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悟性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悟性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悟性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悟性与创造我们讨论这个题目,目的是想揭示悟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自觉地开发人人具有的创造力。但是,康托罗维奇凭着他的悟性,透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意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资源最优配置问题。总之,康托罗维奇的非凡的悟性表现在:从简单的问题作出重大发现;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发现普遍的价值规律。再次,悟性是艺术大师创作的慧眼。

悟性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悟性与创造

我们讨论这个题目,目的是想揭示悟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自觉地开发人人具有的创造力。何谓悟性?在汉语词汇里,有觉悟、醒悟、领悟、感悟、顿悟、悟道等词,尽管它们包含的意思各有侧重,但它们的中心意思是指人们对事物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所以,悟性是人的一种思维能力,它同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分为个体思维和社会思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综合。就个体思维而言,人们的思维方式最基本的有三种: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其中,灵感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是导致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所谓灵感亦即顿悟,它是一种用直觉接通媒介的突发性和非自觉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十分强调悟性的重要性,并借以探讨人的悟性是怎么导致发明创造的。

悟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一般思维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具体地说,它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可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观察问题;由现在预见到未来;由抽象看到具体;从普通小事获得重大的发现;从不存在的东西预见到新的发明;从假象辨认真实的事物;从地球感知并揭示宇宙的奥秘,等等。概括起来,悟性具有洞察能力、预见能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悟性在洞察事物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总是用洞察下情或洞察是非来形容那些思想水平高明的人,意思是指他们具有深远和透彻的认识能力。我想,如果用透视力来形容悟性,也许更能形象地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大凡作过X光透视的人都知道,X光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它能够透过皮肤和肌肉,检查肺、肝、胃、骨骼等部位上的病灶。这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也是其他感官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实际上,人的悟性就像X光透视力那样,它可以观察到在通常情况下所看不到的事物(或现象)。(www.guayunfan.com)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康托罗维奇(L.V.Kantorovich),他被认为是一位悟性很高的经济学家,21岁被聘为列宁格勒(现改名为圣彼得堡)大学数学系教授,23岁未经答辩而获得数学博士学位,46岁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52岁当选为院士,53岁荣获列宁奖金。他的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于1939年(27岁)发明了在生产实践中很有用的“解乘数法”,创立了线性规划理论,出版了《生产计划与组织中的数学方法》一书。由于这项发明,他荣获了197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取得了被西方经济学家认可的成果。

那么,康托罗维奇是如何作出这项重大发明的呢?1937年,他在担任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数学所副所长时,西伯利亚胶合板托拉斯中心实验室向该所数理经济研究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该厂有8台制造胶合板的车床,生产5种不同型号的胶合板,每台车床都能生产这5种型号的胶合板,但是生产效率不同,如何能使胶合板在保持一个固定比例的情况下,分配每台车床生产各型胶合板的作业时间,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当时所内不少人认为,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不值得研究。但是,康托罗维奇凭着他的悟性,透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意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资源最优配置问题。这是他成功的第一步,他的获奖成果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

他的悟性还表现在他提出的“客观制约估价论”上,它与西方国家的影子价格相似。当时,苏联还是马克思的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他几乎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得出与西方经济学相同的结论,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总之,康托罗维奇的非凡的悟性表现在:从简单的问题作出重大发现;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发现普遍的价值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悟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人的大脑中的一架X光机,借助于它的透视作用,我们可以作出许多发现和发明来。

其次,悟性具有预见未来的前瞻作用。未来学是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预测未来除了依靠现实社会大量的经济、科技等资料以外,还需要那些未来学家们的超常的悟性。托夫勒和奈斯比特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他们撰写的《第三次浪潮》和《大趋势》等书,对未来社会的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家庭、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进行了大胆的预测。他们所得出的许多结论,有不少已被现实所证明,有的还将继续被证明。他们既不能看到未来社会的情况,又不能进行科学实验,那么他们是如何准确地预见未来社会的特征呢?这就是他们的惊人之处,是他们过人悟性的表现。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他被称为“股票的魔术师”。他曾在13年内,把1万美元变成3 500万美元,后来他又在17年内把1 000万美元变成4.8亿美元。[2]据最近的统计,他的资产高达360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盖茨(430亿美元)的美国第二大富豪。这位炒股高手的投资理论并不复杂,归纳起来就是三点:一是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二是买下它;三是等待股价上涨后抛出它。同时,他还有一个怪理论:当别人勇猛炒股时,他就回家睡觉;当那些人垂头丧气时,他就迅速出击。看起来,他的理念确实不复杂,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学得到的,要不然其他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大富豪呢?关键的问题是他的悟性,借此他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马上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只有那些具有超常悟性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再次,悟性是艺术大师创作的慧眼。所谓慧眼,本是佛教用语,它是指能够认识到过去和未来的超凡的眼力,现今也通常指那些具有敏锐观察能力的人。纵观国内外的艺术大师,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不朽的作品,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超人的慧眼。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墨西哥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阿尔瓦雷兹-布拉沃(Manuel Alvarez-Bravo),被人们称为是大师中的大师,是世界级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领路人。艺术界对他的评价是:“他的镜头展现的是超现实世界,他往往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挖掘出一种深邃而美妙的美。”[3]很明显,超现实的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现实主义的作品是靠对现实观察而创作出来的,那么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只能通过悟性而创作。

