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吉县参与式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西吉县参与式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后成立西吉县主管教育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为副组长,教育体育局各股(室)股长和项目专家为成员的PTT项目领导小组和师资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为SDP专家组组长,项目专业人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优秀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专家咨询组,全面负责项目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并制定了相应职级职责。

西吉县参与式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研究报告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

西吉县参与式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研究报告

西吉县PTT项目专家组

执笔人:华俊昌

一、项目实施背景

西吉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宁夏南部山区,东界固原市原州区,北邻中卫市海原县,西毗甘肃省会宁县,南接隆德县及甘肃省静宁县,地理坐标北纬35°35′~ 36°14′,东经105°20′~106°04′,地势南低而北、东、西三方渐高,海拔在1688~ 2633米之间;东西宽47公里,南北长74公里,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总人口4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4.3%,回族人口占53.02%,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1.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www.guayunfan.com)

西吉县是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大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36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405所,职业中学、幼儿园各1所。现有中小学教师4436人,在校中小学生105701人,其中小学生70713人,初中生27257人,高中生7731人。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总体规划,2005年11月西吉县被确定为PTT子项目县。项目的实施,必然将会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项目规划与设计

(一)项目实施目标

1.通过培训、指导,使培训者能够更新培训观念,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平等参与”的培训观念,掌握参与式培训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及基本方法,在各级培训活动中正确运用参与式的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2.通过培训,指导,使项目学校的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项目实施内容

1.以中小学语文、数学学科为主,以教育公平、学校管理创新与发展等内容为公共培训课,促使项目县、乡教研人员,校长、骨干教师掌握参与式培训方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与策略。

2.检查、指导项目乡、学校开展参与式教学情况;在行动中及时总结参与式教师培训经验。

(三)项目学校的选择

项目覆盖西吉县吉强、偏城、苏堡、硝河、马建、新营等6乡(镇)38所学校,项目区覆盖总人口19.1万人。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项目实施以来,在自治区教育厅和教育贷款办、自治区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西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教育、财政、发改、建设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先后成立西吉县主管教育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为副组长,教育体育局各股(室)股长和项目专家为成员的PTT项目领导小组和师资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为SDP专家组组长,项目专业人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优秀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专家咨询组,全面负责项目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并制定了相应职级职责。

(二)强化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建立健全培训机构

“项目”纳入西吉县教育“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规划,县教育体育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教育股、人事股、计财股各负其责进行管理,县师资中心作为具体执行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安排、教师的选聘、培训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2.完善培训专家队伍

专家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在基层教育教学有较丰富的经验,对项目工作热心;具有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的经验;熟悉基础教育“参与式教学”的基本内容。专家队伍设专家组组长1人,主要负责本项目工作的计划编报、年度工作报告和评价报告的撰写,根据工作进展和经验,提出问题、改进建议,向上一级项目组织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向上一级项目专家组推荐专家成员备选人。专家组成员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3.扎实开展培训

根据《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工作计划的通知》(宁教贷〔2005〕211)文件精神,自2004年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先后选派672名校长和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县(市)级校长、骨干教师、专职英语教师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和参与式教学培训。通过2006年5月、2007年2月、2007年5月连续3次的项目学校校长、骨干教师“PTT”培训,以进一步提高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整体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搭建了学校发展平台。

4.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1)课题研究模式。以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课题的实施进行培训效果诊断,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教研训”模式:教师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螺旋循环,促进教师在每一轮的循环中得到提高,促进发展。

(3)专家引领模式。充分利用一线县专家组成员上示范课和帮扶骨干教师的形式来带动一般教师的培训。

(4)“一课多堂”模式。根据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新问题再实践,促进培训效果。

(5)案例培训模式。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当地教师身边发生的教育故事、案例对之进行讨论式的培训。

(6)行动研究模式。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确定自己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小课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逐步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请区教育专家、市内外优秀一线教师来现身说法,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治区特级教师,国家、区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培养学校优秀教师为骨干教师,使其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以“三课”(说课、做课、议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生成及自我反思能力,教材利用能力和新课程开发的思考。

