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_陕西师德先进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_陕西师德先进事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_陕西师德 先进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黄廷林,男,1962年11月生,汉族,博士,中共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为了引黄工程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水质应急工程,黄廷林驾车往返的里程已达数万公里,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黄廷林又带领着同事们急切地赶往河水源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_陕西师德 先进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先进事迹

黄廷林,男,1962年11月生,汉族,博士,中共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其中关于扬水曝气改善湖库水质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应用效果显著。

一、内心深处的缠绵

缠绵——即情意深厚的意思。此时用这个词语来形容黄廷林对水的牵挂和感情,那是最贴切不过了。排除万难也要朝科研之路奔去!(www.guayunfan.com)

黄廷林凭着对事业无比执著的心,先后承担了国家“863”中国工程院、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

为了详细考察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况,黄廷林常常利用节假日,带着研究生深入青海、宁夏、山西、河南等地进行实地科考。他们走过了春夏秋冬,经历了风餐露宿和艰难跋涉,将足迹踏遍了沙漠戈壁,万壑千沟。尤其在黄河中下游考察时,一会儿头顶着太阳的炙烤,一会儿冒着暴雨的冲刷。有一次遭遇大暴雨,山路泥泞而崎岖,他们硬是手拉着手,相互搀扶着才在泥水中爬下山来。最终如期完成了多项国家重要的科研课题,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解决黄河流域污染和水资源问题提供了诸多重要的科学依据。他们说,虽然经历了困难,但在黄河水咆哮千年的震撼中,找寻到了不朽的中华魂!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阻止他们科考的脚步。

在延安,了解到石油资源的开发使这里的水遭受了严重污染,黄廷林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延安是革命圣地啊,老区人民曾为中国做出了特殊贡献,我作为一个从事水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能不管吗?从此,黄廷林就带着研究生利用节假日专门到当地水库进行考察,对水进行化验分析,然后拿着科学数据和资料到延安市环保部门交换意见。在延安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边,到处都留下了黄廷林他们的脚印。考察发现,延安的水环境污染与石油开发有直接关系。在掌握了该地区水环境污染的第一手资料后,如何在保证老区人民喝上放心水的同时也要保证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水资源得到合理保护,这让黄廷林他们绞尽了脑汁。最终,写出了十几万字的综合材料,向延安市和省环保部门汇报。黄廷林说,延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首先要保证老区人民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同时也要尽可能不影响陕北石油资源的开发,这需要科学方法,我们一定会拿出办法来。经过6年多的科研攻关,黄廷林和他的课题组在关键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在短期内从科学理论上解决陕北地区石油污染环境的难题,特别是水环境的修复问题。

从此,饮用水的水源安全问题,成了黄廷林和团队这几年的主攻方向。

是水,让他废寝忘食;是水,成了他内心深处永久的缠绵……

二、科技转化之痛

当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要转化研究成果时,黄廷林却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心灵创伤。

山西省引黄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成后,汾河水库作为太原市水源,2004年底向太原市供水。可是,2005年3月17日氨氮、Fe、Mn、色度突然升高,被迫停止供水两个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引黄工程管理局为此设立原水水质改善应急项目,面向全国招标。

当有关专家推荐黄廷林来承担,黄廷林也信心满怀地赶来时,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碰了钉子!有关领导表露出对他不放心的表情,要求他对为什么出现诸类情况先作出明确答复。

他分析出汾河水库氨氮突然升高的原因是:冬季水面结冰,水体复氧途径消失,下层水体在底泥和水体的耗氧作用,溶解氧降低,最终呈厌氧状态。在厌氧条件下,沉淀在库底的含氮有机物分解为NH3-N,释放到下层水体中。同时铁、锰溶解到底层水中,使水体色度提高。另外,在冬季,底层水温在4℃左右,密度最大,污染物主要滞留在底层。春季冰融后,上部水体水温逐步升高到4℃时,密度最大,下沉到水底,而下层水体上升到表层,同时加之风浪的混合作用,使下层污染水体与整个水库混合,导致水质突然恶化。

直到他结合水库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研究成果做出了几尽完美的回答时,才说服了相关领导,最终以扬水曝气技术的绝对优势中标。

为了走好科研成果转化之路,黄廷林可谓不辞辛苦,总是亲自驾车往返奔波于山区水库的工程一线。一天,上汾河水库检查完工作后,天也渐黑,他不顾挽留执意要开车下山,因为第二天有会议必须赶往太原。他独自驾车沿盘山公路而下,行至途中,突然方向盘不听使唤了,车头猛地原地转身冲撞到山崖的出口处……谢天谢地!总算是被石块卡住没掉下山去,所幸前后也都没有车辆,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黄廷林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下车一检查,原来是山石划破了前轮,因轮胎爆裂而导致车身180度的大转弯。车瘫痪在黑漆漆的山野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折腾了大半夜,仍处于绝境之中……无奈的他只好赶紧求救110,这才于深夜4点多钟走出了困境。