有人说,绘画是空间艺术,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们能够长留人间;而音乐是时间艺术,转瞬即逝,因而是遗憾的艺术。但是,这话并不适合于现代民间音乐家阿炳,他虽然早已离开人世,但是他创作的《二泉映月》却长留人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二泉映月》源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整合,是美与善的统一。阿炳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不仅是技法独创的演奏家,而且还是不断创造的一流作曲家。惠山的泉是美的,惠山的月是美的,阿炳把这两种自然景物和他的感情,一起移情到《二泉映月》的乐曲中,从而创造了人与景、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的统一,这正是不朽的《二泉映月》的魅力之所在。[4]阿炳是一位盲人,他既看不到泉,也看不到月,那他是怎么创作出这不朽的名曲呢?虽然他没有视觉,但是他却有一个杰出的音乐家创作所需要的慧眼——悟性。对比之下,有些音乐家虽有健全的双眼,但是他们却缺少创作所需要的悟性,所以他们未能创作出像阿炳那样不朽的传世作品。

以上所谈到的洞察力(透视力)、预测力或所谓的慧眼,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能力。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每一项发明创造成果的取得,都是与科学家们的悟性分不开的。就拿关于“黑洞”的研究来说,这就是科学家们凭着他们的悟性而提出的一个假设。有关“黑洞”的说法已流传了数百年了,但是得到证实只是近年的事。在谈到有关“黑洞”被证实时,我们不能不提到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他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当他20岁时,被诊断患了“卢伽雷氏症”,因肌肉萎缩不得不坐上轮椅。后来,他失去了语言功能,只能靠电脑语言合成器进行学术交流。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却具有极高的悟性,不仅一刻没有停止理论物理的研究,而且还从事当今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宇宙起源的探索。1971年霍金创立了“黑洞蒸发理论”,1973年他又宣布了“霍金辐射理论”。霍金把量子效应引入“黑洞”研究中,发现了从黑洞表面会蒸发出粒子,随着“黑洞”粒子的蒸发,“黑洞”的质量不断降低,到了最后一个阶段,“黑洞”以大爆炸而告终。霍金发现的伟大意义,正如把他引上宇宙研究之路的导师西阿玛所说:仅“黑洞”蒸发的发现就足以使霍金名垂不朽。[5]从霍金的伟大发现说明,悟性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他们从事发明创造的“仙杖”。

悟性对于创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人们如何能获得这种悟性,它到底是先天的抑或是后天的呢?唯物辩证法并不反对天才的存在,但是认为天才主要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悟性就是天才的一种表现的话,显然悟性与先天基因遗传有关。现在,我们虽然还不能证明这一点,但也不能否定悟性与基因遗传有关。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进行训练的。人的大脑像肌肉一样,越是运动则越是发达,这正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任务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悟性呢?为此,我设计了一种三步训练方法,它并不复杂,只要坚持经常练习,就可以达到提高悟性的目的。现在,简要地介绍如下:

第一步,设计一些对训练悟性有帮助的问题。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要求设计的问题具有奇异性、抽象性、趣味性。设计的问题与被联想的问题之间要有关联性,要有巨大的联想空间。比如,我国有一句俗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苏州)杭(杭州)。那么,“天堂”与苏杭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又比如,英国王妃戴安娜与四川的甜橘有什么关联呢?宇宙中的“黑洞”与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可以设计出很多有利于提高悟性的思考问题来。

第二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联想体与联想物之间,尽情地遐想,想得越深、越远、越怪则越好。例如,有人设计了一幅“长江水晶宫”的作品,该设计曾获得世界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作者是怎么思考的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个假想中的“水晶宫”展开联想,试着在我们的脑海中对于这个“水晶宫”的结构,建筑用的材料,它的内部光线,它的使用功能……尽情地、不受拘束地去想象。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你觉得想象一个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东西是困难的,不过随着你的不断假想,最后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水晶宫”的新形象。

第三步,在联想体与联想物之间,尽可能地通过悟性的作用,找到二者之间特殊的联系和它们之间在本质上的异同。这一步是很重要的,是悟性获得成果的阶段。就我们在第一步提出的两个问题来看,“天堂”与苏杭本来是“上苍”与“凡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人们之所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无非是想说明它们都是美丽的,是人们追求的幸福乐园。“苏杭”是现实存在的,而“天堂”却是不存在的,因而“天堂”就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我们思维的感悟作用,勾画出“仙山琼阁”式的人间天堂。同样地,戴安娜王妃与川橘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有生命的人,而另一个是无生命的水果。通过联想,人们找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他们都很漂亮,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也都让人喜爱他们。这一切,如果不是靠悟性,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悟性与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悟性就没有创造。同时,悟性也并不神秘,它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悟性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注释】

[1]21世纪经济报道,2002-10-21.

[2]书刊导报,1992-08-14.

[3]国际先驱导报,2002-11-08.

[4]文汇报,1992-08-17.

[5]北京青年报,2002-08-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