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在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任上_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在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任上_教育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9月,由中央大学同学介绍,我到上海大公职业学校任教。后来,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又发展成为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1960年,上海机械学院正式成立。1978年至1980年,我担任上海机械学院科研处处长,1979年起,我还兼任了《上海机械学院学报》主编。1981年至1987年,我被任命为上海机械学院院长。

我在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任上_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在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任上

口述:陈之航        

采访:章华明 柴敏毓 谢安平

整理:章华明 陈 刚    

时间:2010年4月25日    (www.guayunfan.com)

一、大公职业学校任教初步建立了终生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思想

我生于1927年2月。我的父亲陈良基(1890~1952),是国民党高级军官。1942年,我就读于重庆中正学校。1945年考入中央大学读书。1949年我到川盐银行上海分行当职员。从此,我步入社会,并和上海结下了缘分。

解放后的川盐银行上海分行组织职工会,一开始是一位许先生担任工会主席,后改选我为工会主席。1950年9月,由中央大学同学介绍,我到上海大公职业学校任教。在大公职校教书期间,我参加了镇反、土改、抗美援朝、思想改造等运动。在这些运动中,我逐渐提高了对党的认识,初步建立了终生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思想。同一时期,大公职校创办大公机械制造厂,我兼任副厂长。1952年,大公职校改为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后又于1953年调整为上海船舶制造学校。

二、我在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任上印象最深的两件事情

1954年,我从上海船舶制造学校调至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9年调到军工路的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后来,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又发展成为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而我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直到退休。

我记得,华东工业部接管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后,重新开办了干部训练班,还曾邀请刘少奇的翻译员前来作报告。记得这位翻译表示,上海解放了,文化教育也要解放,要将学校办成一个工人阶级的学校。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校址原属沪江大学,环境不错,可是师资存在缺陷,正规大学毕业生不多,有些原来还是小学、中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于是,复兴路的国立高机就派老师过来支援。国立高机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一所中专学校。1958年,机械工业部对学校进行整顿,对两校的评价为: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地方大,水平不够;国立高机水平够,但地方小。于是,国立高机的动力系包括教师全部搬迁至上海机器制造学校。后来,机械工程也全部过来了,其中一些老师后来还成了骨干。

1960年,上海机械学院正式成立。从那时起到1978年,我一直担任锅炉教研室副主任。在业务方面,我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力所能及地从事双相流量的研究。

1978年至1980年,我担任上海机械学院科研处处长,1979年起,我还兼任了《上海机械学院学报》主编。1981年至1987年,我被任命为上海机械学院院长。我做院长时,还不是党员,父亲又是国民党的将军,所以,当时在学校里是个大新闻,我也有压力。那时候,知识分子充任干部,好多人也都不拿你当回事,以为你只是个摆设,并不希望你真的做事,即使做事也要按他们的意思来做,所以开展工作起来很是困难。当时我召开会议,有些干部居然不到,个别的甚至还作弄我。当时院长办公室的桌子有点矮,我要求垫几块砖头,或者找一个稍微高一点的桌子。后来,后勤部门就给我买了价值三百元的书桌。很快就有人说:“这个陈之航一上来当院长就换桌子,摆派头。”好在我本身就是知识分子,比较单纯,也没有想那么多,更没有将权力看得太重,只想将工作做好,将学校办好。

当时,机械学院的学术地位并不高,好多老师都长期从事教学,没有研究概念,基础并不好,而后引进了哈工大、西安交大的大量人才,方有所改变。引进人员相对比较年轻,干劲十足。但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稳定人才,让他们在机械学院发展,相当不易。此外,还有办学经费等问题。可以说,我为谋求学校发展,真的是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情。

一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当时职工提前退休、子女顶替岗位的“顶职”现象比较普遍,机械学院也不例外。我发现有些教师子女不能当教师,也不适合当干部,问题较为严重,也很复杂。我请示上级领导,想停止这种做法,哪怕得罪人也要做。当时学校党委书记是王琦,他对我非常信任,我就是在他任党委书记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琦书记非常开明,他只抓大事,具体事情他不太管,而是放手让我们做,如果出了差错,他还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我与王琦同志达成共识后,专门为此事开了座谈会,强调这种现象是办不好学校的,凡是顶替的人都不能到机械学院。我们还任命李燕生(后曾任上海机械学院院长)为人事处处长,很明确地对他说,进人一定要有原则,不管什么领导的关系,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由于王琦书记的大力支持,人事制度改革得以推行,学校少进了很多勤杂人员。

