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藏地区达孜县汉藏教师文化冲突表现_民族文化教育

西藏地区达孜县汉藏教师文化冲突表现_民族文化教育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承和发扬西藏地区的多元传统文化,承担和发展优秀文化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西藏的教育之上。笔者以西藏地区达孜县初级中学为个案,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运用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文化型教师教育进行了探讨。调查得知,西藏地区的初中教材,除藏语文为藏文外,其他课程都是采用汉语编写。汉族教师由于缺乏对藏

西藏地区达孜县汉藏教师文化冲突表现_民族文化教育

西藏地区多元文化型教师教育研究[1]

⊙郑国萍[2]

[摘要]教育是传递和延续文化的主要形态,西藏作为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继承和发扬西藏地区的传统文化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西藏的教育之上。而援藏政策中的处于他文化教育环境下的汉族教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与具有西藏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突。教师不仅是“专业人”,更是“文化人”,不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堆砌,而是教师文化的建筑和作品,为弱化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作用,应该构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中和位育,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教师教育;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44个少数民族,包括门巴族、路巴族、回族、纳西族等。另外,西藏也是一个多宗教形式共存的自治区,包括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1]。这种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生的特殊性也就形成了其多元文化的特殊性。教育是传递和延续文化的主要形态,是社会文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文化得以继承而连贯为历史,并成为每个人作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点”[2]。继承和发扬西藏地区的多元传统文化,承担和发展优秀文化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西藏的教育之上。西藏教育中的教育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汉族教师援藏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教育政策。处于他文化教育环境下的汉族教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与具有西藏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在课堂内外汉族教师如何与他民族的师生交流对话,尽力弱化文化冲突的消极作用,凸显文化冲突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中和位育、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笔者以西藏地区达孜县初级中学为个案,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运用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文化型教师教育进行了探讨。(www.guayunfan.com)

一、西藏地区达孜县汉藏教师文化冲突表现

(一)藏族师资比例偏低,师生民族数量比例失调

由于西藏历史、现代教育的情况、经济状况、高原地域等特殊性制约着当地师范教育的发展,因此内地的援藏教育政策自然也就成为我国的一项民族教育政策。但是处于他文化教育环境下的非藏族(主体是汉族)教师缺乏关于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不够重视。与具有西藏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因此,必须首先了解汉藏民族师生的数量比例是否处于合理结构。

首先,从整个西藏地区的教师队伍的民族结构来看[1](见表1),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0.34%、58.29%、58.13%。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队伍已形成以少数民族教师为主的民族教师队伍。可是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师资的比例仍然较低。

表1 西藏地区教师队伍的民族结构

其次,从西藏达孜县中学现有的教师队伍的民族结构分析(见表2),藏族教师的比例为73.91%,而藏族学生的比例为99.62%,虽然其藏族教师比例高出同等中学的平均比例,但与该校的学生民族结构进行横向对比,显而易见,藏族教师的比例仍处于偏低水平,师生民族数量比例处于失调状态。

表2 西藏达孜县中学师生队伍的民族结构

(二)汉藏师资质量差,双语教学实现差

在他民族一贯看法中,都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学历偏低,这应该是普遍事实,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较发达地区,通过政策的重视和扶持、教师的再教育等各种途径,其专任教师的学历并不比内地的一些农村县中学低,也许还略高。从表3的调查数据显示,该中学的专任教师学历都是达标的,汉族教师的学历还较高,全校现有5名研究生学历的高水平教师。但学历并不代表师资质量,访谈中得知,虽然藏族教师的学历都基本达标,但是因为藏区升学门槛较低,所以其普遍基础仍较差,师资质量难以保证。