5.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项目通讯、开展研讨会等形式及时引导学校交流经验,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配合国家、省项目专家和组织县专家组成员深入项目学校巡回讲座、调研与指导,提高参与式教师培训、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先后组织项目学校校长、教师在本区、外省、县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为本县参与式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持,组织开展全县专题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网络教研汇报会为教师相互切磋教技教艺提供平台。

(三)整合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实施以来,我县立足实际,在项目学校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PTT),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把推广PTT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宁夏中小学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相结合,与固原市“提高中小学课堂质量活动”相结合,与“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结合,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在许多农村项目学校,课堂一改过去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课堂上学生座位形式变秧田式为4人小组式、6人或11人会议式,师生一起学习、交流;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将所学知识用图画、体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气氛活跃,教师轻松,学生愉悦。

通过项目支持,在10所中小学开展“西吉县农村学校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实验学校开展基线调查,完成了《西吉县农村学校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课题基线调研报告、《西吉县农村学校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课题中期报告,生成了《西吉县促进农村中小学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意见》。各实验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三级校本教研制度,有力组织教师教好一门学科、当好一名班主任、培养一批特长生、转化一个学困生、上好一堂教研课、设计一份最佳案例、出好一份优秀试卷、搞好一个实验课题、写好一篇实验论文(教学故事)、开出一次教学讲座的“十个一”创优活动,深入进行实验和研究,有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工作。

在项目实施中,我县特别重视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女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在西吉回小创办了聋童特教班,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61%;在农村小学举办9个“春蕾女童班”,创建了回中、回小等一批民族教育窗口学校和全县优质示范学校;开展“教育质量提高”活动,决不放弃每一个有学习需要的学生。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落实,使项目区及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得到资助,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使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体现。

四、项目主要成果和收益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实施,在我县已显现出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为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基础

项目实施阶段,也是西吉县“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土建项目消除学校危房3100平方米,项目学校彻底摆脱了危房的困扰;课桌凳的配套,结束了部分学生站着上课的历史;社区的广泛参与,更加调动了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与项目实施前的2003年相比,项目区中小学生由39701人增加到44320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由98.1%、84.7%提高到99.7%、97.4%;小学、初中女童入学率由97.8%、83.4%提高到99.6%、96.7%;小学、初中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由96.3%、75.7%提高到99.2%、95.8%。2006年,我县提前一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任务,为宁夏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项目的实施,促进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通过SDP子项目的实施,学校校长、教师、社区群众、家长共同参与,完成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符合学校和社区实际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发展的目标更实际、更具体,更能体现学校与社区的愿望要求,使学校和社区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教师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出谋划策。经过区、县、校三级SDP/PTT培训和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的学生观、质量观、教学法有了新认识,对新教材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更加好学、乐学,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条件。绝大部分学生更加热爱学校,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稳步提高。

(四)项目的实施在全县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社区人员、家长、教师对项目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学校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全县各乡(镇)、部门(单位)为学校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达54万元,社区群众为学校修建等义务投工5200多个工日,各中小学坚持自力更生办学,师生自己动手修建花园,粉刷教室,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从行动上为学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多部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项目学校先后在教室、楼道设计张贴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绘制了多幅彩色壁画,修建了涂鸦墙、硬化了操场,而且建立了学生张扬个性的文化长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作品得以充分地展示;校园操场上有了学生休息凳,厕所旁挂起了洗手桶。另外,在校园硬化了的位置为学生课外贴、写、画以及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跳方、走迷宫、踢毽子等)创建了新的天地。

(六)项目的研讨、交流、评估等有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召开县专家组成员会议16次,具有影响的有4次,2006年11月召开了第1次全县项目学校成果交流会,实质是一次检查反馈会;第2次是2007年5月24日,总结了项目实施1年来的工作,有4所中、小学作了交流发言,区专家田继忠还作了专题辅导讲座。2008年4月15日召开了县级SDP/ PTT中期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项目工作,表彰先进项目学校(9所)和项目工作先进个人(30名)。今年,自治区迎接“两基”国检期间,2008年4月26日,就校园文化建设,政府县长、人大主任带队,各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中小学校长120多人参与在新营小学、苟庄小学、偏城小学等项目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总结会上,县长黄继红高兴地说:“苟庄小学、偏城小学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班级文化我看把新营小学五(2)班的整个墙上布置的和一些设施拍下来就是学校班级文化。”宁夏社科院副院长刘天明和自治区专家服务团一行参观了苟庄小学后,感慨地说,我在苟庄小学找到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并题词留念。

