的空间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出谋划策。经过区、县、校三级SDP/PTT培训和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的学生观、质量观、教学法有了新认识,对新教材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更加好学、乐学,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条件。绝大部分学生更加热爱学校,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稳步提高。

首先,参与式教学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就会去思考,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参与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不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参与教学能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新观点、新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与式教学的运用不仅使教师对于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而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学生。他们对于参与式的感受如何,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言,对于不清楚的地方敢于提出并请老师再次讲解。而且男生与女生的参与次数没有差异,老师对男、女生,好、差生的提问没有偏向,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能够表示鼓励,充分体现了教学公平。

教学质量的提高,伴随着学生升学率的提高。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参与式教师培训和参与式教学项目实施的几年间,学生的升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08年,小学六年级毕业全县教学质量监测项目学校校实行考察及无论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均高于非实验学校,而且由于实验成果的及时推广,全县中考成绩在固原市处领先地位,市前10名学生有6名在实验学校。

“西发”项目配发给的图书和体育用品使得孩子们更加喜欢学校了,学校开办了许多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美术、体育、书画、音乐小组活动开展了起来。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学生在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展示了个性,锻炼了能力。利用学校的课外读物里的知识,学生们创办手抄报,学习园地。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们,折出五彩的纸鹤,剪出形色各异的剪纸,挂贴在教室里。家长看到孩子喜欢去学校,也很高兴。“现在学校活动多,娃喜欢去,我们也高兴。”

丰富的课余生活,给孩子们创造了释放快乐,交流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过去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有的学生甚至因此不喜欢来学校。而现在,学生喜欢在学校。

(二)项目实施在西吉县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实施,在我县已显现出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县政府根据教育体育局调研分析报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资源分配按学校需求分配,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的实施,教育体育局从行政干预上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搭建了平台。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订下发了《宁夏西吉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SDP/PTT)项目执行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SDP/PTT)项目工作的通知》《西吉县促进中小学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的实施意见》《西吉县关于实行“西发”项目SDP/PTT专家组成员承包学校的通知》《西吉县“西发”SDP/PTT项目2008推行计划》等九个关于项目的文件。执行过程中,在区项目专家、项目官员的指导关怀下,县项目专家组讨论形成了《西吉县学校发展规划文本》《西吉县SDP执行三阶段24项活动流程》《西吉县促进农村中小学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意见》《西吉县“西发”项目实施评估细则》《从哪些方面观察学校发展规划(SDP)的物化表现》《从哪些方面观摩参与式课堂教学》《西吉县SDP/PTT/课题研究档案六大类(学生表现、教师表现、课程资源、教与学活动、学校环境、学校管理)四十种》等项目初步成果。教育体育局统一印发的档案有20多种,从而使项目学校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按计划执行。

二是为县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基础。项目实施阶段,也是西吉县“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土建项目消除学校危房3100平方米,项目学校彻底摆脱了危房的困扰;课桌凳的配套,结束了部分学生站着上课的历史;社区的广泛参与,更加调动了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与项目实施前的2003年相比,项目区中小学生由39701人增加到44320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由98.1%、84.7%提高到99.7%、97.4%,小学、初中女童入学率由97.8%、83.4%提高到99.6%、96.7%,小学、初中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由96.3%、75.7%提高到99.2%、95.8%。2006年,我县提前一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任务,为宁夏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西发”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对SDP认识上的不足,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区有关人士、家长参与学校规划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配合工作欠佳。社区对学校缺乏了解,缺乏关心,不能很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工作,没有对学校的发展给予有效的支持。

二是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与现代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主宰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较为严重。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关注教材、知识的传递,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信息多以传递为主,很少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等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落差等诸多原因,实际教学中,课堂上所发生的变化不少还是外在多于内在,形式多于实质,参与式教学缺乏有效的策略,教学的实效性不强。

三是干部、教师的科研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思考并正确定位科研工作,做到既不泛化也不独立化。

四是课题研究的交流、督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对课题研究积累的素材进行有效分析、整理、提升的能力亟待加强。

五是所倡导的理念和做法与现行管理体制难以在短时间对接,导致学校难以找到与实际管理工作整合的“切入点”,而出现SDP与学校实际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六是学校忙于完成现实的诸多工作,疲于接受上级的各种检查,而使学校发展规划的制作过程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实践项目的理念和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对项目的完成难免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

七是参与式教学,当前更多的教师还停留在“形似”或模仿、“依样画葫芦”的阶段,要促进教师根本上从“形似”到“神似”,而实现“形神皆备”的转化,是学校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一是强化项目学校管理,推进校园民主化进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项目学校在当地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从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就应该注意加强学校的净化、硬化、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校园人文精神,创建“爱生学校”“快乐校园”,促进教育公平,真正使和谐在校园张显。

三是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参与式教学、学校校本教研行动课题研究有效整合,继续推进“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机制的探究,实施中,以参与式教学为切入点,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搭建针对性培训平台,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是借助国家、区项目自我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发展规划(SDP)文本、SDP/PTT评价方案,通过“调研与评估—研讨与交流—培训与反思”等基本方式,形成学校发展规划自评机制,不断反思,有效发展,并向全县各中小学推广。促进社区与学校关系的显性变化,促进学校管理的显性变化,促进教师行为的显性变化,促进学生行为的显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