为了引黄工程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水质应急工程,黄廷林驾车往返的里程已达数万公里,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终于,在2005年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们的水源水质改善应急项目的实施,保证了太原市饮用水的安全稳定供应,实现了国家重点工程的目标,挽回经济损失2 060万元/年。目前该系统已稳定运行5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0 300万元。

曾经一度,西安重要的水源水库颜色问题一直降不下来。黄廷林又带领着同事们急切地赶往河水源头。黄廷林记得,从第一次论证开始,有人硬说他们是奔钱而来,急得文质彬彬的他一反常态,大声申辩:“不管经费多少,只要不赔钱我们就做!会做的!这是我们的专利技术,我们有充分的依据和信心能做好这个项目!”他能不心急吗?要知道,从理论研究—开发—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经历了多少漫长而艰辛的研究过程,其目的,就是想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让老百姓都能饮用上清洁的水啊!这是他们作为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理想!无端的怀疑,再一次深深刺痛了他本已滴血的心。内心的伤痛让黄廷林的情感处在跌宕之间,但他一颗不肯媚俗,不肯阿谀的心,一颗明净无瑕、深情毕见的心,还是让同事们深受震撼。工程完工后,检测结果证明,他们的技术是科学的。外地同行获此消息,纷纷向黄廷林报以由衷地赞赏:“很佩服你!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正是这简短的、从心灵窗口奔泻而出的最朴素的赞扬,让他感到胸前仿佛挂上了最亮丽的奖章。那些曾经刺痛心扉的不信任问题,随着自己的理解和事业的忙碌,已渐渐在心中云开雾散……

三、为了天下之水

与水一起走,黄廷林仿佛走到了星光熠熠的舞台上。

他与水一起走,走成为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院长,并在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工程分会等学术部门身兼数职;走成了市政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走出了一个宽阔的研究领域:水源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水质模型与模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环境修复、水工艺与工程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

他与水一起走,荣誉就像星星一样,一颗比一颗耀眼——200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获陕西普通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获第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他与水一起走,在各项教学与科技奖励中,总是百分之九十的排名第一:2010年“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污水再生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水文学》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年“城市供水水源扬水曝气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开发”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多功能扬水曝气器”获省专利奖一等奖;2005年“水工艺设备基础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自我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年“水文学”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水工艺设备基础》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1年“给水排水本科教学系列课程设置及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河流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与水一起走,每前行一步,都变得掷地有声。

为了水,近年来他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20多项。结合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开发的扬水曝气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天津市水源的藻类控制和山西省汾河水库的水质改善,取得显著效果,成为水源水库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的有效技术,填补了我国水源水库原位水质改善技术的空白。结合国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在西北地区水源保护和流域污染土壤环境与水源污染沉积物的生物修复、水源水质污染机制与调控技术、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在天津、太原、吉林、西安、西宁等省市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累计发表论文360余篇,出版《河流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控制》《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等多部专著,授权发明专利8项。

为了水,他担任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教研室主任,放弃了一次次出国的机会。他从教材创新入手,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在主编的本科全国统编教材《水文学》中,将新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材内容中,大大简化了暴雨强度公式推求过程,大幅度提高了计算精度;主编的本科全国统编教材《水工艺设备基础》为国内首次设置和开设的10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两本教材均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全国设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80多所高校中被广泛采用。负责国家精品课程《水文学》和两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为促使学科建设不断上档次,他在2000年担任副院长、院长后,成功组织、参与组织申报了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点,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及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3个产、学、研基地,为学校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及确立本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水,他对学生管理严厉的出名,尽管学生们有时抱怨“无论我们做得有多好,老师从来都不表扬。”但心里都明白,黄教授是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是耐心细致、答疑解惑,从思想品德、学习方法、人生目标到祖国未来无所不谈的好老师。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他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他们的学业,经常从自己的科研费中支持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从事科研活动,给予他们充足的生活补贴,以解决他们一定的生活困难。有一名研究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他想办法为他支付了2万元的学费。他讲课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学生都爱听。他也总是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受大家尊重和爱戴。但在学术上,黄教授始终认为要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含糊。如今,他已培养出青年教师5名,出站博士后6名,博士毕业生13名,工学硕士毕业生104名,工程硕士毕业生13名。

为了水,他曾多次想把院长职务辞掉。他在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的同时,又要主持学院的行政工作,可谓科研行政双肩挑。在这种情况下,他优先保证教学工作,把其他工作放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处理。在办公室,他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他还承担着《水工艺设备基础》等6门本科生的专业主要课程,《反应工程》等4门硕士生课程以及《水环境系统工程》等3门博士生课程的主讲任务,每年都超额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5倍以上。尽管已将行政与业务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把水环境系统的教学、学科教育和科研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始终走在学校最前面,还被评为全省先进,但他仍用充满朴素的情感说:“真的,自己就想做点事,如果哪天觉得对业务影响太大了,还是会把院长职务辞掉的。我宁愿台上让人骂,也不愿台下让人骂。”

为了水,为了天下之水,黄廷林二十多年来对水的痴情和挚爱,已化作为一曲“生命与水的交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