表3 西藏达孜县专任教师学历

因此,师资质量问题不在学历层次上,而应主要归因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双语教学能力较低,西藏本民族的教师都会汉语,但汉语水平不高,而援藏教师的藏语水平缺乏,几乎都不懂藏语,无法用藏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深层透镜,也是民族的第二表情。调查得知,西藏地区的初中教材,除藏语文为藏文外,其他课程都是采用汉语编写。在教师授课语言的采用上,藏族教师上课一般采用藏、汉语相结合;汉族教师上课仅采用汉语教学。以英语为例,藏族教师上课是藏、汉、英三语相结合,而汉族教师上课是汉、英语相结合。因为汉族教师几乎不懂藏语,除非汉族教师在藏区生活学习过,这种类型的教师非常少,达孜县中学也仅有一位。

语言不只是交际工具,它还是传达感情的使者。如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理解交流构成了障碍,一方面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造成教师的教学困难;另一方面更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造成学业困难。在调查中问及学生:“你更喜欢藏族还是汉族老师,为什么?”学生们大多表示,更喜欢藏族老师,因为藏族老师上课可以用藏语解释,比较好理解。而汉族教师不会藏语,有些汉族教师普通话不好,还带方言,有时候听不懂。

(三)不同民族师生、师师间文化隔阂较深,文化交际少

这里的文化交际确切地说应该是跨文化交际。运用在此,就是汉族与藏族之间的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往的过程,属于普通交际的文化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文化阶层之间、职业之间乃至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遇到的问题主要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民族习俗、礼貌乃至称谓诸方面,进而使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比较注重国别研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特征研究,并进一步把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细化为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乃至小群体文化等[3]。

然而,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不同民族师生、师师间文化隔阂较深,文化交际少。汉族教师由于缺乏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学中不重视从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在对学生的访谈中,藏族学生表示汉族老师较少在课内外进行汉族文化方面的介绍,对藏族文化又不了解,也很少借用藏族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或课外和学生进行文化活动交流。藏族学生对汉族老师的期望就是希望他们摒弃固有的认为藏族学生笨的观念,不要歧视他们,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多了解他们。其实,这儿的了解、沟通、交流绝不仅限于走近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而是要走进他们的文化世界,才能彻底摒弃自己的固有成见,平等地看待他们个体和文化。

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当问到“汉藏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多吗?有无相互文化了解和对话?”时,多数教师认为汉藏教师之间平时的沟通来往还是比较多,但只限于和其中一部分他民族教师关系较好。还是与本民族教师的沟通交流较多,存在本族群小集团,因为有时很难融入对方民族,毕竟存在语言障碍和其他文化习俗上的差异。

(四)教师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位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专业培养,入职任用以及在职的再教育培训三个阶段。教师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受时间约束的训练活动,而是一个终身的、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在这三阶段教师教育中,却并没有融入相关的针对该民族的文化意识观念教育。尤其是援藏汉族教师,在面对藏族文化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并没有加强相关文化教育培训,使得汉族教师始终带着对他文化的偏见进入这块同样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地,始终未曾有机会融入当地文化,也未完成汉文化对藏区民族的汉化。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学校课程中也有一些文化特色的体现,比如语文是区编教材,会有一些文章涉及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会讲西藏历史等。但整体来说,其文化特质体现不够,更多地服务于应试教育。笔者发现,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的英语和电脑课,学生根本不愿意上。恰恰相反,学校设置的唐卡绘画、藏饰装饰等课程学生非常积极。教学中教师会尽力运用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假如能运用到,效果会很好。但是,汉族教师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所以能自如运用的机会不是很多。而藏族教师对汉族文化知之甚少,也难以完成对汉族文化的吸纳和传承使命。

二、西藏地区达孜县教师文化冲突归因分析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对抗的状态。这种状态源于不同的族群之间,每种文化常常视自身为优越而产生的冲突,正如本尼迪克特所指出的,“从世界的各个地区,从文化的复杂性的各个层面,都能发现,某一文化特性的那种唯我独尊的格调”[4]。因此一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另一种文化接触时,便与其他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