(七)学生得到了成长

随着项目的实施,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得到了成长。例如,学生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意识有所提高。在刚开始的分组中,有不少学生没有小组意识,爱说话的更爱说话,不爱说话的,显得更沉默了,分组之后,他们并没有合作意识,要么各说各的话,要么不说话。后来,在教师的协助下,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在小组内做了分工,慢慢地他们的合作意识体现出来了,出于这个年龄段的特征,他们又体现出了一种好强意识,对于这一点,教师通过引导,让这种好强意识转变为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言,对于不清楚的地方敢于提出并请老师再次讲解。而且男生与女生的参与次数没有差异,老师对男、女生,好、差生的提问没有偏向,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能够表示鼓励,充分体现了教学公平。在参与式教师培训和参与式教学项目实施的几年间,学生的升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2008年小学六年级毕业全县教学质量监测项目学校实行考察,无论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均高于非实验学校,而且由于实验成果的及时推广,全县中考成绩在固原市处领先地位,市前10名学生有6名在实验学校。

(八)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更加明显

随着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的不断投入,孩子们更加喜欢学校了。学校开办了许多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美术、体育、书画、音乐小组活动开展了起来。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学生在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展示了个性,锻炼了能力。利用学校的课外读物里的知识,学生们创办手抄报,学习园地。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们,折出五彩的纸鹤,剪出形色各异的剪纸,挂、贴在教室里。家长看到孩子喜欢去学校,也很高兴。家长说:“现在学校活动多,娃喜欢去,我们也高兴。”

丰富的课余生活,给孩子们创造了释放快乐、交流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过去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有的学生甚至因此不喜欢来学校。而现在,学生更加喜欢在学校,学校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五、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的运用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参与式教学”的运用效果在一些学校不太理想

1.参与式教学与教学效率之间存在矛盾

有的老师表示,在课堂中使用参与式,让学生讨论,很容易拖延时间,有时候讨论时容易跑题,偏离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有时候讨论进行不下去,“参与式”也不能开展。例如有老师说:“现在老师们尽量采用参与式教学,但是学校使用的是人教版的国家统一教材,内容偏难,有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时还会使用传统式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样还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2.参与式教学与评价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虽然每个教师都有了参与理念,普遍表示,参与式教学的运用使得学生“思维更活跃”,“脑子开了窍”,“精神状态好”。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仍然把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成绩的高低放在首要位置——考卷中的考题的答案追求的是统一性,标准性。如果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认识,考试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一部分教师认为这两年学生考试成绩有所下降的原因在于“参与式”,所以加时补课在我们所调查的项目学校中也时有发生。

3.参与式教学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矛盾

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对参与式的理解还仅仅局限在形式上,认为参与式就是给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尤其是一些老师在想偷懒的时候,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将削弱。

4.参与式教学要求与教学资源配置之间存在着矛盾

参与式教学要求学校要有配套的教学资源来支持,而一方面学校现有的许多教辅资料已经过于陈旧,或缺少这些方面的资料和设施,影响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认识与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效果。另一方面,限于教师的理解,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不够充分。

(二)几点建议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必须做好精心准备,教学中不宜滥用,要有针对性、选择性,而且一堂课使用的形式也不宜过多,无论哪种形式,都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2.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作适当的引导,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3.参与式教学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提高。

4.设计的参与活动必须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参与性、趣味性、创造性。

5.教师应注意及时总结,使学习者参与活动后能有所收获,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提升。

(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借助国家、区项目的自我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PTT评价方案。通过“调研与评估—研讨与交流—培训与反思”等基本方式,形成学校发展规划自评机制,不断反思,有效发展,并向全县各中小学推广,进一步促进社区与学校关系的显性变化,促进学校管理的显性变化,促进教师行为的显性变化,促进学生行为的显性变化。

2.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参与式教学、学校校本教研行动课题研究有效整合,开展“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机制的探究,以参与式教学为切入点,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搭建针对性培训平台,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