二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尽量偏向教师,尽量为教师谋福利。我认为,办好一个学校主要依靠教师,学校的根本不是干部而是教师,即现在所谓的“教授治校”。一个学校办得好一定要有好教师,干部要能用这些教师,容纳这些教师。我经常强调,不管教师是从哪里来的,都要满足三点:(1)工作认真;(2)有水平;(3)有上进心。我任院长期间,好多老师都是我亲自去请来的。请来后,又如何对待?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教师脾气再坏也可以用。毕竟教师和干部有区别,有的人不当干部,但做教师还是完全可以的。教师就是要用其所长,他们是来教学的,不是来当党员、当干部的。脾气坏一点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听之任之,适当提醒他克制点即可。当时有些较为出色的教师,如刘高联(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逝世)、蔡祖恢、华泽钊等,他们都来自其他高校,水平较高,对学校有些看法,我并未放在心上。现在有相当多的领导希望教师能够全面,让他又能当领导又要学问好,这似乎不大可能。我的用人策略是:(1)教学水平高,认真,科研出色,也有管理能力的,可以作为干部培养;(2)专门做研究,就像学校的典型刘高联老师;(3)教学很好,学生反映效果不错,但研究不行,这也是好教师。三者之中,教师总要居其一。若是研究、行政管理、教学一样也不行,不管与我私人关系如何,我一定不会将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然学校就不能跻身于行列前沿。

所以,我在院长岗位上,就千方百计地想将知识分子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提升管理水平。我经常说,教师要甘为人梯,培养的人才一定要超越自己;领导不能看到有能力的教员就千方百计地排斥,不能搞“武大郎当道”,那样是发展不起来的。不过,高校对教师的培养也一定要公正,培养到一定程度觉得不适合就可以考虑放弃甚至转向,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培养成功的。如朱继梅老师,作为老师是相当优秀的,我提议任命她为教务处长,结果发现她当干部不太合适,后来我就诚恳地请她回去做教授,后来她成了学界精英。如华泽钊老师,因为他科研出色,所以我提议请他担任科研处处长。两年后,发现他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又找他诚心谈话,请他回去当教授,现在他已成为全国教学名师。他不但不记恨我,还成了我的好朋友。后来他还“表扬”我说:“在我校几任的校长中,陈之航是做得最出色的。他有事业心,有想法;他又敢于用人;能给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的人,给予扶植、提供条件。在当时,即使是精神上的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有什么学术方面的大事,如教授申报、学位点申报、学校发展规划等,他都先找些有想法的教师商量。”

三、我是上海机械学院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198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成为上海机械学院第一个博士生导师。那时的博导也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成员,地位是很高的。我当时既是院长,又是博导,我的想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培养教师,想要在机械学院培养出更多的博导。1984年1月,上海机械学院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热能工程。1985年3月,根据“择优录取”原则,我校招收了首届5名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寿全、李瑞阳、张宏建、王德荣、胡小伟。他们分别来自西安交大、上海机械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和工程兵学院。导师就是我本人。为了做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我主持召开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就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题内容)及任课教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工程热物理、热力涡轮机械、低温工程三个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使学校的博士学科点增加到4个。当年4月,刘高联、王乃宁、华泽钊、蔡祖恢等4位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很快,机械学院从一个博士点发展到四个博士点。就当时在上海的工科院校而言,机械学院是名列前茅的,就是在整个机械工业部,也是有地位的。这也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校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夯实了基础。这是我任期内比较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还十分开心。

为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1988年5月,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也是上海机械学院的第一位博士生张宏建(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论文答辩。1988年6月,我和华泽钊教授共同指导的低温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德荣,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位低温工程专业博士。

1991年6月,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国家劳动人事部专家局审核,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上海机械学院成为继吉林工业大学之后,机电工业部部属院校中第二个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这标志着学校工程教育办学水平又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我担任流动站首任站长,刘高联、陈康民、华泽钊、蔡祖恢、王乃宁、吴文权、凌志光及我本人共8位教授成为首批导师。首名博士后科研人员李春,于1992年1月进站工作,联系导师为吴文权教授,1994年2月出站。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开始加强同国内外大学间的校际合作,提出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计划。1985年4月、7月,我在加拿大和联邦德国访问期间,先后同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交换意见,商谈后分别达成了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协议。合作双方按照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则规定:以上海机械学院为一方和康科迪亚大学及斯图加特大学各为一方招收博士研究生,由各方学校教授为指导导师,对方学校教授为合作指导导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由双方导师商定。研究生在招生方学校学习两年后,再派到对方学校学习一年,回国通过答辩后,由招生方学校授予博士学位。1985年年底,学校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试点工作获得国家教委和机械工业部教育局正式批准。

1987年12月,李瑞阳(现为上海教育考试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作为学校第一个中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被推荐到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制冷剂通过毛细管的亚稳态流的研究。这是一项涉及最优化理论、微机处理、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等学科综合知识的学科前沿课题。李瑞阳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制冷毛细管时热力学非平衡两相流的研究》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康科迪亚大学S.Lin教授称之为“一篇标准的博士论文”。1989年5月,李瑞阳从康科迪亚大学回到上海机械学院,成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骨干。

陈之航(右二)正在接受采访

1989年9月,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德方莫尼卡·弗内克到学校攻读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其间兼任学校科技德语的部分教学工作,中方导师为陈之航教授,德方导师为格罗尔教授。这是学校首次接受和培养外籍博士生。

1995年5月,上海机械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能源与环境会议。这是学校第一次单独举办大型国际工程科学会议。我应邀出任会议主席,来自美、英、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呼吁,各国代表要为维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作出积极的努力,有效地维护世界各国的生态平衡,造福于全人类。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使与会代表更全面地了解了学校,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校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