(一)藏族师范生的毕业人数较低,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的师资比例和自治区教育状况看,2009年全区师范生的毕业人数为1 880人。其中本科1 114人,专科493人,幼儿师范生273人,这些毕业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在藏的汉族学生。笔者将此数据同表1中的西藏全区的学校数量比较,按照平均分配来算,前者与后者的比例仅为1.69∶1,这就说明了2009年每所学校得到不到两名的藏族师范生。若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比例将会更低。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科以上的师范教育毕业生没有,藏族师范教育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了藏族师资质量低、需要区外援助的不合理的师资结构。西藏地区初中阶段少数民族教师数量仍然偏低,其数量仅有中学教师总量的一半,这极不适应藏民族占90%以上民族聚集区未来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西藏地区师范教育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教师势在必行

(二)语言成为西藏教师教育的瓶颈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文化对话交流传承不可或缺的工具。西藏地区采取了十几年的“双语教学”[5],有学者对双语教学是这样下定义的“为了达到学懂、学通某一种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以一种语言辅助另一种语言的教学或采用不同的两种语言,从不同的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同一内容的教育才能”。这种方式不仅使藏族学生学习科学技术,而且还可以继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和传统文化,同时能学习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促进藏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可是,藏区汉藏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低下,却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障碍,这就使得语言问题成为西藏教师教育的瓶颈。如何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根源不在教师自身,而应该在教师教育制度中予以强化才能解决。

(三)本民族文化对他文化的排斥

由于地域不同与教育衍变,中国的族群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上。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固有文化与后移入的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特质的不同,对后移入的文化会产生一种“排异”反应。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碰撞是因为人类自身的需要,而主宰这种需要的是隐含在文化交流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教师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信念植根于个人以往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周边环境和个人的互动形成。这些植根于文化的信念也许并不能帮助教师制订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甚至可能对教师与青少年的互动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处于不同族群文化体系中的汉藏教师,习惯于主位(emic)的观察方法,以一种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思想去看待自我和他者的文化,自然形成一种视己文化为中心,而产生对他文化的偏见和排斥。然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或种族的人们从生下来到成熟的心理发展道路上存在着相似或相同之处;所以,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转变的。西藏民族教育本土化与一体化的辩证统一是对“和而不同”文化理念下西藏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诠释。

(四)特定环境下多元文化意识及其教育的缺位

教育的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在藏民族这个多元文化系统中,要弱化教师教育的工具理性,增强文化批判视野,多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作用。建立文化型教师教育模式。学者郑金州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6],因此,对于西藏教师教育也就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转变观念,在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之下,尊重他文化。

综上所述,西藏教育的文化冲突现状,已对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构成制约,而解决之根本途径还在于对教师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究,构建文化型教师教育体系。

三、构建多元文化型教师教育体系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教师教育先行。教师教育质量是制约整体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是“专业人”,更是“文化人”,不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堆砌,而是教师文化的建筑和作品。在文化学视野中,教师教育的任务就是维系和构建教师文化发展的生态,以促使教师在这些文化生态中实现自助式的发展。建立在这一教育理念之上的教师教育形态就是文化型教师教育。西藏地区的教师教育,应立足当地多元文化教育生活,构建以文化发展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体系。

(一)坚持以内为主,区外援助的师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增加文化元素

当前,西藏几所高校肩负着承担民族师资的培养,西藏师范教育必须充分考虑西藏民族特色,发展具有特色的西藏师范教育新体系。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一批基础素质过硬的高素质的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弥补先天发展条件的不足。

坚持以内为主,区外适度援助的师资培养模式,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西藏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制订一套科学而严格的师资培养计划,加强自身“造血功能”。第二,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利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积极探索对西藏高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途径与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西藏高校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管理”的一体化机制。第三,积极吸纳内地贤士能人,改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水平,通过引进人才的“传、帮、带”的作用,借“输血”加强“造血”功能。第四,区属高校招收本科藏族师资班,加大少数民族中学师资的培养力度。体制上改革教师配置模式,挖掘本土资源,定向培养师资,增强教师队伍稳定性,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西藏独特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教育传统、对藏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结构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我们师范教育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提出适合西藏教育的理念,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针对其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西藏地区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加入更多的心理学及文化学的元素,增加其他优秀民族文化内容部分,为西藏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做好奠基作用。以畜牧文化、雪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重要特点的藏族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化的明珠,也是世界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需要继承与发扬。只有师资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带来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

