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_引进智力与自主创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_引进智力与自主创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_引进智力与自主创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人力资源数量是与劳动力资源密切相关的。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9‰,高于全国近2个千分点。这说明西部地区增加就业人数,开发人力资源的任务还很重。西部地区文盲人口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这反映了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_引进智力与自主创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

人力资源数量是与劳动力资源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一般是指年龄在15~64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利用率是从数量的角度考察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在数量上是正比关系,劳动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也就丰富。从业人员与劳动力资源的比例,即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也直接反映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根据各省市不同年份的统计资料,从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实现就业人数、未实现就业人数四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各省市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比较。

1.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比较(www.guayunfan.com)

近年来,西部地区与全国一样,总人口增长趋势减缓见图4-1,劳动力资源总量呈增长态势见图4-2。西部各省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都比较丰富,各省市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上下。相对来说,重庆和贵州两省市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稍低见图4-2。

2.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情况

2006年,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与全国进行比较,具有如下特点(见图4-3)。

(1)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9‰,高于全国近2个千分点。

(2)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4-3。2006年,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只有57.55%。这说明在西部地区还有很多劳动力处于待业状态,失业现象较严重,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同时也说明在西部地区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图4-1 2006年全国及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总量比较图(单位:万人)

图4-2 2006年全国及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例比较图(单位:%)

图4-3 2006年西部地区与全国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比较图(单位:%)

3.西部地区就业状况比较

就业状况可以用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来反映,在表4-1中,2004年,贵州省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比全国高2.55个百分点,比最低的新疆更是高出30.73个百分点。2006年,贵州、重庆、广西和四川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新疆、内蒙古等省这一比重较低,就业压力较大。这说明西部地区增加就业人数,开发人力资源的任务还很重。

表4-1 全国及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和未实现就业人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及西部地区2004年、2006年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计算。

4.西部地区未实现就业状况比较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各省市,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仍较低。2004年,除贵州省外,其他各省市未实现就业人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新疆、内蒙古两地区。2006年,贵州、重庆未实现就业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省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4-5。西部各省市都应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图4-4 2004年、2006年全国及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比例图(单位:%)

图4-5 2004年、2006年全国及西部地区未实现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比例图(单位:%)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质量分析

一个地区具有经济实力的人力资源必须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力资源质量主要包括:人口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技能培训;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就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考察,其特点是:总体素质和水平较低,低层次劳动力大量存在,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

1.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较低,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

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即人口中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2006年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例为15.97%,而同期的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例为9.31%(见表4-2)。西部地区文盲人口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这反映了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从西部12个省市区情况来看,新疆和广西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文盲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省市区,除了内蒙古、重庆和陕西3省市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6省市区的文盲比例均较高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高达45.65%,几乎占了15岁及以上人口的1/2见表4-2。

表4-2 2006年西部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有关资料整理计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2.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层次低,其所占比例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西部地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为15.09%,明显低于全国19.15%的平均水平见表4-3,这说明西部地区文化层次低。然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发展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靠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来完成的,西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表4-3 2006年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人口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有关资料整理计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三)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结构的分析

1.西部地区的状况

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量的多数见表4-4。

2006年,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依次为42.6∶25.2∶32.2。长期以来,西部经济总量中农牧业占了重要地位,有些地方农牧业构成了地区经济主体。2005年西部地区就业人员按三次产业分布依次为33918万人、18092万人、23815万人,西部地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高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这种情况表明,西部人力资源从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小,这种不协调性间接地反映了西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即各地区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这一特点必须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加以考虑。

表4-4 2004~2005年西部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及西部地区2004~2005年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图4-6 2004~2005年西部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柱形图(万人)

2.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是其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

从从业人员的城乡分布来看,乡村从业人员人口远高于城镇从业人员人口。2004年西部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城镇从业人口分别为48724万人、26476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比城镇从业人员多22248万人;2005年西部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城镇从业人口分别为48494万人、27331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比城镇从业人员多21163万人见表4-5。这说明,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其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在人力资源开发中首先要有效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

表4-5 2004~2006年西部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万人)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体上来说是富余的,但是人力资源存量不足,主要表现在量的优势没有充分发展,反而带来了较大的人口压力;质的方面普遍偏低,人力资本的相对投资不足。从就业状况和配置上来看,西部人力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配置不合理、实际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