(二)完善入职任用制度,增加民族文化考聘内容

当前,针对西藏地区的独特文化环境特点,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出台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针对汉藏教师不同的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考虑本民族教师比例,增加民族文化考聘测试内容。

第一,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在考卷的编制上,应增加汉藏民族的文化测试内容,包括双语教学能力的考核,以督促考生对民族文化内容的学习和重视。要建立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师的良性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制定出符合西藏实际的师资考核标准。第二,在教师资格的认定年限上,应打破终身制,规定5~10年通过教师再教育培训、自我学习等途径,对教师的知识、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再认定,在文化层面,要求教师能很好地胜任和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授和弘扬使命。第三,在教师聘任制度上,学校在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合格教师人才时,要有意识地考察对方的民族文化素养,包括双语教学能力等,以免在以后教学工作中,造成太大师生文化冲突,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缺乏,歧视他民族学生,产生强烈师生文化冲突,影响教学工作的,要慎重考虑延缓续聘等问题。同时,本区制定的有关教师入职任用制度的意见和措施应该逐条落实,不应该成为一纸空文。

(三)加强汉藏教师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多元文化素养

对教师在职培训的双方,培训机构(包括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乃至国家、受训者单位等面对西藏地区的民族特色在教师在职培训的观念、行为上都应作出相应调整,让汉藏教师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适应其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促进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而言:

第一,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应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和对文化元素的重视。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应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化管理,针对地区特色、学校特点、教师个性,在观念上、管理上、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落实到对每一个受训教师专业成长负责的高度,根据西藏地区的多元文化环境,重视文化元素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汉藏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多元文化素养培训。

第二,在职教师培训的模式应该多样化、多元化。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该是学校本位的(school- based)和个性化的(personalized)。要改变过去由教育培训机构单一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而走向教育培训机构、所在学校教育实践场地、有关教师组织和自我专业发展的共同培训模式。重视校本培训模式和凸显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加强汉藏教师间交流、帮扶,以加强汉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汇。教师教育培训还应提供多种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互动实习、见习的机会。

第三,受训汉藏教师转变固有文化价值观,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受训教师理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抛弃过去的对他文化的固有成见,形成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职培训,接受和吸纳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他民族师生积极沟通、交流,参与形式多样的文化对话交流活动,自我强化文化素养,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构建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更好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并凝聚着本民族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语言也可以被看作纯粹是一种信息交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合格的双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文字,而且能够用一种语言准确地解释另一种语言的术语。针对汉藏教师普遍双语教学能力低下的现状,需要完善培训机构建设,增强汉藏双语教师培训功能。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融通的双语教师培训网络,建立起职前与在职教育、学历教育与培训相互贯通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造就一定规模的受过语言学训练、能够使用双语教学的合格的教师队伍。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民族文化的弘扬,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中华大民族文化的有超越点的融合,才能促使该民族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现代化的行列。在西藏地区文化型教师教育中,坚持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树立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秉持厚物载德、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政务讯息,http://www.x2edu.com.cn(西藏教育厅官方网站),2011-9-4.

[2]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马戎.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J].中国藏学,2011.

[6]郑金州.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Multicultural-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in Tibet Area

Zheng Guo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main form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continuity of culture. As Tibet is one of the typicalminority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reas,the important task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naturally fell on the education in Tibet. The Han teachers,who live in other’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policy of Support Tibet,are the special group which has formed the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with Tibeta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taining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brought the multicultural conflict. Teachers are not only“professionals”and more“culturalworkers”,not piled up b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but teacher cultural buildings and works.To weake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ultural conflict,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culture in minority ethnic areas should be built to realize adaptation and multi-cultural harmonious symbiosis.

Key words:teacher education;multi-culture;harmonious symbiosis

【注释】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7JJD88023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郑国萍,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10级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